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

馮承平嚇得滿頭大汗:“這……這……陛下,這要是作爲試題,天下士子,怕是……”

陸承啓笑道:“怕是怎麼?要狠狠地罵朕嗎?那朕是求之不得!新政有何弊端,朕在長安,看不到全國。若是有人舉以利弊,朕定然虛心接受。若只是一片歌功頌德,曲意逢迎,朕又如何得知這個國家,到底需要什麼?馮卿,爲國取士,以德爲先。若是阿諛奉承、俯首貼耳之輩,朕萬萬入不得眼。若是一味批判新政,不得要領者,朕亦當是狂生。其中曲度,須好好掌握啊!”

馮承平聽得冷汗淋漓:“陛下所言,極是有理,只是天下士子何其多,這萬一有人傳揚試題,刻意詆譭新政,豈不是……”

陸承啓倒是有點意外,按理說馮承平不應該是新政一派的,甚至連牆頭草都不算是。哪怕他從未表過態,可他的門生故吏,一個個都是堅定的反對新政的。若沒有他的首肯,他的門生故吏會如此賣力?說出去都沒人信!特別是十品官制剛剛出來那會,叫嚷得更兇。要不是給陸承啓強行壓下去了,恐怕這十品官制早就付諸東流了。

歷朝歷代以來,臣子的實力都不可小覷。要是罷朝的話,皇帝就難受了。皇帝再厲害,也不可能一個人把所有事都幹完吧?

這也是臣子平衡皇帝最好的辦法了,或者說也是唯一的辦法。所以皇帝有感於此,不敢胡來,還要施展帝王之術,拉一派,打一派,再中立一派。哪裡有這麼好做皇帝啊,要是遇到一根筋的臣子,你跳河的心都有。陸承啓不怕奸臣,奸臣有監察司看着。要是這等一根筋的忠臣,就像御史中丞李然那樣的,他恨不得見面就躲在一旁。這些忠臣,又是極爲中庸之人(中庸之意非是牆頭草,而是中不偏,庸不易,堅定自己的信念),要是辯論起來,非得要你順了他的意不可。當然,在皇帝面前,他們不敢太造次,要是同僚辯論,嘿嘿,那場景想想都喜感。

“事實勝於雄辯,只要新政使得大順國力蒸蒸日上,朕便是揹負些罵名又如何?”陸承啓無所謂地說道,他可是記得再過幾十年後金兵都打過來了。他現在不過十八歲,要是按後世的算法,纔剛剛十七歲,幾十年後他有幸活着,那豈不是另一個宋徽宗?

每每思及此處,陸承啓都嚇出一身冷汗。北宋覆滅,金兵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爲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陸承啓身爲一個漢人,機緣巧合當了皇帝,又如何能讓這歷史重演?

馮承平看着直立在龍案前的小皇帝,第一次覺得他好似真的把整個朝廷,整個民族都扛在肩膀上。說真的,若是兩年前,他根本不相信國庫能達到八千萬貫之巨。可在陸承啓的帶領下,輕輕鬆鬆突破了八千萬貫。所有人都覺得小皇帝太年輕,他的想法都是錯的。殊不知真正實施之後,鮮少有錯漏的地方。誠然,各地州府有監察司監管着,積極性高了許多。但想想看,小皇帝爲何很篤定新政能成?

陸承啓會告訴他,這是超越千年的知識積累的成果?“嘿嘿,你慢慢猜吧,我就是要搞個人崇拜,讓大順百姓,把我都當神一樣看!”似乎看出了馮承平的心思,陸承啓心中“惡狠狠”地想道,“你以爲我會像王安石,范仲淹那樣失敗嗎?嘿嘿,太天真了。我就不信了,堅持個兩代人,你們這些個文官還能拿新政怎麼辦!說到兩代人,好像我連兒子都沒有啊……”

馮承平顫巍巍起身,地端着那本奏摺,說道:“既然陛下已經訂了試題,那臣先行告退,貢院那邊還等着……”

陸承啓似乎沒聽到,鼻腔中哼出個“嗯”字來,馮承平慢慢地躬身退出了垂拱殿後,陸承啓嘴上喃喃地說道:“青春期的荷爾蒙啊,好像要涌出來了……不得不說,鳳兒那身材,真個好,還有那瑾萱的……額,我怎麼又想起她來了,難道真的對她有餘情?”

長安城的啓夏門內外,行人衆多。長安乃大順京城,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五十萬戶,要是按照一戶三口人來算,都有一百五十萬人之多。更別說城郊而來的百姓,反正長安城已經不輸後世天、朝一些二三線城市的人口了。

而此時,啓夏門外緩緩駛來兩輛馬車,馬車上的燈籠,寫着一個“王”字。不消說,這兩輛馬車肯定都是王家的人。

且不說這馬車樣式普通,便是鑲金帶玉的,也最多引起行人的注目罷了。在長安城中,隨便砸塊石頭,都能砸到一個腰纏萬貫之人。甚至家產萬貫的,在長安城都算是窮人了。你不去問問,長安城現在的地價多貴?一出帶院子的民宅,起碼得一萬貫,還不是繁華地段!這還是朝廷出了抑制地價的政策,要不然現在長安的地價,怕是能給不良商人給炒到十萬貫以上!

大順也算是很人情味的朝廷了,關注民生方面,一直做得很足。你要是有長安城戶口,哦不,是戶籍,沒有房子住的話,還有公租房。此時的公租房喚作公房,日租十文錢。要是有逢年過節的,還免房租。但是這要分時段,要是科舉之時,房子供不應求,便是一榻之地,也往往需錢十貫。這也是爲什麼眉州“土豪”蘇洵一家,在長安連房子都買不起,要住官廨了。蘇軾前來京城,更是隻能借宿在坪山書院當中,由此可見一般。

這官廨和公房其實都是朝廷的房子,只不過官廨只給官員免費住,而且是新科進士,且不能住超過一年。而公房只提供給有長安戶籍的百姓租憑,日租十文。若以上一年的公房年租算,共徵得十三多萬貫年租,長安城共有公房兩萬八千餘間。長安城的普通百姓日收入約是百文錢,上焉者或達三百文,而在長安城的單日最低生活費約爲二十文,算下來,一個五口之家只要有兩個有收入之勞力,刨除必要的開支,每月還能節餘三貫即三千錢,支付京城三百到四百文的公家租金當是綽綽有餘的。

而在科舉時,長安城會集了成千上萬的考生,供需極不平衡,房租也跟着暴漲,尤以地近考場貢院的房子爲甚。其諸處貢院前賃待試房舍,雖一榻之屋賃金不下十數貫。要是有些生意頭腦的,在長安城開間客棧,那真的是坐着收錢了……

這王家的人顯然沒料到京城的房租這麼貴,他們入了長安城後,一路打聽,尷尬地發現,他們原是臨川小富人家,居然在長安城租不起一間房屋!因爲便是一間帶小院的宅落,也需要一月十數貫的錢銀。他們起碼要在京城呆上三個月之久,帶的錢除了租房子,還要吃喝拉撒,哪裡夠?

“爹爹,這價錢太貴了,怎麼辦?”

一個少年掀開馬車的簾布,焦急地問道。(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五十四章:是愧疚還是愛戀?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九百章:苦衷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
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五十四章:是愧疚還是愛戀?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十八章:稅制改革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六百四十八章:黔地無匪患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五十七章:帶上軍官踩場子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二百七十七章:大理寺審訊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九百章:苦衷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八百七十章:密謀起事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三百七十章:火炮初成 三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二十八章:魔鬼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