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榷酒

有人不解地問道:“這子貢和這件事有什麼干係?”

霍四一拍撫尺,放低了聲量,神秘兮兮地說道:“干係可大了!這《大順民報》是朝廷的聲音,藉助皇莊的事見諸於報,肯定想說點甚麼。你想啊,朝廷肯定不會無的放矢的,這裡面定有文章……”

一些人也聽進去了,一些人則無動於衷,追問道:“你這‘說三分’,惟恐天下不亂啊!我們倒想聽聽,這裡面有什麼文章?”

霍四搖頭晃腦地說道:“你們想啊,這‘品茗軒’秉性的是‘端木遺風’,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朝廷放出這個來,豈不是在說現在有人愛財卻取之無道?”

這番話猶如在平靜的湖泊裡丟下一塊巨石,瞬息間就激起了一大片水花。樊樓裡騷動起來了,所有人都震驚莫名,然後開始交頭接耳。能混到達官貴人這個階層的,都不傻。哪怕再掉進錢眼裡,這時候都該警醒了。

可惜這世上,還是有很多不信邪的人,或者說他們心存僥倖:“‘說三分’,你這算是在危言聳聽吧?朝廷都沒有傳出風聲來,你怎麼這般篤定?要我說啊,你就是惟恐天下不亂!”

霍四風輕雲淡,沒有一絲惱怒:“這位客官說得好啊,朝廷是沒有傳出風聲,這些都是小的揣測的。有道是天威難測,凡人怎能懂?不過依小的看,這聖上自登基以來,懲斃貪官,任用賢臣,減免稅賦,撥款治水,興修水利,鼓勵墾荒,平靖海內,外御強敵,與民休息。你我今日有幸能在樊樓安心吃喝,多是託了聖上的福氣。這兩年來,新政伊始,商稅開徵,這生意是好多了,做買賣的也多了起來。人一多,心就雜。拿咱長安城的酒樓來說,就有些酒樓不地道,在酒裡摻水。其實大家都是明眼人,這酒裡作假,一吃便知。有句話都傳開了,這酒一斤,水一斤,酒瓶又一斤。咱樊樓就不會了,真材實料,童叟無欺,諸位想必也對樊樓的聲譽有所耳聞。咱樊樓酒菜不算頂尖,和豐樓、和悅樓都比咱的好,可咱樊樓爲何還是做得風生水起,靠的就是四個字,‘童叟無欺’!”

“啪啪啪……”

掌聲適時地響起了,衆人循着聲音一看,卻是一個大腹便便,一看就知道是養尊處優那種。

“說得好!”這胖子一身綾羅綢緞,活像一尊彌勒佛自蓮臺上下來了。

“這人是誰?”有人開始竊竊私語了。

“這你都不知道,樊樓東家啊,聽說是在朝中有關係,本朝太宗皇后的親家,也算是國戚了。嘿嘿,不然的話,這生意哪能做得那麼大?”

“嘿,這連襟到了現在,可是八杆子都打不着了,還能做這麼大生意?”

“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不僅在朝中有關係,江湖上也有關係,靠山硬的很!”

一說到“江湖”,一些食客就鼓譟起來了。莫說漢人無血性,其實在秦地,漢人還是個頂個的漢子。

樊樓東家很欣賞霍四,簡直是人才。在這檔口,都忘不了給樊樓打廣告。其實霍四也不算抹黑對手,畢竟這酒裡摻水,大家也司空見慣了。長安城還好,畢竟天子腳下,萬一捅到京兆府衙門那裡,這酒樓聲名就狼藉了。其餘州府,只要關係硬的,哪個不賺這個黑心錢?這也不怪他們,主要是大順釀酒業管得太嚴格了。這種制度,喚作榷酒,又叫榷酤。顧名思義,就是朝廷嚴格控制民間私釀自賣酒類,重者可判刑。當然,果酒除外。

這酒怎麼能控制得了呢?

原來這要釀酒,須得有酒麴。朝廷控制了酒麴,這酒自然就釀不了了。朝廷爲何控制釀酒?衆所周知,這酒是糧食釀出來的,糧食賣不了幾個錢,可要是釀成酒,那價錢就貴多了。朝廷這是怕所有人都一窩蜂去釀酒,把糧食都搞沒了,難道要靠喝酒度日麼?便出臺了這榷曲政策,嚴格限制釀酒的數量,怕的就是浪費糧食。這都和生產力有關,這時的糧食產量不高,人都養不活,哪裡有什麼餘糧去釀酒!所以酒少了,自然更貴。酒貴了,朝廷的稅收就多了。就算是現在有了商稅,這酒稅和商稅還是分開繳納的。

商人重利,酒這麼貴,有什麼辦法賺些快錢嗎?歪腦筋一動,這酒是水狀的,摻水不就行了嗎?於是乎,一個人做了,跟風的就來了,一時間,大順境內,水酒真的就成了水酒。

大順爲了控制釀酒,在榷酒形式做了很大功夫,在全國通行的有官監酒務(酒庫)、特許酒戶和買撲坊場。朝廷在州、府一級設置釀賣酒麴、徵收酒課的機關稱作都酒務,縣一級謂之酒務。酒務設有兩種性質的監官,一種是專掌酒榷的行政管理人員,監管釀酒生產過程,另一種是專督酒課的官吏,由他們負責徵收酒稅。而買撲坊場的性質實則是一種包稅制,這裡的坊場指的是酒坊酒場。其方法是先由有資產作抵押能力的包稅人,與官府簽定一個契約。承包通常以三年爲一期(當時稱作界),承包期間包稅人即獲得釀賣權,其他人不得插足,不過包稅人要按契約規定的酒課額,按期向官府交納酒稅,若不能如期交納,將受到罰款處置。包稅人經營坊場,因管理不善出現虧本或破產,則將其抵押的資產沒收充公。

這酒稅也是最容易滋生**的,前兩年整飭官場,官監酒務就揪出十餘大魚,俱掉了腦袋。大順之前不是沒有商稅,而是壟斷性的商稅,做買賣的人少,量不多,這稅收自然也就上不來。

言歸正傳,這霍四見東家來了,更是賣力地說道:“所以啊諸位,朝廷這是要出手了,要不想被殃及池魚,這些坑蒙拐騙之舉,還是趁早收手爲好!”

那樊樓東家笑眯眯地看着霍四,更像彌勒佛了。他似乎在看一件珍寶一樣,盯着霍四想:“這小子太對脾性了……”他知道今日這齣戲一旦傳出去,估計樊樓的名聲,就徹底打響了!想到那滾滾的財源,這東家能不高興嗎!(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625章:租房難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二章:失魂症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三章:楊太師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八章:戶部尚書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632章:化身巡考
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625章:租房難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二百三十七章:風水“大師”第七百二十五章:乘勢而起第五百六十七章:戲耍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二章:失魂症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三章:楊太師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八章:戶部尚書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632章:化身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