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

“什麼?!”陸承啓大吃一驚,“太后那邊也在爲朕選妃了?”

周芷若竭力掩飾笑意,可彎起的眼角,會笑的眼睛已然出賣了她:“誰讓陛下尚未有子翤呢?最急的人,當然是太后了。她老人家,可是還要含飴弄孫的,陛下遲遲不見動靜,她如何坐得住?”

“還老人家,你見過四十多歲的老人家?我這個便宜老爸真不是東西,禍害人家小姑娘成了寡婦了……”陸承啓心中吐槽一句,嘴上卻沒有話說了。不過轉念一想,適才吃了些虧,難道現在就來福氣了?相對於周芷若的青澀,陸承啓不忍心下手;那這韓鳳兒的身材,就別提多惹火了。要是真的納了妃,豈不是“**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平心而論,哪個男人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只是唐明皇的教訓,還歷歷在目。開元之治,這可是比貞觀之治還厲害的中興之治。只可惜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唐明皇前半生睿智,後半生誤國,功過參半。以史爲鑑,雖然不是同一個時空的歷史,陸承啓內心是不太敢逾越的。本身來說,他就不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現在又身爲帝皇,出格了也沒人勸阻。萬一把大順拖垮了,大權旁落,朝代更迭,他豈不是要屍骨無存?

想到這,陸承啓打了個寒顫,堅決地說道:“朕要以國事爲重,國事爲重……”

周芷若一愣,她自以爲得計,沒想到陸承啓居然冒出了這句“以國事爲重”,她氣苦道:“陛下!”

“韓姑娘是個好姑娘,可‘一入宮門深似海’,朕如何忍心?此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陸承啓一臉正氣地說道。要是此刻有同樣是重生者在旁,看到陸承啓如此,肯定拳腳相加,破口大罵:“前輩子你是吊絲,這輩子做了皇帝,你怎麼還是吊絲心態?一個皇帝,莫說三妻四妾,便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也不爲過!假惺惺,我就不信了,這世上還有不偷腥的貓!”

“陛下,你可知韓姊姊今年已然雙十年紀了?”

陸承啓點了點頭,說道:“略有耳聞……”

“女子十五及笄,雙十年華,已然沒有多少擇選郎君的餘地了。韓姊姊對陛下癡心一片,難道陛下就忍心,看着韓姊姊孤獨終老麼?”

周芷若這句話,觸動了陸承啓心中最柔軟的那根弦。這個年頭,雖然也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相對起高官貴紳來說,平民間的婚姻,還算是自由的。只是女子過了十七八,還沒有婆家,那真的很難嫁出去了。陸承啓還真的很擔心,若是韓鳳兒被他趕出宮去,很可能就是孤獨終老了。

“現在說這些爲時尚早,還是等韓姑娘醒來再說吧……”陸承啓嘆息一聲說道。

周芷若也沉默了,她也知道,若是韓鳳兒醒不過來,那她如此“苦心孤詣”,就成了無用功。

氣氛沉悶下來後,過得一會,陸承啓突然說道:“梓童,你說朕封鎖那日之事,是不是做錯了?現在大順無人不知此事,只是越傳越離譜了……”

“謠言止於智者,陛下何必擔憂?”

陸承啓嘆了一聲,說道:“朕不過是同情秦家家眷而已,那綠林大盜作惡,本不關他們的事,他們也是受害者啊!只是一時好心,卻換來如此後果,朕便覺得,是不是朕做錯了?”

“堵不如疏,陛下也知道這個道理啊?”

周芷若言下之意,便是爲什麼陸承啓選擇了“堵”,而沒有選擇“疏”。陸承啓也知道,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任何皇家的小事,放大開來,都是一國大事。更何況這是在例朝上發生叛亂,皇帝還差點因此“喪命”,足以震驚全國,乃至周邊各國了。時日距那日已然過去了三日之久,想必高麗、遼國也應該得到了消息吧?耶律洪基、王徽會不會暗中樂呵一把,解氣地罵道:“叫你囂張,活該!”

陸承啓腦海中浮現出這一幕,整個人都有點不爽:“百密一疏,朕沒想到居然有人敢頂風作案。朕已然下旨,可還是傳了出去……”

周芷若苦笑道:“陛下,那日人多眼雜,泄漏風聲在所難免啊……”

陸承啓也很鬱悶,沉思了良久,說道:“罷了罷了,事已至此……梓童,你替朕去趟秦府,送些金銀給秦家家眷罷,算是補償了。最好能規勸他們遠離長安城,現如今的長安城,流言蜚語太多了,朕怕他們受不住……”

周芷若點了點頭,算是應承下來。她歷來知道陸承啓宅心仁厚,對待子民比她還好。又時候她有些吃醋,很想問陸承啓是關心他的子民多些,還是關心自己多一些。好在她出身書香名門,恪守禮數,纔沒有問出口。

陸承啓輕輕地把周芷若攬入懷中,柔聲說道:“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朕忽略了梓童,梓童不會怪朕吧?”

這便是重生者的優勢了,換了個帝皇,能如此深情地說出這些話來?周芷若也是雛鳥,三兩句甜言蜜語,這些時日來受的委屈,似乎都忘了:“臣妾知道陛下的苦衷……”

陸承啓擡起她的柔荑,放在自己的臉頰處,深深吸了一口那似幽蘭的香氣,沉醉道:“朕說過,給朕一點時間,待朕把天下處理好了,才能給梓童……”話還沒說完,一根白玉般的手指按在了他的嘴脣:“陛下,臣妾都明白的……”

這便是兩人情到濃時,無需多言了。陸承啓也不多說,輕輕攬住周芷若的脖子,欲吻那施了脣脂的柔脣,周芷若也宛然相就。其實二人把能做的都做了,就是還差最後一道防線沒有突破而已……

“哎呀!”

還沒吻到,陸承啓突然呼痛。

“怎麼了,陛下?”

陸承啓苦笑道:“壓到朕的腳了……”

周芷若突然推開他,嗔道:“身子還沒好,就想使壞!”說罷,站起身來,欲往外走去。

“梓童,你去哪?”陸承啓連忙問道。

“臣妾去給秦家家眷送金銀去……”周芷若頭也不回地說道。

看着周芷若束手在腰前,緩緩離去的背影,陸承啓心道:“這丫頭,真的是越來越有味道了。要是我沒有受傷,剛剛是不是還能忍住?”(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六章:御前侍衛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九十一章:備戰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三章:楊太師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
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六章:御前侍衛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一百九十五章:是虎是貓?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五百三十九章:震驚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九十一章:備戰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三百零六章:驚鴻一瞥第三章:楊太師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