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

6承啓剛剛踏入垂拱殿,當值太監便進來報告,吳顯祉在殿外求見。6承啓正被一堆堆的奏摺弄得頭都大了,立即說道:“請他進來。”

不多時,一個頂着熊貓眼的年輕男子闊步而入,施禮道:“見過陛下。”

6承啓見他黑圓圈雖濃,但精神卻極爲振奮,便知道內閣和參謀部有了。立即笑道:“來人,給吳卿看座!”

吳顯祉明顯顧不得坐,從懷中抽出一本奏摺,遞給6承啓,說道:“陛下,微臣幸不辱命!”

6承啓也顧不得他,立即攤開奏摺仔仔細細看了起來。在6承啓的計劃中,內閣大臣只有顧問權,沒有決策權。當然,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也還是能決斷的。

讓6承啓啼笑皆非的是,這半個多月批閱奏摺以來,連一些宗祠糾紛都呈上來給他看,6承啓直接批了兩個字——“無聊”便打了。也是在那時候起,6承啓纔想到內閣制這個東西的。

但明朝的內閣,輔權力等同於宰相,皆因內閣太小,權力之爭太厲害,而明朝的皇帝又大多荒唐,才以至於大權旁落。6承啓打算在律法裡面寫上,“內閣大臣,不論輔還是閣臣,皆有皇帝任命,皇帝一旦不信任閣臣,可隨時撤換。”

而明代內閣制不好的地方,在於內閣雖然有票擬的權力,但必須依靠太監送奏摺。這大大違背了6承啓的底線,所以6承啓直接規定,奏摺須先送到文德殿,由內閣大臣先批閱,再送到垂拱殿,交由他做最後決定。這治國之事,如同烹小鮮,一個不慎,便會有千萬人受難。6承啓這樣做,也不過是爲了謹慎一點罷了。

而內閣人數,定在十二人是最好不過的。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更何況是十二個博學多才的內閣大臣?辦事效率雖然不敢說有所提升,但可以把失誤減至最低。

同時,6承啓規定,擔任內閣大臣,便不能分管六部,國家大權,絕不能集中在某個大臣之中,畢竟這是封建時代,6承啓還是挺怕有人造他的反。

6承啓見到這內閣裡面並沒有約束皇權的地方,不由得眉頭一皺,看得吳顯祉心驚膽戰的。經過一系列的整風行動,讓整個朝堂陷入風雨之中,也讓6承啓的威望達到了最高。

6承啓緩緩地說道:“需要再改改,朕希望見到,內閣大臣對與皇上的旨意,只有不甚荒唐,都必須接受。但太荒唐的,必須駁回。內閣大臣須用心輔助皇帝,但不得干涉後宮之事。”

吳顯祉這才定下心來,說道:“微臣回去便改。”

6承啓再看了一下參謀部,他本來就對軍事不甚瞭解,可他明白,專業的事情,要交由專業的人士去處理。朝中的武官,大都是靠軍功升上去的。這都歸功於文宗的軍事改革,才得以確立這個比較好的武官晉升制度。不過,也有一些靠着世襲武官混入其中的,6承啓也是心知肚明。一個朝代,總會有一些特權世家的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怎麼讓這些特殊世家的後代也有點用處?6承啓一時半會還沒有頭緒,只好一鍋端,讓他們混入參謀部再說。

6承啓一字一句地翻看着,也沒再看出什麼不對的地方來。參謀部不過是他提高武將地位的一種手段而已,6承啓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忘戰必危!古語有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一個國家連點血性都沒了,這個國家已經到亡國邊緣了。滿清的例子還歷歷在目,6承啓不敢有任何輕視。

6承啓收好奏摺,遞迴給吳顯祉,說道:“總體來說,還不錯,記住朕說的,回去立即修改。吳卿,經過這次肅清貪官,可還有補缺的官員?”

吳顯祉恭恭敬敬地說道:“回陛下,候補官員還多得是,陛下無需多慮。只不過,熟練的官吏不多了。”

6承啓說道:“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做事吧。修改完之後,朕會給你內閣大臣的名單。”

吳顯祉說道:“微臣告退。”

6承啓一個人在垂拱殿,靜靜地坐了一會,突然高聲說道:“來人啊,請禮部尚書前來覲見!”

在大順皇朝做官,雖然俸祿挺高,可是要早起,去各部門報到,稱之爲應卯。就是說辰時之前,要簽到。如果遲到,會有考功記錄,遲到一次就要扣工資,哦不,是俸祿。

六部的辦事處都在皇宮之中,如果皇帝召見你,你不在,那就是大大的失職了。禮部尚書馮承平接到6承啓的召見,不敢怠慢,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隨着傳口諭的內侍,一路前往垂拱殿。

其實,馮承平內心還是挺忐忑的,他也是大貪官一枚,但他認罪態度十分良好,幾乎散盡家財,全都捐給國庫了,但把柄全都在6承啓手中,他還是感覺到一絲不安。

踏入垂拱殿之中,馮承平立即施禮道:“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6承啓不耐煩地說道:“好了,別說這些沒營養的話,朕問你,春闈是什麼時候?”

馮承平不敢遲疑,立即答道:“回陛下,我朝三年取士,上一年陛下登基,才召開過恩科,是以春闈需要在兩年後才舉辦。”

6承啓皺眉道:“朕等不及了,朕需要人才,這樣吧,朕下旨召開恩科,開科取士,題目由朕親擬,只要有舉人功名,都可參加,昭告全國,於明年二月十五開考。”

現在6承啓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馮承平即便心有不滿,又如何敢反駁?只好說道:“臣遵旨。”

當即,6承啓叫來秉筆太監,擬了一篇聖旨,蓋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之後,遞給馮承平,說道:“今日是八月初十,尚有半年時間,足夠舉子們趕路了,你下去準備吧!”

揮退了馮承平之後,6承啓鬆了一口氣,但一看到堆積如山的奏摺,6承啓還是忍不住一陣苦笑:“當皇帝還真是一件累人的差事啊,也是第一高危職業。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倒在了奏摺堆上面……”

可是6承啓不知道的是,當他肅清官場以來,不僅他的威望達到了最高點,還得到了廣大的百姓的擁護。人人都興高采烈地看着一個個貪官被監察士捉住,抄沒家產,無不拍手稱快,更有甚者點起了鞭炮,以示慶祝……

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五百章:又例朝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二章:失魂症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九百零七章:婕妤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五十四章:辦報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八十九章:拔營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
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五百章:又例朝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二章:失魂症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九百二十九章:寒食節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九百零七章:婕妤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五十四章:辦報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三百五十六章:幫人幫到底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五百九十六章:這下麻煩了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八十九章:拔營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