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

陸承啓滿懷期待地讓王元士說出這人,然後好雷霆一怒,讓監察司立馬調查,讓其猝不及防。

千算萬算,沒算到王元士居然說出一句話,讓陸承啓鬱悶無比:“陛下,罪民無權無勢,又如何得知這人是誰?罪民只知道此人身居高位,且從不暴露出任何蛛絲馬跡……”

“看來我的預料沒錯,朝中果然有奸人,且藏得很深!”陸承啓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心裡想道,“這人藏得這麼深,且攪弄風雲,到底所爲何事?按理說,他只要安穩地做下去,我也不會追究什麼。是不是他在怕什麼,難道是怕監察司查到他以往的罪狀?”

“不過陛下,罪民有一項可以置其死地的罪證……”王元士這句話,讓陸承啓登時來了精神。

“說,是什麼罪證?”

見到這堂堂天子,也這般激動得不淡定,王元士有點愕然,但還是如實說道:“太原王家歷代以來,皆從成都府路、吐番路運來井鹽、青鹽。運到太原府後,還需有人看管。所需挑夫,牲畜多達數千人。陛下也知道,若想賺錢,則必須壓低成本。成都府路、吐番路距太原府數千裡遠,一來一回皆是要錢。這牲畜是省不了的,自然要在挑夫身上下功夫……”

陸承啓聽到這,已然嗤之以鼻了。這是典型的資本家手法,以資本爲要挾,對勞動力進行剝削,壓榨其價值。陸承啓此刻想到的是,要不要在《大順律》中添這一條,若是工錢不足以維持生活,可以將東家上告?

“……後來樑仲文知道了此事,就賣與我一批孩童,充當腳力……”王元士說完這句話,才發現陸承啓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陸承啓怎麼都沒想到,這在朝中之人,居然就是拐賣孩童的幕後黑手。腳力是什麼?這是古時稱呼傳遞文書的差役或搬運貨物的人,用一些孩童去充當腳力,也只有這些喪盡天良的人想得出來。

陸承啓見王元士不說了,怒道:“說下去!”

王元士連忙說道:“這些孩童,大多是十一二歲,瘦骨如柴,罪民花了好些時間,才把他們調養出氣力來。雖然價錢便宜,但路上花銷也不小……”

陸承啓知道,王元士的話裡面不知道隱藏了多少血腥。他說得輕巧,數千裡的路程中,莫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便是一個壯年,也很可能得病死去。以王家的孤寒性子,哪裡會給他們請大夫看病?生死各安天命,能不能撐下來,完全看運氣。可以說,這運鹽的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無辜的人。

陸承啓恨王家,不顧人命;更恨拐賣孩童的那人。陸承啓不是傻子,先前他是沒把這幾件事聯繫在一起,也不覺得這中間有什麼聯繫。現在聽了這話,陸承啓心中就亮堂了。怪不得這幕後黑手要千方百計搞事情,原來是怕這件醜聞大白於天下!怪不得要殺王元士滅口,就是要徹底隱瞞此事!

朝廷大員,居然做拐賣孩童的勾當,說出去都駭人聽聞。只是陸承啓想不通,到底誰有這麼大的能耐,居然能呼風喚雨這麼多年,卻絲毫不露馬腳?

還能巧妙地圍堵陸承啓,讓陸承啓在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開啓十品官制。進而鼓動天下秀才舉子,讓陸承啓分身乏術。更厲害的是,他居然能讓一個府尹樑仲文,在太原府一呆就是好幾年。要知道,大順官員三五年一換,這是定製。此人都能逆轉乾坤,真是讓人心底生出一道涼氣。

看來是此人早就得知陸承啓秘密授權蘇軾全權查辦此案了,不然的話,他這麼做有什麼目的?爲的就是攪渾這趟水啊,然後他纔好在這趟渾水中繼續潛伏下去,伺機而動。

好心計,好計謀!陸承啓不得不佩服這樣的隱忍和算計,要是換了他來,他肯定做不到這樣。可惜的是,此人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王大郎動了惻隱之心,並沒有毒殺王元士。正是王元士這樣的關鍵人物存活了,陸承啓才能從這幾件事中獲取出聯繫在一起的信息,那就是此人作惡多端,馬腳其實已經露出來了。只是他在朝堂上僞裝得太好,不僅是陸承啓沒有察覺出來,就連同僚都沒察覺得到。

依照蘇軾秘密傳上來的奏摺看,此人拐賣孩童,已然有些年頭了,最少在十年以上。這十年來,這人昧着良心賺了多少黑心錢,陸承啓不敢估算。有多少孩童流落異鄉,或死或殘,更悲慘的是,這些孩童原本有一個完整的家,但被拐賣的那刻起,他們的人生全都被篡改了。

或許在青樓裡,賣笑陪酒的,便是這些可憐的孩童。或許在碼頭上,天天做着苦力的,也是這些孩童……

想到這,陸承啓一陣憤怒:“你助紂爲虐,該當何罪?”

王元士此刻還跪在地上,聽了這話,連連磕頭道:“陛下,罪民該死,但請陛下放過王家吧!罪民乃是受人脅迫,不得已而爲之。這些年來,王家賺錢雖多,可大部分,還是入了樑仲文和那人的囊中啊……”

陸承啓沉聲說道:“你這話,可屬實?”

王元士恨恨地說道:“從他們想殺我起,我已經對他們心死了。陛下記不記得,早在晉陽城中,便有人要刺殺罪民。罪民很想寫出這夥人的罪狀,可從未有過機會啊。要是當堂說的話,不知那人會不會喪心病狂,把王家統統滅口……”

陸承啓說道:“朕暫且信你一回。來人啊!”

殿外的高鎬聽到陸承啓朗聲說的這句話,連忙進殿道:“在!”

“把此人帶下去,暫時收押在監察司大牢中。等朕查明此案,再行處置!”

高鎬走到王元士身旁,說道:“走吧,還賴在這作甚?”

王元士再次磕了磕頭,纔跟着高鎬出了垂拱殿,然後在兩個御前侍衛的“看押”下,其實是架着肩膀,往來路而回。

“出來吧!”陸承啓淡淡地朝着偏殿說道。

話音剛落,偏殿裡轉出來一個人,對着陸承啓施禮說道:“陛下!”

“剛剛你也聽見了,說說你的看法吧……”陸承啓端起桌上的香茗,喝了一口,才緩緩地說道。(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六十一章:拉膛線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二百章:雞蛋碰石頭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八章:戶部尚書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六百三十五章:冰釋前嫌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
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六十一章:拉膛線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二百章:雞蛋碰石頭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八章:戶部尚書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六百三十五章:冰釋前嫌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