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

遼國上京臨潢府,知北院樞密事蕭胡睹的府邸之中。

皇太叔耶律重元和楚國王耶律涅魯古正在蕭胡睹的府上做客,全部閒雜人等都被屏退出去了,廳堂內外集齊了蕭胡睹一黨。主要人等有耶律重元父子、蕭胡睹、陳國王陳六、衛王西京留守貼不、林牙涅剌溥古、統軍使蕭迭裡得、北院樞密使蕭革、旗鼓拽剌詳穩蕭敵烈、國舅詳穩蕭胡篤、南院副樞密使耶律撒剌竹這幾個人。

這次聚會,對外的名頭是家宴,由蕭胡睹宴請大家。其實大家都明白,經過了幾次接觸之後,形成了以耶律重元爲首的奸黨。如今他們已經成了綁在一條繩上的螞蚱,朝廷內外無不知他們是一黨的。

果不其然,現在廳堂之中,耶律重元是坐在上座的,其下則是耶律涅魯古。而蕭胡睹是其中穿針引線之人,首先開口說話了:“皇太叔召集我等過來,想必是有什麼好事要宣佈?”

耶律重元還未說話,耶律涅魯古就開口了:“諸位,父帥要有一場富貴,贈與大家,不知道大家要不要?”

陳國王陳六是耶律重元父子之外,地位最高之人。只是他的地位很尷尬,他的母親是個漢人,他父親是耶律氏的一個小部族族長。由於他的哥哥們都被徵兆去打草谷,結果全都戰死在順遼邊境,他纔有幸做了這個小部族的族長。但從來不受人待見,便是這個陳國王的名號也是拿來侮辱人的。遼國朝廷用他母親的姓氏給他封號,這不是明擺着侮辱人嗎?好在陳六心機頗深,坦然受之,還把自己的名字從耶律喇乍改爲陳六。一來,耶律喇乍這個名字,本身的意思就不好,相當於垃圾的意思;二來取名陳六,也算是服軟,隱藏起自己的禍心;更重要的是,陳六這個名字,讓他時刻不要忘了他身上有漢人的血統,提醒他不要白日做夢,遼國朝廷是不會承認他這個小部族的了。要想進一步取得更多的東西,就要造反!從這個層面來說,陳國王陳六比蕭胡睹更具有賭徒性質!因爲他知道,若是賭博不成,他的部族拖下去,就會慢慢被其他耶律氏吞併了。

陳六聽得耶律涅魯古這麼一說,心思立馬活絡開了。送他們一場富貴,除了從龍之功,他的地位這麼尷尬,能有什麼富貴可言?

想到這,陳六喝着遼國特有的奶茶,掩飾了一下自己的心虛,然後才接話道:“不知皇太叔,能贈與甚麼富貴給我們?”

他們這裡一黨,有陳國王、衛王,還有知北院樞密事、北院樞密使,已經差不多位極人臣。北院樞密事、樞密使想要更進一步,除了原先的上司都掛了,或者都被撤職,他們是沒有機會的。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耶律重元要做什麼了。

耶律涅魯古說道:“當今聖上重用奸佞,耶律乙辛似忠實奸,蕭虛烈貪財,父帥忠心耿耿,卻不得重用。”

聽到這,耶律重元也開腔說道:“唉,若是如此,當初先帝駕崩後,我就爭一爭那皇位了……”耶律重元現在想起的是,當初遼興宗在酒醉時答應死後傳位給他,使他和其子耶律涅魯古都起了謀奪帝位之心。後來興宗病重之際,又召耶律洪基“諭以治國之要”。興宗死後,耶律洪基能順利地繼承皇位,都是遼興宗一手佈置的。在遼興宗如此謀料後事的前提下,耶律重元都不在臨潢府,如何能爭奪皇位?

是以這話一出,在場的人臉色都微微一變。大家都明白,以遼興宗之能,又豈是他耶律重元能比擬的?便是駕崩後的佈置,耶律重元都還是比不上!

但此話一出,耶律重元不臣之心就昭然紙上了。陳國王陳六和衛王貼不對望了一眼,由貼不說道:“皇太叔乃宗室,繼承大位自是名正言順。只是當今聖上春秋正盛,奈之如何?”

餘下之人也都明白了耶律重元的謀逆之心,可都在一條船上,想要脫離已經遲了。北院樞密使蕭革點了點頭,說道:“當今聖上雖然爲人昏庸,忠奸莫辨,迷於酒色,好漢文化,可大遼一片平和,如何能反?”

林牙涅剌溥古說道:“不錯,再加上守衛上京的四十萬宮帳軍,我等區區幾萬兵馬,如何能攻得入?”

衆人皆附和此言,耶律重元笑道:“就是如此,才召集大家,商議一番,看能不能巧取帝位。”

一直不出手的國舅詳穩蕭胡篤突然說道:“除非陛下退位讓賢,不然不可能……”要說這裡面謀反意志最不堅定的,便是這國舅蕭胡篤了。此人性格反覆無常,除了蕭胡睹之外,沒人敢相信他。而蕭胡篤的真正後臺,則是耶律洪基的皇后蕭觀音。作爲蕭觀音的舅舅,雖然是表的,但也是國舅不是?

他能做到詳穩,做到宿直官,也是佔了國舅這個身份。他也知道自己沒啥本事,武藝平常,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頂天了。要想再進一步,除了蕭觀音在耶律洪基耳邊吹吹枕邊風之外,便沒什麼機會再升遷了。官職不升,哪裡有錢有美人?

北院樞密使蕭革是與蕭胡睹狼狽爲奸的,當即說道:“耶律洪基又沒有像南邊漢人小皇帝一樣撞壞頭腦,怎麼會退位?”

南院副樞密使耶律撒剌竹說道:“那就只有舉兵一途了,可我等的兵力加起來,也不是宮帳軍的對手啊!”

耶律涅魯古陰沉沉一笑,說道:“哼,上次耶律洪基只帶一千多人出去圍獵,要不是我們沒得到消息的話,此刻開皇殿上的龍椅已經換人了!”他說的是實情,當知道此事後,耶律重元父子氣得差點沒殺人。要知道那會耶律洪基身旁只有一千多人,多好的機會啊!而且他們已經離開了臨潢府的範圍,去了差不多六日纔回。這麼長的時間,宮帳軍、御帳親騎便是想要救援也來不及了。白白錯失這樣的好機會,耶律涅魯古氣得直跺腳,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耳光……(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六章:御前侍衛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九百章:苦衷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六百七十八章:施藥局、養濟院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627章:制科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八百六十六章:寇邊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
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六章:御前侍衛第二章:失魂症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九百章:苦衷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六百七十八章:施藥局、養濟院第八百五十五章:七年後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627章:制科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八百六十六章:寇邊第一百五十六章:馳道初成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三百二十六章:關學興起的前奏第三百六十三章:傳授經濟理論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五百二十一章:子母炮 下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九百七十四章:治水大成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