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

徐崇光沒有爭辯什麼,笑了笑便離開了衆人的隊列,自顧自地走了。剩下那些大臣,在長吁短嘆,感慨好時日不長了。

確實,自從小皇帝掌權以來,似乎與他們這些官員地主鄉紳有仇一樣,時不時就要打壓一棒子。現在輪到了那些和尚道士尼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輪到他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和尚道士也是地主那一類人,只不過這些地主有點區別罷了。

還有人不忿地說道:“陛下難道不知天下僧侶何其多,直逾二十萬之衆麼?若是清查度牒,這些僧侶道士沒了生計,做了賊寇那該怎麼辦?”

有人揶揄道:“那你爲何適才不向陛下進言?”

“怕甚麼,此事肯定還得經過廷議,屆時我等力主反對便是了。”

“就怕陛下不按常例來啊!”

這並非他們胡謅,陸承啓不按套路出牌的事例多了去,他們也怕陸承啓一個“心血來潮”直接頒下聖旨,來個“生米煮成熟飯”。那時候他們也說不了什麼,畢竟他們剛剛都是默認此政策可行的。要是再出爾反爾,小皇帝會怎麼看他們?伴君如伴虎,一點都沒有錯啊!

文彥博也不說話了,他憂心忡忡,若是小皇帝一意孤行,就是走到了羣臣的對立面。君臣如仇寇,將面臨的是一場風暴,至於誰勝誰敗,都是大順的損失。要不就是羣臣架空皇帝,要不就是皇帝徹底掌控朝堂。這兩種結果的任何一個,都是滅國亡朝的。而且這事觸碰到了官員的利益,豈能說退就退?

“唉,這將如何是好?”

文彥博滿腹心事,也不理會衆人,獨自離去了

廣南東路,英州城外,一行衣裳華貴之人乘着車馬,緩緩駛來。

北地還是漫天風雪,南方已然春暖花開。一路行來,居然有點溼熱的感覺!

“發祖少微貴潔軸,分金天廄屬珠璣。紫微太乙雙環抱,天馬貴人兩護依。福地原來葬福人,若非積善莫相系。山川神祗常看守,不易輕易現其形”

馬車裡,傳來一陣吟詩聲,只是詩的內容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這不,當先騎馬那人就問道:“陳欽差,不知這詩是何意?”馬車的簾子掀開,露出了一箇中年人的臉面來。只見這人氣態雍容,從容淡定,頗具高人風範。雖然樣子不是很好看,可這氣質,就領先絕大多數人了。要是他身披道袍的話,周遭的人都會認爲他本身就是一個道士,而不是什麼欽差。

這中年人緩緩地說道:“我是說這裡的風水好,只是有點可惜”

那領頭的人一愣,旋即苦笑道:“陳欽差就不要說笑了,若是風水好,豈會是窮鄉僻野?”

“時也命也運也,非是不能爲,而是時機未到。此地發跡,須在二十載後。”

聽得中年人信誓旦旦的詞句,這人也半信半疑。“你以爲我是在騙你?實話告訴你罷,我雖爲欽差,但本身是京城欽天監監正!”

這中年人自然便是奉旨南下尋石頭的陳荀了,而領頭這人,則是英州的鄉紳,被英州州牧指定領着欽差轉一圈英州。這鄉紳巴不得能和長安的勳貴拉扯上關係,說不得日後就飛黃騰達了。但是這鄉紳不知道欽差來頭這麼大,居然是皇家御用的風水師,連忙請教了起來:“敢問大師,這裡面有甚麼講究?”

陳荀搖頭晃腦地說道:“只八個字,澄波吐瀾,巨谷如屏!”

這鄉紳茫然地搖了搖頭,緊接着放慢了馬速,討好地說道:“聽不懂,還是要請教大師!”

陳荀見他態度良好,起碼比小皇帝好多了,被人奉承得飄飄然,拿捏作態道:“見你如此,便點化你一二。英州乃是沿江城鎮,面臨北江,石山四繞,大山如屏障,周圍小山,峰嶺矗立,千峰萬嶽,蜿蜒不斷。遠處,湘江之水,九曲迴環,飛流而下。羣山環繞,一水穿梭而過,就構成了英州的風水形勢了。但凡山朝水聚,龍氣必鍾,必有結穴,這是天地造化,有穴鍾靈,又得外面山山朝拱,使氣者不散,自然是風水寶地。所以龍穴結地,最忌諱山飛水走,這英州儘管有北江圍繞,但是山石光溜,留不住氣,水繞城而走,留不住財,屬於丁財兩失之局。”

這鄉紳不淡定了:“大師,那你剛剛又說這裡風水好?都丁財兩失了,還能好到哪裡去?”

他開始懷疑這個“陳大師”,是不是真的有水平了。

“是不好,所以我說可惜了”陳荀實話實說道,“若是我有時間,把此地風水調理一二,便能將此地風水調理過來,使得風調雨順,人丁興旺,財源滾滾。只是可惜,我並沒有這麼多時間”

這鄉紳有點急了:“敢問大師,這要怎麼調理?”

陳荀搖頭晃腦地說道:“這山明水秀的地方,可算得一方風景,卻未必是風水福址。只有山朝水聚,才見祥和。關鍵還是一個聚字,財氣不聚,就算有龍,也是假龍,空有其形,根本沒有半點靈氣。若是我要出手調理英州之風水,須重新堪輿,選定朝向。再一個便是於荒山上造林種樹,築分水壩聚水留財,再把英州城徹底整改唉,其中花費功夫太多,沒有個兩三年,如何能成?”

鄉紳很是不解,問道:“這造林種樹、築分水壩聚水是何解?”

陳荀解釋道:“風水者,不外乎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也。龍者何?山脈也。山脈何以龍爲?蓋因龍妖嬌活潑,而山脈亦然。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認星峰起,平地兩旁尋水勢。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週迴中者是。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龍者何?山之脈,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又言山主人丁水主財,山無毛髮人不興,水無情則財外流。如此說來,可懂了?”未完待續。

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612章:梯田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
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三十九章:刑部策問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四百八十八章:遼國使臣求見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612章:梯田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六百八十八章:討官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