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

進攻和防禦,這是戰爭永恆的兩個話題,孫子兵法有云:兵無常形。強則攻之以絕患,弱則避之以存大,何憂敗,無往不勝。

在強大的時候,一定要主動攻擊,迫使對方決戰,以絕後患,在弱小的時候,可以採用守勢,用防守逐步消磨掉雙方的力量差距。

北宋在這個三國的時代,是防禦做的最好的,雖然這是一種悲哀,西夏和遼國都擁有大量的騎兵,缺乏騎兵,讓北宋大名鼎鼎的靜塞軍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的,只能夠依靠重步兵和城市的防守來抵禦。

久守必失,這也是併發的道理,只不過,那是在冷兵器時代,以青磚夯土牆爲主題的建築物,不高於10米的城牆,對於冷兵器時代來說,並不是難以逾越的關卡,可是超過30米的棱堡不一樣。

歷史上,有很多的戰略要地的雄城,比如說,三國時期的虎牢關,潼關,這些扼守在交通要道,並且地勢險峻的雄關,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夠攻破的,原因就是他們是依靠着山脈興建,是在兩山之中的要道上,樹立一個雄關,不用太高,只要落差超過20米就已經很難攻破了。

夯土和青磚天然的限制,讓城牆很少超過10米的,即便有十幾米高的箭樓,也是在城門附近的,或者是在少數的地方建造,原因就是防止整體重量太高,而讓城防自己坍塌。

有了水泥之後,就截然不同,趙信不是軍事大師,更不是什麼防守專家,知道長弓,只是出於愛好者,偶爾拿着它,在野外打打獵,只是諮詢的力量,讓他知道,鋼筋混凝土工事的強大,可是就算是到棱堡發展最爲強悍的時期,也沒有使用波特蘭水泥來構築棱堡,更多的是依靠古羅馬砂漿。

古羅馬砂漿,比起中國人使用的黃泥槳,或者是黃草泥槳,要強橫的多,可是跟真正的近代水泥波特蘭水泥比起來,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早在幾千年前,古羅馬就利用羅馬砂漿製造了舉世矚目的鬥獸場,那個可以容納八九萬人,跟21世紀巨型足球場相比美的大型建築,證明了建築物可以達到50米,甚至更高。

古羅馬砂漿就能夠如此的強大,波特蘭水泥會更強,這麼一個強悍的粘合劑,跟棱堡這個冷兵器時代,最強悍防禦體結合起來,會是什麼概念,而在還沒有感受到水泥強大的北宋,註定要創造輝煌了。

東西已經做出來了,趙信讚揚了兩個陶匠,並且當場給予他們500文的獎勵,讓這兩個受寵若驚,本以爲,這裡專業要求,會讓他們失去這麼兩個高薪的工作,10倍工資啊,沒想到,居然只是最簡單的事情。

做了10年的學徒,觀火候是最簡單的,至於配料,都有詳細的配比了,石灰,黏土和一些礦粉,這些比起造陶器來說,簡單的多,最少不用製造成粗胚,只要磨好了,混合起來,加入到石灰窯之中煅燒就可以了,這麼簡單,誰不會啊。

15貫的薪水保住了,多的500文也拿到了,甚至從昨天開始,他們才知道,風靡整個保州的饅頭包子,就是這個苗家莊的產物,這些東西他們在保州也嘗過,以他們一個月微薄的薪水,根本買不到幾個,最多買幾個給家人嚐嚐鮮。

現在,知道不但他們可以敞開了吃,就是伙食供給之一,還有其他更好的,甚至還可以比較廉價的買到,一般每天剩下的少許,都會以成本價銷售給苗家莊的村民,現在在有了外來工作人員和未來團練之後,擴展到了這些全部爲苗家莊服務。

這可是好事情,15貫每月的月俸,買這些沒問題,更別說便宜。

總之,在兩個陶匠的眼裡,這是一個天大的好事情,不但工作簡單,對他們來說沒有難度,待遇還高,他們心情振奮,努力的工作,對於趙信而言,何嘗不是。

之前,沒有專業人員的時候,無論是長弓,還是純鹼,都只能夠他一個人來做,雖然這樣做保密度高了,可是他一個人能夠做多少,整個化學千頭萬緒,還有未來,如果能夠向高位,甚至掌握王朝的力量,哪有這個時間。

御人之道纔是最好的,把一些下放,甚至不告知他們原理,讓他們自己製作,就可以極大的解放他,當然必要的反制手段還是需要的。

趙信可知道,水泥在軍事方面的巨大作用,這玩意如果泄露出去了,大宋未必沒有反制的手段,他有很多的手段可以攻擊水泥,可是那些手段全部都是熱武器的手段,明明可以很輕易的解決問題,爲什麼要弄城噩夢級。

現在,也只有這兩個工匠,甚至這兩個工匠,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什麼玩意,加強控制就是了。

這個加強控制,不是說強制,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是真理,可是利誘永遠是最好的方法。

給了工匠很好的待遇了,甚至讓他們把家人都給弄過來,付出一點點的金錢,是可以了,再說了,這個時代的工信制度,簽署一些保密協議,他們反叛的可能性就會大大的降低了。

再說了,現在,水泥還沒有發揮作用,即便他接下來做的實驗,也是少部分知道的,只要沒有在軍事上面,發揮作用,就不怕被人針對,時間還很多。

找來苗遠,吩咐他做好這件事情,對於此,苗遠當然是拍胸口同意,其實在找到這兩個陶匠的時候,就準備簽署保密協定了,只不過不知道趙信具體幹什麼,如果還是燒陶的話,就沒辦法,那是人家的手藝。

很顯然,趙信又拿出了一個跟之前的發泡劑同樣檔次的東西,直覺告訴苗遠,這恐怕也是一個賺錢的生意,這樣的生意,當然要把秘方保護到手中,他可是知道趙信化腐朽爲神奇的效果的,一旦發泡劑的秘方泄露,他們還怎麼賺錢。

一個保州周邊,一天都能夠創造快2000貫的淨利潤,如果整個保州,邊境軍州,再加上河北道甚至是整個北方,會有多少利潤,利潤之大,甚至讓苗遠想都不敢想。

這個粉末,或許沒有發泡劑那麼強大,可也是一個價值鉅萬的東西,他當場就去辦了的。

如果苗遠知道,他哪怕儘可能的高估了這個水泥的作用,卻還是低估了水泥,水泥應用比純鹼要廣泛,甚至在冷兵器時代,有着難以比擬的軍事作用,被稱爲國之重器都一點不爲過。

讓僕人把水泥裝袋,把水泥帶回了大宅,簡單的吩咐一下,找來磚瓦匠找來。

因爲修建軍舍和一些房舍的關係,苗家莊在十里八鄉招募了不少的泥瓦匠,這些都是在團練申請之前的,也經過了戶籍的驗證,不怕被人潛伏了,水泥作用可是巨大,他可不想在還弱小的時候,就暴露在一些巨鱷,甚至是遼國和西夏的情報組織的眼裡。

一共來了7個人,甚至還有3個是苗家莊本身的泥瓦匠,趙信的身份是苗家的四少爺,也是整個苗家莊,最爲尊貴的人,這些老實巴交的泥瓦匠,有些唯唯諾諾的,不知道這位尊貴的老爺找他們來幹什麼。

趙信吩咐的非常簡單,讓他們做的就是老本行,他們把水泥混合起來,加入一定量沙子,旁邊的河流,就是沙底的,沙子因爲沒有水泥的出現,不是建築材料,這些細沙就這麼的留在這裡,長期的浪費,堆積積蓄,一旦到了一定的程度,會腐化成爲土壤。

可是現在,有了水泥,水泥跟砂漿的混合,就是最好的粘合劑,只用加入適量的石灰就好了。

水泥的利用,是一個很廣闊的課題,關於鋼筋混凝土,關於水泥砂漿,都有不同的比例,趙信還正好知道,因爲在高中的時候,村子裡面,一個出外打工的能人回鄉建房,當時可是鄉村的大事,鄉里鄉親的,幾乎每家都出人手,就算是趙信,也正好放假,作爲17歲的壯勞力,他也出動幫忙了。

正是這一次的幫忙,他的任務就是合砂漿,這也是少數幾個最簡單的體力活之一,砌牆用的水泥砂漿,基本上是1:1:6,也就是的一公斤水泥,一公斤石灰和六公斤的沙子混合,現在水泥的含量不高,含有一部分的泥土和石灰,就會吧水泥的比例高一點,石灰的比例少一定,然後適量的沙子,把它們用水混合起來。

趙信給出了明確的比例,說的很詳細,磚瓦匠不知道這是幹什麼,可是還是照做了,混合了之後的砂漿,有些像是黃泥槳,只不過顏色不同,趙信說出用途的時候,他們就知道,這原來是一個新的粘合劑,用來砌牆用的。

這倒不是什麼困難的,水泥砂漿砌牆,跟黃泥槳的用途沒有什麼區別,就是把磚放在那裡,加入砂漿,然後粘合在一起,這是他們做熟悉的東西。

這一次,趙信並沒有讓他們修建一個建築物,或者是砌一堵牆,而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四四方方的石墩子,

大概100塊青磚,跟水泥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四四方方的石墩子,對於熟練的泥瓦工而言,做的不要太快,這樣的小活,根本不用7個人,哪怕是其中任何一個,也能夠很快的完成。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