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

馬車經過終點站皇家大學的月臺減速,緩緩地停住了轉動。馬車內的陸承啓和張載,相談正歡,卻沒有感覺到馬車停住了。

待得馭車內侍來報,請陸承啓下車,才知道已經到站了。陸承啓請張載先下車之後,才跳下馬車,隨口問了一句:“這馬車走了多久?”

內侍恭恭敬敬地說道:“回陛下,約摸一盞茶時間多一些。”古人計時,一盞茶約是一刻鐘,一頓飯約是半個時辰(古人講究細嚼慢嚥,大抵也是食物較爲粗糙,纖維素較多的緣故),一炷香約是兩刻鐘(半個小時,通常來講,這一炷香指的是一般供奉祖先的香,較細較短),一壺酒約是一個時辰。

陸承啓聞言,點了點頭。以四十多公里的時速,走三十餘里,也就是十五公里左右的路程,只需要十七八分鐘,也算是不錯的了。而且這馳道顯得很平穩,沒有顛簸感,陸承啓對此很滿意。

而站在一旁的張載,也饒有興趣地打量起這輛奢華的馬車來。張載看書很多,也很雜,可是這樣的馬車,他也是沒有見過,只是隱約間覺得,有些秦代馬車的特點。可馬車上,有很多極盡巧思的地方,張載都不知道有何用處。

陸承啓見張載很有興趣的模樣,笑着說道:“先生似乎對這馬車很感興趣?”

張載也不掩飾,讚道:“如此平穩的馬車,草民還是第一次見。有幸和陛下同乘,實乃生平快事也!”

“若是喜歡,這樣的馬車,以後先生乘坐的機會不會少了,因爲這馳道和馬車,都是由皇家大學的師生們共同研製出來的。”陸承啓說到皇家大學,不無自豪感地說道。

聽得陸承啓又一次談及以後即將在那工作的地方,張載更是來了興趣,仔細瞅了瞅馬車的零部件。指着一塊固定在馬車車抽上面的硬木,說道:“陛下,敢問這是何物?”

陸承啓才注意到,這馬車輪子兩邊的車輪上。各自在車抽上,安裝了一塊硬木。硬木後面則連着一條麻繩,麻繩穿過鑄成的鐵孔,並不影響駕車。

這樣的裝置,不就像後世自行車一樣的剎車裝置嗎!陸承啓記得。先前唐勳跟他說過,想必也是經過實驗,確實有效才安裝上去的吧。

陸承啓詢問馭車內侍,果不其然,這是剎車的裝置。只要拉動在車轅上的麻繩,牽動硬木,便能起到制動效果。古人巧思,果然厲害,不輸後人也。

陸承啓感慨一聲,遂向張載說道:“先生。皇家大學不同以往私塾,書院,你真的要前去任教嗎?”

張載見得這般巧奪天工的馬車,哪一處細節都顯出巧思來,心中對這些皇家大學的學子們充滿了好奇,進一步詢問皇家大學的事情。

當陸承啓把皇家大學的辦學宗旨說出來之後,張載陷入了沉思之中。以工匠、算學培養爲主,醫學、自然學培養爲輔,連學子原先很多都是不識字的。這樣的學生,和張載想象中的學生。大相徑庭,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陸承啓卻好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一面描繪着皇家大學的未來,一面暢想着這些學子的創造力。似乎對皇家大學充滿了信心。

張載聽完陸承啓敘述,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陛下,這些學子,都不學聖賢書嗎?”

陸承啓一愣,突然笑道:“學,當然學。只是老師稀少。唯獨由楊太師兼任。若是得先生幫助,太師的擔子就少一些了。”

張載恍然大悟,陸承啓還是有些羞愧。他招收的學子,雖說都很聰明,大多有一技傍身。可幾乎都不識字,楊道奇教授也不是教聖賢之道,就是直白地教他們認字而已。至於讀聖賢書,不排除有學子自己會看,可要是說大學教授,那是不可能的。這也和陸承啓先前的觀點有關。

先前陸承啓認爲,儒家學說不過是禁錮人的玩意,不值得學。可通讀了儒家經典之後,陸承啓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儒家思想能萬古長青,是因爲它講述的是天地間的規律,乃是一部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孔子曰仁,孟子曰義。乃是實現自身和諧,身邊之人和諧,從而家庭和諧,國家和諧。這是有大道理,大智慧蘊藏在裡面的。後世很多人都誤以爲中國一直沒有信仰,其實儒釋道,哪一種不是信仰?

陸承啓說的假話,不過是想讓張載安安心罷了,並沒有什麼惡意。陸承啓此刻也明白了,一個人沒有相應的道德,掌握的能力越大,他的破壞性也就越大。儒家恰好是讓一個人能自我修煉,自我反省的思想,適合教化萬民。皇家大學既然成了大學,雖然生源不行,可寬進嚴出的,自然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優秀人才,不僅專業技能要過硬,更加要學會做人。

陸承啓讓張載擔任講師,自然是看中他的學說,講述的是做人、學習的道理。

因爲時間關係,待得內侍再次把馬車轉向,經過凹槽進入馳道之後,陸承啓和張載再次乘坐有軌馬車,返回長安城城北。

因爲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陸承啓此刻顯得有些不自在,可以避開了皇家大學的事情,只是請張載多些講授聖賢之道給這些學子,讓他們能真正成才。

待得回到長安城城北站,等候多時的長安城百姓,聞訊趕來的京兆府百姓都沸騰了。這樣的沸騰,到了陸承啓和張載下車之後,更是達到了轟動的境地。

陸承啓用事實證明了,這有軌馬車,就是快捷,舒適,安全!

有了皇帝親身做廣告,這馳道,想不火也難啊!

精明的商人,已經開始找門路詢問,什麼時候能修通京兆府的馳道了。而前來觀禮的讀書人,則對陸承啓鄭重接待連功名都沒有取得的讀書人非常震撼。

這張載何德何能,居然讓陸承啓如此禮賢下士?就算是內閣首輔,也不見得小皇帝這麼尊敬吧?與皇帝同乘馬車,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修築的鋼鐵馳道,這樣的聖眷,又有誰能達到?

就憑着張載說的那幾句“狗屁不通”的話?在場的讀書人都很不屑,這些話,他們誰不說得出來,爲何張載能成聖成賢,他們卻沒有被賞識?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張載沒有功名卻能得到聖賢之稱,很多讀書人不服,以至於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引起了大順境內的轟動。(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學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632章:化身巡考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615章:密旨到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
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對勁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學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五十章:金榜題名第632章:化身巡考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615章:密旨到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