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

在大名府,除了奠定了商業的基礎,雖然酒店還沒有發力,可是依靠着的饅頭包子和肥皂,已經逐步向2000貫每天的淨利潤攀登。

趙信選擇的行業,不但是利潤率極高,而且是普適性很好,比如說,10文錢的包子,三四文錢的饅頭,對於保州尚且可以接受,對於更加發達,人口和流動人口更多的大名府,更是如此的。

蒙聲發大財,纔是關鍵,這些行業,就如同隱藏在黑暗之中的,說實話,跟後世一樣,當壟斷了整個的市場的時候,並不是高大上的所謂奢飾品,珠寶玉石最賺錢,賺錢的永遠是最底層的。

依靠着純淨水,做出來了一箇中國首富,回收資源造紙同樣曾經的中國首富,他們是把某一個行當做到極致,當然了,也有外人所不瞭解的東西在其中。

趙信在大名府,除了收穫了大量的金錢之外,10天的停留,神兵利器不過是1.1萬貫,其他饅頭包子和肥皂,除了剛開始的時候,銷量沒有上來之後,之後穩定是超過千貫的利潤,到離開前的一天,甚至達到了4000貫,可以說,徹底的把大名府的市場給引爆了。

如此驚人的收益,讓趙信差異,也在另外一個程度上面慶幸,他穿越的是中國最富庶,也是最平穩的時代。

有人曾經評估過北宋的生活條件,在平均來看,城市之中,特別是類似大名府,東京這樣的大城市,更是的財富驚人,一些海商,大商機,大家族,甚至可以調動百萬貫,甚至是千萬貫的財富,商業發達的大宋,擁有着龐大經濟總量。

這也是大宋出現貨幣緊縮的根本原因,明王朝同樣發達,他們出現貨幣緊縮的原因在於,大量貨幣外流,宋朝外流不明顯,可是他出現的緊縮,更多的是經濟量太大了。

宋朝一直以來,在國民總值上面,最高達到世界的80%,由此可見總量的可怕的。

正是這樣的經濟基礎,才讓趙信只是做了一些簡單的修改,就讓他的產品,佔據了市場,一旦沒有外力影響這個市場比例,最終爆發出來的量相當的驚人。

這一次簡單的嘗試,讓趙信定下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大名府爲中心,逐步的涉足整個中國的北方,這個中國人口最爲稠密的地方,一旦被收入囊中,2000萬以上的人口,哪怕每一個人在他項目上,花掉一文錢,就是2萬貫。

對於城市的居民來說,不可能是1文錢,5文,甚至是10文,纔是正確的選擇的,那麼這些項目加起來,可能一年能夠創造千萬,甚至是是數千萬的價值,把這些集中在城市建設上面,一個超過世人想象現代化的海港,就要出現了。

大名府的幾天,除了收益之外,實際上,更大的收穫還在於情報。

跟保州不同,距離東京汴梁太過遙遠,1200裡以上的距離,讓任何的通信,沒有個幾天的時間,絕對別想到來,甚至這還是韓琦在的關係,如果韓琦離開,說不定中樞的消息要一個月才能夠過來。

大名府不一樣,跟東京的距離不過是400裡,而且是最便捷的,京杭大運河的焦點航段。

後世的時候,從東京到大名府,從東京到杭州的京杭大運河航段,因爲年久失修而廢棄,存世的,只是東段,也就是說,從杭州到北京的那一條航道,實際上,因爲聯絡了北宋四京,特別是東京汴梁的京杭大運河中端,是整個水運的精華,哪怕是普通的快船,都可以在三四天之中來往於兩者之間,更別說聯繫更加緊密驛站和快馬。

可以說,東京朝堂上面的一切,都可以在短時間,在大名府知道。

趙信通過神兵利器的拍賣,跟郭家聯絡上,再加上王鬆努力,在一些高官和將門之中建立了渠道,比起之前的保州,可是好太多了,各種消息源源不斷的轉過來。

此時的朝堂之上,焦點就在於立儲,8-10個儲君候選人,這是石破天驚的,在王朝歷史上面,從來都沒有出現的,類似汝南郡王,當然是搖旗吶喊的反對,可是他反對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作用。

沒人會放棄這個機會,這可是皇位啊,整個封建社會,最爲至高無上的存在,哪怕有萬一的可能,都願意付出所有的努力,更別說,只要入圍,就最少有一成的可能性。

這種情況之下,所有有可能入圍的宗室,加上他們的裙帶關係,組成了一個足以讓人側目的勢力。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中樞大臣,北宋從太祖開始宣佈,官家於士大夫共治天下,北宋對於讀書人善待,冠絕整個歷史時空,也因此,北宋是文壇最爲璀璨的時代,無數的大家,聖人,天才,紛紛的出現,也展現了文治的極點。

雖然對於古板的大臣而言,選擇多個繼承人培養,最終確定一個合適的皇位繼承人,這個沒有什麼先例,但是仁宗名義上,已經沒有合法的繼承人了,甚至連親近的子侄都沒有,他最親的,就是堂兄弟,然後堂兄弟的兒子,就是堂侄,這在普通人哪裡,已經相隔很遠的關係了。

符合條件的很多,誰近誰遠,都一樣,同一個祖爺爺,誰比誰近,誰比誰遠,以前還有一個獨佔鰲頭,汝南郡王的兒子趙宗實,現在他不說淘汰了,最少說,沒有之前那麼突出。

在可有可不有的前提下,這樣的學習和選拔的過程,跟科舉有些相像,只不過,這個人員更少,更集中,可是鯉魚跳龍門的機率更大。

一個普通的宗室,可能只擁有宗室之中,最簡單,也是最低級的爵位,可是通過了之後,就是儲君候選人,無論最後成功不成功,一個郡王的爵位是要有。

對於一些低級的宗室來說,或者是遊離於整個核心圈子之外的宗室而言,他們的要求也就是這個而已。

可是如果能夠通過五年的努力,越過了這個界限,並且最終成爲最終的那一個,那是什麼概念,皇帝啊,不但整個家庭成爲了王朝的焦點,甚至是家人也跟着雞犬升天,父母最少是皇伯的身份,兄弟們,只要活着,肯定封王,而且是親王。

這樣的鯉魚跳龍門,怎麼不讓人瘋狂,更別說這樣的選拔過程,很討喜這些文臣大臣。

北宋的科舉,跟唐朝完全不一樣,唐朝是科舉的雛形,很多勳貴,貴族,不通過科舉,就能夠進入朝堂,科舉只是選拔底層官員的工具。

有唐一朝,科舉最終進入到宰撫的,寥寥無幾,可是北宋不一樣,從一開始,就確定了科舉的重要性,甚至到了仁宗時期,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科舉才能夠進軍宰撫,才能夠青雲之路人所盡知,仁宗朝幾十個首相,上百個參知政事之中,沒有經過科舉的,或者是武職,或者就寥寥無幾。

正因爲這種好感,讓這個計劃在大臣哪裡很快的通過了,仁宗,宗室,加上大臣,三者合一,再加上仁宗的強悍的控制力,在當場得到認可的時候,直接用旨意和批覆的形式,把這件事情給確定下來了。

之後,果然有些波折,以前屬於汝南郡王的勢力,推動着一些保守的宗室,還有不太可能入選的比如說太祖太宗的邊緣宗室,反擊這麼一個法案,汝南郡王可以說是孤注一擲,他必須要賭一把。

可惜沒有成功,也因此,汝南郡王徹底讓仁宗警惕了起來,本身,還想把趙宗實排除在10人或者是8人的候選名單之外,可是看了這個反撲的動作,他才發現,汝南郡王在孤注一擲的時候,還是有這麼龐大的能量。

實際上,汝南郡王這也是最後一決,沒辦法,趙宗實如果被排除在最終的名單之外,對他來說,將會是噩夢,雖然他拿着手段,把一部分之前投奔他的人禁錮在一邊,這種禁錮,最多稱之爲威脅,沒有一個共同的利益,這樣絕對不長遠。

只要趙宗實被排除在外,那麼失去了登頂的唯一可能性,這些人反彈起來,最終產生的後果,不是他能夠承受的,最終涉險過關,也不代表着安全,整個汝南郡王一系,都在爲了最終的目標而努力,這個時間,可能是長達5年,甚至是10年。

來到這個世界,對趙信威脅最大的,就是汝南郡王一系,無論是之前在皇宮之中的經歷,還是之後,運河截殺和保州兵變,汝南郡王一系幾乎踩到了底線,甚至突破了底線。

現在他們都被牽扯到了這些事情之中,幾乎不可能影響到趙信,趙信就徹底的安全了。

這一點,在大名府得到了驗證,來到大名府10天了,他幾乎是大搖大擺的出現在了一系列的場合之中,甚至在一些跟頂級家族和高官的會晤之中,王鬆已經不能壓陣了的,都是他親自上陣,或許有人觀察,可是跟之前那樣,隨時都有可能有人跟蹤和攻擊,這樣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出現。

趙信安全了,徹底安全了,甚至只要是孫吉等人在身邊,提供一個基礎的防護,就足以讓他大搖大擺的出現在任何的地方。

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九十章 箭呢?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
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九十章 箭呢?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