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

除夜過後,熬了一晚上“守歲”的朝廷重臣,又要準備上朝了。閱讀這一次不同,乃是大朝會儀,一年僅一次。按照慣例,上完這次大朝之後,朝廷就會開始放假,一直到正月十六纔再次開朝。

這也是爲何這些大官,敢於“守歲”,熬過一個早上就可以回去補覺了,而且這個大朝雖然繁雜,卻也是個走過場的形式。無非是彰顯大順建國的正義性、合法性,以及祈禱來年調雨順之類的事情。

未及卯時,文武百官已然百官冠冕朝服,在大慶殿外候着了。這個時候,各個熟識的官員間,就免不了喜氣洋洋地互相拜個年,說些吉祥話。

而一干外國使臣,也按照國力強弱,自覺地在一旁列隊着。因爲語言不通的緣故,互相之間都在用漢語來交流。這一幕看在耶律仁先眼裡,禁不住皺了皺眉頭。大順復興,恐怕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遼國了。順遼兩國恩怨,自大順立朝後便一直持續到現在,恩怨糾纏,誰也說不清誰佔了上。這些年來,看似遼國強勢點,可幽州城下那一戰,又把遼國的自信打得稀巴爛了。

離卯時還差一刻,已有強壯內侍備好法駕,設黃麾仗三千三百五十人,用太常雅樂宮架登歌。然後便見到陸承啓偕同皇后周芷若的御輦緩緩駛來。

待得下車後,大順天子陸承啓身着龍袞絳紗袍,頭戴通天冠,腳蹬黑舄鞋,牽着一身禮衣,臉貼珠花的周芷若,一同在大慶殿前焚香祭天,此舉乃是“爲蒼生祈百穀於上穹”。隨着禮部尚書馮承平唸完冗長的祭辭後,纔算祭天完畢。

隨後,陸承啓偕同皇后周芷若,一同步行進入大慶殿中。皇帝皇后進了大慶殿後,便有身着介冑的御前侍衛四人立於四個殿角,這些都是臨時封給的職位,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鎮殿將軍。朝會一結束,這個職位就沒有了。但這一種榮譽,則是很多人盼望不來的。

大慶殿中,早已在殿庭內列好法駕儀杖。先是諸國使臣,按照國力強弱入賀,陸承啓也給足他們面子,一一賞賜了好些財物,不過多以刺繡、蜀錦爲主。

隨後,百官穿着冠冕朝服,連諸路舉人解首,都身穿士子青衫服立班就位。這些舉子,頭戴着二量冠,白袍青綠內衫,腳穿登履,算是士子能穿得的最高規格了。

陸承啓和周芷若端坐在大慶殿首,文武百官依次就位並向皇帝拜賀。這是一個繁瑣的事情,文武說是百官,其實數量遠超百位,起碼得有三百餘人。等他們拜賀完畢,辰時已然過了一半。

緊接着,中書令向陸承啓奏諸個州府上奏的鎮表,其實也就是禮物清單。門下侍郎奏祥瑞表,陸承啓內心嗤之以鼻,這些官員就是這般好大喜功,什麼麒麟現身、鳳凰來儀和黃龍出現等等。在他們看來,長頸鹿就是麒麟,見到變異的孔雀就說是鳳凰,至於黃龍,不過是條中華鱘罷了。

陸承啓雖然不屑,可表面上依舊毫無表情,開口說道:“既然祥瑞如此多,就讓它造福一方吧,朕只需聽聞聽聞便是了。”

這句話一出,駭得這門下侍郎登時言語結結巴巴,說不連貫。他也算是有急智,明明奏表上還有很多祥瑞,但他立馬止住了嘴,不再細說了。

門下侍郎說完後,戶部尚書林鎮中奏諸州貢物,禮部尚書馮承平奏諸個藩國貢物。本來還有太史令奏物祥瑞的,可見到陸承啓這番表情,便知道無需他出列說話了。陸承啓見他們奏表完畢,說道:“諸卿來賓辛苦了,退朝吧。”

他的貼身小太監連忙說道:“請百官來使稍待片刻,於崇元殿上壽。”

陸承啓牽着周芷若的手,出了東閤後,百官便退下,前往崇元殿去了。這時,陸承啓和周芷若,要去景福殿給尊慈太后拜年。只是一個早上要辦完所有事情,這個拜年就顯得走過場了。陸承啓按照禮制,對尊慈太后劉氏說道:“元正啓祚,萬物惟新。伏惟皇太后陛下,膺時納佑,與天同休。”尊慈太后劉氏也按照禮制答道:“履新之祐,與皇帝同之。”

說罷,陸承啓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太后,朕要去崇元殿,過後在與梓童一同過來,與太后拜年。”

劉氏早就對朝會制度熟稔於心,笑道:“我兒今日忙活,不必來景福殿了,哀家知道我兒有這份心意便足矣。”

陸承啓再噓寒問暖一番,便匆匆離去。崇元殿上,有司早已陳設完畢,百官也已然就位。等到皇帝陸承啓出來就位後,羣臣拜,三稱萬歲:“元正令節,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這叫“上壽”,意喻陸承啓能長命百歲。

陸承啓還禮道:“履新之吉,與公等同之。”

這時,殿中的太監,開始爲陸承啓斟酒。宴會便開始了,這也算是中國的特色,什麼大會都離不開吃喝。當然,顧及到陸承啓不勝酒力,貼身小太監給陸承啓斟的酒,其實是溫水一杯罷了。此時,受邀請在列的太師楊道奇則以他尊崇的身份,遂令行百官同時斟酒,以敬皇帝。如此敬了四盞酒後,太官、尚食御廚的分類,本爲太官署、尚食署,其御廚稱呼用官署名開始爲百官端來食品。中間還有歌舞表演,都是宮廷養着的歌姬,不同與民間。待得酒過九盞後,上壽禮算是結束了。陸承啓心道:“總算是完成今日的任務了。”

見到小皇帝起身離開,百官也一同起身恭送:“陛下聖安!”

回到仁明殿中,陸承啓沒等高鎬唱諾“皇帝駕到”,未進門就大呼大叫道:“這朝會也太累人了!”

周芷若聽得他的聲音,連忙出迎道:“恭迎陛下!”

陸承啓揮退左右,摟着周芷若回到內殿之中,一同在龍鳳桌前坐下。陸承啓肚子餓得慌,抓起桌上的糕點就是一通亂吃,一邊吃一邊口齒不清地埋怨道:“梓童,你說御膳房是不是傻?整個宴會,中看不中吃,想把人餓死不成?”

周芷若聞言笑道:“陛下不是應當早有準備嗎?若是餓得慌,臣妾喚人去御膳房煮些吃食過來。”

陸承啓拉住她的手,嚥下滿口糕點,打着飽嗝說道:“不用了,朕算是有五成飽了。先補一覺再說,熬夜果然很傷!”

周芷若乖巧地爲他寬衣,服侍他睡倒在牀上。陸承啓果真是累了,昨晚“守歲”一夜,與周芷若耳鬢摩挲,卻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也難怪他今日會如此疲憊。非是身體累,而是心累!周芷若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魅力!

看着如同嬰兒般熟睡的陸承啓,周芷若也輕輕躺下,唯恐吵醒了他未完待續。

...

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九章:掌控局勢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三章:楊太師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九百章:苦衷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八百六十六章:寇邊第638章:省元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
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九章:掌控局勢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三百二十七章:進入梓州路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三章:楊太師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九百三十五章:剷除叛徒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九百章:苦衷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八百六十六章:寇邊第638章:省元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