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

用植物來充當污染物的清理,那是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才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污染防治手段,跟傳統的化學的方法相比,植物存在着投入低,效果好,不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好處。

甚至在21世紀,開始出現針對水污染的微生物處理方法,用一些經過了基因改造的微生物,吸附海洋或者是水之中的污染物,這種領域,牽扯到生物製造和遺傳學,基因領域,這遠不是趙信現在能夠涉足。

可是一些簡單,還是可以的,比如說是夾竹桃。

說起來,這種在後世比較常見的植物,一直以來,都以毒性著稱的植物,他的葉,頸,果實,都含有毒物,在服用一定的劑量之後,就會產生劇烈的中毒反應。

一般人只是知道這一點,關於夾竹桃的其他作用,還是有一次,在考古之餘的特色旅遊才發現。

東北是紅山文化的發源地,北大組織的類似的考古發掘好多次,有時候,在兩次的間隙,會有一定的時間休息,對於老教授們,或許選擇在賓館裡面休息,趙信當然不會這樣,順帶着去四處旅遊。

東北最出名的,就是老工業基地,20世紀末期的陣痛,讓東北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一輩子在工廠之中生活家人,一下子陷入到了絕境,那對於整個東北的打擊是巨大的。

到了21世紀,伴隨着東北基地的復甦,再加上多方面的開發,一些廢舊的工廠,或者變成了創意產業園,或者變成了一個景點,趙信就有幸參觀過幾個工業基地,他對於鍊鋼廠的一些佈局,其中十有八九,就是在這些參觀之中,比葫蘆畫瓢的產物。

關於夾竹桃治理污染的作用,也就是在參觀這些工業基地之中得到的,當然了,這是一些帶有着新意的工廠。

無論是鋼鐵廠,還是水泥廠,都是高能耗,污染比較高的企業,特別是水泥污染更大。

水泥的本身就是污染源,爲了保證水泥的效果,水泥必須要磨的非常的細碎,把大型的熟料磨碎,這本身就會產生揚塵,一旦水泥粉末飛到了空氣之中,就是不容易降解的顆粒物,這是天然的污染源,無法避免的。

哪怕經過了大量防護措施,比如說,加強環境的治理,在粉碎車間,最少經過了幾重保護,避免大量粉塵,被毫無處理的排放在空氣之中,比如說,在加工車間周圍,有一大片的植物和各種的沉降帶的,在比如說,還有一系列的物理的和化學的方法。

夾竹桃在後世,在一些污染性較強的工廠之中大量的種植,因爲植物的特性,夾竹桃對於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有着不小的吸附作用,同樣的,因爲葉片的關係,它還對空氣之中的懸浮物有比較強的吸附作用。

當然了,夾竹桃的葉片,比起一些專門的吸附類的植物是差一點的,可是就生長性,普及型,綜合性來說,夾竹桃就是關鍵,可以說,是天然的抗污染的植物的。

夾竹桃是原產於伊朗的一種的植物,不過很早就傳入到了中國,北宋不少詩人的詩篇之中,都有夾竹桃的描寫。

趙信在決定在廠區大量的種植夾竹桃的時候,就做過類似的調查,儘可能尋找夾竹桃。

跟這個時代用種子培育不一樣的是,趙信知道絕大部分的植物,都可以用嫩枝插的方法培養,在生長期之中,避免強光就可以了。

在找了一些專門的種植者,比如說,對於植物和花有特別的知識的人之後,大規模的推廣開來了。

植物,只要符合生長的習性,就可以大規模的種植,當一株株的夾竹桃,成功的生長,並且不停的形成樹叢之後,這個也成爲了工廠之中,獨特的風景。

誰也不知道,這個被趙信強行命令,種植在這裡的東西,居然蘊含了這麼大的作用,對於污水,固體污染,容易處理,可是氣體是最不容易處理。

不可降解的顆粒物,成爲了後世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在這個沒有測試方法的時代,只能夠儘可能的通過各種的方法來處理。

趙信可以不懂夾竹桃去污原理,更不用去理會,其中複雜的化學和生物學的知識,他只用知道,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纔是好貓。

在後世,一些重度污染的企業,都大量的種植夾竹桃,那些可是化學和各方面的複雜的污染。

丁海軍也有一些污染的企業,可是就是鍊鐵廠和水泥廠,其他的,就算是有,也很少,只要加強了治理,也就可以了。

這中間,最重要的就是水泥廠,哪怕儘可能的把廠房設在室內,天然固有的污染,還是會隨着風,吹散到了周圍,一層層的防風林,隔離帶,順帶着夾竹桃,就是起到吸附的作用,讓他們儘可能的被吸附到植物上面的,而不是落在地上,爲了加強他的吸附能力,定期進行清理。

這個清理非常的簡單,就是用水車,帶着一些工具,對於夾竹桃的樹葉進行清理,減少上面的浮塵。

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夾竹桃對於灰塵的吸附,是葉片的自然反應,當這個葉片上,堆積了足夠多的灰塵之後,就會影響到吸收,這樣甚至對於夾竹桃的生長不利,定期清理,把這些灰塵給清理掉,避免因爲大風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可以加大夾竹桃對於空氣中間的顆粒物的吸附速度。

不過,這個舉動,在這個時代,就讓很多人都不明白的,一個普通植物,還要清理,一些大一點的區域,甚至還專門佈置了相當的人手專門來做這一件事情。

這個清理植物,日常廠區衛生打掃,室內和室外的衛生打掃,這些制度加在一起,對於整個水泥廠是非常關鍵,在傳統的時候,到處都充滿了灰塵的水泥廠,變得的乾淨整潔了起來,粉塵的污染,也被限制在了相當近的範圍,效果非常不錯。

鋼鐵廠,主要的污染物,就是燃燒所產生的廢氣,這其中,有煤炭燃燒的尾氣,也有煅燒鋼鐵,其中的有害氣體的排放,對於這些,就沒有比較方便的做法,夾竹桃可以吸收有害的氮,二氧化硫之類的,卻效果並不好。

那個只能夠通過實驗,比如說,不直接排放,將廢氣通過一些化學品的池子,進行固化和反應,這樣減少排放量,同時,燃燒也可以選擇更好的方法,比如說,燃燒室的設立,氧氣的添加,還有其他的方法,這樣儘可能的保證煤炭的完全燃燒,減少不完全燃燒帶來的尾氣消耗。

趙信在操心生產的同時,也對於這些尾氣和污染投入了相當的心力,這讓很多丁海軍的管理層,很不理解。

可是趙信卻一直都堅持的做,甚至當把安全生產,提升到相當的地位的時候,依然都沒有放鬆對於污染的治理,這種方法,改善看不到,卻在另外的一個方面,效果明顯。

這些方法,會極大的增加成本,大量種植夾竹桃,這個成本上升不算高,也是一次性投入,一旦成行,只要定期的維護就好了。

跟普通的綠色植物不太一樣,夾竹桃可是會開花的,夾竹桃擁有各種各樣的花的顏色,外觀也非常的美麗,給單調的廠區,增加一些風光看習慣的,也就好了。

在治理污染的時候,人工的使用是在增加的,就算是有了植物處理,大部分的工作,還需要人來完成,以水泥廠爲例,單純用於污染上面的人員,幾乎佔據了水泥廠的一成以上,這些不事生產,卻需要繁重勞動的工人的,

定期清理的這些人,他們本來就是勞動力啊,卻不事生產,這就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拿水泥廠來說,負責這一項工作的,多達80多人,要知道,水泥廠是除了鋼鐵廠之外的,佔地最爲龐大的一個工廠,80多人,還有些不夠,最近還有擴大的計劃。

對於管理者而言,一線工人,別說多80個,就算是多800個,都無所謂,那是處於生產第一線的,他們會直接的產生利潤,人員越多,利潤也就越多。

可是這些負責廠區衛生和清理,本身不創造價值,還有很多的支出,一些運輸水的水車,還有大量其他的工具,這些都需要定期支出。

其實,最大的支出,還是在人工方面,這些不再生產一線的,同樣納入到整體的工資標準之中,也就是說,每月,單純這些人,在工資上面的支出,就高達2400貫。

這筆錢,跟水泥廠每月的利潤比起來,真的是九牛一毛,可是這些管理者,怎麼也想不通,爲什麼這麼做,這不是淨支出麼,在某些人的想法之中,這部分支出,完全可以減去。

趙信不用解釋那麼多,在丁海軍,他的權威越來越高,丁海軍的勞動力的組成部分,一部分是廂軍的家屬,更多的,則是淮南北路的災民。

中華民族的老百姓,是善良的,是感恩的,在遭遇到災荒,不得不背井離鄉,選擇活路,對於前途,是一片茫然的,只要是稍稍有過幾次的經歷的,都會知道,逃荒是一條的碰運氣的道路。

貨離鄉貴,人離鄉賤,離開了家鄉,那就成爲了一個無根的飄萍,幸運的,找到了一條活路,不幸的話,恐怕連屍體都找不到。

在這個生死抉擇的時刻,趙信出現了,不但給了他們真正的活路,還讓他們過上了好的日子。

在官面上,趙信是他們的主宰,丁海軍的節度使,這些人的生殺予奪,都由他來控制,在感情上面,趙信是給了他們一條活路的菩薩,不知道多少人,在家裡供上了趙信的牌位,每天上香祈禱。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是這樣有些道理的,哪怕是沒有道理的,趙信的命令,也沒有人敢不聽。

污染治理,這個就算是到了21世紀,都有人明知故犯的東西,在這個還沒有認識到污染是什麼的時代,沒有人會在意,可是趙信在意。

他或許不刻意的給管理層解釋,卻也會提到的,甚至在一些中高層的廠長會議上面,也會講到污染的壞處。

工業化的好處,他們要看到,也享受到了,但是這些壞處,他們必須考慮,並且儘可能的,不留給子孫後代。

況且,成本增加,並沒有影響到整體的利潤,這是經過了趙信嚴格的測算過的。

比如說,水泥,沒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的前提下,水泥的成本,比有的話,最少增加了的30%。

30%真的不是一個小數字,換算到丁海軍水泥和鋼鐵的龐大的產能,彙總起來,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趙信依然願意執行下去,原因就在於很高的利潤。

這在21世紀,別說是30%的利潤,有時候,一兩個點的利潤,都是決定企業生死的一個關鍵。

有一個笑話不是說了,同樣的賣早餐的大媽,一個經常問要不要茶葉蛋,一個經常問的是要一個茶葉蛋還是兩個,最終後者活下來來了,依靠的,就是每天幾百個茶葉蛋帶來的利潤,不要小看,幾百個茶葉蛋,或許就有七八十塊錢的利潤,對於小本生意餐飲來說,這個已經決定生死了。

工業化的工廠,更是如此,一些低附加值的,沒有技術含量,門檻較低的產業,他們可不是獨門生意,他們需要面對着各地區的,甚至是全球的競爭的前提下,30%的成本,足以決定一個企業是否能夠生存下去。

可是在北宋,這玩意是獨門的生意,毫不客氣的說,整個北宋,甚至是整個世界,目前,只有定海軍有能能力製作水泥,水泥的價格,可以定的很高,現在,就算是加上了防止污染的30%的成本的增加,最終的毛利潤也達到了80%以上,這就極大的程度上,保護了的利潤。

有利潤,又兼顧了治理污染,何樂不爲呢,在創造了高額利潤前提下,保證着城市的青山綠水,這纔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
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樞密之爭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