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

審訊這樣的一個大世家,是需要魄力的。還好王家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和朝廷對抗。在世家日益沒落的今時今日,居然想以一個世家的力量抗衡一個國家,無疑是癡人說夢。

若大順處於分崩離析之際,或許能成事。但大順在陸承啓的手中,不敢說已經富強得天下無雙,但也算得上是國泰民安,只要肯做事,一定還有口飯吃,不會餓死。

在這種前提之下,王家想要對抗朝廷,難於上青天。人只要有一口飯吃,誰肯把腦袋提在褲腰帶上?不是所有人都是野心家,只有在時勢來臨之時,才能順應着時勢成爲英雄。不然的話,哪怕你個人能力再逆天,也僅僅能攪起一些浪花而已,隨時會被歷史洪流所淹沒。

陸承啓現在唯一擔心的是,那些已經世代爲官好幾代的書香門第,會對此事看得出,陸承啓不想讓一部分人永遠佔據朝廷高官之位。不過,陸承啓也還是手握着利器,那就是主導輿論走向的《大順民報》。雖然先前闢謠一事,讓許多人看清了內幕,這份報紙,擺明了就是小皇帝個人的私報嘛!也因此流失了不少忠實的官員讀者,可有心之人,更是認真研讀了。說不定哪一天,被自己看到了小皇帝的需求,從而賣貨帝王家,不就踏上了人生坦途,平步青雲了嗎!

見諸臣都沒有反對的,陸承啓點了點頭,說道:“此事便這麼辦吧。諸卿可還有其他要事啓奏?如若沒有,便退朝罷!”

話音剛落,內閣首輔徐崇光出來說道:“陛下,黃河水患已然過了許久,河南路百姓卻流失了一大半,良田荒廢,如何處置,還望陛下示下。”

黃河雖然被譽爲中原漢人的母親河,卻桀驁不馴,歷史上屢屢改道。每一次黃河氾濫,苦的都是沿岸的百姓。雖然黃河的定期氾濫,給兩岸帶去了肥沃的土壤。可誰又想自己辛苦經營的家園,毫無預兆地被摧毀一空呢?

黃河水患,永遠是當權者心頭之痛。不治理的話,覺得對不住百姓;治理的話,效果又不好,而且花費的錢銀,就如同打了水漂一樣,連浪花都蹦不起一兩個。

頭疼啊!

陸承啓心中無力地哀嘆了一聲,對徐崇光點了點頭,認可了他的表現,然後問道:“諸卿可有治理黃河良策?”

歷史教科書上不會寫,正史上北宋一代,單單是黃河氾濫的次數,就多達67次!大順對應的正是歷史上的北宋年間,黃河氾濫的次數也絕不會少了。教科書上沒說,陸承啓自然也不會留意如何治理黃河,所以到現在,覺得一籌莫展。要是有水泥等神器,陸承啓自然會說以水泥築起大壩,同時在上游多種植樹木,控制水土。但現在水泥也沒有,種樹的效果又太緩慢,如何是好?

殿中的大臣,都是話說的漂亮,做起事來就一塌糊塗之輩,他們要是想得出如何治理黃河,那就奇了怪了。諸臣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陸承啓早就知道是這樣的局面,心中嘆了一聲,點名戶部尚書林鎮中,問道:“林卿,敢問國庫尚有多少能調用的錢銀?”

之間戶部尚書林鎮中出列,端着朝笏,恭恭敬敬地說道:“回陛下,國庫尚餘錢銀四千二百多萬貫。”

陸承啓聞言愣了一下,他未曾想到,國庫還有這麼多錢。也難怪,什麼錢最好貪污?那便是公款了,只要有名目,隨便往上面一報,幾乎都能獲得公款錢銀。不少沒有關係的貪官,用這個法子撈了不少錢。

奈何陸承啓整頓記賬方式以來,規定申請公款,須得戶部官員去審覈過,並在監察司的隨時監督之下使用。在最大限度上,杜絕了挪用公款的案件,讓那些有心沒膽的貪官,不敢再對國庫有一絲一毫的念想了。

在這種情況下,國庫開支雖然比以往都要大,卻還是尚有餘額。稅收多了,用錢起來也不用捉襟見肘了,前戶部尚書徐崇光,見林鎮中過得如此瀟灑,時常長吁短嘆,說生不逢時。頗有一種羨慕嫉妒恨的意味在裡面。

陸承啓聽聞還有這麼多餘錢,眼前更是一亮,心道:“天助我也!”

當即便說道:“既然尚有這麼多餘錢,便撥出五百萬貫來,治理黃河。朕以爲,治理黃河,關鍵在於修築堤壩。奈何黃河水流湍急,修築堤壩,困難重重。諸卿,誰能替朕分憂?”

聽得此言,文武百官都把目光投向了新任的工部尚書李誡,誰叫工部的職責,不僅掌管農事,還兼管水利呢!

李誡見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知道到了自己表態的時候了。其實他也沒有好的辦法,可現在都趕鴨子上架了,還容得他多想?

若是連李誡都搞不定,其餘的百官,還有誰能指望?陸承啓此刻也等着李誡的表態,想必這個建築奇才,會有什麼辦法吧?

李誡硬着頭皮出列道:“啓稟陛下,臣忝爲工部尚書,此事義不容辭。可臣尚未有穩妥的方案,還望陛下見諒!”

陸承啓聽得李誡肯接這個任務,表明了他還是有點底氣的。說沒有穩妥的方案,其實也就是有了方案罷?沒曾想到,陸承啓這一次想的偏差了。李誡作爲一個老實人,是有那句說那句的。說沒有辦法,還真的就沒有辦法!

一時間忘了眼前這人不是一般的人,陸承啓笑了笑說道:“朕給你兩日時間思考,如何治理黃河。兩日後,朕需要見到你的奏疏……不,要當面跟朕說明!”

李誡暗自咬了咬牙,說道:“臣定竭盡全力!”

陸承啓嘆了口氣,說道:“欽天監早就上過奏疏,說明年雨雪天氣居多,尤以黃河一帶爲重。雨水一多,黃河定當再度決堤氾濫,朕的子民,又要受苦了!”

聽得陸承啓如此悲天憫人,諸臣一齊說道:“陛下愛民如子,實乃大順之福,百姓之福!”

一時的感慨,卻被一通馬屁拍得連半點韻味都沒有了。此刻又是在朝堂之上,不得隨意責罵,陸承啓勉強接受了這個說法,擺了擺手,說道:“若無要事,便退朝罷!”

諸臣不敢再度阻攔,因爲此刻已然日上三竿,不僅小皇帝,自己衙門裡面的事情,都多得很!

恭送陸承啓轉入殿後,百官便一一散去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四百八十五章:臘八時節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615章:密旨到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
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二百四十二章:來自衙役的消息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三百四十一章:禁軍教習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二百七十一章:再次廷議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一百八十四章:佈網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九百零一章:重光殿內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四百零四章:上了賊船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四百六十一章:秋獵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傷人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三百九十七章:孤臣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七十二章:大軍壓境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四百八十五章:臘八時節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615章:密旨到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