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

高鎬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密旨,此事不得張揚。若是你們辦事不力,傳了出去,後果你們是知道的。還有,那個獄卒……叫什麼來着?”

“王大郎……”一個御前侍衛提醒道。

“對,那個王大郎,你們先看好。陛下不怎麼放心,據王大郎所言,要挾他之人,武藝高強。監察司那些人,查案還行,保護不得力。你們身爲御前侍衛,保護一個人應當綽綽有餘。但平日裡,你們不得打草驚蛇,明白了嗎?”

那兩個御前侍衛點了點頭,高鎬才說道:“你們退下吧!”

待到此間無餘人之後,高鎬才說道:“你且候着,咱家去通報陛下。”

那人連忙拱手道:“多謝高公公!”

高鎬皮笑肉不笑地說道:“你也是命大,這都死不了。現在有了陛下的庇佑,你肯定死不了了。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般看來你的福氣快到了……”

那人點頭哈腰道:“高公公說笑了……”

“咱家可沒說笑的心思,陛下很惱火這件事,你如實回答就好……”說罷,高鎬頭也不回,徑直走入了垂拱殿之中。

垂拱殿之中,6承啓用手扶着額頭,正頭疼一件政務。這是監察司送上來的,全國各州府秀才舉子對十品官制的態度。很明顯,對於這項新政,持支持的人不在少數,可反對的人更多。其中大部分是跟隨大衆,很多州府的支持率高了,那反對就少了;反對多了,那支持就少了。而支持和反對勢均力敵的,幾乎沒有。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有人在故意鬧事,煽動士子的情緒!

這是在故意和6承啓做對,其目的何在?

6承啓想破頭腦都想不通,誰有這麼大的勢力,居然能把整個大順攪動得風雲色變?這種人,最遭帝皇忌諱,萬一這人有不臣之心,想要造反,豈不是一呼百應?

不過幸好,現在看來,沒有這種跡象。6承啓正頭疼的時候,高鎬弓着身子進來說道:“陛下,人帶來了……”

6承啓正頭疼新政的事情,現在眼皮子底下又出現了天牢獄卒被“買通殺人”的醜事,他放下手上的奏摺,揉了揉太陽穴,緩了緩神才說道:“帶他進來吧!”

高鎬見6承啓煩惱的樣子,連忙說道:“陛下龍體初愈,莫要動氣勞神,再傷了龍體啊!”

6承啓站起身來,走了兩步路,才說道:“朕自認爲還是會偷懶的,這就不用你擔心了,去吧,把人給朕帶上來,朕要好好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高鎬萬般不情願,還是躬身退了出去,在殿外找到那人,低聲說道:“你此刻身份不得見光,且慢慢進去,學着點做內侍的禮儀,莫要被人拆穿了!”

那人點了點頭,尖着嗓子說道:“高公公吩咐,小的記住了。”

高鎬見他會做人,也點了點頭,說道:“進去吧,陛下等急了。”

那人再躬身拜了拜,才步入了垂拱殿之中。因爲光線問題,他第一時間沒有看清楚6承啓面容,卻倒地便叩拜道:“罪民王元士,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歲!”

6承啓覺得他有點意思,緩緩地說道:“你且起來!”

那人擡起頭來,赫然便是已然“死去”的王元士。要是旁人見了,肯定會大吃一驚,6承啓卻毫不在意,盯着他看了好一會,把王元士看得毛骨悚然,起身後整個身子簌簌抖。

“你抖什麼,朕又不會吃人。朕不過想看看,大順最大的鹽梟長什麼模樣罷了,居然還有人要殺你滅口?”6承啓饒有興趣地說道,“現在看來,你也不過是一個糟老頭子罷了。”

王元士強擠出一個笑容,說道:“陛下活命之恩,罪民永世難忘。”

6承啓沒賜坐,王元士也沒那資格。一個起兵造反不成被俘虜的鹽梟,哪裡值得他這般尊敬?6承啓只是緩緩地開口說道:“你說吧,王大郎爲何最後關頭放了你?”

王大郎,便是那個天牢獄卒了。他出身正經,用後世的話說,乃是根正苗紅,土生土長的長安人。要不是家中困難,也不會被人趁虛而入,脅迫他做了這等殺頭的事。不過好在最後,王大郎見王元士同出一姓,再看他在潮溼的天牢裡,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憐憫之心大起,才棄了這個念頭,直奔監察司,找到許景淳說明了情況。

許景淳不敢懈怠,先派人暗中保護好王大郎,然後進宮覲見6承啓,當面直陳此事。6承啓與許景淳兩人合計,打算將計就計,纔有今日一幕。

王元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維,突然再次倒地,痛哭道:“陛下,罪民已然知錯,望以一人之罪,換太原王家平安……”

6承啓皺了皺眉,說道:“太原王家,朕又沒拿他們怎麼樣。你們家族這麼多人,還在晉陽城裡吃好住好,半根毛未掉,你還想朕怎麼樣?”當然,6承啓不會說王家族人都是通過勞動換取糧食的,畢竟這個時候,就不宜再刺激王元士了。

王元士感激萬分:“陛下寬宏大量,太原王家感激不盡!”

6承啓不耐煩地說道:“行了,行了,朕不喜歡拐彎抹角。說罷,你和誰有甚麼深仇大恨,居然讓對方買兇殺人?王大郎爲何又放了你?還有,你當初爲何要反抗朝廷大軍?你都給朕,一一從實道來。若有半點虛假,朕定叫你們王家,再無翻身之日!”

王元士身爲太原王家家主,一生都在爲太原王家奔波勞累。要不是上次決策失誤,太原王家也不會淪落到今時今日這個地步。其時也,命也,運也,王元士一個舉動,太原王家便分崩離析。除了幾個能逃出生天,逍遙法外,其餘人等都在用勞動爲自己的罪孽進行救贖。6承啓還是很講仁義道德的,太原王家男丁,就送去河南府治水。女眷和老弱病殘,則關在晉陽城中。這一點,6承啓倒是沒有說假話。只是派去治水的王家太過辛苦,還沒工錢,需得和被俘的契丹人一同勞動。這些都是王元士不知道的,要是知道了,6承啓不敢擔保他會做出什麼驚人的舉動。

正是對太原王家傾注太多心血,6承啓故意用這個套他的話,饒是王元士比6承啓多活了好些年頭,卻關心則亂,立時中了計,連忙說道:“陛下,罪民願從實招供!”(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十章:例朝風雲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
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七百八十七章:願爲先鋒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十章:例朝風雲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一百三十六章:語出驚人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