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

ps:對不住啊,廣東突然降溫,打字的時候手太抖,字都打錯了不少啊……

正是由於李誡太過老實,也太有主見,屬於“不聽話”那類型的弟子,所以徐崇光第一時間便不會推薦他。另一個韓公廉,也是徐崇光的弟子。這個韓公廉,也是一個大才,精通算學、木工活和天文學。其中的天文學,乃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巔峰人物。

徐崇光選才的眼光很是毒辣,僅僅一科,便選出了諸如林鎮中、李誡、韓公廉等人才,楊道奇足足做了五次主考官,也沒有他一次選出來的人才多。可能這也是命,但更能說明徐崇光勝在看人眼光極準,看重的人才,無一不是佼佼者。徐崇光憑着一次科舉主考官,便做到了門生故吏遍佈官場。雖比不得楊道奇,但在其餘主考官中,已經遠遠拋開了其他人。這個本事,旁人自問是沒有的。這個徐老頭的眼光如何毒辣,可見一般。

韓公廉比李誡好的地方就是聽話,哪怕他的地位不高,徐崇光也要冒險把他先拋出來。好在陸承啓也精明,不然就真的中了徐崇光的計了。韓公廉雖然說是有真本事,但更適合他的是欽天監,而不是工部尚書的位置。他小小一個六品都水監,要是火箭式的提撥到二品大員,整個官場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模樣。

見陸承啓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徐崇光心中還是很失望的。他也知道自己異想天開了,不得已,又要符合才幹,又要高官,他的親信弟子裡面,就一個李誡而已。徐崇光不情願地提出了李誡,陸承啓權衡了一下將作監和工部尚書的差距,覺得沒有這麼大,才勉強答應了。徐崇光內心的失落可想而知,好不容易得了一個二品大員的親信。卻要安排一個“不聽話”的弟子上位,怎麼一個鬱悶了得。

鬱悶歸鬱悶,答應的事情還是要完成的。要是想坐穩內閣首輔的位置,陸承啓是必須討好的。要是陸承啓給小鞋穿。那他這個內閣首輔就做不長久了。

出了垂拱殿之後,他便開始盤算如何造勢,用黃錫時一事說話是最好的辦法,爲的就是在火上澆油,讓火燒得更旺一些。然後再巧妙轉移視聽。這就要靠陸承啓的配合了。剛剛徐崇光和陸承啓談了這麼久,爲的就是配合問題。如何在例朝上面扭轉文武百官的注意力,把一腔怨恨都灑向這些賊寇身上。

陸承啓下了決心,這些不穩定因素,都有一一剔除。這就是做了皇帝后的不同了,要是重生之前,陸承啓還是很喜歡這些所謂的綠林好漢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多令人嚮往。但是做了皇帝之後,陸承啓才明白,這些綠林好漢都是擾亂社會秩序的人,爲君者是一定除之而後快的。這大概就是所處的位置不同,思考的問題角度都不同吧。

綠林好漢裡面,陸承啓不否認有真英雄。可更多的是一些真寇,他們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只要想想在後世和平年代,有一夥打家劫舍的強盜,你便不會覺得那是真英雄好漢了。哪怕他們不殺平民,也是要剷除的。這是立場的對立,根本無法調和。

哪怕真的有什麼水泊梁山百零八好漢,陸承啓也要蕩平了他們。放任這羣水寇,簡直就是拿自己的皇位不當皇帝。

翌日便是例朝了,陸承啓一大早便起了身,完全沒有了平日裡面的慵懶。他記得今日就是和文武百官攤牌的日子,他並沒有什麼擔心,畢竟內閣首輔都站在他的一邊。成功的機率在七成以上。

實在不行,他就獨斷專行算了。要是哪個敢反對剿匪,扣他一頂造反的帽子,讓他不死也脫層皮!陸承啓惡狠狠地想着,配合着剛剛化妝的臉龐,猙獰得可怕,嚇得旁邊爲他化妝的宮女簌簌發抖,以爲惹怒了他。

穿戴完畢之後,陸承啓在一陣奏樂聲中,緩緩出現在大慶殿之上。文武百官魚貫而入,對陸承啓問候起居。陸承啓示意不要多禮之後,五日一期的例朝便開始了。大順除了例朝之外,還有旬休之例,也就是每逢初一十五,都能回家一趟,看望老小、夫婦團聚,沐浴更衣,又喚作“沐休”。但由於長安城裡面的沐浴場所衆多,無需回家都能洗澡,漸漸的從旬休的上旬、中旬、下旬每隔十日放假一次變成了每隔十五天放假一次。而例朝就是在放假後的第一天開啓,所以不必擔心例朝會與沐休衝突。

環視了一下底下文武百官,陸承啓緩緩地說道:“衆卿可有要事啓奏?”

文武百官不由自主地望向了御史中丞李然,這都是幾次例朝下來養成的習慣了,連陸承啓都要瞥了李然一眼。李然已經被當做一個“正義”的領軍人物,他要是不彈劾人,恐怕太陽就要從西邊出來了。

不過,自從黃錫時重病之後,李然還真的就不說話了。不但他不說話,連帶御史臺都沒有言官出來彈劾這個,彈劾那個的了。朝堂爲之清靜了一會,可誰又知道李然今日會不會又發瘋了?

李然巋然不動,他又不是傻子,現在他正在風頭浪尖之上,隨時有翻沒的危險,哪裡還敢再惹衆怒?沒扳倒一個人不說,把自己都搭進去了,那纔是不值得的。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聖人都說君子不能立在危牆之下了,李然又如何能做這等傻事?

這裡面就得說說中國文化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了,有句話叫做“忠臣不事二主”,可還有一句話叫做“良禽折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有句話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有還有一句話叫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又比如“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人定勝天”和“天意難違”;“明人不做暗事”和“兵不厭詐”……

鑑於此,李然自然也爲自己的行爲做了定義,那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既然黃錫時以另一種方式離開了官場,那他也就沒有了理由再去死磕了不是?

怎奈樹欲靜而風不止,李然想置身事外,可還有人不放過他。只見一個五品官端着朝笏出列,他長得一張國字臉,換在這個時代,這叫有官相。別小看這個長相,很多進士就是因爲長相不行而被落到後面去的。這個五品官是左司郎中,只聽他說道:“臣嚴華有事要奏。”

陸承啓望向了徐崇光,看見了這徐老頭微微地點了點頭,陸承啓便知道肉戲來了,淡淡地說道;“准奏!”

嚴華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道:“前日有學子在禮部衙門鬧事,臣認爲此事罪大惡極。不僅要嚴懲這些士子,罪魁禍首也要嚴懲。”說罷,他望向了御史中丞李然,很顯然,言下之意說的就是李然。(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八百零五章:伏兵盡起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十章:賺錢有方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
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八百零五章:伏兵盡起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八百三十五章:越奸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三百四十三章:各自的算盤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三百五十七章:破廟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十章:賺錢有方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八百二十章:喬裝打扮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