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

“禮部尚書求見。”小黃門低聲向陸承啓稟告道。陸承啓正在看工部呈上來的,建設大學的進度,頭也不擡地說道:“宣。”

小黃門這才把殿外的馮承平請到垂拱殿之中。馮承平現在的心情就像那水井裡的水桶,七上八下的,他不知道陸承啓因何發怒,但見到陸承啓之後,卻發現他根本就是風輕雲淡,好似一點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馮承平忐忑不安的在一旁站着,生怕陸承啓挑出他工作上的一點毛病。他這人也沒啥愛好,最多也就是貪一下財,好一下色。不過在陸承啓的鐵血反腐之後,財是不敢貪了,好在做到禮部尚書這個位置,他已經知足了,俸祿只要節省一點,也夠一大家子支出。他本來是太師一派的,但他把貪來的錢銀都上交之後,陸承啓也沒追究他的過失。可他不這麼想啊,每次陸承啓召見他,他都要向家人交代後事,好像趕赴刑場一般。陸承啓也知道這些貪官的尿性,接到監察司暗報之後淡淡一笑,心道:“若是在後世,這些傢伙都是裸官!”

待到陸承啓把手中的工部進度報告看完了,馮承平的心也一下子提了起來,低着頭,等着陸承啓發話。

陸承啓見他這副老鼠見到貓的模樣,忍不住好笑道:“馮卿,怎地這般怕朕?莫不是朕比山中老虎還要可怕?”

馮承平心道:“你比老虎還可怕,老虎再厲害也只能殺幾個而已,你一發怒,不知道有幾千個,幾萬個人頭落地……”可這番話他哪裡敢說出去,只有哂笑道:“臣是敬慕陛下威嚴,不敢冒犯罷了。”

陸承啓也知道他心中的小九九,大方地說道:“馮卿不必如此,朕金口玉言,說出去的話,即聖旨。說不追究你貪污一事,就絕不會追究,你大可放心。只要你今後不伸手,朕還是會重用你的。”

馮承平聽了,心中卻還是很忸怩:“你現在說不追究,但後面反悔了,我找誰說理去?”

可當下,他只有應和道:“陛下寬宏大量,臣無以爲報,唯肝腦塗地耳!”

陸承啓說道:“拍馬屁的話就不用說了,這裡是朕規劃大學的事情,馮卿看一下,以爲如何?”

馮承平接過工部的進度報告,沉吟一會,說道:“陛下,大學一詞,可否是有所含義?”原來古代早有《大學》一書,乃是《禮記》裡面的一篇,意即大人之學,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詩》、《書》立論,終篇不見《易經》、《易傳》一字,但它的思想脈絡卻來自《易經》與《易傳》,是納易學入儒學、用易學思想充實儒家思想並使之融爲一體的典範。這《大學》本來是極好的,但一到了南宋朱熹手中,它就慢慢變味了,變成了一種框架,束縛了人的天性。

陸承啓也明白這一點,笑道:“朕也有思慮,大學之意,亦是大人之學,除非特例,不招不及弱冠之人。大學裡面,專學大人之學,如算術,天文,物理,自然之道等。”

馮承平知道這個小皇帝雖然年紀輕輕,但極有主見,哪怕羣臣死諫,他該推行的事情,還是一樣推行。但他鼓搞的東西,是否有在削弱儒家的意味?馮承平不得不這麼想,因爲他也是靠儒家經典纔有的官身。但他只是在猜測,並沒有勸諫,畢竟陸承啓也沒說在科考裡面加入這些內容。

馮承平作爲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教育部部長和外交部部長的職務,額,還有就是查黃曆的差事。因此,馮承平對儒家是極其捍衛的,畢竟所有科考出來的進士,都可以說是他的學生。嗯,雖然現在沒多少人敢跟他套近乎了,這都怨陸承啓弄出的監察司這一套。

馮承平小心翼翼地說道:“不知道陛下欲設大學,所爲何事?”

陸承啓也不忌諱,直接說道:“在朕看來,不論儒墨法兵,皆有大用。大學乃兼容幷蓄,招收窮苦學子,教他們生存之道,乃是善舉。怎麼,馮卿有異議不成?”

馮承平強作笑臉,說道:“臣不敢……”心底下卻說:“看來儒術發展過猛,少不得捱上這一刀了。但願這小皇帝下手輕一點,別一下子砍太狠,否則儒術這一脈,就永遠萎靡不振了……”

陸承啓輕輕巧巧地把話題一轉,說道:“馮卿,春闈一事,佈置得如何了?”

這是馮承平一直忙乎的事情,他立即把近況說了一遍。陸承啓一邊聽,一邊點頭,末了才說道:“此次春闈,在於網羅人才,寧缺毋濫。不知道可有題目了?”

馮承平一愣,說道:“尚未有,不過……”

陸承啓大手一揮,說道:“春闈前三日,朕會把題目送至禮部,即刻印刷。還有,此次春闈,一概糊名,找人謄抄,儘量做到公平公正。發現有作弊的,三年內不得再考。馮卿認爲如何?”

馮承平都快要哭了,本來自己的工作,還要被陸承啓搶去,不過他還是應承了下來。陸承啓笑道:“剛剛高麗使者與朕見了一面,馮卿可否知道朕與他談了些什麼?”

馮承平一愣,老實說道:“臣不知……”

陸承啓冷笑道:“高麗狼子野心,卻想用幾根破人蔘,想換朕幾十萬石糧食,真把朕當傻子玩弄了。監察司暗報,遼國不過派些幾十騎,在遼東打打草谷而已,卻被他說得好似遼國要大舉進犯一樣。真是豈有此理!若不是朕還需高麗這個小國幫朕在後面擋一擋刀槍,朕早就把高麗國從地圖上抹去了,簡直是厚顏無恥至極!”

馮承平不曾想到,陸承啓的發怒原因,居然是爲的這個。他沉吟了好久,才小心翼翼地說道:“臣認爲,如此對待高麗國,是不是有點有違聖人之道?”

陸承啓差點跳了起來,怒道:“馮卿,你這官是不是當傻了,要跟別的國家談論聖人之道?在朕眼裡,只有對朕的子民,纔會談聖人之道!馮卿,朕明擺着告訴你,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你若不信,你且看看高麗小國是怎麼對待我中原皇朝的。強大了,就依附你,弱小了,他就落井下石!如此小人,哪裡信得過?如果馮卿你還是這種思想,把我大順的財物送給這個白眼狼,那麼你的這個禮部尚書,也就做到頭了!”

馮承平聽了之後,心中暗暗後悔,本來好不容易逃過一劫,沒想到轉眼間就被自己的烏鴉嘴惹禍上身了。他連忙跪拜在地,說道:“臣不知陛下雄心,實在罪該萬死!”

陸承啓好不容易把自己的火氣收了收,才說道:“記住,不管哪一個藩國來朝,都是這個態度,禮物照收,不給承諾,以大順朝的利益爲重,才能做出決策。若是要回禮,那麼便宜的瓷器,絲綢,茶葉,給他們裝上一車,不得花費超過十貫錢。多了的話,你自己掏腰包。這,就是以後的對外政策,豺狼來了,刀槍迎上;小人來了,打發了走便是。懂了嗎?”

馮承平看着似乎要擇人而噬的陸承啓,冷汗淋漓,說道:“臣記在心中,不敢一刻忘記陛下教誨!”

陸承啓這次語氣緩和,揮了揮手,說道:“朕也是爲了大順朝好,你們沒有這個意識,朕不怪你們。但這些小人,是多少財物都喂不飽的。行了,你回去吧,新年初始,不應該說這麼重的話……”

馮承平告退之後,除了垂拱殿,一摸自己的後背,才發現即便身處隆冬之中,自己的衣裳還是幾乎全溼了……

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630章:不是滋味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三十章:賺錢有方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
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四百一十章:菩薩心腸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輔馮京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九百一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八百五十九章:震動朝野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七百六十五章:並非沒有良將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六百五十一章:納妃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630章:不是滋味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四百九十章:商人本質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五百八十五章:江南風景舊曾諳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六百七十一章:稍稍提醒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八百七十六章:如此猖獗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五百七十五章:攻心爲上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六十二章:討論火炮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四百三十八章:賢后第六百章:有備而來第六百五十九章:私心第二百九十章:前來歸順 上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三十章:賺錢有方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五百零九章:互換官職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觀虎鬥第八百二十七章:戰略大迂迴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四百六十五章:老將猶顯雄風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老虎變貓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