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保鏢

待得秦明進了官廨之後,身後那羣沒心沒肺的學員開始不屑地說道:“不就是比我們好運了點,至於這麼囂張嗎?”

他們也是說說罷了,秦明能破例成爲教習,總是有他過人之處的。其實在平常,他們的關係還不錯,經常開玩笑,這一句,也不過是玩笑話罷了。

卻說秦明跟隨着狼狽的小書童進了官廨之後,便見到蘇軾在院中相候了。秦明沒見過蘇軾,所以開場白是由蘇軾說的:“不知閣下是?”

秦明見尚有其他人在場,有點爲難地說道:“不知道蘇主事可否借一步說話?”秦明的神秘,讓蘇洵和蘇轍都有點不喜。

但蘇軾得了聖旨,知道秦明十有**是小皇帝派來的,當即說道:“請隨子瞻來。”

兩人移步去書房後,蘇洵和蘇轍嘀咕開了:“這個丘八神秘兮兮的,也不知道是好是壞。要是聖上派來的,這丘八這般兇狠,豈不是說此行會有危險?”

蘇洵說到這,有點坐不住了。他一生與正室原配程氏生了六個孩兒,三男三女,卻僅有蘇軾、蘇轍能長大成人。蘇軾現在是蘇家的希望所在,他又怎麼捨得他去冒險?還真別說,蘇洵是有很擅長政論的,政治觸覺一點都不比朝中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員低。他暗自琢磨道:“現如今大順國內不平,難道聖上要派我兒去剿匪不成?”

也難怪蘇洵這般想,大順朝的將軍,歷來是儒將比不識字的武將吃香。也就是這些年來,出了一個韓伯珂而已。前四代帝王,都曾派出過文人爲將,再加上有民間消息稱,禁軍在山東路剿匪失利,蘇洵這麼一聯想,便得出這個結論了。

這隻能說,蘇洵還是以老眼光看待陸承啓這個小皇帝。陸承啓向來遵循的原則是。專業的東西,就要交給專業人士去做。他不會傻到,用一個什麼都不會的文人爲主將,那簡直是把幾萬將士的性命不當回事。陸承啓看中的是蘇軾對於律法的思考。三路拐賣兒童之事,自然要派一個業務精通的,官職又不是很高的官員去辦。這麼一來,蘇軾便進入陸承啓的視線之中了。陸承啓料定此行有坎坷,爲了保證蘇大才子的人身安全。陸承啓特地給了他尚方劍,讓他可以調動廂軍、三路的監察士。有這樣的保護,陸承啓還不放心,還急匆匆的派人去皇家軍校宣旨,調來了他信得過的教習秦明。如此用心良苦,看得出陸承啓是對蘇軾很器重的。

奈何蘇老泉關心則亂,心憂兒子之下,自然便想偏了。這不,現如今他一個勁地想當面求見陸承啓,要小皇帝撤銷蘇軾這趟公差呢!

這邊廂。蘇軾和秦明進了書房之後,秦明以其專業的技巧,仔細觀察了一番,確保隔牆無耳之後,才低聲把他的來意全盤托出道:“蘇主事,我乃皇家軍校教習秦明,奉旨前來保護蘇主事的。蘇主事前往南方,則由我和我的學員,充當蘇主事的保鏢。”

“保鏢”一詞,是陸承啓說出來的。秦明不明其意,也就順帶着用上了。蘇軾一愣,苦笑道:“陛下可是把子瞻當做鏢物了?”

秦明這才明白,保鏢一詞的原意。原來。古代有一個專門幫人運東西的,類似於後世快遞一樣的服務,喚作鏢局。鏢局是受人錢財,憑藉武功,專門爲人保護財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民營機構,又稱鏢行。鏢局裡面的鏢師。一般都是江湖豪客,在江湖上沒法混之後,投身鏢局,做了鏢師。保鏢一詞,原來是指鏢局在接受客商委託,派遣有武藝的鏢師,保護行旅安全,稱爲保鏢。這裡小皇帝動詞活用成名詞,報保鏢一事,變成了秦明他們的稱謂。

而秦明又讀的書少,江湖更是沒有觸碰過,便順口講了出來,結果蘇軾會錯了意,以爲小皇帝把自己當做鏢物了。

好在這無關大雅,秦明笨嘴笨舌地解釋一番之後,聰敏的蘇軾便知道了小皇帝的意思,也從中明白了小皇帝對自己的看重,當下心道:“有了皇上的全力支持,我要是辦不好這個差事,也沒臉回來面聖了。”

兩人互通了信息之後,蘇軾求情道:“秦小哥,我父年邁,此去經年,不能孝順我父。我母已逝,家中止有子由一人。可否讓子瞻與老父用過踐行宴,才動身?”

此時孝悌教育深入人心,秦明雖然爲難,也知道蘇軾的孝心。躊躇一番說道:“蘇主事最好在兩個時辰內辦完踐行宴,不然天色黑了,我等便去不到鳳翔府了。”

蘇軾聽得他寬宏大量,一躬而拜大喜道:“多謝秦小哥!”

兩人出了書房,秦明當即告辭,約定兩個時辰後出發。見蘇軾沒有立時動身,蘇洵連忙讓家僕書童去買酒買菜,置辦宴席,送別蘇軾。

見老父忙上忙下,爲他準備衣裳盤纏,蘇軾過意不去。正想幫忙的時候,蘇洵卻囑咐道:“子瞻,爹爹不知你公差是什麼,可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皇命須得用心辦,卻不能搭上了自身性命。爹爹只剩你們兩個兒子了,不想你出什麼事!”

蘇軾聞言,眼眶溼潤,連聲應是。

卻說垂拱殿之中,陸承啓正在聽小黃門的復旨,連連點頭。待得復旨完畢,揮退了小黃門之後,陸承啓又思索開了:“蘇軾此去,恐怕我得扶出一個能臣幹吏來。只是可惜了蘇東坡的詩詞,大多不能面世了……”

陸承啓知道,這是自己的名人情懷在作怪。本來就是異時空,再加上他這個不確定因素在裡面,歷史的走向更是難以預料的了。至於未來是好是壞,就算是他自己,都不能判斷得出來。當然,陸承啓有信心,不會重蹈宋代、明代的悲劇,被遊牧民族入主了中原;更不會讓清末那些愚蠢的滿人八旗,把泱泱大國,堂堂中華,淪爲西方列強殖民地的!

“等到商人集團壯大,綁上了我的戰車,任誰也撼動不了這個既得利益集團一分半毫了!”陸承啓把目光放在了身後地圖上的沿海,似乎看到了商埠上,出海船隻揚帆起航的壯觀景象,看到了因爲出海口而迅速帶動的經濟發展,看到了新興的新型城市的興起……(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三章:楊太師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十七章:內閣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八章:戶部尚書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
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七百七十二章:死無對證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九十五章:大勝第一百六十八章:世家門閥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二百六十七章:轟動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二十六章:皇家軍校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四百章:別以爲朕不知道!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五十三章:狀元遊街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七百二十九章:賑災有方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三章:楊太師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十七章:內閣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八章:戶部尚書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