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租房難

馬車上下來一個年約四十的中年男子,氣度不凡。或許這就是飽讀詩書之人的不同吧,少年一見到中年人,就好像老鼠見到貓一樣,畏畏縮縮地退了兩步。中年人並沒有理會他,而是直接對房東拱了拱手,客氣地說道:“東家,我等乃是赴京趕考的士子,能否通融則個,這租金未免也太貴了……”

房東也很敬重讀書人的,誰知道這科過後,這些“落魄”的讀書人,會不會一飛沖天?既然這中年人以禮相待,他也很客氣:“不瞞諸位,不是我想如此,整個長安都是這般。諸位若是不信,大可去打聽打聽,我給出的已經是最低的價位了。整個長安,能用十貫錢就租下一個大院子,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來。”

中年人皺了皺眉:“那爲何我上次來長安,房租僅僅是百多文錢而已?”

“這位老爺,想必上次不是來京赴考吧?”

中年人一愣:“與恩科有何干系?”

“干係大了去!老爺有所不知,要是平日裡,這兩進院落的房子,幾百文錢租與你,並無什麼干係。可這不是剛巧是恩科時段麼,這來京士子一多,這房子就不夠住了。要是前些年,倒也沒關係,還能去店宅務那裡打點打點,就能住個公房。可這些年來,長安城裡的人太多了,公房那是供不應求,莫說外地人,便是長安人,亦不一定能住得上公房哩!我們是平頭百姓,把房子租出去,也是求個溫飽而已。這物以稀爲貴,趕上了科舉開考,才能賺上那麼一小點。要是幾位去客棧,說不得更貴!”房東也算是知無不言了,中年人從他坦蕩蕩的眼神裡看得出,他並沒有說謊。

“店宅務那邊,真個是不給住了麼?”中年人不死心,還想有着奇蹟生。

房東笑了笑,說道:“老爺有所不知,自從開徵商稅以來,長安城來往的,皆爲五湖四海之人,長安城裡的人就好像蒸麪團一樣,猛地多了起來。要不是這樣的條例出來,說不定那公房都給那些商賈佔了去!這公房租金便宜,商賈豈能不知?這些人是削尖了腦袋,也要鑽空子的。要是給他們佔了公房,那長安城裡的百姓,住哪裡去?”

中年人一愣,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店宅務是什麼地方?這店宅務又叫樓店務,算是一個衙門了。這個衙門原先也是頗有油水的,因爲它管的是公房租金這一塊,當然了,也要負責管理和維修朝廷的房產,包括公房和官廨。自從有了監察司之後,這店宅務就不再吃香了。畢竟這個小皇帝,眼裡可是容不得沙子的。你也可以這樣認爲,由於長安城是這個時代的經濟政治軍事中心,甚至還是“萬國鹹通”的國際大都市,不僅民衆大量涌入長安,甚至連波斯、天竺、倭國等商賈都紛紛涌來。這樣一來,長安城裡的房屋租賃市場的火爆,,節節攀升的房價使得越來越多的百姓租不起房子,只能露宿街頭。長安城乃是堂堂國都,天子腳下,怎能容得下這事?於是,自乾德年間起,爲了穩定社會,大順朝廷出臺了“廉租房”政策,也就是店宅務,專門租廉價的房子給百姓。

店宅務裡面,也分左廂店宅務和右廂店宅務。主要就是將長安城一分爲二,左廂店宅務負責長安城明德門左邊的公房;右廂則負責明德門右邊的公房。以長安城左廂店宅務爲例,最高的官,叫做“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官不高,是一個正八品小官。別看它官小,來頭一點都不小,就好像《西遊記》裡的弼馬溫,手下都有監函、監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員人等。當然這個“弼馬溫”是杜撰的官職,養馬的官,在中國皇朝裡的品位還挺高的。畢竟古代騎兵是一個花費巨大的兵種,沒有不行,養着還挺貴,所以擔任其主官還是挺高官品的。就拿牧馬監來說,監正都是正六品,哪裡有《西遊記》裡面寫得那般不堪?額,這是題外話了……

說回店宅務,這個“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手下,也像牧馬監一樣,挺多手下的。主官的兩個副手,喚作“店宅務專知官”,大順的官名,不是知,就是判、權、直、試、管勾、提舉、提點、籤書、監等等,這些纔是職官,其他的是階官,知道這一點,就不怕那些唬人的名頭了。這“店宅務專知官”爲從八品小官,下面還有三個正九品的“店宅務勾押官”,五十個從九品的“掠錢親事官”。若是十品官沒有開始前,還有五百個正編小吏,叫做“左廂店宅修選指揮”,現在他們搖身一變,也成了官了。

這幫人是怎麼分工的呢?其中“左廂店宅修選指揮”呢,就負責維修公房,添磚加瓦的,誰讓他們官最小,人最多呢。“掠錢親事官”挨家挨戶收房租,“店宅務勾押官”定期巡查轄區內的公房,“店宅務專知官”分管轄區內公房的維修、租賃和收租,第一把手“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統抓全局工作。店宅務的情況大體上就是這樣子。要是擱以往啊,隨便塞點錢進去,管你是不是長安戶籍,都能租公房,花最少的錢,住上一座大房子。可小皇帝親政後,任何漏洞都幾乎堵死了,這好處自然就沒了。走南闖北的商人們,就只能住客棧,或者租民房了。但是朝廷注重商業後,他們賺得也多了,也不在乎這些小錢了。

可這個政策,就苦了來京赴考的士子們了。不是所有的士子,都是有錢人,是土豪的。哪怕是一方土豪,在科舉期間,也未必能住得上一兩進的大院子!那租金,真的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啊!就連眉州的“土豪”蘇軾趕考時,也只能借住坪山書院,你可以想想看,這長安城科舉期間,房價坐地起價到什麼程度了。

所以,趕考的士子們,只能擠在城郊的客棧裡,或者借住在坪山書院。但現在離開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城郊那些便宜的客棧早就住滿了,坪山書院也不可能塞得下那麼多士子。一些走投無路的士子,只好挨家挨戶求收留了。有親戚在長安的還好,要是沒有,只能厚着臉皮敲門了。或者找一間無人的破廟,畢竟長安城裡的乞丐,大部分都被收納進了皇莊開設的工廠裡。住破廟也不算丟人,元綬年間的宰相范仲淹都還住過破廟哩。當然,要是能說動長安城裡的寺廟僧人,掛單一下,也是可以的。不說你還不知道,這些和尚纔是長安城裡的真正“土豪”!

中年人聽着房東絮絮叨叨說了好多,眉頭越皺越緊。他們自臨川一路風塵,經歷了“無數劫難”——馬車不知道在路上拋錨了幾次,纔算是趕到了長安。就是太匆忙沒有準備,才導致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這中年人以哀求的聲音說道:“這位兄臺,這恩科不是常開的,你就不同通融一下麼?你看看我這一大家子的,天色又晚了,能上哪去?這樣,你通融通融,一月租金六貫錢怎麼樣?”

(其實寫這章還挺感慨的,因爲到深圳廣州租過房子,知道那裡的房價真的高得嚇死人。還是按照古代的物價算,古人做五天就能把房租賺回來了,還是住在京城裡面。今人比古人活得還辛苦,有時候因爲一間房,你會羨慕古人,爲什麼廉租房這麼多,還不是一個小單間,是一個大院子。當然,古代的人口也沒有現在這麼多,這麼想也是對現實很無奈罷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638章:省元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五十四章:辦報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二百九十四章:國子監辯道 一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
第四百五十六章:慈懿仁和皇太后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沒錢了第四百六十七章:百里奔襲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638章:省元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三百五十三章:未來構想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八百六十三章:考慮周到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七百零八章:有事要奏第四百七十九章:敵疲我打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七百九十九章:好一場大戰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三百一十九章:動身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五百二十七章:敵暗我明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六百二十一章:秋闈將至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九十七章:國子監辯道 四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三百九十三章:高麗的小算盤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二百七十二章:造船爭議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五十四章:辦報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四百一十一章:何爲萬家生佛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六百八十章:段王爺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二百九十四章:國子監辯道 一第七百八十六章:李日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