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

王鬆所理解的工業,跟趙信見到的工業,那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情,真正的工業,那是用機器把人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工業化大生產,這必然會造成以小農經濟和個人爲主工商業的大部分破產。

在北宋,做這樣工作的人不多,可是還是會有,趙信等待的就是這些。

這些人,會成爲定海軍的第一批技術人員和奠基人。

可是,很久都沒有出現,特別是鐵器已經遍佈在整個大名府的附近的時候,這讓他很奇怪。

不過趙信並不在意,或許是時間還不長,中國人儲蓄的習慣,再加上鐵匠作坊的產品,名聲還不算太暢通,也就是在周圍的200裡方圓。

鐵器不同於饅頭包子,有一定的時效性,不能夠太長的時間,以快船的速度,最多也就是2個時辰,也就是100裡左右。

可是鐵器跟肥皂,這都是可以長期存放的,大宗運輸的商品,價格又相當的低廉,相對於市場售價,一斤半文或者一文的運費,幾乎是不值一提。

以鐵器大開市場,或者是肥皂打開市場,這都可以。

這幾天的時間,鐵匠作坊的生產開始改變,成品鐵器只是保留了幾種數量還不怎麼足夠的新產品的,剩下全力以赴的生產鐵料。

在詳細的詢問了大名府的需求之後,20%爲步人甲,剩下的則是坯料,一方面,運輸方便,一塊100斤左右的坯料,又不太重,又四四方方的容易存放,比起來一片片的步人甲的甲片,來的容易許多。

在鐵料的成產,成爲規模化和程序化之後,鐵料的樣子,只要不是那種不規則,難以加工的樣子,要什麼的都可以做出來。

看着熱火朝天的景色,趙信忍不住想到了衝壓設備,實際上,對於鎧甲來說,防護力最強,也是最爲輕便的,應該是用鋼材衝壓出來的板甲的。

藉助着大型衝壓機,板甲可以一次性的成型,數十噸以上的力量,足以釋放鋼材之中,絕大部分的應力,讓表面的力量趨於穩定,而足夠厚度和強度板甲,也足以抵擋絕大部分的傷害,特別是重武器錘擊和震傷,更強的材料,也會讓整個板甲更加輕便。

板甲在中國幾乎很少出現,唐朝的明光鎧,更多的是在護心鏡上面,有板甲的特性,整體還是不同部分組成的,只要有組合,整體的強度就不大,連接處或者薄弱處,就可以被攻擊到。

之所以如此,不是中國古代的冶煉工藝不過關,實際上在清朝之前,中國的冶煉技術是冠絕整個世界的,宋朝時期,更是比歐洲高出了500年,實際上已經擁有了製作板甲的可能性。

只不過,沒有那個必要,英格蘭長弓這個可怕的武器,從來都沒有出現在中國,這造成了弓箭的攻擊力不足,火槍雖然是一個前途無限的武器,在初期,火繩槍,甚至是燧發槍的時期,整體的威力不大,別說是板甲和扎甲,就算是紙甲都能夠抵抗。

矛跟盾這是相互促進,又相互傷害的兩者,只有更強的矛,才能夠催生出更強的盾的誕生。

長弓的出現,在最初是無解的,爲了對抗英格蘭長弓,大陸上面的國家只能夠從原料入手,減少原料進入英國的可能性,而英國也捆綁了一些銷售,用進口和出口的一些產品,必須搭載紫衫木,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的機制。

很難做到全面的控制,爲了尋找對付長弓的武器的,板甲就應運而生了,在15,16世紀之中,板甲被稱爲盾強於矛的典範,一個護衛全身軀幹的板甲,加上一個頭盔,足以抵擋絕大部分的英格蘭長弓,這是真正的全面甲,防護力可怕的驚人。

趙信當然想要普及衝壓設備,衝壓設備不說防護力的問題,單純的說效率,就足以完爆扎甲。

步人甲的成本,鐵料只是一個方面,關鍵就在於工費,一片片的鐵甲片,要按照不同的規格,一點點的形成鎧甲,這需要一個熟練工,並且大量經驗之下才可以生產。

對於生產力比較地下的北宋來說,可能有是幾萬人,在生產步人甲,可是對於見慣了工業化的趙信而言,生產成本太高了。

只要做出衝壓設備,冶煉可以直接打造出板甲的鐵片或者鋼片,然後送到衝壓設備之下,一次性的成型,速度快,還節約,這就是衝壓設備好處。

後世的不少大規模的武器,比如說槍械,如果標準件或者衝壓件不多,就很容易造成成本上升。

AK爲什麼被稱之爲窮人的神器,就是如此,幾乎整體都是衝壓做成,除了少數部件,剩下的成本極低,這對於窮國來說,也可以大規模的裝備。

衝壓什麼的,甚至是介入到武器和裝備的生產,這是有些久遠的事情,就算是生產,也不能放在大名府啊,這不是趙信完全控制的地方,再說也不安全啊。

全力以赴的生產,4天的時間,產能,比之前想象的翻了一些,達到了450萬斤每天左右,一共生產了1800萬斤,不但完成了樞密院1500萬斤的訂單,還完成了大名府追加的300萬斤。

當得到消息的時候,曹劌吃了一驚,趙信雖然說過,4天能夠完成,可是他心中多多少少是沒底,大型船隊一驚準備好了,一共是40艘船,都是800料的大船,按照每一艘最多可以容納50萬斤,也就是250噸的數字,30艘就夠了。

安排人員裝船,在經濟的航速下,400裡的距離,最多8天時間,就能夠抵達,曹劌已經可以預見到,當樞密院賈朝昌看到這些鐵料到達時候的場景。

賈朝昌私下的事情,在樞密院,並不是一個秘密,曾經,他也想要大名府訂單,可惜被曹劌給拒絕了。

一方面,大名府也是一個完善的軍事基地,也擁有鐵匠作坊和鑄造司,另外一方面,他也看不慣他的這個做派。

北宋實權地方官員,特別是加了宰撫和參知政事銜的,他們的自主權非常的大,就算是賈朝昌,他心中生氣也無可奈何,現在,最快速度完成這個訂單,避免樞密院以長時間不交付的名義,另外訂購。

出身於樞密院的曹劌,很清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的,曹劌加上大名府的任期,在樞密院超過了35年,其中也包括了15年的樞密副使,對於一切當然是門清的。

在鐵匠作坊專門修建和擴建的碼頭上面,曹劌看到了先期抵達的船舶,這是在回去之後,就開始佈置了。

全人力的裝載,800料需要人力非常龐大,按照一個人一次可以運送100斤物品來說,50萬斤,需要5000人次,換算到1500萬斤,需要15萬的人次。

一個人,一天可以幾趟,10趟,20趟,僅僅是裝船的勞力的,就準備了超過1000個。

這些勞力,不是別的,是從附近僱傭而來的,大名府靠近京杭大運河,航運發達,跟航運有關的勞力,也是衆多的,一般而言,就一個勞力來說,一天下來,可能就100-150文左右,可是鐵匠作坊給的多啊,一趟100斤左右,10文。

看起來,跟尋常的碼頭差不多,可是在這裡,人力只是必要的輔助,從倉庫到的船上,有專門的通道和葫蘆吊,人力所起的作用,就是把東西搬上通道,並且在船上等待,當葫蘆吊上船之後,把東西送入到船艙之中,擺放整齊。

這就節約了大量的體力,最多隻有開頭和結束,甚至兩組人合夥,不用來回的走,就是幾步到十幾步路的樣子。

這雖然不是趙信理解的,最爲方便和現代化的港口,卻比北宋的河港和海港,完全用人力的不知道好了多少。

大部分的勞力,都可以每天搬運差不多50趟,也就是一天5000斤的東西,裝一條船的話,可能一百個勞力一天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一個勞力可以賺到500文一天。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每天都乾的話,可能是15貫一個月,如此高薪,頓時吸引了大量的勞力,最少有3000以上,雖然碼頭這邊留下了1000,剩下的也認識到了鐵匠作坊的好處,在周邊尋找工作。

鐵匠作坊本身,已經不缺人了,3萬勞動力的鐵匠作坊,支撐着每天400萬斤以上的產量,可是一些搬運和民生方面,還是有一些零工的。

在趙信的主導之下,鐵匠作坊這邊的人工相對昂貴,這個相對,是指北宋京杭大運河其他的地方來說,哪怕是零工,一天都能夠最少混上100文以上工錢,這對於勞力來說,是莫名的吸引力。

雖然說,在港口他們也可以賺到100文以上一天,可不是每天,有時候,幹一天,要閒上好幾天。

勞動力最怕閒,他們一般存不到錢,有時候明明一天100文,按道理說月薪是3貫,可是一般1.5貫左右的月薪,就可以僱傭一個人,爲什麼,就是怕不長久,長期還是穩定一點。

鐵匠作坊就是這麼一個穩定的地方,最初是被勞力的工資吸引過來的,來了之後,就發現了機會,港口開始熱鬧了起來,有了一個真正繁忙港口的樣子了。

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
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