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

盧塵洹在思索着,可他這副模樣,讓朱全垨看得心中頗爲忐忑,也不知道這胖子心中是怎麼想的。

過得好一會兒,盧塵洹總算回過神來,這幾日爲如何攻打水賊,耗費不少心神的他,感官已經有些遲鈍了。剛剛在睡夢中被親兵叫醒,已經很疲憊的他,差點想拔刀殺人。

可當他聽到,有水賊來歸降,還是青龍幫的大當家的時候,盧胖子心中的怒意,突然消失了。別人可能不清楚朱全垨來歸降的意義,但作爲一個政治觸覺極其敏銳的人來說,盧胖子知道,打開梁山水泊的第一把鑰匙,來了。

朱全垨此人,先前有案底在身,海捕文書至今還在懸賞榜上。再加上他是梁山水泊中頗有勢力的青龍幫幫主,更是再適合不過了。他歸順朝廷,就是在釋放一個信號,只要你肯投降,朝廷既往不咎。你看看,連青龍幫幫主都被赦免了,他前面還殺了人!剩下那些梁山水泊中的水賊,抵抗之心是不是減少了許多?

有道是,攻城爲下,攻心爲上。減少了抵抗,自然能吸納不少被生活所迫,身不由己而從賊的破產農戶。其餘的,只要不是十惡不赦,大體上都能接受他的投降。

不過,這麼大的一件事,盧塵洹其實是沒有權力自行決定的。這就得說說大順有些坑爹的兵權制度了。和對應的宋代一樣,因前朝武人作亂,致使胡人奪了中原江山,太祖一向忌憚武人,雖說他也是武人出身。與正史上巧合,太祖也弄出了一個樞密院,實行調兵權和領兵權的分離。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一個大將領軍出征,他只有軍事上的話事權,至於是否接受敵人的投降。卻沒有決定權!更要命的是,只要是有關政治的事情,你這個領兵大將,什麼意見都不能提。你只要好好領着兵打仗就行了。換句話來說,便是軍政分離。

這樣的制度,已經有分工的雛形了。可問題在於,太祖沒有那個眼界啊,他只是規定了領軍大將不能這麼做。那麼做,卻沒有告訴他,自己要派誰來做。於是乎,有什麼重大的事情,必須要上奏摺請示。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等到皇帝送來旨意,估計在外的軍隊,早就屍骸無存了。古語有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有事急從權之說。可太祖的硬性規定。害死不少人。雖說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大將擁兵自重,但凡事怕過頭,一件好事過了頭,也會變成壞事的。

再說了,哪怕皇帝旨意來得夠快,可皇帝他不清楚戰場的真正形勢啊,一旦判斷錯誤,這個領兵大將,是依照自己的判斷,帶着士卒贏得勝利。犯下違抗聖旨之罪;還是遵從旨意,兵敗身死?

反正自大順立朝以來,這個制度,坑慘了不少有才華的大將。一旦皇帝旨意來了。遵從也不是,不遵從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處於優勢方還好,最壞亦不過是錯過了一場打勝仗罷了。要是處於劣勢方,那便自求多福吧。

這也是爲何,短短几十年間。遼國便把曾經天下雄師的大順軍隊,打得節節敗退。自文宗之後,又有哪個皇帝,是真正的文武全才?凡事最怕外行領導內行,皇帝不懂兵事,而指手劃腳的,不敗纔是怪事咧!

盧胖子心中還是感激陸承啓的,這個小皇帝看似年幼,辦事起來,卻能設身處地,爲臣子着想。這次出征,陸承啓把一切該給的權力都給盧胖子了,因爲陸承啓只要一個能讓他體面的結果,起碼這次大規模剿匪,不是一場鬧劇,而是真真切切地爲大順肅清了匪患。

正是因爲如此,盧胖子的壓力才更大。思索了良久,盧塵洹總算開腔了:“本將雖是主帥,可爾等請降一事,尚需奏報陛下,得到應允方可。不如這般,爾等暫且留在此地,待得陛下旨意下達,才另作打算,如何?”

親兵很少見盧胖子這麼客氣跟一個人講話,對方還是一個水賊頭頭而已,無不大跌眼鏡。

朱全垨更是受寵若驚,連忙說道:“將軍擡愛,折煞在下。在下不過一綠林,哪能擔得起將軍這般客氣?在下這五十八人,任由將軍調遣,卻無怨言,以示我等誠意。”

盧胖子的點兵能力不錯,這也是想做一個領兵大將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俗語都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可見點兵能力,是一個將軍必備的技能。

數了一遍朱全垨這些人,盧胖子就納悶了:“五十六人?可你們這隻有四十一人啊!”

朱全垨解釋道:“將軍,剩下的都在車船上……”

聽得“車船”二字,盧塵洹被胖肉擠得顯小的眼睛,突然瞪大了:“你們還有車船?在哪裡,有多少艘?”

朱全垨嘆息了一聲:“只有一艘……”朱全垨也知道,該來的一日還是要來的。既然想要求得朝廷庇護,那這艘車船,便是投名狀了。

聽了朱全垨這句話,盧胖子也沒有了興致。一艘車船,能有什麼作爲?從希望變成失望,不過眨眼時間罷了。盧胖子有些喪氣地說道:“罷了,罷了。來人,找些熟悉控舟之士,去看守那車船吧。順便把船上的人,都帶回來看好,等着陛下旨意。”

說罷這話,盧胖子又轉頭對朱全垨說道:“爾等需得再等幾日了,本將這便寫奏摺,以飛馬急報,送達京城。”

朱全垨有些驚恐,不知道爲何這胖子對他這麼好。朱全垨也不笨,只是懶得想東西而已。盧胖子的態度,總讓他有些心驚膽戰的。

“算了,都走到這一步了,怎麼樣就怎麼樣了……”朱全垨狠下心來,跟在盧胖子後面,往禁軍大營走去。其餘嘍囉四十人,也亦步亦趨地跟着。爲啥?害怕啊!周圍都是真刀實槍的禁軍,自己卻手無寸鐵,除了跟着朱全垨之外,他們還能從哪裡獲得安全感呢?

朱全垨不知道是,等他們走遠了,從他們剛剛站的地方附近,有五六人站了起來。看他們所站的位置,恰好把朱全垨四十一人圍成了一個圓圈。能在火光中,都巧妙地隱藏自己的身形,這些禁軍暗哨的能力,可見一斑。(未完待續。)

ps:謝謝書友明與段的打賞!

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十七章:內閣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四百八十五章:臘八時節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七百六十八章:老天真會開玩笑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夫當關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
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十七章:內閣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四百八十五章:臘八時節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七百六十八章:老天真會開玩笑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六百六十二章:百轉千回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夫當關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