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排查

“沒錯……”高鎬嘆息了一聲,“還未曾見過陛下這般,想來是出了不得了的大事。許司長,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許景淳一愣,這段時間能讓陸承啓如此上心的,除了拐賣孩童一案以外,還能有什麼事?這可是潛藏在大順朝廷中的人販子,勢力遍佈夔州路、梓州路、廣南西路、廣南東路和福建路。除了富庶的江浙一帶以外,這幾乎暗中掌控了大半個南方。如此人物,在皇帝眼中,實在是眼中釘,肉中刺,不除不快!

這是連三歲孩童都知道的事情,許景淳早就想到了。若只是一個人販子,陸承啓不會如此上心,至多派個刑部官員,或者大理寺卿之類的去徹查便是。先前陸承啓也是這麼做的,但劇情急轉直下,這幕後黑手居然是朝廷大臣。如此一來,陸承啓能不上心,能不心驚膽戰?萬一這人逃脫了,去到這夔州路、梓州路等任何一路,扯起反旗,大順又是陷入了內亂之中。

許景淳曾經是邊軍,對於戰爭最是敏感。大順的死敵遼國剛剛服軟,若是內亂一起,說不定遼國也會依葫蘆畫瓢,給大順來一波偷襲。內憂外患之下,想要穩定朝局就更困難了。

許景淳很理解陸承啓,不到萬不得已,陸承啓不會讓自己的江山陷入這般境地的。他應該是要準備萬全,一擊中的,方纔能符合預期。所以聽得高鎬這般問,許景淳立馬警惕了起來:“高公公,我也不清楚啊!”

高鎬不以爲意,他原本就沒有心思琢磨這些臣子間的齷齪,他只想一心伺候好陸承啓就行了。能做皇上的貼身太監,換做明清時,那已經是***的高職了,也就是太監一途做到頂峰了。奈何高鎬年歲尚輕,叫人看不起。他要是行差踏錯,不知多少人拍手稱快!

於是高鎬每天都活在神經緊繃的狀態下,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了什麼。但凡陸承啓要辦的事,他都極力去辦,一如今日這樣。正是因爲如此,陸承啓才覺得他可堪大用,繼續留着他做貼身小太監。

兩人岔過話題,聊些別的有的沒的,很快便到了大順皇宮。自宣德門而入後,穿過長廊,便到了垂拱殿門之外。高鎬攔住許景淳,低聲說道:“許司長,你且在這裡候着,待咱家去稟告陛下。”

“有勞公公了!”許景淳不敢不給他面子,畢竟大家都是皇上面前的紅人,可畢竟高鎬時常陪着陸承啓,萬一說點他的壞話,豈不是自討苦吃了?

看着高鎬離去的背影,許景淳在想,陸承啓看到的暗報,裡面到底說了些什麼?是個真切的人名,還是一些個線索罷了?

還沒想出個子醜寅卯來,高鎬就出來了:“宣監察司許景淳覲見!”

“多謝公公!”禮數給足,高鎬滿臉自豪,說道:“陛下很是急切,許司長要有準備!”

許景淳再一拱手,才踏入垂拱殿之中。果不其然,陸承啓真正踱着步子,一副拿捏不定的樣子。

“臣許景淳參見陛下!”

許景淳不敢缺了禮數,在朝廷裡面混的,最怕就是禮數不到。若是缺乏禮數,就會給人說是飛揚跋扈,皇帝也不免記在心中。便是你一時的無心之失,卻也白白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划不來。許景淳不懂得逢迎,只好把禮數做足了,讓人少點詬病,也不失爲一種智慧。

陸承啓卻絲毫不聞的樣子,猶自揹負着手,踱着步子。許景淳也不敢打攪,只能弓着身子,雙手成微拱形狀,僵在那裡。良久,陸承啓才似乎拿定了主意,說道:“許卿,你乃監察司司長,太平坊那裡,住着多少朝廷命官?”

許景淳不敢直起身子,聞言答道:“回稟陛下,太平坊乃我朝大臣集居之地,超過半數四品京官在太平坊安家建宅……”

陸承啓微微有些吃驚,說道:“都有誰?”

“回稟陛下,有禮部尚書馮承平,樞密使姜瑜,右諫議大夫錢宗方,刑部尚書周延華……”許景淳如數家珍,不假思索地信口拈來,陸承啓卻越聽越是糊塗。

最終,陸承啓還是放棄了自己猜測,專業的東西,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士去辦。陸承啓把龍案上的宣紙丟給許景淳看,許景淳雙手捧過後,粗略一掃,登時大驚失色:“這……”

“拐賣孩童一案,幕後之人,便是住在太平坊。這可是你們監察司從太原府追蹤到長安城,追蹤了大半個月方纔得出來的,應當不會出錯。你下去後,將這些人逐一排查,看看哪個嫌疑最大。”陸承啓吩咐的事,從來只關心結果,至於過程如何實施,他一概不理。

許景淳心中滿是怨氣:“都追蹤到太平坊了,怎麼連府邸都找不到?”他卻不知道,送信之人太過狡猾,竟是屢屢在追蹤時就不見了信件。長安城來往的人這麼多,也不好當街拿人,那就打草驚蛇了。經過長時間的蹲守,總算是明白了送信之人就是在太平坊丟下信件的。只是此人手法過於高明,監察司竟無人能看穿他是如何送出信件的。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人做了虧心事,自然是萬事小心。若不是陸承啓上了心,根本不可能將範圍縮小到太平坊之中。

見許景淳沉默不語,陸承啓還以爲他在想如何排查,說道:“此事幹系重大,許卿要把握好其中的度量,莫要打草驚蛇了。朕寧願遲些破案,也不願弄出什麼旁枝末節來。”

許景淳連忙說道:“臣明白!”

陸承啓嘆息說道:“朕向來明白,人無完人,可喪心病狂到這等地步,還是朝廷大臣,這就難以接受了。此人不除,百姓一日不得安寧!”其實陸承啓心中還想着開發江南呢,此人將這五路弄得烏煙瘴氣,民怨沸鼎,如何施展他的抱負?只有將此案大白天下,方能借勢再次提出新政。

只是朝廷對江南的把控實在太差,此時中原百姓都當江南是南蠻之地,要轉變觀念,非是一時半會的事情。正史上,也是因爲北宋滅亡,南宋在江南建朝,把中原先進生產科技等帶入江南,江南才成爲富庶之地的。現在的江南,除了瘴氣瀰漫之外,到處都是水澤之地,要進行大開發,還是很困難的。

這是以後的事了,當務之急,還是先破了此案。許景淳發誓道:“臣定當竭盡全力,徹查此案!”

陸承啓承認自己不是辦案的料,選擇了相信專業人士,點了點頭說道:“甚好,此間無其他事了,你且退下吧!”

許景淳再行拱手禮道:“臣告退!”(未完待續。)

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一百八十二章:歡喜的盧胖子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二百九十六章:國子監辯道 三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612章:梯田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
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一百八十二章:歡喜的盧胖子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二百九十六章:國子監辯道 三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八百三十四章:不受降第四百五十二章:定計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612章:梯田第四百四十三章:誰人擊登聞鼓?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二百七十九章:無恥之尤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理間諜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