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

謹慎是一件好事,但是謹慎過頭了,往往會讓人抓狂。陸承啓終於體會到老實人的能量了,老實是老實了,有那句說那句,不要指望他會昧着良心說好話,但更不要指望他會放下自己的想法。

李誡的話,也不知道他是要確認植樹一事,還是開鑿運河一事。爲此,陸承啓鬱悶地說道:“李卿,你所說的需要時日考慮,說得是種樹,還是開鑿運河?”

李誡一愣,旋即脫口而出道:“自是運河一事。至於植樹,陛下還是讓旁人去做罷,臣只是工部尚書,這種事情,應該是花匠去做的。臣知道將作監裡面,有不少御用花匠,陛下大可讓他們去做……”

陸承啓明白了,說白了就是李誡不屑於去做種樹的事。畢竟他是工部尚書,搞建築的,怎麼也比種花種樹的花匠高等級一大截吧?就算李誡不是工部尚書,花匠所做的事情,他也是不屑於去做的。工匠與工匠之間,也是有等級之分。搞建築的,總比做花匠的厲害一些吧?

即便陸承啓提升工匠地位,可這些觀念,也不是一下子能扭轉的。更何況李誡是一個固執己見之人,要想讓他接受新的思想,還是很困難的。

當然,陸承啓作爲一個皇帝,想要差遣幾個人,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也只有李誡這麼愣頭青,小皇帝是看得起你,才讓你去辦事的。你稍稍變通一下,回去跟以前將作監的同僚一說,自然大把人樂意去做。這麼一口回絕,要是換了一個小心眼的皇帝,早就暗恨在心了,認爲這人是持才傲物,不值得重用。

好在陸承啓是一個不拘小節之人,也知道李誡的作用,哪裡真的讓他去種樹?這種事,任何人都能做的。就不要浪費人才了。

他更在意的是,爲何聽了自己的意思,也看了自己畫的簡圖,李誡還是不肯去開鑿運河?

此刻急了的陸承啓。自然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了:“李卿爲何還是這麼固執己見?朕都說了,在河道急轉之處,擁擠之處,加闊河道;若是易發生決口之處,開鑿另一條河道。分流河水。不過是秉承了大禹治水的經驗,堵不如疏罷了,朕相信,這個方法,要比李卿所想,高明多了!難道是朕的水平不夠,不能指導李卿這樣的大才?”

說到這,陸承啓已經有點氣憤了。他一心爲民,開閘運河也不是爲了個人享樂,也懂得循序漸進。爲何李誡還是不肯聽他的?

李誡見到小皇帝已經失去了耐心,也有點惶恐了。他不過是一個二十七歲的年青人,且身居高位。所謂高處不勝寒,年紀輕輕便成了重臣,自然是春風得意。可要是聖眷不再,他的下場悽慘也會比旁人慘的多了。

當然,李誡的固執己見,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相反,他是很認同陸承啓的做法的。哪怕他沒見過這樣的治水的辦法。也能看得出這是一個極其高明的治河策略。

也是因爲這個策略很高明,自然便是大工程。往往大工程,涉及的地域便會很廣。地域廣了,中間佔用民田、民宅等。也是難以避免的。李誡擔心的地方,便是這裡!

看到陸承啓動怒了,李誡連忙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陸承啓聽了,心中的無名火也降了下去。的確是他忽略了這一點,差點就弄出類似後世無償拆遷的惡事來。

陸承啓也是有過能改之人,可作爲皇帝。錯了也是要堅定自己的意見的。要是自己說的話,自己都不當回事了,底下那些精明得如同老狐狸一樣的官員,又怎麼會把你的話當一回事?陸承啓咳嗽了一聲,掩飾了自己的尷尬,說道:“不過小事罷了。朕先前說過,從國庫撥給李卿五百萬貫,足以補償佔用田地的百姓了。若是不夠,李卿只要開出明細來,朕一定會批的。錢銀之事,小事一樁。若是能治理得好黃河,朕就算把國庫掏幹,又何妨?”

言下之意,自然是鼎力支持李誡,讓李誡放手去做。

李誡得到了陸承啓的如此支持,差點當場出醜。好在李誡情商雖然不高,也懂得基本的道理,陸承啓這麼說,不過是誇下海口罷了。要是真的把一年歲入全都扔進黃河裡面,恐怕陸承啓要被文武百官噴死。就算是和他算是共同進退的內閣,也不會答應。

李誡不缺智商,情商雖然不高,也不算很低。這樣的賬,心中還掂量得清楚的。治河一事,非一年之功。陸承啓說治理黃河需要投進去一年歲入,李誡是相信的。歷朝歷代治理黃河,花費也不會少了去。更何況是要開鑿這麼龐大的運河,用十餘年,糜費千萬都不一定能成。可按照陸承啓的意思,治理黃河的費用,不是一次性給清的,而是逐次追加,由李誡上奏疏,陳列明細才行。

李誡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要是換了一個官員,說不定就不幹了。治理黃河,誰都知道是一個肥差。隨便挪用一點,都能賺個盆滿鉢滿。可監察司日益壯大,誰敢頂風作案?所以治河一事,掂量過期間利害,沒有人敢自告奮勇。

沒人自告奮勇,不代表他們認同分期付款一說。這樣的話,就會讓治河的糊塗賬,變得異常詳細,想要從中攫取利益,變得極其困難。不僅僅是治理黃河,其餘的大工程,都是一個道理。常言道:“無例不開例,開例成常例。”放到政事上面,亦是一個道理。

奈何陸承啓沒有這個觀念,李誡也不知道其中的彎彎道道,糊里糊塗地開了先例,也算是陰差陽錯吧!

李誡得到了陸承啓這麼鼎力支持,也做好了長期駐守黃河邊的心理準備,說道:“陛下如此厚愛於臣,臣哪敢不盡心用力?明日臣便去戶部提取錢銀,立時前去治理黃河!”

陸承啓笑道:“李卿不用再考慮考慮了?”

李誡正色道:“既然陛下已經早有定案,連治河的辦法都全給了臣。臣若是還治理不好黃河,那臣也沒臉做這個工部尚書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二百九十四章:國子監辯道 一第627章:制科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四百四十二章:有苦不能言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六十一章:拉膛線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十三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七百七十三章:連綿暴雨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八百五十三章:收手?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
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二百九十四章:國子監辯道 一第627章:制科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四百四十二章:有苦不能言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六十一章:拉膛線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十三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七百七十三章:連綿暴雨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八百五十三章:收手?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