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

(謝謝書友151021211303579、qs妖道的打賞!)

這件事過去了兩日後,耶律良也不敢再搞些什麼動作了,以免再次弄巧成拙,到頭來坑的是自己。契丹人和高麗人消停之後,長安城又恢復了以往那般,平靜的生活下面,透露出繁榮的景象。

耶律良這兩日,約束手下,不敢讓這些飛揚跋扈的契丹人再出去了。即便沒有他的授意,這些眼高於頂的契丹人,還是會鬧出事情來的。不過現在好了,除了他在內,就還有兩個契丹副使沒有受到杖刑而已,其餘的都還只能躺在牀上,動彈不得。

這其實是黃瑋頤故意給衙役提前說要對契丹人下狠手的,這些衙役原本就對契丹人沒甚麼好感,有了上司的密令,如何不下死力?二十下水火棍下來,哪怕是銅皮鐵骨,也要被打得骨斷筋傷!

耶律良那個氣惱啊,可是沒辦法,誰叫他佔不住大義,是他先挑動事端?吃了一個啞巴虧,他也只能忍氣吞聲,心中暗恨罷了。

到了第三日,陸承啓總算記起了他們,派了小黃門前來宣旨,召見遼國大使,商議兩國外交事宜。耶律良得了聖旨,轉頭一看自己原先人數頗多的使團,欲哭無淚。對這些還是臥牀不起的契丹人,耶律良只能認了,帶上兩個副使,跟着小黃門,先在都亭北驛裡面學習了一天禮儀,翌日纔跟着小黃門從宣德門進入大順朝的皇宮之中。

饒是耶律良來自遼國最繁華的上京,也被眼前的漢人皇宮給驚呆了。紅牆綠瓦,雕龍畫鳳,盡顯雍容華貴之氣。這裡面的建材,極盡奢華,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的天上宮闕。在大內正門宣德門內中軸線上建大朝大慶殿,其後爲紫宸殿。在中軸線西另闢一南北軸線,前有文德殿,後有垂拱殿。紫宸、文德二殿都曾朔望視朝,都具日朝的性質,垂拱殿則是日常視事的常朝。

對比遼國上京,耶律良自覺得上京的皇宮非常寒磣。哪怕是大順皇宮不大,也不是遼國上京皇宮能比擬的。大順最厲害的工匠彙集,歷時十餘年,修繕五六次的皇宮,又豈是一剛剛踏入農耕社會的遼國能比的?

原本第一眼看到紅牆綠瓦的陸承啓,也有些不習慣。後世習慣了在電視上看到的紅牆黃瓦的紫禁城,陸承啓還真的就想不到,這滿堂綠的屋子,就是大順朝的皇宮。

陸承啓不知道的是,在正史上宋代以前,包括宋代,皇宮用瓦多是墨色和綠色,沒有黃色的用法。只有從元代開始,才使用金黃色的瓦片,符合草原王朝對黃金家族的寓意,其實在那時的中國人看來,就像頂着一頭黃翔……

到了朱重八,這個泥腿子出身的皇帝,對黃色也獨有情鍾,以至於南京的宮殿也是用黃色的瓦片。鑑於朱元璋太過強勢,所有人都不敢有異議,才延續了下來。

朱棣遷都北平之後,皇宮的樣式也是由他手下的大臣決定的,他本人大概也偏愛黃色,才延續使用了金黃琉璃瓦,這纔是紫禁城紅牆黃瓦的由來。

小黃門帶着被驚呆的耶律良和兩個契丹副使,從大慶門而入,經長廊,入宣佑門,到了崇政殿外面。陸承啓已經在崇政殿裡面等候了一陣子了。

十二內閣大臣、禮部尚書馮承平、軍事參謀部等重臣高官,先向陸承啓恭敬地問候,接着是館伴使副、閣門使、通事就位,向陸承啓行拜禮,二拜之後,再拜。

這時候,捧着書匣的遼國使者耶律良等三人在舍人(相當於皇帝秘書的官員)的引導下就位,舍人向契丹使拱手行禮。這舍人乃是先皇九年進士乙等六名,喚作劉庚,字半農,算是兩朝元老,深得陸承啓信任,升他做了這正五品的舍人,原屬中書省,但陸承啓廢三省之後,便不叫中書舍人了,而直稱爲舍人,或者內閣舍人,是內閣大臣與皇帝之間傳遞奏摺的官員。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正五品官員,這個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垂涎。天子跟前,能得到最多的消息,最爲親近天子,額,當然除宦官之外。最重要一點,就是得到天子的重視,日後官途一片平坦,平步青雲那是最基本的,前途不可限量。

舍人行過禮之後,契丹副使向閣門使跪進書匣,閣門使(相當於兩國翻譯)跪接書匣後升殿進奏,內侍都知開啓國書後交給內閣首輔徐崇光,由徐崇光進呈給大順皇帝陸承啓。

在舍人和館伴使副的引導下,遼國證使耶律良和兩個副使三人行至東階,由閣門使引導升殿,來到陸承啓御座前,轉達遼國國主對大順皇帝陸承啓身體的問候。

陸承啓聽完之後,也讓閣門使回問耶律良其國主耶律洪基身體如何。在契丹使副回奏之後,在舍人柳庚的引導下由東階下殿。然後,遼國正使和副使分別升殿,向陸承啓行起居禮。

這一套是程序化的問候禮儀,耶律良和兩個副使已經練習了一天。這就是所謂的朝見,也就是兩國正式訪問關係,相當於後世領導人見面一樣,大多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在裡面的。

當然,耶律良帶着任務而來,豈能就這樣善罷甘休。寒暄過後,耶律良正式說明了此次前來的目的,那就是迎回耶律涅魯古在內的二十餘名契丹高級將領。

陸承啓仔細地聽着耶律良半文半白的漢話,並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不管認不認可人家的意見,先聽人家把話說完。

待得耶律良把來意說清楚之後,陸承啓才緩緩地開口說道:“朕嘗聞,若有人入他人園圃,竊其桃李,衆聞則非之。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今至大爲攻伐我國,遼國所做之事,與竊人桃李、犬豕雞豚、牛馬者何異?”

陸承啓活用《墨子》非攻篇中的論點,斥責遼國爲小偷、強盜,時不時便犯境打草谷,把耶律良剛剛說的話,完全反駁了一次,耶律良一時間沒回過神來,猶自琢磨着陸承啓話。

耶律良作爲遼國少有學習漢文化的人,對於墨家的書,還是看過的。《非攻篇》他也熟悉,只是臨到頭了,不知道如何反駁,是以語結。

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十七章:內閣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五百八十章:正中下懷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六百三十五章:冰釋前嫌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夫當關
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十七章:內閣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五百八十章:正中下懷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六百三十五章:冰釋前嫌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夫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