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

聽着堂下大臣們如同菜市場般的爭論,引經據典,陸承啓卻充耳不聞。古人對經濟學的認識幾乎爲零,他們只知道鑄幣鑄幣再鑄幣,卻沒想過真正的原因是是什麼。陸承啓也沒指望過他們,只是在苦思冥想,希望記起大學時學過的經濟學知識,看能不能從中找出一個辦法來。

他要找的辦法,是能一勞永逸的,而不是隻治本不治根的笨法子。他突然迫切地覺得,要讓人研究一下經濟學了,不然再這樣下去,沒有人懂的經濟學,哪怕商業再發達,被戳破了商業泡沫之後,就都化爲烏有了。

哪怕陸承啓有本事定得下經濟格局,若沒有對經濟學有深刻認識的人才,對經濟走勢進行把控的話,日後沒有陸承啓了,大順朝還是會崩塌的。

一個國家想要正常發展,一個良好的經濟狀況是必不可少的。而想要經濟運行正常,就必須有相應的人才,對經濟進行調控。經濟過熱的時候,適當漸漸溫;經濟過冷的時候,要懂的刺激市場,促進消費。

一時間,陸承啓想得很遠。可當他被堂下百官爭得不可開交,吵得回過神之後,淡淡地說了一句:“銅幣不夠,主因是什麼?”

百官爭吵的勢頭被遏止住,沒人敢回答這個問題。陸承啓又對戶部尚書林鎮中說道:“林卿,可否告訴朕,這錢荒的主因是什麼?”

林鎮中端着朝笏出列,吱唔地說道:“或是鑄錢太少,錢不夠用的緣故……”

陸承啓嘆道:“你們都知道原因,卻不敢說。朕也知道,你們每家每戶都藏有大量銅幣,卻不拿出來用。皆因銅幣鑄成銅器,賣到國外去,可換回更多商品。朕說的可對?”

百官皆沉默,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都是這麼做的,因爲朝廷給他們的俸祿,都是足兌錢,一貫千文。爲了獲得更大利益,他們就會把銅幣送到出海之人手中,換回更多的商品。而國外的錢都不足量,大順朝的銅幣在外國極受歡迎。但奇怪的是,他們國家也是把大順的銅錢貯藏起來,用的反而是鐵錢,錫錢。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了。更有甚者,把銅幣融了,鑄成不足量的銅錢,一樣當足錢用。量足的銅幣,反而不夠這種貨幣值錢。當然,這只是在國外這麼幹,在大順朝裡面,私鑄銅幣只有死路一條。

林鎮中知道這一切瞞不過陸承啓,當即認罪道:“臣知罪!”

陸承啓擺了擺手,說道:“也不怪你們,銅幣貶值,你們這麼做無可厚非。但朕心憂,長久下去,我大順的貨幣體系就會崩塌啊!鑑於此,諸卿可有對策?”

百官面面相覷,他們都知道陸承啓的野心甚大,卻不料他想就此根治錢荒問題。他們對經濟學都沒有深刻的認識,又怎麼會想出行之有效的辦法?

陸承啓突然間靈光一閃,想到了金本位制度。這是一種治標的方法,真正治本的方法,還在於發行信用貨幣。畢竟不論哪種金屬貨幣,其增長量是遠遠低於商品增長量的,時日一久,便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商品流通需要。再加上中國也不是黃金產量大國,黃金雖然貴重,卻數量稀少。如此一來,肯定要以白銀做代替。這樣的話,那就是銅、銀、金三級貨幣了。

發行了更高級的貨幣之後,就要建立金融體系,爲信用貨幣做準備。最穩妥的方法,就是以朝廷的名義,開設銀行。這個銀行的作用,就是發行貨幣,跟後世的央行差不多。順便做一些存錢業務,借貸業務。反正銀行開了之後,肯定是賺錢的。

陸承啓把自己的想法一說,當然沒說後面信用貨幣那一件事,畢竟一下子,古人是接受不了一張紙作爲錢流通的。雖然最早的紙幣出現在中國,稱之爲交子。可到最後一張一貫交子的價格,還不如幾枚銅幣,可見紙幣不受信任,貶值快得無以想象。

百官靜靜地思考着這一制度的合理性,林鎮中到底是戶部尚書,第一個認同道:“臣認爲可以,我朝也同時使用白銀,黃金,作爲輔幣,如今把它們納爲貨幣之中,或能緩解錢荒。”

百官自然有不同意的,錢荒緩解之後,他們家裡面的銅錢就要當成廢錢了,到時候銅幣或許會降到更低的價值,五百文兌換一貫都可能出現。但他們不敢反對,畢竟這個辦法,是小皇帝想出來的,他們“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陸承啓也知道他們的顧慮,商品爆炸性增長帶來的後果,肯定是貨幣的貶值。處於買方市場的時候,商品價格不會高。如此一來,錢流通便受到阻礙,引起通貨膨脹,貨幣進一步貶值。貨幣貶值,相當於同價格的商品就上漲。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會刺激經濟;但過度通貨膨脹,卻是一場災難。陸承啓很懷疑南宋的滅亡,其實是一場巨大的通貨膨脹引起的。

陸承啓不管反對意見,意志很堅定地說道:“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那麼就按照朕的辦法來。按照市場上一貫錢兌換白銀的價格,鑄造銀幣,金幣,輔助銅幣流通。同時,要建立一個皇家銀行,收集金銀,以金銀數量爲準,再發行銅幣。不能像以前一樣,濫發貨幣,這樣不但不能解決錢荒,還會導致銅幣不值錢。林卿,你是戶部尚書,這份工作,就交給你了。你要用心去辦,注意總結貨幣規律,找出其中的道理來。”

陸承啓拍板定音之後,百官知道反對也無效的了,只有回家後儘快把銅幣換成白銀,以降低一些損失。

而第二日的《大順民報》上面,也記錄了這一條消息,更是指出,當今聖上憂心錢荒,特鑄銀幣、金幣輔助銅幣發行。意旨在削弱銅幣爲主幣的地位,提升金銀的貨幣地位。如果銅幣不用的話,今後可能價值更低。就算拿出到國外,因爲銅銀的兌換比例變換,也不一定就比在國內買得多東西。

這篇報道一出,囤積銅幣的富貴人家要哭了。大順國內沒有多少白銀,倒是日本很多,他們怕到時候連一半的家產都拿不回來,趕緊把自家的銅幣往外用。更多的富豪把銅幣銷往國外,卻因爲貿易順差的關係,這些銅幣很快又回到了大順國之中。讓陸承啓意想不到的是,在與日本貿易的同時,換回了不少白銀。皆因白銀在日本國內不值錢,銅幣卻很值錢。這樣一來,倒是不怕沒有白銀使用了,日本可是產銀大國,只要處在這種貿易情況下,大順都是賺的。

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三章:楊太師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四百六十四章:完美的破綻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二百七十八章:死不認罪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
第一百八十章:老實人李誡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二百二十五章:開拔第五百二十八章:收買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七百五十九章:大銀礦第三章:楊太師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四百六十四章:完美的破綻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二十二章:中秋佳節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一百六十七章:闢謠第三百零一章:來自臣子的威脅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一百五十一章:高麗使團的招數?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問診第三百零四章:人間美味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銀行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一百四十六章:宴後問武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二百七十八章:死不認罪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四百五十八章:誣告?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