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宋老爺擺了擺手,說道:“這都是老身愚見罷了,做不得準的。”

蘇軾嘆道:“若天下人,都像宋老丈一樣見識,那天下何愁不太平?”

宋老爺苦笑道:“老身不過在範相任知永興軍、幽州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幽州期間,做過範相的親兵,受了範相鼓勵,方纔以不惑之軀開始奮發讀書。只恨爲時已晚,不能報效朝廷。卸甲歸田之後,回到家中,購置了幾畝閒田,我兒亦不喜讀書,唯有把希望寄託在孫兒身上了。”

蘇軾聞言,起身拱手說道:“原來老丈是範相親兵,上過戰場之人,當受的子瞻一拜!”

宋老爺苦笑道:“老身有什麼好拜的,不過閒雲野鶴一隻。這把年紀了,都一隻腳踏入了棺材。若能看到孫兒金榜題名那日,便是死也瞑目了。”

蘇軾笑道:“宋老丈,你身子骨這般健朗,再活個二三十年也不是難事。這等話,切莫再說。”

宋老爺講完了自己的生平經歷,總算把心中的算盤講了出來:“依老身看來,公子似乎是身有功名之人?”

秦明聽了這話,未曾放鬆過的神經再一次緊繃了起來,與其他學員對視了一眼,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先制住這老頭再說。不過,聽這老頭說,他做過范仲淹的親兵,想必也是有武技在身的,恐怕此舉得花費一番周折才行。

蘇軾聽了,迭口否認道:“老丈說笑了,若我有功名在身,又怎麼會周遊天下,無所事事?在下不才,不過是一介舉人罷了,今年春闈不中,纔到處周遊,想發泄一番苦悶的心情罷了。”

大順的舉人,非終身制。如果貢試不中,則下一科還要再參加州試,取得功名才能進京赴考。這是太祖爲了保證科舉公平性,才定下來的。如果一考定終身。這不是對那些因毫釐之差而失去舉人資格,又要窮耗三年時光的秀才很不公平嗎!

宋老爺聞言,哈哈大笑道:“便是能通過州試,也很不錯了。起碼公子的才學,是比老身大得多了。唉。老身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公子能否應承?”

蘇軾小心翼翼地說道:“老丈且說來聽聽?”

宋老爺也不客氣,把心中的所想一股腦講了出來:“先前公子也看到了,老身那兩個孫兒,也算是有點資質。只是奈何窮鄉僻野之中,沒有良師,老身學識又淺,此際再教他們,每每感到力不從心。老身看公子一表人才,胸中所學。定然囊括儒家典籍。老身想聘請公子,做老身那兩孫兒的先生,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蘇軾一時間沒想到,這宋老爺,居然想讓他做一私塾先生!還未說話,宋老爺又補充說道:“錢銀方面,老身絕不會比任何一個先生少。若是公子想再赴京趕考,老身還有盤纏奉上。”

聽得出宋老爺言語中的拳拳之意,蘇軾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拒絕了。怎奈何,他並不是甚麼舉子。此刻忝爲欽差,奉旨查辦拐賣兒童一案。公務在身,又如何能答應?

想到那兩個如同畫卷中的孩兒,梳着兩個髮髻。紅脣白膚的,就像神像裡的哪吒一樣,蘇軾也是很喜歡的。只是實在不能答應眼前這宋老爺,畢竟他一來沒教過人,二來又沒時間教人,萬一誤人子弟了。怎麼辦?

蘇軾腦筋急轉,突然靈光一閃,心道:“有了!”當即說道:“老丈,在下才疏學淺,實在擔不起這等重任。不過,在下知道一當今世上大儒,或許能薦令孫,拜入他門下。”

宋老爺聽蘇軾當場回絕,心中有些心灰意冷,此刻聽他這般說,又升起了一絲希望,但還是提不起勁來:“哦,是哪位大儒啊,且說來聽聽?”

蘇軾笑道:“這位大儒,身無半寸功名,卻深受當今聖上看重,聖口御封爲聖人,現於聖上創辦的皇家大學教書。在下有幸,曾與這位大儒,有過幾面之緣,相談亦甚歡,受益匪淺……”

聽了這話,宋老爺真個覺得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蘇軾尚未說完,宋老爺就心急火燎地問道:“這位大儒,是張載張聖人?”

蘇軾頗爲驚訝:“老丈,你也知道張聖人的大名?”

宋老爺自身旁的茶几下,拿出厚厚一沓《大順民報》,遞給蘇軾,笑而不語。蘇軾不需要看,也明白了宋老爺的意思,他也是有看《大順民報》的。

蘇軾苦笑道:“原來老丈亦不是不聞世事之人!”

宋老爺嘆道:“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有了這報紙,老身亦能知曉天下大事。張聖人之名,早已如雷貫耳,只是無緣能見罷了。不過,那皇家大學專門招收十五年歲之上的男子,我孫兒今年不過七八歲,如何能入?”

蘇軾笑道:“張聖人不過在皇家大學掛個名號罷了,雖也授課,但聖上亦沒有不準張聖人收徒啊?若日後老丈去到京城,可憑在下的信,便可闡明來意了。”

宋老爺連聲說道:“原來如此,那敢情好啊!來人啊,筆墨紙硯伺候!”

蘇軾心中苦笑道:“子厚,你我爲忘年交,今天拿你出來做擋箭牌,也莫怪我了。”原來蘇軾性喜交友,爲官漸久,便利用沐休之日,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君子。其中,蘇軾專門去皇家大學拜訪了張載,與他交談良久,兩人互相印證,引爲了忘年交。時年蘇軾二十有六,而張載卻已然四十有三了。

蘇軾的字,也是獨樹一幟。頗懂書法一道的宋老爺,在一旁磨完墨之後,看到蘇軾寫下第一個字,便大叫道:“妙!”

蘇軾面紅耳赤地寫完一篇推薦信之後,宋老爺則沉浸在蘇軾的書法之中,連信的內容,都不曾留意了:“……字形姿媚,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筆圓而韻勝,好字,好字!”

秦明湊過來一看,發現蘇軾的字,與他所見的楷書皆不同,心中不由地說道:“嘿,看來也不過如此嘛,這蘇大狀元的字,就好像蛇爬一樣。就是我來寫,也比他好多了!”

蘇軾的書法便是這樣,認可他書法的人,便說他的書法不拘一格;若是不認可他書法的人,則說是不值一文。皆因蘇軾的字,實在太隨意,太有特色了。與前朝那顏筋柳骨,有很大的不同。(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六十四章:錢荒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
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三百零二章:一同吃酒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五十六章:大學落成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三百一十八章:授劍欽差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六百五十三章:西廂一夜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一百九十六章:手下見真章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六百零一章:聲東擊西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六十四章:錢荒第630章:不是滋味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二百四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六百四十九章:不安分的安南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九百三十八章:女真蠢蠢欲動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