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

馮承平的臉色不定,怕被陸承啓看出來,連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他原先就是茶酒精通,一品之下,發覺舌尖上的味道有些不對勁:“陛下,這茶好似有些不對勁啊……”

說出這句話後,馮承平就有些後悔了。貢茶四十餘種,他大部分喝過,就算是沒喝過的,也大約知道是什麼味道。可這茶明顯不同,入口而甘,清香沁鼻,貢茶能如此清香?禁不住有此一問。

陸承啓翻着一堆奏摺,頭也不擡地說道:“不對?怎麼不對了?哦,是了,朕前幾日換了新茶,並非貢茶,而是什麼洞庭新血茶,朕嫌名字不好聽,該叫成‘碧螺春’了……”

“碧螺春?”馮承平心中有了底,再喝了一口,確實解渴回甘,十分清香。

這時,陸承啓直起了身子,嘴上說道:“總算是找到了……”

能在一堆奏摺裡找出這封奏摺,也算陸承啓記憶力好了。其實馮承平早有準備,若是小皇帝找不到的話,他還有備份的。就算小皇帝沒有選中題目,他在一邊旁敲側擊,總是能確定下來的。此間距離秋闈之日,不過月餘了,要印上幾萬份試題,還是有點趕的。現在長安城郊的印刷作坊早就排得滿滿當當,不提前一點,怕是無法準時開考。馮承平怕弄砸了飯碗,才如此上心的。

只見陸承啓攤開了早已批示過的奏摺,掃了一眼,說道:“朕早已選出題目,奈何政事繁忙,竟忘了送至禮部。這樣罷,馮卿你且記下便可。我朝科考,只考經義,論,策。依朕看來,經義一題,就選‘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這題好了,朕倒想看看有多少阿諛奉承之輩。其二便是‘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而能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這句話應當不難找吧?”

馮承平連忙說道:“陛下出題,爲世人衆所皆知之經義,其一出自《論語·泰伯》,其二出自《禮記》,想必舉子都應知道。”

陸承啓點了點頭,說道:“知道就好,不過越是平常題目,越能看得出舉子們的思想。”

馮承平心道:“可不是,要是這麼簡單,想要脫穎而出,就更得標新立異了。”不過他也知道,經義只是小道耳,自元綬年間以來,大順的科舉不再以詩賦取士,而是以經義、策、論取士。其中經義是基礎,所佔比例很低。所以很多死讀書的人,往往經義記得很熟,卻在策、論上毫無建樹,被無情地黜落下來,成了“不第秀才”。而一些經義只能說中規中矩的,卻在策、論上大放光彩,往往則能中進士。這也是大順科舉進步的一個表現,不再重虛幻的詩賦經義,而重實用性更強的策、論。

陸承啓點了點頭,說道:“經義不過考舉子們的根底,策、論方纔是朕看重的。朕觀遍馮卿的奏摺,禮部的臣子出的題,皆不符朕之意。是以朕並不打算用這上面的題目,而是另起試題。”

小皇帝往往有驚人之舉,這也不算是奇事了。馮承平也算是有些心理準備,小心翼翼地問道:“不知陛下有何心儀之題?”

“道之以政德之論。”

陸承啓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個題目原是出自《論語》“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馮承平大爲吃驚,連忙說道:“陛下,此題若出,恐不好斷文章之優劣!”

陸承啓一愣:“爲何如是說?”

“孔子之言,世人皆知。道之以德,乃士子所明之理。若陛下持以道之以政,天下士子難以歸心,此一也!其二,若卷面皆爲道之以德,如何斷定成績之優劣?”馮承平憂心忡忡,他怕的是題目出得不好,被天下士子所詬病。這就等於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了。皇帝這邊不討好,士子那邊也不好交待,奈之如何?

陸承啓笑道:“馮卿擔憂,朕亦想過。道之以政,道之以德,皆爲籠統之言也。人性有善惡,豈能區區以政以德便能使之‘道’?此時非上古之時,民風亦非上古之風。信而好古,朕亦好。只是爲君者,不信德,不全爲政,唯有政德相輔,方能督促百姓向善向德!”

馮承平對着話有着一萬種理由反駁,但奈何小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把他放在火架上烤了。他能預見到,放榜那日,他的府門前該會有多少士子扔臭雞蛋,爛菜葉啊!其實這個問題,自春秋以來就有人思考了,並非陸承啓原創。說白了,無非就是道德與法制的爭辯。其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互相讓一步。如果對中國歷史有所瞭解,都會知道一個強大興盛的皇朝,都是法制齊全,道德完備的。要是禮崩樂壞,道德淪喪,律法被踐踏,那這個皇朝就是病入膏肓,等着被推翻了。有一個詞,很適合中國自漢代以來的狀態,那就是外儒內法。

其實法制和道德,完全是兩碼事。法制是強行制約,以國家強有力的武力保證實施的;而道德,則要靠教育。爲何上古時期民風淳樸?那是因爲人口少,聖賢也多,言傳身教,自然民風淳樸。到了現在,人口多了,可聖賢少了,言傳身教不那麼廣泛了,自然社會問題就出來了。律法肯定是要保留的,其實陸承啓出這道題的重點,在於道德建設上面。他很想知道,這些前來科考的舉子們,到底有多少是有真才實學的,能看得到這個方面的。這關係到他施教於民的教育大計,可以說現在就開始鋪路了。

馮承平不能理解,很正常,畢竟他沒有坐在這個位置上。不過諒他也不敢反駁,畢竟陸承啓可不是先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皇帝了,這兩年來他一直充實着自己,在把無關痛癢的奏摺丟給內閣後,他有更多的時間去看經典,瞭解當前世人的思想,才能更好的施政。他要想帶領大順走向復興,那首先就得自己融入這個時代去。(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612章:梯田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九章:掌控局勢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七百七十三章:連綿暴雨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631章:開鑼放卷第八十九章:拔營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二百五十八章:翻江龍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二百七十八章:死不認罪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二章:失魂症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
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七百五十八章:天佑大順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612章:梯田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八百一十六章:怒不可遏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九章:掌控局勢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六百三十六章:施藥局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三百七十五章:開花彈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六百六十一章:秉燭寫折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抽絲剝繭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七百七十三章:連綿暴雨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631章:開鑼放卷第八十九章:拔營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簡單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二百五十八章:翻江龍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二百七十八章:死不認罪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八百七十八章:女婿到訪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三百三十四章:趕路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八十章:等待時機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二章:失魂症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