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

王安石三兄弟,趁着王雱在讀報的時候,不約而同地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把杯中香茗一飲而盡。只是三人神態各異,王安石是滿懷心事,喝茶動作乾淨利落,渾然沒有一絲品味的動作。

王安國則是如同把玩古董一樣,輕輕一嘬,眯上了眼睛,似乎回味無窮的模樣。王安禮則輕輕一碰嘴脣,似乎怕水溫太燙,然後才一飲而盡,也跟着王安國一樣,眯着眼睛回味起來。

王安石看了他們的模樣,苦笑道:“大弟,四弟,一杯茶而已,至於嗎?”

王安國睜開了眼,嘆息一聲,說道:“還是三哥這裡的茶香吶,我們沒有門路,就買不到如此好的茶。想必這茶,比得上貢茶了吧?”

說到茶道,王旁可就來勁了。他學業不成,唯獨好茶,順着王安國的話頭說下去道:“叔父,這茶依小侄看來,堪比貢茶。”

“哦,你喝過貢茶?”王安禮也回過神來,饒有興致地問道。他們叔侄三人都是愛茶之人,對於飲茶一道,可謂癡迷已深。

王旁憨笑一聲,說道:“季父說笑了,小侄又怎麼可能飲過貢茶。這貢茶產自福建路,名喚白茶,茶中極品。此茶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爲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精貴如此,一兩萬金並不爲過,奉爲貢茶,實至名歸。此外,尚有龍鳳茶、京鋌、石乳、的乳、白乳、龍團勝雪、貢新銙、試新銙、北苑先春等四十餘種貢茶,皆是當世好茶,侄兒只聞其名,未曾品過,實屬遺憾。而兩位從叔所品,乃是福建另一種茶,喚作晚甘侯。相傳商周時,此茶便隨其濮閩族君長,會盟伐紂時進獻於周武王。西漢時,晚甘侯已初具盛名。”

王安國倒是異常驚訝:“想不到旁兒讀書天分不高,這茶經研究倒是頗有見地啊。”

王旁不好意思地笑道:“侄兒就好茶道,讓叔父見笑了。若是叔父喝不慣這晚甘侯,侄兒這還有其他名茶,如洞庭新血茶,永春佛手,顧渚紫筍,陽羨茶,瑞龍茶,日注茶,雙井茶,謝源茶、雅安露芽、蒙頂茶、臨江玉津,袁州金片,青鳳髓,納溪梅嶺,巴東真香,龍芽,方山露芽,五果茶,普洱茶,鳩坑茶,瀑布嶺茶,五龍茶,真如茶,紫巖茶,胡山茶,鹿苑茶,大昆茶,小昆茶,焙坑茶,細坑茶,徑山茶,天台茶,天尊巖貢茶,西庵茶,石筧嶺茶,雅山茶,鳥嘴茶,寶雲茶,龍湫茗,月兔茶,花塢茶,仙人掌,紫陽茶,信陽茶,黃嶺山茶,龍井茶,虎丘茶,洞庭山茶,靈山茶,沙坪茶,邛州茶,峨眉雪芽,臥龍山茶,修仁茶……”

王旁說得起勁,如數家珍一般,把大順境內茶名都說了一遍。可王安石心頭正煩躁着,沒等他說完,便喝道:“茶茶茶,一天到晚只知道喝茶,怎麼不學學你大哥,多讀些詩書?”

見到王安石動了肝火,王安禮連忙勸道:“三哥,旁兒是個什麼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就別難爲他了,難得他對茶藝有興趣,鑽研一番也不是壞事。你看,你不也同意他起這個茶廬嗎?”

王安石恨鐵不成鋼地說道:“當初我同意他建茶廬,是爲了讓他修身養性,定下心來看經典史籍。可他倒好,本末倒置,把《茶經》倒背如流,四書五經卻碰都不碰,你說……”

“大哥,算了吧,喝杯茶,消消氣!”王安國也跟着勸道。

王旁見自己又惹父親不高興了,連忙跪將下來,恭恭敬敬地給王安石沏了一杯茶,誠懇地說道:“爹爹,孩兒知錯了。”

王安石看着他憨厚正直的模樣,微微一嘆氣,這孩子倒是孝順,他兒子有三個,女兒也有三個。早夭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孫子又不多,唯王旁生了一個孫子,喚作王桐。而王雱成婚已久,卻因身體緣故,一直沒有生育,直到今日才從四弟王安禮那裡過繼了一個來。念及他的孝順,火氣也小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把語氣溫和了下來,說道:“起來吧,你且回屋裡去,我與你從叔、大哥有話要說。”

王旁知道,他們所討論的事,自己沒有插話的餘地。好在房間裡也有茶具,倒是不寂寞。只是少了茶館裡的琵琶聲,想起那個樂女的琵琶,王旁不禁在心中嘆道:“聞得此樂,當得上天攬月也。”隨即默默起身,往書房走去了。

王安國和王安禮對望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憂慮之色。王家時運不濟,雖然摘掉了商賈世家的帽子,獲得了科考資格。可他們一輩之中,最出色大兄王安仁,二兄王安道、以及王安石的二弟王安世皆早早過世了。王安石的兄弟中,就剩下他最年長,然後是王安國、王安上和王安禮。此際王安上正在外地,趕不回來。但以王家的族望來說,他必定會回家參加科考的。

只是他們的後代,都沒有什麼成器的。最出色的王雱,偏生又疾病纏身。若是把握不住機會,靠下一代更是渺茫,王傢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成爲書香門第,官宦世家?

這時,王雱也終於讀完了《大順民報》,把報紙遞給了王安石,沉默不語起來。王安禮奇道:“元澤,你可是有什麼見解了?”

王雱點了點頭,說道:“從叔,依侄兒之見,聖上所推十品官制,倒是與爹爹用人主張一致,惟纔是用。只是如此強硬實施,恐天下士子拒不接受。如此看來,我大順又是風雨欲來……”

王安禮笑道:“若以聖上的性子,定然不會開恩科籠絡天下士子的心思的。想必是那位徐閣老,給聖上所提的建議吧。”

王安國點了點頭,說道:“三弟說得在理,以聖上的性子,肯定是想大刀闊斧的。想想年前那監察司一案,兩百多大員掉了腦袋,便是商紂王,也不曾做過這等大肆捕殺臣子的事。雖說事出有因,可聖上的手段,也太狠辣了點。如果不是楊太師顧全大局,不肯與聖上相拼,恐怕大順早已動亂起來了……”

(注:晚甘候是武夷山岩茶的一種。洞庭新血茶是洞庭碧螺春的另一種叫法,古人又稱碧螺春爲“功夫茶”、“新血茶”,現在廣東還保留了“功夫茶”這種叫法。)(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十七章:內閣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五百零二章:快刀斬亂麻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
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七百一十二章:內鬥不可取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十七章:內閣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二百一十七章:笑裡藏刀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七百二十章:無色琉璃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五百章:又例朝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五百零二章:快刀斬亂麻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