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規劃大學

陸承啓聞言,笑了笑,說道:“科學之道,先秦便已有。諸子百家中,以墨家,公輸班最爲突出。朕的意思,太師可懂?”

楊太師乃是人精一個,越老越成精,哪裡看不出來陸承啓是想打壓儒術?自漢代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曾經風頭一時無二。可獨尊儒術的後果,大家有眼所見。東漢末年,世家林立,世家控制了絕大多數人的思想,禁錮了中華民族的進步。待得晉朝,也一般無二,使得胡人入侵,漢家子民飽受苦難。

大順朝建立之後,也一般重文抑武,不到百年,看似穩固的江山卻內憂外患。究根結底,都是思想禁錮的緣故。要知道,儒術講究的是貴族教育,與孔老夫子口中的“有教無類”相去甚遠。後果便是大順朝子民,文盲率高達九成!這種愚民政策,或許能行得通一時,可等到異族馬刀及身,才悔之晚矣。後世清朝,不就是如此麼?

可陸承啓看得清楚,楊太師看不清楚啊!他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如此大刀闊斧,是不是會引起天下動盪?這天下士子的心,原本都是向着朝廷的,如若這般罷黜儒術,恐怕……”

陸承啓笑眯眯地等楊太師說完,才道:“太師也是在朝中理過朝政的,可知道大順朝現在到了什麼地步了嗎?”

楊太師微微一嘆,說道:“老朽怎麼會不知道,官員相軋,朋黨林立,烏煙瘴氣。老朽每每想起此事,皆感冷汗浹背。好在陛下力挽狂瀾,肅清官場風氣,不然老朽怕大順江山,毀於我手啊!”

陸承啓正色道:“太師言重了,我中華民族從來不缺浩然正氣,總是會有人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的。朕也不想一下子動搖儒術的地位,但獨尊儒術的後果太過於嚴重,朕每每思之,皆感寒芒在背。朕思來想去,還是認爲,不能如此下去。是以,朕想通過大學,宣揚諸子百家,用科學之道造福百姓。朕也明白,單靠一所大學,成不了什麼氣候,但朕可以發動天下鄉紳,富商,捐立蒙學,提升百姓識字機率。若財政有餘,朕毫不吝嗇,撥款修建學堂。朕的宏願,是想讓所有大順子民,人人有學上,人人有書讀,人人明事理!”

楊太師聽後,覺得有一兩分可行,仍有疑慮:“陛下所言,過於龐大,老朽不敢苟同。只是這大學乃陛下倡導,豈不是說陛下看重這些奇技淫巧,天下士子的心,會不會就此而寒?”

陸承啓說道:“朕不打算招收這些被四書五經洗了腦的士子,他們也不適合學這些。朕打算只招對科學之道有興趣的,哪怕沒讀過書,不識字的,朕也願意招收。對外則宣稱,大學不適合學習儒術,只適合學習奇技淫巧,如此一來,那些獨尊儒術的士子,便會貶低大學,也就不會鬧什麼事情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一道,任重道遠。朕可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老師身上了,你我俱爲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楊太師被陸承啓這個“異想天開”的做法震驚了,但好像上了陸承啓的賊船,也有點騎虎難下的感覺,加上他本來就雄心未已,只好硬着頭皮說道:“陛下重託,老朽豈能不效死命?只是老朽實在不通科學之道,無可奈何!”

陸承啓笑道:“老師只負責教那些不識字的學生識字既可,大學裡面,大多數都是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無需老師引導。說不得,朕也會前去授課,老師不必多慮。”

楊太師這才說道:“那老朽只能從命了。”

陸承啓笑道:“老師,朕已經命人秘密在郊外施工了,大學建成,不過一個月時間。老師務必做好準備,到時候即刻上任。”

兩人再寒暄一番,敲定生源問題,陸承啓便告辭而去。看到天色尚早,陸承啓說道:“彥宸,去皇家軍校。”

王彥宸不解地說道:“公子,這大冷天的,爲啥要去看那羣大老粗啊?”

陸承啓用摺扇敲了敲他的腦袋,說道:“叫你去就去,廢什麼話?”

王彥宸跟得陸承啓多了,知道這個皇上沒什麼架子,心情好的時候,還能和他們開開玩笑,自然也沒有了伴君如伴虎的感覺。笑嘻嘻地讓一名侍衛在前面帶路,王彥宸才笑道:“公子,我也是邊軍出身,知道他們的秉性,現在這個時候,他們肯定是窩在被窩裡面,起不來的!”

陸承啓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說道:“要是天下軍人都像你這般,恐怕大順朝早就完蛋了。”

王彥宸縮了縮腦袋,說到這個份上,他是不敢亂說話的了。不多時,衆人踏着雪,來到了皇家軍校。還未得到通報,陸承啓已經在門外聽得震天般的喊殺聲,心道:“狄青果然是狄青,治軍甚嚴,連這般下雪天也一樣訓練!”

待得哨崗驗過令牌無誤,才得以放行。陸承啓輕車熟路,徑直來到訓練場上,只見大雪紛飛中,百多名軍官正在訓練長槍刺殺。

陸承啓靜靜地在雪中駐足觀看,過得一盞茶時間,訓練才堪堪停了下來。狄青宣佈解散後,筋疲力竭的軍官們都各自回營,狄青才上前參拜。

陸承啓笑道:“狄卿治軍之嚴,世所罕見啊!”

狄青正色道:“還是陛下教訓得好,平時多訓練,戰時少流血。老臣認爲,一支精兵,軍官是軍魂。如果軍官都不以身作則,底下士兵哪一個肯服?”

陸承啓點了點頭,說道:“朕從這百多名軍官身上,看到了百萬軍隊的模樣。狄卿,可知爲何?”

狄青思索了一番,搖了搖頭。陸承啓嘆道:“這些軍官,就像一枚種子,在一支部隊裡面紮下根後,就會使得更多的士兵像他這般。老兵帶新兵,如此滾雪球,豈不是越來越多?只不過,新兵終歸是新兵,哪怕有着鐵血紀律,也比不上一名老兵啊!”

狄青也說道:“是這個道理,沒想到陛下對練兵如此精通!”

陸承啓擺了擺手,說道:“朕只是紙上談兵,如同趙括。狄卿是上過戰場的,朕希望你不要吝嗇經驗,要把自己看做一枚種子,將爲將之道傳授給他們,朕也就欣慰了。”

狄青斬釘截鐵地說道:“陛下重用老臣,老臣定不負君望!”

陸承啓從懷中掏出一本他自己根據記憶中的戚家軍練兵方法編撰的《步兵操典》,本來他早就想和狄青討論的了,只是他顧慮狄青的面子。但轉念一想,他是皇帝耶,還怕一個老將不成?

狄青仔仔細細地把這本《步兵操典》翻看一遍,欲言又止。陸承啓說道:“狄卿,有甚麼意見,不妨提出來,你我君臣一同參詳。”

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三百五十二章:財政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638章:省元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學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
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二百五十章:產量不夠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三百一十四章:福利院之事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七百六十三章:好一座樊樓第六百八十一章:調解不易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二百一十五章:密旨下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第三百四十章:吐着吐着就習慣了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痛不欲生的高麗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契丹來使第七章:天子親軍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三百五十二章:財政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八百零一章:夜幕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一百四十四章:服軟第638章:省元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五百四十四章:相面之學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633章:再起波瀾第八百五十七章:黨爭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