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

小黃門回報給陸承啓之後,陸承啓暗自點了點頭。.李誡的反應,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內。小黃門前腳都沒走,李誡都開始安排工作了,並沒有因爲原工部尚書黃錫時的致仕而受到影響。

其實大順朝的衙門,幾乎都由不能考科舉的小吏肩負着做事的重任,而那些個高高在上的官員,正經來說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幹的。哪怕那些高官一個個都離開了,在小吏的操持下,衙門也能運轉良好,絲毫不見有滯礙感。一般的衙門主官,實際上是擔負着消息的傳話筒,上面來消息了,下面的小吏便開始做事了。這些個小吏,要是有一個強硬後臺,還能混個從九品的階官做做,但真的要得到實職或升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陸承啓重生的時日尚短,對於這些個官場潛、規則,知道得還不是很多。要是他知道這些小吏這般悽慘,每個月做的活比一個縣官多得多,俸祿還不是由朝廷來出,而是由每個僱用他們的官員來出。

而大順立朝之初,有感於前朝對於地方的控制太弱,而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統治,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朝廷制訂的各項政策及法規通過詔書形式頒發至全國,地方州府上的各種信息也以奏章的形式上報朝廷。公文往來之頻繁勝過以往任何時期,而公文的抄寫、點檢、批勘及收發、傳遞等工作主要由各個衙門的小吏完成,小吏成爲溝通朝廷與地方州府的橋樑。

地方官府內的小吏除了處理文書、供官員驅使外,還要催徵賦稅、押送官物、管理倉庫、維持治安等任務,分工也很細了。這些地方州府的小吏統稱爲“公人”,他們按工作不同可分爲“倉吏”(看管倉庫)、“綱吏”(押送官物)、甲頭(催徵賦稅)、攔頭(搜檢漏稅)、“獄吏”(看管監獄)、治安吏(維護鄉村治安)等。.可以說,算上小吏的話,大順的官員是歷朝歷代最多的,這就難免出現了冗官的現象。

大順的官員有任期限制,一般三年一任,短者數月即遷。遷移頻繁,這使這些官員很難對任職地區或部門內的實際情況有深入瞭解。小吏則不然,他們大多是本鄉本土之人,一般長期在某一個衙門辦事。熟知衙門裡面的各項規定和法律條文,瞭解本地的社會現狀和風俗民情。因此,當官員願意放下身段來聽取小吏建議時,往往能夠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或減少政策制定時的失誤。但先皇元綬年間。有小吏向朝廷上書,說北面部署司的機密文件多由小吏掌管,容易致軍機泄漏。朝廷當即下令,嚴禁官員將機密之事委與小吏。

大順的法律,較之歷朝歷代都完備得多,各衙門都有專門的行政法規,法律條文也日益繁密,這令剛上任的官員難以適應,在處理政務時,越來越倚重衙門內長期任事、精通律令的老吏。就連翰林學士起草的詔書也要經孔目吏審讀無誤後再頒下。免得出了錯,那可是會引起民憤的大事情。

但有些小吏也屬於惡吏,貪腐起來比一些官員還厲害。小吏散佈於朝廷至地方州府各級衙門中,職掌不同,賕賂的方式也不同:進奏院的小吏通過泄漏機密以邀利;三司小吏則利用審覈帳籍之便以索賄,而管理官府財物的小吏吏則伺機侵吞、盜取。爲害最大的當屬朝廷三省的小吏,特別是管理人事、負責官員磨勘遷徙與黜罷的吏部小吏(銓吏),他們仗着自己對人事任免條法的熟悉,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官闕來脅迫官員,目的無非是索賄、或泄私憤。好在陸承啓撤掉三省。設立內閣,纔算壓住了這股歪風邪氣。

但換湯不換藥啊,內閣的運轉,一樣需要小吏。不然單單憑着那十二個閣臣。一天也做不了什麼事情。

惡吏除了貪腐之外,欺壓官員也是常事,真的是活久見了。小吏作爲官府內具體辦事人員,受制於官員,他們往往通過與官員的周旋來達到徇私目的:遇廉勤之官,暫且收斂自己的行爲;遇庸官。則竊權攬政;遇貪官,則與之狼狽爲奸。對於在地方上任的官員而言,他們每當端坐堂上,環顧四周都是本鄉本土的小吏,很容易被架空。這麼一來,真正話事的,就不是這個官員了。這也是爲什麼地方匪患屢禁不絕,這些小吏都與匪徒勾結在一起,謀獲私利,沒有一點根基的官員,又怎麼敢去惹他們?

地方州府的小吏不僅與官員交結,與匪徒勾結,還與當地的富豪相勾聯,共同欺壓百姓。有的侵佔民田,有的僞造稅產簿,偷盜稅款;更有甚者,將富豪的稅賦轉嫁到普通民戶身上。這些行爲既造成朝廷財稅的大量流失,也加重了民戶的負擔。

惡吏的危害,陸承啓卻沒能看到,皆因在高位之上,對於民間疾苦,還是欠缺親身體會的。

派去宣旨的小黃門,是同時出發的。工部衙門比較近,自然迴轉得快。而去禁軍大營宣旨的小黃門,自然迴轉得慢了。過得一個多時辰,騎着馬的小黃門纔算是回到了皇宮之中,向陸承啓回報盧胖子的接旨情況了。

聽聞盧胖子傻呵呵的捧着兵符,說不出話的模樣,陸承啓不禁莞爾,又有些擔心:“這盧胖子不會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人吧,要是這樣的話,倒也不值得多培養了。但願這些小匪患他能手到擒來,不然的話,我都保不住他……”

陸承啓對這個盧胖子還是很有好感的,也想提撥一下他,但如果他連這般“簡單”的剿匪都完不成,那陸承啓也沒轍了。不是不給你機會,而是你不懂珍惜啊!

與此同時,調動廂軍的聖旨和兵符,已經通過快馬向各個州府宣旨了。這路途遙遠,非得健壯的內侍太監不能勝任。

陸承啓的意思,便是要通過拉練禁軍,訓練出一支精兵。而地方廂軍,也要慢慢地全都聚集來禁軍大營之中接受訓練,淘汰不合格的兵丁。然後便是邊軍,也要這麼做。通過統一的,有效的訓練,訓練出一支精兵來,這樣才符合陸承啓的預期。

陸承啓不能讓軍隊這麼腐朽下去了,到時候要是女真崛起,恐怕除了邊軍、禁軍之外,就沒有了能戰之兵,那如何能保家衛國?

陸承啓的野心,恐怕不僅僅是防禦住遊牧民族就行了,他的野心,可是要徹底征服草原的。但軍隊不堪一戰,他再有野心,也是鏡花水月而已……(未完待續。)

ps:自己看了都覺得用詞有點重複了,沒辦法,時間太緊了,來不及修改潤色,各位書友見諒!

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八百六十六章:寇邊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七百七十三章:連綿暴雨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十七章:內閣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612章:梯田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一章:悲催皇帝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
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九百五十四章:如不交稅,視爲通敵!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八百六十六章:寇邊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七百七十三章:連綿暴雨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二百五十五章:首犯到京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一百四十章:射藝較技 上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十七章:內閣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612章:梯田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閒的盧胖子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一章:悲催皇帝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