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

海船們的大量涌入,也讓丁海軍的高層,對於海洋,有了更多的認識,海船不同於他們常見的那些船隻,他們的起點,就是河船之中最大的那種,更大的,幾乎是河船之中最大的數十倍。

丁海軍的高層,來源於在保州的追隨者,還有少數,是定海軍成立之後,蒐羅過來人才,他們之中,除了少數人,其他的對於海船是沒有多少認識。

定海軍的發展,從幾百料的小船,一步步的攀升到了1萬料的風帆戰艦,在丁海軍的高層感覺,已經相當的強大了,看到這些2萬料,甚至是3萬料,而且是接二連三的前來,看的多了,也就麻木了。

太多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只要是知道定海軍未來的發展計劃的,就會知道,在定海軍規劃之中的大型港口之中,已經開始計劃4萬料,甚至是5萬料的船塢。

趙信把定海軍未來的關鍵,放在了海洋上面,定海軍的這些高層們,也算是瞭解了,船塢的大小,決定了造船的大小,大船塢可以造小船,但是小船塢卻是不能修建大船。

5萬料的船塢,最大能夠修建5萬料的大船,這就算是在江南最大的造船廠,也沒有這麼大的船塢,他們對於造船的認識還不深,並不知道,當船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產生的技術難度會幾何的增加。

在西方帆船之中,原始戰船,少有超過1500噸,原因就在於這個限制,到了19世紀末,或許技術上面是有一定的突破,可能支撐更大的船,可是風帆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以目前11世紀的科技水準,哪怕是有卡牌系統支持,風帆戰艦的噸位,極限也就放在5萬料,也就是極限爲的1600噸左右,這是極限。

對於中國式帆船,噸位的增加,不過是載貨量,還有人員的增加,可是對於風帆戰艦,噸位的增加可是非常可怕的,300噸,500噸,700噸,1000噸,這個代表着戰列艦檔次,一等戰列艦跟三等四等戰列艦遇到的時候,數量優勢的,已經不能成爲重點了。

定海軍的人員,不懷疑,定海軍會在短時間,擁有這樣的船,趙信會創造這麼的神奇,趙信也不懷疑,一些甚至在21世紀,都相當先進的技術的出現,達到風帆戰艦的巔峰標準,只是時間問題。

作爲海島,特別是工業化爲標準的海島,一個巨大問題就在於運力,哪怕是定海軍距離海州非常近,只有四五十里的樣子,可是波濤洶涌的大海,還是讓運輸相當不利,哪怕是這已經成爲了北宋沿海,最爲繁忙的航道,也同樣是如此。

定海軍之前,只能夠依靠着本身自有的海上運輸能力,來支撐定海軍的需求,最多是來自於南方的一些商船,就算是趙信,也沒有意識到,在北宋海商,擁有這麼龐大的運力。

這一次的木材進口,一下子把這個運力給釋放出來,衆多國外海商的加入,讓丁海軍的各種貨物更加的充足,運輸力一下子提高了數十倍的,無論是原材料,還是貨物的運輸,都有巨大的提升,定海軍的工廠,終於可以全力以赴的發展,不用等待原材料,製造出來的商品,也不用左右衡量,選擇最佳的產品,而是寄託着這個運力全部的運出去。

定海軍位於整個北宋各地的合作伙伴,還有直營的一些商鋪,成爲了這一運輸措施的直接受益人,特別是南方的。

本身,定海軍在洪澤湖建立了一個週轉基地,以洪澤湖爲中心,藉助着淮河,進入到京杭大運河,然後輸入到整個中國的北方。

這是定海軍的重點和命脈,從秦漢開始,中國的北方,都是發展的重點,這裡歷史悠久,開發的深度也高,只要稍稍的休養生息,就可以獲得龐大的人口和財富。

可是在三國開始,這種情況微微的發生的偏轉,特別是東晉,幾乎是以南方跨江而治,這種被動的南遷,直接影響了南方,南方開始開發。

中國的南方,本身在氣候條件上面,比起北方要好很多,只不過因爲多年沒有開發,原始森林,還有一些因爲炎熱氣候,形成傳染病和瘴氣,這讓南方成爲了一片死地,從漢唐,南方都是被流放的所在。

中國民族是勤勞的,他們在生存壓力的逼迫下,面對死亡尚且不怕,更別說是一些瘴氣,瘴氣只要不靠近,未必會死人,傳染病也是如此。

瘴氣會隨着人類活動的發展,逐步退散,這麼一步步的從湖北南部開始,湖南,一直到江南,現在的長江流域,除了少數地方,已經成爲了魚米之鄉。

之前,定海軍也考慮過江南,以現在長江的貫通程度,從定海軍開啓的船隻,可以直接運送到長江的腹地,通過幾個港口轉運,可以迅速的深入到長江中下游。

只不過,之前運力有限,只能夠兼顧的江南的幾個重要城市,最多就是上到建康。

現在,有了海船的龐大運力,整個長江流域都可以兼顧,定海軍商品的營業額進一步的提升。

同時,這些海商的出現,代表着更廣闊的的市場打開了。

每一個遠渡重洋的海商,就代表着一個地區的富豪,能夠擁有超過萬料大船,並且裝滿了各種貨物來到北宋的,他所掌握的財富有多少,更別說北宋的產品,在當地的價格,比起北宋本地的,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這些市場的大開,代表着定海軍的產品,傳播的更加的廣泛,可以爲定海軍獲得更多的收益。

丁海軍的產品,是立足於北宋市場的,不少的產品,價格相當的低,只有足夠的廣度,才能夠獲得鉅額的利益。

比如說,定海軍鐵器,酵母,各種的基礎物資,這些老百姓生活中,必須要接觸的東西,纔是定海軍獲得利益的關鍵。

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不符合海商需求。

海商船大小有限,哪怕是2萬料以上的大船,甚至是3萬料的,他們的載重能力有限,遠渡重洋,必須要帶上最小的,利潤率最高的產品的。

定海軍的這些產品不錯,或許運送到海外,也可以獲得不菲的利益,比如說,鐵器酵母之類的,可是這些東西,全部裝在一起,裝滿一艘三萬料的船,可能也就是幾百上千貫左右,獲得收益,也就是幾千貫。

這個時代,因爲獨特航海形態,萬里海疆而來的成本相當的高,甚至船員水手們,滯留半年的成本也相當高,一次航海,如果不能夠獲得數萬,甚至是更多的利潤的話,根本沒辦法持續下去。

海商們選擇的,要麼是量大,較爲昂貴的產品,要麼是稀有的奇珍異寶,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足夠的利潤。

爲什麼中國會在相當長的時間,成爲世界商業的中心,原因很簡單,中國擁有遠洋所必須要的商品,可以躍升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潤的商品。

別的地方,可能一個,已經足以讓一個國家立足,可是在中國,卻擁有三個。

三個已經是極限了,哪怕是經過了千年的發展,到了十八九世紀,中國對外主打產品,依然是絲綢,茶葉和瓷器。

這些纔是能夠獲得鉅額利益,單純是從中國運送到阿拉伯地區,都可以獲得數倍,甚至是十倍的利益,可是這些利潤,從阿拉伯地區,運送到了歐洲,還會翻上幾番。

整合下來,從中國,送到了歐洲,瓷器絲綢這種高端產品,翻一百倍,也算是正常,就算是茶葉,也有幾十倍的利潤。

這樣的產品的,在整個世界,都相當少見,從原產地到另外一個銷售地,能夠有10倍的利潤,已經算是不錯了,100倍,卻是寥寥無幾。

不過,丁海軍也有高端產品,比如說玻璃製品,丁海軍的水晶坊,在汴粱掀起了狂潮,吸引了整個北宋的貴族的目光,這不單單是玻璃鏡,還有其他奇思妙想設計。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人力的作用下,更加的精彩絕倫,在玻璃還沒有普及和大衆化的時候,顯得異常珍貴的。

這並不是丁海軍產品的全部,武器纔是最關鍵的,在知道了這些海商們的國籍分佈之後,開始有針對性的進行開發。

富含印度佛教的一些裝飾品,比如說玻璃,鋼鐵,還有其他的,看起來簡單,卻符合各國的國情,還有就是武器,不是普通的武器,而是神兵利器。

普通的武器也可以,一兩件武器,或許入不了海商們的眼,可是成千上萬件武器卻可以。

只不過,在熱武器沒辦法普及,定海軍沒有熟練的掌握熱武器的前提下,大規模的向外出口武器,還是不被允許的。

不過這些難不倒定海軍,既然普通的武器沒辦法,普通武器在小於萬的前提下,根本就吸引不了海商的注意力,無法符合海商們的要求,但是神兵利器就不同了。

神兵利器,在冷兵器時代,是至高無上的,一個勇猛的武將,再擁有一把合適的武器,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一定是倍增。

不過鬥將之說,多處於唐之前,甚至到了唐的後期,就沒有多少人鬥將了,原因很簡單,弓弩不停加強。

漢唐早期弓弩,只要有一身出色的鐵甲,再加上不錯的武力,就可以無視弓弩,猛將的作用,發揮都了極致。

可是漢唐之後,伴隨着製作弓弩的技術的提升,弓弩的威力也越來越強,任你強如關羽呂布,也不是血肉之軀的,面對着三國時期的箭弩,還可以抵擋,北宋時代,強弩層出不窮。

比如說,神臂弩,可以力破700步,力量起步就是20石以上的,血肉之軀,再怎麼強橫,又怎麼跟鋼鐵比較,特別是大量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鋼鐵防爆,任何人都難以抵擋。

按道理說,因爲鬥將的逐步沒落,可是武將們,對於神兵利器的追求更多了。

雖然沒有了鬥將,沒辦法徹底的發揮出神兵利器戰鬥力,可是在混亂的戰場上,神兵利器的作用還是很大,一件神兵利器,或許能夠在戰場上救命的。

甚至如果有錢的話,大規模的裝備神兵利器,也是有很強的作用的,一些精銳,人人手持着神兵利器,是可以改變整個戰場上面的格局,甚至主導兩個國家的命運。

就一如之前,遼西之戰時候,哪一個重甲騎兵,哪怕只有2000人,卻可以鑿穿數萬人的陣營,在十萬,甚至是更多的戰爭之中,取得了巨大的作用。

小範圍的銷售神兵利器,對於定海軍和北宋的影響,遠沒有數以萬計,甚至是十萬計的精良的武器那麼的大,原因很簡單的,因爲定海軍有優勢,不說熱武器。

一旦換成熱武器,那就不一樣了,除了弓弩這樣的神兵利器,其他的面對着熱武器的強勢,跟普通的武器比起來,沒有多少的區別。

就說目前定海軍普及長弓,也可以壓制住這些神兵利器,從某種意義上面,這樣的神兵利器,對於長弓爲主的北宋新禁軍,也沒有多少的效果,神兵利器,可以力破重甲,這個力破,是針對普通的鐵甲來說。

鐵甲再厚,面對着這樣的神兵利器,也沒有太多的效果,可是鋼甲就不一樣了,特別是通過了定海軍生產的,表面處理過的鋼甲。

因爲大量生產的關係,他們的硬度在58到59之間,這樣的硬度指標,或許不如神兵利器,可是相差不多的。

神兵利器的效果,只是針對普通的鐵甲,鐵跟鋼巨大的硬度對比,再加上通過了合理的範圍,切割和磨練出來的刀鋒,足以顯示出切金斷玉的神奇。

鋼甲就不一樣了,本身的硬度相差不多,最多也就是0.5左右,再加上厚度和整體性能,就算是不如神兵利器,也可以抵擋一二,最少不是簡單的一兩刀能夠劈開的。

這就可以了,在長弓爲主體的部隊之中,重甲步兵所起到的作用,不過是延遲一部分攻擊部隊的鋒芒,然後,就是長弓洗地的時候,這個時候,哪怕是拿着神兵利器,面對着穿透力強橫,甚至有破甲作用的長弓,結果不言而論。

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五百零三章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十二章 蠻橫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
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五百零三章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十二章 蠻橫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