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仁宗偏執起來,也是非常可怕的,既然這個東西,對於靈州和議有用,可以加強北宋的實力,減弱遼國的實力,那就把一些都給做到極致。

仁宗的做法,幾乎搜遍整個宮中,除了把庫房之中綾羅綢緞,全部都拿出來意外,把一些已經給了妃子們的賞賜,只要沒有用上的,完整的,全部拿出來的。

一時間,連皇宮之中,都有一點雞飛狗跳的感覺了。

沒錯,連賞賜的東西都可以拿回來,爲的只是給西北,增加一兩匹綢緞,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是對於一批綢緞在3000貫,甚至有可能更高的前提下,一匹綢緞可以替代200件步人甲,甚至更多的武器的時候,這就成爲了唯一的選擇。

整個皇宮,居然湊到了頂級錦緞1200套,還有次一級的3000多套,這些都是貢品,每一個都在原來韓琦交易給遼國的綢緞之上。

有了仁宗做法,一些高官,把家中賞賜的一些都給拿出來了,交到了仁宗的手上。

宋代,對於文官都非常的優待的,一般達到一定級別的高官,比如說參知政事,他們都會或多或少的獲得封賞,這些封賞,大部分都是供奉在家裡的,也有些讓人苦不堪言,現在,正好拿出來。

一時間,整個汴梁城的蜀錦,都已經集中到了皇宮,然後通過仁宗,又送到了樞密院,要求是韓琦這個樞密院副使提出來的,而且戰爭和軍事,也是在樞密院的監管之下。

能夠這麼短的時間之中,聚集這麼多的蜀錦,這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樞密院也是如此,現在,東西找到了,他們應該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用最快,也是最安全的方法,運送到西北去。

信差是最好的方法,800里加急更是適合,按照一匹絲綢六七斤的重量來說,理論上,一個信使,是可以背起五匹的。

沒人會這麼選擇,800里加急,這畢竟不是的大規模的佈置的,就連西北,四道總管韓琦,手下也不過是四五個八百里加急,要保證他的正常運轉,需要龐大的資源。

比如說,800里加急,幾乎每隔100裡左右,都要更換一次馬匹,在關鍵地方,甚至要更換騎士,這樣才能夠保證,一天行走800裡。

樞密院掌握的800里加急不少,可是單純針對西北這一條線,最多容納8個,一個人背5匹,也就是40匹。

雖然40匹頂級絲綢,價格依然不菲,高達12萬貫,在目前的狀態下,又能夠起到多少作用,在仁宗和整個高官的努力之下,頂級和準頂級的絲綢的總數,高達5000多匹,哪怕是不能全部送過去,也需要送過去大半。

同時,派出信使,還有安全方面的問題,以前,一匹頂級絲綢,哪怕再怎麼的值錢,只要不是大張旗鼓,也不會有多少人發現。

這一次,動靜有些大,甚至稍稍有些能力的人,也會知道,一批頂級絲綢,可以在遼國賣到3000貫以上的高價,這種情況下,五匹,已經是足以讓人動容的數量了,價格高達1.5萬貫。

樞密院也爲此做了非常慎重的考慮,第一時間,把幾乎5000匹頂級錦緞,用一個萬人的騎兵隊伍,運送前往西北。

北宋缺馬,可是缺少的,是能夠在戰場上,正面的衝鋒的,攜帶者重騎兵的戰馬,而不是普通的馬的,特別是在禁軍之中,調動起來,上萬騎兵,還是可以調動。

一萬人的騎兵隊伍,需要幾天時間準備,物資也基本到位了,樞密院甚至派出了幾員大將,他們不單單是要運輸,到了西北之後,還要聽從韓琦的囑咐。

800里加急,快速的把這個消息,送給了韓琦,韓琦也是吃了一驚,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事情,居然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來自皇宮的頂級錦緞,這個任何一個,都比西安的更強,而且強的不是一點半點,至於價格方面,最頂級的錦緞,已經不能用價格來形容了,那是貢品,還是用來進貢給皇帝的,只有皇帝,后妃,還有有功勞的大臣,才能夠得到賞賜,這跟西安這邊,在市場之中銷售的頂級的,完全不能相比。

這樣的東西,當然不能用這樣的價格的,是該好好的說到說到,最起碼,不能夠只要3000貫。

當遼興宗再一次接到了韓琦的信的時候,他吃了一驚,本以爲,提出的是一個較爲無禮的條件,就算是北宋也不會短時間答應,沒想到的,韓琦居然答應了,而且承諾,這是挪用的屬於仁宗的貢品,這個美輪美奐和精美的程度,遠不是之前最頂級的能夠比美的,不過,韓琦沒有就勢的漲價,而是等到東西到了之後,讓遼國來定價。

這倒是讓遼興宗有些不解了,爲什麼這樣,他可以壓價啊,說實話,3000貫一匹綢緞,雖然他感覺非常的值當,可是一想到,2000頭牛才能夠換一匹,就多多少少有些肉疼,牛還是很大的牲口,最少要好幾年才能夠長成。

遼興宗有些小看了北宋的工藝,能夠送到皇宮作爲貢品的,那已經不是用錦緞來形容了,那就是藝術品,幾乎大部分都是孤品,每一個會讓一個見多識廣的高官所傾倒,更別說,土包子一樣的遼人了。

連西安的這些,他們都看到眼裡,拔不出來,更別說來自的汴梁的,最頂級的絲綢。

因爲從上到下的重視,再加上樞密院整個體系的到位,這些騎兵們,攜帶了5天的口糧,然後就匆匆出發了的,全部是騎兵隊伍,甚至還有一些更換。

對於上萬人的騎兵隊伍,無法做到800里加急那樣的更換,卻可以補充一些受損的,並且在特定的地點,給予直接的補充,不必吃乾糧,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由於重視的原因,再加上沒有作戰任務,他們全力奔行之下,一天可以走300裡以上,在瘋狂的趕路之下,6天之後,萬人的馬隊抵達,送來了一共5573匹錦緞,其中最頂級的,只在皇室使用的3000多匹,也在其中。

幾乎平均一個人背不到一批,大部分的騎兵,是負責警戒,當快馬的騎兵,抵達了靈州之後,就把這些物資,第一時間,被送到了韓琦的面前。

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
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