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

遼軍的將軍也不是笨蛋,跟別說,還有蕭惠這樣的沙場宿將,他們在看到了戰場之初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了,可能是弓箭造成的,只不過形態有些不同,讓他們無法判斷。

不過這麼大的戰場,肯定有所疏漏的,連穿甲箭都只是回收了9成多,剩下的,怕不是有上萬,更別說更多的,射的最多長弓。

那些散落的,射到了戰圈之外的,數量非常之多,而且不容易被找到。

遼軍很快的就有發現,一根幾乎沒入到了土裡面的長箭。

當然是巨型長弓的長箭,這個力量十足,八九成都沒入到土裡的長箭,看起來非常的可怕。

發現他的遼軍把他們挖出來的時候,才發現,這個箭的不同,連厚厚的土層,都能夠穿透,更別說普通的人了,這是獲得的一把完整的。

當這個長箭被送到了遼興宗的面前,遼興宗感受了長箭的鋒利程度,這跟普通的弓,有些不同,看起來更加的銳利,拿着箭頭找一些武器嘗試了一下,果然,是精鐵打造,非常的鋒利,一般的刀劍,很難的抗住他。

這或許就是關鍵了,如此神兵利器,應該不會很多吧。

可是在拿着這個箭,跟一些屍體做了比較之後,遼軍有些吃驚了,因爲這些屍體上面,絕大多數的傷口,都是這一種長箭造成的,因爲很貼切。

一把可以被稱之爲神兵利器箭,卻是普及使用,讓遼興宗沒有想到,北宋已經富裕到了這種程度了的。

後來,一具穿着鎧甲,並且被一根重型長弓命中的屍體出現了的。

一具完好的鎧甲,屬於是精銳的鐵鷂子重甲,厚厚的鎧甲,證明了的這不是殘次品,是真正的鎧甲,這個或許跟遼國的鐵林軍和皮室軍比起來,差一點點,卻差的不多

也就是說這個能夠洞穿鐵鷂子長弓,對他們也擁有着相當的殺傷力,這纔是重點。

通過分析,這個重騎兵,還是在正面,在衝鋒的狀態之下,被這個長箭擊中的,這也就證明了這玩意的命中率也相當的高。

北宋軍隊,能夠在短時間之中,把3萬的鐵鷂子都給幹掉的,那麼的就能夠同樣的把3萬遼軍給幹掉。

重騎兵,就是遼軍的殺手鐗的,卻這麼容易的被破掉的。

遼興宗平靜的聽着,蕭惠一點點的訴說整個過程,如同昨日重現一般。

不得不說,蕭惠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將領,他幾乎把每一個步驟都給說出來了,其實這比較的簡單,因爲,北宋並沒有打掃戰場,而是留下了很多的痕跡,搜索戰場的時間,只有不足一個時辰,甚至隨時準備離開的。

“你怎麼看?”遼興宗雖然沒有特定的指向,蕭惠卻知道,是對他說的,他沉思一下,說道:“這個北宋的長弓隊,相當的可怕,如果讓他們徹底的發揮作用的話,攻擊力超羣!”

蕭惠仔細的觀察戰場,這個長弓應該是偷襲,不知道如何辦到,貼近到了騎兵的200米的位置,還不被騎兵發現,同時前方還有大量的陷馬坑。

也就是說,北宋早就遇見到了這個偷襲,並且做好了準備。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遼軍遇到,也非常頭疼,他們不能跟弓手正面對抗,特別是弓箭手擁有者穿透鎧甲的能力的時候,降低速度,還有阻礙,都是大問題。

沒有來到戰場之前,蕭惠或許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面,還有可以跟遼國的大隊重騎兵正面對抗的兵種,可是現在,他確信無疑。

遼興宗也有蕭惠那麼多心路歷程,卻更加清楚,說道:“這麼一隻可怕的隊伍,就讓停留下西北麼?”

遼興宗是已有所指,已經拿下了興慶府,原來屬於西夏的精華領土,基本上都歸屬於遼國了,元昊的蹤跡也確定了,已經跑到了西部,距離興慶府最少有1500裡,可以說,在短短的幾天之間,元昊狂奔而走,幾乎沒有停留,最終跑到了安全的所在。

從興慶府出來的時候,元昊沒有攜帶馬匹什麼的,但是西夏是遊牧民族,馬匹衆多這個退路的附近,就有一個隱蔽的馬場,在遼國的搜索之中,一直都沒有被發現,依靠者大量的馬匹,他們迅速的離開,並且拉開了距離的。

元昊手頭上,可能只有暫時聚集起來的幾萬人,這個中間,真正的精銳,恐怕只有1000親衛,或許元昊能夠慢慢的把這個部隊,從普通的部隊,變成精銳,那也是很久以後的。

要守衛龐大的領土,特別是這個領土之上,可怕的牲口,這很困難,遼興宗不可能一直待在這裡,他會攜帶大軍迴歸,一旦留下的部分遼國士兵,他們要抵擋元昊,並且要低於北宋,這有些不行。

“這很難,而且,對方說不定會抓住機會!”蕭惠有些爲難的說道,他雖然不主張擴大戰區,但是這是關係到遼國的利益的,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的,北宋這麼一直隊伍,確實是威脅非常的大。

10萬西夏附庸,10萬遼國部隊,雖然有些損耗,可是從國內支援過來的3萬鐵林軍,已經到位了,遼興宗兵強馬壯的,他敢於做任何的事情。

依靠帶過來7萬騎兵做不到,可是把所有的隊伍,都帶上來,足以肆虐北宋了,西夏每一次都美滋滋的在北宋獲得了足夠的收益,他們爲什麼不行。

北宋可是富可敵國,遼國跟北宋的關係更加的親密,甚至連汴梁,都有大量遼國使節在,他們很清楚北宋有多麼的富庶,這裡不是河北,沒有那麼多的防禦,連西夏都可以,他們怎麼可能不行。

現在元昊無暇顧及這邊,雖然說動員20萬人,有些多了,可是從興慶府中,收穫了大批的牲口,足以支撐這一次的行動了。

對方早在昨天都已經逃走了,雖然有一些累贅,可是對方如果不顧及的話,早就可以離開了,現在追過去,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索性不追了。

遼興宗就在原地,又停留了3天,等到後續的部隊全部上來了之後,這才浩浩蕩蕩的向着靈州的方向殺去。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五百零三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五百零三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