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

6承啓剛剛踏入垂拱殿,當值太監便進來報告,吳顯祉在殿外求見。6承啓正被一堆堆的奏摺弄得頭都大了,立即說道:“請他進來。”

不多時,一個頂着熊貓眼的年輕男子闊步而入,施禮道:“見過陛下。”

6承啓見他黑圓圈雖濃,但精神卻極爲振奮,便知道內閣和參謀部有了。立即笑道:“來人,給吳卿看座!”

吳顯祉明顯顧不得坐,從懷中抽出一本奏摺,遞給6承啓,說道:“陛下,微臣幸不辱命!”

6承啓也顧不得他,立即攤開奏摺仔仔細細看了起來。在6承啓的計劃中,內閣大臣只有顧問權,沒有決策權。當然,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也還是能決斷的。

讓6承啓啼笑皆非的是,這半個多月批閱奏摺以來,連一些宗祠糾紛都呈上來給他看,6承啓直接批了兩個字——“無聊”便打了。也是在那時候起,6承啓纔想到內閣制這個東西的。

但明朝的內閣,輔權力等同於宰相,皆因內閣太小,權力之爭太厲害,而明朝的皇帝又大多荒唐,才以至於大權旁落。6承啓打算在律法裡面寫上,“內閣大臣,不論輔還是閣臣,皆有皇帝任命,皇帝一旦不信任閣臣,可隨時撤換。”

而明代內閣制不好的地方,在於內閣雖然有票擬的權力,但必須依靠太監送奏摺。這大大違背了6承啓的底線,所以6承啓直接規定,奏摺須先送到文德殿,由內閣大臣先批閱,再送到垂拱殿,交由他做最後決定。這治國之事,如同烹小鮮,一個不慎,便會有千萬人受難。6承啓這樣做,也不過是爲了謹慎一點罷了。

而內閣人數,定在十二人是最好不過的。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更何況是十二個博學多才的內閣大臣?辦事效率雖然不敢說有所提升,但可以把失誤減至最低。

同時,6承啓規定,擔任內閣大臣,便不能分管六部,國家大權,絕不能集中在某個大臣之中,畢竟這是封建時代,6承啓還是挺怕有人造他的反。

6承啓見到這內閣裡面並沒有約束皇權的地方,不由得眉頭一皺,看得吳顯祉心驚膽戰的。經過一系列的整風行動,讓整個朝堂陷入風雨之中,也讓6承啓的威望達到了最高。

6承啓緩緩地說道:“需要再改改,朕希望見到,內閣大臣對與皇上的旨意,只有不甚荒唐,都必須接受。但太荒唐的,必須駁回。內閣大臣須用心輔助皇帝,但不得干涉後宮之事。”

吳顯祉這才定下心來,說道:“微臣回去便改。”

6承啓再看了一下參謀部,他本來就對軍事不甚瞭解,可他明白,專業的事情,要交由專業的人士去處理。朝中的武官,大都是靠軍功升上去的。這都歸功於文宗的軍事改革,才得以確立這個比較好的武官晉升制度。不過,也有一些靠着世襲武官混入其中的,6承啓也是心知肚明。一個朝代,總會有一些特權世家的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怎麼讓這些特殊世家的後代也有點用處?6承啓一時半會還沒有頭緒,只好一鍋端,讓他們混入參謀部再說。

6承啓一字一句地翻看着,也沒再看出什麼不對的地方來。參謀部不過是他提高武將地位的一種手段而已,6承啓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忘戰必危!古語有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一個國家連點血性都沒了,這個國家已經到亡國邊緣了。滿清的例子還歷歷在目,6承啓不敢有任何輕視。

6承啓收好奏摺,遞迴給吳顯祉,說道:“總體來說,還不錯,記住朕說的,回去立即修改。吳卿,經過這次肅清貪官,可還有補缺的官員?”

吳顯祉恭恭敬敬地說道:“回陛下,候補官員還多得是,陛下無需多慮。只不過,熟練的官吏不多了。”

6承啓說道:“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做事吧。修改完之後,朕會給你內閣大臣的名單。”

吳顯祉說道:“微臣告退。”

6承啓一個人在垂拱殿,靜靜地坐了一會,突然高聲說道:“來人啊,請禮部尚書前來覲見!”

在大順皇朝做官,雖然俸祿挺高,可是要早起,去各部門報到,稱之爲應卯。就是說辰時之前,要簽到。如果遲到,會有考功記錄,遲到一次就要扣工資,哦不,是俸祿。

六部的辦事處都在皇宮之中,如果皇帝召見你,你不在,那就是大大的失職了。禮部尚書馮承平接到6承啓的召見,不敢怠慢,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隨着傳口諭的內侍,一路前往垂拱殿。

其實,馮承平內心還是挺忐忑的,他也是大貪官一枚,但他認罪態度十分良好,幾乎散盡家財,全都捐給國庫了,但把柄全都在6承啓手中,他還是感覺到一絲不安。

踏入垂拱殿之中,馮承平立即施禮道:“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6承啓不耐煩地說道:“好了,別說這些沒營養的話,朕問你,春闈是什麼時候?”

馮承平不敢遲疑,立即答道:“回陛下,我朝三年取士,上一年陛下登基,才召開過恩科,是以春闈需要在兩年後才舉辦。”

6承啓皺眉道:“朕等不及了,朕需要人才,這樣吧,朕下旨召開恩科,開科取士,題目由朕親擬,只要有舉人功名,都可參加,昭告全國,於明年二月十五開考。”

現在6承啓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馮承平即便心有不滿,又如何敢反駁?只好說道:“臣遵旨。”

當即,6承啓叫來秉筆太監,擬了一篇聖旨,蓋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之後,遞給馮承平,說道:“今日是八月初十,尚有半年時間,足夠舉子們趕路了,你下去準備吧!”

揮退了馮承平之後,6承啓鬆了一口氣,但一看到堆積如山的奏摺,6承啓還是忍不住一陣苦笑:“當皇帝還真是一件累人的差事啊,也是第一高危職業。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倒在了奏摺堆上面……”

可是6承啓不知道的是,當他肅清官場以來,不僅他的威望達到了最高點,還得到了廣大的百姓的擁護。人人都興高采烈地看着一個個貪官被監察士捉住,抄沒家產,無不拍手稱快,更有甚者點起了鞭炮,以示慶祝……

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二章:失魂症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二百章:雞蛋碰石頭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五百章:又例朝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
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七百七十一章:種家將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二章:失魂症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四百九十四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二百章:雞蛋碰石頭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五百章:又例朝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二百一十四章:許景淳的心思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