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

進攻軍號響起,重甲步兵在護城河前方几十米的地方列隊,而其中差不多有2000人,拿着攻城大盾,護衛者1500名的弓手,開始向的護城河移動,他們不可能擺在重步兵的後方,那裡已經超過了短弓手的最大射程,根本射不到城牆的上面。

韋貴站在後方,王鹹鬆已經不知道蹤跡了,現在護衛在旁邊的,是他手下的一個隊官趙虎和王六一,他們也是全甲站在韋貴的身後,中軍差不多1000人左右,在整個陣地的最後方。

高大的建築物,就是最麻煩的,40多米高的,甚至讓他都感覺無處下手,而有護城河的就更加麻煩。

今天只是佯攻,看看對方的防禦密度,還有檢驗一下這個堡壘的防禦強度,如果能夠動搖對方,產生內亂,那就是更好了。

韋貴所以讓全軍出動,主力卻只是1500弓手,看着弓手在2000重甲步兵的護衛下,成功的紮下了陣營,他就知道,成功了一半了。

對方有多少防禦實力,王家都知道的,800團練,雖然因爲密探被清理乾淨,不知道到底訓練的是什麼,可是800團練之中的大部分,都是有跟腳的,王家調查到是沒問題的。

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剛剛丟了出頭一兩個月的時間,能夠成爲一個合格的士兵,還可以接受,畢竟,穿了鎧甲,發了武器,按照規定的來就好了,可是成爲一個弓手,那不是天方夜譚麼?

韋貴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面對的是怎麼樣的對手,一款在幾百年後,風靡整個歐洲,鎮壓整個歐洲時代和火槍出現初期的武器,讓歐洲諸國,不得不以原料進口來限制的武器,秘密出現在了北宋。

棱堡的頂部,經過了初期的混亂,已經逐步的熟悉了戰場態勢,長官們說的沒錯,再怎麼,對方也是步兵,步兵不可能飛過護城河,不可能的飛過城堡40米的高度,直接到棱堡上面跟他們對戰。

就算是他們上來,棱堡上面,也有獨特的佈置,讓區域的人力得到最大的應用,棱堡本身,就是一款,冷兵器時代,發展到極限的防禦性武器的,這種武器,把科學,把人力利用到了極點。

看起來,被重兵圍困,應該是被圍在其中的人被羣毆,可是實際上的,經過獨特的設計之後,攻城方能夠提供人員是有限的,反而守城更佔便宜,這也是棱堡防禦強橫的根本原因。

對方的弓手已經出列了,站在距離棱堡70米左右的地方,周圍有大盾防護,可是爲了給輕弓兵讓出視野,大盾的防護並不嚴密。

依靠2000重步兵,護衛者1500名弓手,還需要弓手擺出一定的陣營,或許在地面,這足夠了,可是在空中,特別是40米高的空中向下望,到處都是破綻。

就連孫吉也忍不住嘆息一聲,他是將軍,軍中宿將,從韋貴的動作上面,判定出雲翼軍的訓練還是可以的,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步兵操典來,加入了自己想法的,可以讓防護更加的出色,可是依然有這麼大的漏洞。

或許,之前從來沒有考慮到居高臨下的問題,8米的高度,跟40米的高度,這樣的視野和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過這樣的高空角度,真的難以彌補的,用大盾都不行,其他的,就更不行了。

長弓隊開始準備,不過卻沒有開啓攻擊模式,每一個人都拿出了小盾,準備承擔第一波的箭雨,1500人組成的短弓,最少在第一波齊射,會有相當的密度,先擋過這一波,看看接下來攻擊強度是怎麼樣再說。

在下面準備用箭雨覆蓋的時候,四面牆,緩緩的升起,看起來似乎是磚頭的,實際上,卻是木頭做的,差不多有一尺厚,2米高,正好形成了四方形的屋子,只有上方是懸空的。

這樣的佈置,同樣是爲了防箭,長弓手使用的是拋射,面前沒有上頂的2米高的牆,對他而言,根本就沒有影響,可是卻能夠防禦水平和從一定角度斜面過來的箭雨攻擊。

下面的弓手方陣,伴隨着小隊長的呼和聲,弓手準備,一個個的弓手,開始舉弓。

雲翼軍是正規軍的關係,本身,他們擁有1000名弓手,都是精銳的,每個人起碼能夠開2石弓的存在,後面補充的更加厲害,王家和其他家族挑選出來的家丁隊伍,他們中間的弓手,都是可以開3石以上弓的,補充進來之後,又去掉了一些比較弱一點,最終,他們裝備的,全部都是2石的弓,每一個都是良以上的弓手。

這麼多的弓箭手,韋貴還以爲,這樣做是有些浪費了,攻擊一個民間的寨子,弄這麼多的弓箭手,絕對是浪費,不用弓手,就算是重步兵,只要突擊突破了寨牆,就可以進入寨子,弓箭手,恐怕連一點功勞都沒有撈到。

可是現在想起來,還真的不是,對方準備這麼完善的堡壘,沒有弓箭手的話,真的很苦難的,攻城戰,弓手爲先,這是所有兵書戰冊之中,都明確的提到的。

2石弓,大概是240磅左右,這樣的重量,在後世的現代社會,已經可以被稱之爲強弓了,90磅左右,已經稱之爲重型了,當然了,那是在省力裝置之下。

2石弓,還是大宋禁軍制式的精銳短弓,輕鬆可以射出100多米,也就是一百步樣子,爲了增加續航能力,這部分的弓手只是穿了皮甲,最多在皮甲的外側,加了一點點的鐵片,對付民用的目標,應該沒問題。

趙信就在長弓手的下面,他的面前,放置了大量的草紙和炭筆,他的任務是在計算,實際上,類似的計算工作,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了。

在後世,射箭和射擊,都是一個科學計算的過程,彈道,曲線,所用的力量,都可以納入到數學的公式之中,進行分析比對,在科學的技術動作之下,完成射擊和射箭。

在進入棱堡之前,趙信就對棱堡的周圍,進行的統一的測繪,不但在棱堡的內部,形成了一個棱堡周圍3公里範圍的真實沙盤,也對於所有長弓射程之中的,進行了數據編號。

這個,往往是在固定的防禦,或者是安防大炮防禦上面用的,用在這個長弓攻防戰上面,也同樣適用。

把長弓的角度,方向,力量大小,作爲一個常亮,放入到這個公式之中,然後在訓練的時候,進行有針對的訓練,現在長弓手雖然不懂得,爲什麼會命令他們這樣做,可是幾分力,高度,角度這些基本的,他們是瞭解的。

這就是這個理論的可怕之處,一個出色的神射手,他們需要憑藉着的戰場上面的瞬間判定,辨別出目標的方位距離,然後根據千萬次不停的擊中,帶來的感覺,通過對於風速和其他因素的一些加入,然後一擊命中。

出色的箭手,可以在瞬間完成這一切,類似孫吉,類似薛玉。

可是這樣的感覺,只能夠在無數次的射擊之中,一步步的摸索出來,甚至有些感覺就只是天賦,同樣訓練了很多年,孫吉這樣的,可以成爲神鵰手,戰場上面收割者的存在,可是一部分人,固定靶還可以,其他的靶子,就只能夠聽天由命了。

科學,就是把一些散步在生產生活之中,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東西,最終關聯到了一起的,就如同長弓一樣,確定了三大基本要素之後,然後進行實驗,用這三個基本要素,確定方位,會出現一定的偏差,比如說,風力,戰場情況等等,可是這些需要領弓手,進行稍稍的調整,加入一些變量的東西。

至於棱堡下面的土地,看起來一片片靜靜,實際上,在特殊地方,已經用反光材料,或者是在高處才能夠看到的佈置,分成了一個個的區域,這個區域最小的單位,恰恰是長弓手最小的單位500人。

後世用於火炮定位的方法,被應用到了長弓齊射之中,看起來,有些讓人不可思議,可實際上的,卻珠聯璧合,孫吉甚至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看到每一個重步兵進入到某個區域,不再是尋找薄弱的環節一擊必殺,而是回憶起了座標方位。

“準備!”整齊的聲音響起,短弓手都開始搭弓了,同樣的命令,也在長弓區域響起,長弓暫時都收起來,只有一面小小的盾牌,護住他們裸露在外的地方,準備迎接箭防。

“放!”

一聲令下,1500短弓,幾乎同時的射出,同樣是採用拋射,因爲面對着40米高的營壘,不用拋射的話,起不到什麼作用。

1500發箭矢構成的箭雨,向着70米開外的堡壘飛了過去,幾秒鐘的時間,就跨過了他們之間的距離,最終落到了堡壘之上。

叮叮噹噹的響聲,連毛都沒有泛起一個,因爲絕大多數的箭矢都射中了棱堡的外牆,只有不足10分之一,飛躍了棱堡,落入到長弓隊的外牆的只有3只箭,落到內部的,一個都沒有。

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