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

登聞鼓院中,坪山學院的舉子們羣情激憤,吵吵嚷嚷地鬧着要見陸承啓。便是高鎬過來宣旨,他們也只是安靜了一會,隨即便爲了推舉誰去面聖,而吵了起來。

高鎬怒了,雖然在陸承啓面前,他像一隻跟在後面的狗。可皇上身後的狗,也不是誰人能無視的,怒道:“爾等要是再推舉不出來,便不要去了。陛下哪有這麼多空閒,等你們做出決定?”

坪山學院的舉子們聽了,很多人都偃旗息鼓了。雖然此行可能聲名大噪,可風險也是不小的。小皇帝即便年歲不高,也是天家之人,眼界豈是他們能比的?萬一被御前定罪,那真的是“聲名大噪”了,恐怕是一輩子都洗不去的冤屈吧?

“還是陳平章你去吧,提議的是你,你最合適不過了。”一名舉子說道。

陳尚法連忙擺手說道:“怎會是我?明明是劉公子,對,是劉公子提出來的。劉公子莫要推卸,此乃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先前臨川王介甫擊登聞鼓,便能取得科考資格。今日劉公子面聖,說不得陛下一高興,便賜你同進士出身,直如皇家大學的張子厚一般!”

處在衆人中間的劉琦聽了這話,頗爲心動。他耗費心思,不就是爲了做官嗎!真如陳尚法所言,被賜同進士出身,博得一官半職,豈不是讓韓鳳兒刮目相看?

想到這,劉琦便跨出一步道:“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今日承蒙諸位兄臺看得起,我劉琦自當義不容辭。”

劉琦的得意洋洋,看在坪山書院衆舉子的眼裡,心中好笑道:“此人年歲不小,心思怎地這般單純?小皇帝的心思,誰不知道?貿然做了出頭鳥,怎麼個下場都說不定!”

高鎬早已等得不耐煩,一把拉過劉琦便走。劉琦正志得意滿,彷彿已然獲得官身,正是人生巔峰時,卻被高鎬一把拉住就跑。他連忙說道:“公公且慢,我自個走!”

高鎬絲毫不爲所動,斥道:“滿朝文武就等你一白身,你還想怎地?”

這話一出,劉琦倒也沒說話了。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啊,滿朝文武都在等着他,便是一無所獲,都可吹噓一生了。於是劉琦任由高鎬拉着,穿過長長的宮牆,進入大慶門後,直往大慶殿小跑而去。

待得走到大慶殿前,才發現兩側偏殿之中,一些官老爺都對他側目而視。一時間滿足了自己莫大的虛榮心,劉琦腳下變得輕飄飄起來。

踏入大慶殿後,劉琦便看到了高高在上陸承啓,連忙施禮道:“舒州白身劉琦,參見陛下。”

陸承啓淡淡地說道:“劉琦,朕且問你,所謂何事,須擊登聞鼓,欲向朕親言?”

劉琦說道:“回陛下,劉琦專爲新政而來!”

陸承啓早有準備,說道:“且說來聽聽?”

“陛下,自新政推行以來,天下士子皆有不滿。我等寒窗苦讀十年,所爲的不就是一朝金榜題名天下知?如今只能做個等同胥吏般的十品官,便是還鄉,亦無顏見家鄉父老。再者,十品官制定會造成我大順冗官過多,國庫支出過重,實乃弊政也!其後,十品官制有違祖宗之法,自秦漢以來,一直便是官吏殊途。貿然推行新政,官不官,吏不吏,奈之如何?”劉琦侃侃而談,看似論證十分充足,其實也不過拾人牙慧。這等言論,《書社報》、《翰林報》、《登科報》、《時政報》都刊登過,都是大同小異罷了。此間說出來,滿朝文官都面無表情,這些話他們早就呈過奏摺,可小皇帝看都不看,你這一個白身,此刻說出來又有何用?

果不其然,陸承啓開口說道:“一派胡言!朕說過,朕不需要只爲做官而來的官。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去養豬!若你這些士子,都爲了衣錦還鄉,那朕更是要推行十品官制!冗官之弊,豈在官多?若是每個官員都爲黎民做事,替朕管理天下,便是再多十萬亦不多也!爾等書生,一無實據,而無調查,何以得出國庫不堪重負之言?商稅開徵以來,節節攀升,國庫斷然沒有無錢可用之虞。官不官,吏不吏,更是可笑!朕聽聞,各個衙門之中,唯主官不做事。爲何,皆因政務全都由胥吏完成。既然如此,朕還要這些官有何用?直接用吏就成了!”

這話一出,滿朝文官譁然,而武官則偷笑。大順官員皆是吃閒飯的,這麼說肯定不對。可主官的辦事能力不如胥吏,也是事實存在的。小皇帝居然敢說出實情,這不是誅心之言嗎!最後更是說只用胥吏便能管理天下,這些官員哪裡肯服?

文官譁然,劉琦則是懵圈了:“陛下,此乃天下士子心聲啊!”

陸承啓冷笑一聲道:“如此士子,不用也罷!朕之新政,利在千秋,功在社稷,福在黎民,唯獨你們士子要推翻,豈不是證明朕的決定是無比正確?”

劉琦一時語結,不知道說什麼好。

陸承啓繼續說道:“朕也不是完全不顧及讀書人,早已下旨,這科秋闈取士比往年多上一倍。即便全爲十品官,也是有晉升資格的。若是能力足夠,便是十品官又如何做不出政績來?吏部早已完備考察制度,朕已過目,十分中肯。但凡有能力,有學識之士,不論出身,皆可身居高位,爲我漢家、爲我大順建功立業!此舉利在千秋,爲何爾等鼠目寸光?”

這話明着是說給劉琦聽的,其實何嘗不是說給滿朝文武聽的?陸承啓推行新政的決心,已經無可更變。再加上監察司的飛速壯大,即便沒有形同虛設的廂軍,也能鎮得住地方。在這等前提下,陸承啓纔敢發動新政,而不怕有人鬧事。

劉琦急了:“陛下新政,自是有利社稷。可天下士子,何止萬數?若陛下不聽我等肺腑之言,可教天下士子心寒啊!”

陸承啓盯着劉琦,似乎一下子就把他看穿了:“爾等不過在意門蔭、納慄一途罷了,天下寒苦士子,對朕新政可是支持得緊!朕不怕實話告訴爾等,今後門蔭、納慄一切方便之門,統統視爲犯法!若有人膽敢觸犯,朕決不輕饒!哼,先前斬的那些個蛀米大蟲,哪一個不是門蔭、納慄輸捐起的官職?今後,唯有科舉一途能做官,其他途徑皆是妄想!”

此話擲地有聲,且字字誅心,滿朝文官已經震驚得沒話可說了。

“朕乏了,退朝罷!”

高鎬聽了這話,連忙高聲說道:“皇上起駕!”

“陛下聖安!”

文武百官條件性地說了這句話後,陸承啓已然下了臺階,大踏步往殿外走去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三百五十二章:財政計劃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一百八十二章:歡喜的盧胖子第614章:進退2難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二章:失魂症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614章:進退2難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九百章:苦衷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九十一章:備戰第十九章:經濟特區
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五百三十三章:順藤摸瓜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三百五十二章:財政計劃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八百八十五章:發配還是勉勵?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一百八十二章:歡喜的盧胖子第614章:進退2難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二章:失魂症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614章:進退2難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五百七十一章:耍小性子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一百二十九章:談判底線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九百章:苦衷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九十一章:備戰第十九章: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