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

徐崇光愕然,甚至沒有反應過來。他本以爲,小皇帝看進去了都算大功告成,沒曾想小皇帝居然納諫了!徐崇光一時半會腦袋轉不過彎來,只想看看今日太陽是不是從西邊升起來了。他看了殿外,對了,今天是陰天,沒有太陽。

陸承啓也被徐崇光的動作搞糊塗了:“徐卿,難道有人在外面竊聽不成?”垂拱殿是大順最機密的地方,外面有着重重守衛,如果真的有人竊聽的話,那不得了,整個皇宮都要雞飛狗跳。畢竟敢潛入皇宮的,肯定是武功卓絕的高手。

徐崇光總算捋順是怎麼回事了,想必是這小皇帝太看重商業,所以想着規範這個行業。小皇帝還詢問有什麼解決辦法,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想來已經胸有成竹了。與小皇帝共事了兩年多,徐崇光已經漸漸摸清楚了他的脾性,心中連連嘆息。

“回稟陛下,臣確實有些想法,只是……”

陸承啓笑道:“此間又無外人,但說無妨,朕洗耳恭聽。”

“臣不敢!”徐崇光連忙說道,洗耳恭聽,他可沒有這個膽子。“臣以爲,對付奸商,以小懲大誡爲主,以仁義輔之。”

陸承啓一愣,他沒想到,這小老頭居然也是推崇法治的。小懲大誡,擺明了是要用重典啊:“朕要聞其詳!”

“前朝時,數人入酒肆,味酸且淡,乃共嘲此酒。一人云:‘酒,何處漫行來,騰騰失卻酉。’諸人問雲:‘此何義?’答雲:‘有水在。’臣以爲,此類人,一旦有真憑實據,皆可捉拿歸案,重打二十杖,責令改之。如不改,則取而代之。”徐崇光風輕雲淡地說道,陸承啓看了一陣又一陣地心驚肉跳。

杖責,可不是鬧着玩的。這裡面有很多門道,要是罪不至死,那就輕輕打。要是重重打在背脊上,不出十杖,肯定一命嗚呼。哪怕身子強壯,撐得了一時,也要傷筋動骨。打的地方也有講究,要是打臀部,肉多,抗擊打一些,哪怕再重,也不過是寫皮外傷。要是打背脊,那就慘咯,傷及臟腑,哪怕養好了傷,也會留下暗傷,天陰落雨時,隱痛難忍。更要命的是,如果不改正,那就直接沒收資產,這簡直是要人家性命啊!

徐崇光說得輕巧,陸承啓聽得心驚,心道:“不曾想這小老頭這麼狠!”

但他也知道,一些人利慾薰心之下,甚麼事都做得出。後世這樣的食品安全問題,還少嗎!小懲大誡,硬是要得!要是不用重典,恐怕這些奸商,真的會“涌現”出來的。畢竟能抵得住金錢誘惑的人,還是太少了。

“徐卿說得有理,除此之外呢,朕記得,還有人缺斤短兩的……”陸承啓是重生人士,對於這缺斤短兩的行爲,不算陌生。在後世,要是哪天去菜市場沒騙你一二兩的,都不是做生意的。

徐崇光有點不以爲然,因爲這時候的缺斤短兩的人,並不多見。這就要從一個詞說起了,“半斤八兩”。衆所周知,這時的一斤爲十六兩,半斤爲八兩。爲什麼不是十進制,要弄十六進制這麼麻煩?這裡面大有學問所在。

這時的秤,有秤盤,有秤鉤,還有秤砣、提繩、秤星。秤桿上便有十六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一兩,每一兩都用一顆星來表示。這十六顆星都是有來頭的,秤桿上的七顆星是代表北斗星,六顆星代表南鬥星,除這十三顆星外還餘三顆星,分別代表福、祿、壽三星。如果商人給顧客稱量貨物少給一兩,則缺“福”;少給二兩,則表示既缺“福”還缺“祿”;少給三兩,則“福”“祿”“壽”俱缺。這時的百姓,都很講究因果報應,這可以稱得上是了不起的毒誓了。

在桿秤提繩和福星之間有顆大星,當秤砣掛在這一位置,秤盤又無任何東西時,提起提繩,則兩邊重量相等,秤桿平衡。這顆大星則叫“定盤星”。“定盤星”則被賦予了公平、公正、公開之意,也是秤桿上的零刻度,一當開秤,就定下盤來,是以爲定盤星。

雖然有人篤信因果報應,但也有不在乎的人存在。當從商成風時,這樣的事情就算不得什麼了。在白花花的銀幣,亮澄澄的金幣面前,良心是個什麼東西?徐崇光爲何要抑制商業?皆因商人沒有道德底線,只要能賺錢,他們甚至會鬻兒賣女!這等喪盡天良,不顧倫理之事,當然不能被這時候的主流文化,也就是儒家文化所認同,是以徐崇光對商人,從未有過好感。

既然小皇帝問到缺斤短兩怎麼辦,徐崇光思慮了一番,才答道:“諸市私鬥尺秤度,每年八月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詣所在州縣平校,並印署,然後聽用。未經官府印署秤桿,不得使用。如有用之,則杖責二十。陛下可設監察,一月多檢,以防止漏洞……”

徐崇光說的是凡官私度量衡器具,每年八月必須送交有關官府檢驗校正。經檢驗校正後的度量衡器具,由有關官府簽署封印後方可使用。所以,如果量布用的木尺、稱重用的銅秤不符合法定標準的話,其持有人便將受罰。

這還沒完,徐崇光繼續說道:“……諸以僞濫之物交易者,沒官;短狹不中量者,還主。”這就是說賣布匹的,如果整絹長度不滿四十尺,或者寬度不滿五尺,嚴重的話賣布商人是會挨板子的,資產還要收沒,真是狠!

陸承啓聽了覺得沒什麼,要是後世法律都這麼嚴的話,估計沒什麼人敢缺斤短兩,摻假造假了。

“那以次充好如何做?”

徐崇光立即說道:“如錢貨兩訖前,立有契約爲證,三日內如有以次充好之嫌,買家可退貨,賣家須退錢。如不退之,買家可報官。一旦裁定賣家理虧,則強令退貨,並笞四十。”

陸承啓心道:“嘿嘿,這小老頭真心黑,退了貨還要抽人家鞭子。不過,我挺喜歡的……”(未完待續。)

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三章:楊太師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七章:天子親軍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638章:省元
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三章:楊太師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七章:天子親軍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一百七十九章:慘烈爭奪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六百四十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一百一十六章:班師回京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八十六章:天子一怒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638章: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