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內訌 (2)

只聽孫可望又冷冷地評價道:“你們對四川明將的嘴臉還不太清楚,我可是同他們打過好幾年交道了。這些川將毫無人性,從來不把四川百姓當作鄉親父老看待,他們爲了對抗我軍,竟然靠着屠殺鄉親來堅壁清野。這次幾個總兵爲了爭奪川南的人口、糧食,說不定還能手下留情。但那些副將、參將、遊擊之流,知道自己搶不到這塊肥肉,那還有什麼客氣的,我估計他們已經放手大殺大搶了。”

“那麼川南必然大亂。”許平點頭說道:“高將軍應該在得到消息時立刻南下。”

“等打探到消息再行動就晚了,川南定然已經被洗劫一空。”孫可望、李定國曾經在四川多年,他們有自己的看法,李定國向許平保證:“幾個總兵要是聽說高將軍南下,自己不能把川南納入囊中,也會放手大殺大搶,沒成熟的糧食既然撈不到,就絕不會留給高將軍,肯定是把糧食燒光,把農夫殺光,留一片赤地給我軍。”

許平盯着李定國的臉,聽出對方話裡有話:“以李兄的高見,現在當如何是好?”

“我早說過應該設法入滇,以前有川南楊展擋着還不好走,現在正是機會。”孫可望和李定國顯得很有默契,許平見到他們二人臉上同時流露出遺憾之色,似乎是爲他們的主意不能在自己手中實現而傷感,孫可望說道:“大將軍不妨急急修書一封給高將軍,勸他整軍入滇。川軍把四川禍害光以後,必然去雲南過冬找飯吃。雲南人看見四川的慘況必定膽寒,不想放川軍這幫虎狼入境。可是川軍必定是官兵,黔國公說不定還想借助川軍的力量對抗我軍,滇軍上下心不齊則力不足,所以我猜川軍還是能流竄入滇的。”

李定國連連點頭,他補充道:“川軍連自己的老鄉都不在乎,又怎麼會善待滇人?若川軍不在雲南大肆掠奪,以後你們儘管罵我是蠢材。高將軍若能爲滇除此巨害,別說雲南軍民,就是那黔國公說不定都會倒履相迎!”

許平立刻修書一封,讓部下加急送給高一功。若是能成功入滇,不但高一功大大擴展地盤,能夠養活闖營西路軍數萬,而且假以時日,還有可能從西面攻入兩廣,威脅福建。

許平寫信的時候,孫可望又冷冷地評價楊展道:“誰讓他不屠殺百姓,不和同僚同流合污呢!要不就別做官兵,做了官兵就不要再想做好人。”

此時江北軍、楚軍都收到了朝廷的命令,要他們向河南集結,準備配合新軍從四面八方圍剿闖軍。雖然江北軍各將都是滿心的不情願,但既然是朝廷嚴令,那他們怎麼也得動一動,才能在文官那裡能說得過去。再說,一點行動都沒有的話,南直隸對京師那邊也不好交代。

上次孫可望閃擊南直隸江北軍區後,於世忠就遠遠地躲到揚州去了,後來更乾脆向歸德府的闖軍送上誓書,每月把一半的軍餉交給闖軍換個平安。雖然一半的軍餉聽上去不少,但於世忠覺得這買賣其實挺划算。從那以後,嚴守諾言的孫可望從來是繞着於世忠的旗號走,不得不從他防區附近經過時,也都事先打個招呼。這樣,於世忠不但睡覺踏實,而且幾次闖軍過境前後,於世忠都殺一批百姓當作闖軍報功,累積了不少功績。

於世忠覺得闖營的那個孫可望頭目很好說話,如果不願意付銀子,孫可望同意明軍用火藥或者武器衝抵,如果是燧發槍更是給非常優厚的價格。半年來,大批的江北軍將領把燧發槍賣給歸德府的孫可望,一個個都掙了不少錢。江北軍要求南京給他們大量裝備燧發槍的呼聲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拿了江北軍大批銀子的南京官員,變本加厲地剋扣本應轉運京師的燧發槍,找出各種理由把這些武器截流下來撥給江北軍。尤其湊巧的是,每次南京聲稱因爲軍情緊張所以要截流武器時,歸德府的闖軍總是及時對南直隸發起進攻;而每次截流軍火需要見成效時,剛分到武器的江北軍也總能把侵入南直隸的闖軍擊退。

接到南京不容反駁的出兵命令後,於世忠按照誓書的約定,把自己的行軍計劃和不得已的理由寫信通知歸德府,不久就收到歸德府闖軍的回函,對於世忠表示理解。然後,於世忠點起兵馬拔營出發,沿着官道向亳州進兵。

前天走了八里,昨天走了七裡,今天的速度和前兩天差不多。發生的事情也差不多,才離開軍營走出一里地遠,骨瘦如柴的軍士走不動了,開始有人倒斃路邊,其餘那些被飢餓和營養不良折磨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士兵,無人理會這些倒斃的同袍一眼。這些士兵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一步深、一步淺地在地面上挪動。五月中午的太陽把大地照得熱氣蒸騰,可不少士兵卻哆嗦得如同深秋的枯葉,沒人知道下一刻身邊的同伴會不會就這樣倒下去死掉,沒人知道自己能不能避開營中流傳着的瘧疾。

行軍帶來的劇烈減員讓於世忠惡狠狠地大罵出聲。雖然人人都吃空餉,雖然人人都知道大家都在吃空餉,但是人數越少,不得不上交給覈查官員的錢就越多。於世忠本來就對朝廷的調動令憋了一肚子火,如果讓他爲此多掏腰包那他就感到更冤枉了,所以於世忠決定將空額補滿一些,立刻行動!

在人口稠密的南直隸境內,補充兵力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作爲一個南直隸人,於世忠也不想對父老鄉親做得太絕。沿途幾個村子的長老被於世忠的親兵帶來,排成一列跪在他的腳下,磕磕巴巴地訴說着對大明的忠誠和對於將軍的敬仰之情。

於世忠笑眯眯地連連點頭,把這羣老頭送上的奉承盡數收下,至於過路費的話他才起了一個頭,幾個識情知趣的老頭就馬上應承下來,紛紛拍胸脯保證要聯合送於將軍一份大禮。除去朝廷撥發軍餉、倒賣物資給闖軍這兩項之外,駐地周圍南直隸父老的孝敬也是江北軍將領一項重要的收入。

“本將此番是奉皇命出師河南討賊,久聞左近豪傑輩出”於世忠說起最後一件事,就是要每村都出一批壯丁。聽到這句話,那幾個長老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不等於世忠說完,一個老頭就連連磕頭求饒,其他的人也紛紛學着那個老頭的樣子哀告起來。

於世忠今天心情不錯,所以沒有變色喝罵,而是輕快地從馬上跳下,走到哀求不已的老人面前,半蹲下如同拍一條小狗般地拍拍那幾顆白髮蒼蒼的頭顱:“本將手下的幾千兒郎,有大半個月沒有吃過飽飯了,大部分孩兒們可是一年多沒見過女人了。”

看着一張張向自己望過來的老淚縱橫的臉,於世忠自言自語般地輕聲說道:“要是在別的省,本將也就不苦口婆心地說這麼久了。本將也是南直隸人啊,鄉里鄉親的,要是孩兒們鬧得太不象話也不合適,是不是啊?”

幾個老頭對視幾眼,一起磕頭應是:“將爺仁義,小民們一定爲將爺分憂。”

村長們各自回村,每個村中都挑出十個人交給於世忠的親兵帶走,大部分都是沒成家的年輕人。事關全村的生死,母親們只好流着眼淚把家裡最好的衣服給孩子們換上,一個勁地往他們口袋裡塞上乾糧,村裡的人站在家門外目送着他們離開。

第310章 等待 (2)第181章 司獄 (2)第273章 相對第239章 矛盾 (2)第177章 啓蒙 (2)第534章 換帥 (1)第292章 退卻 (2)第108章 實戰 (2)第567章 論述 (2)第295章 敗像 (1)第216章 劫營 (1)第326章 投效 (1)第479章 兄妹第321章 新仇第353章 縉紳第530章 纏鬥 (1)第16章 轉折 (1)第53章 離別 (1)第402章 勸降 (2)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411章 叛離第5章 自薦 (3)第560章 組閣 (1)第414章 相負第63章 貪生 (1)第313章 犧牲 (1)第227章 默契 (2)第152章 針對 (1)第212章 譁變 (1)第8章 冒名 (1)第244章 內憂 (1)第241章 攻心 (2)第105章 孤軍 (1)第290章 旁觀 (2)第82章 脫身 (1)第51章 將門 (1)第101章 鷹營 (1)第425章 渡江第544章 口實 (1)第8章 冒名 (1)第479章 兄妹第272章 出擊 (2)第313章 犧牲 (1)第209章 大勢 (2)第348章 撈費第56章 奪印 (2)第232章 亂局 (1)第494章 一伐 (1)第246章 爭鬥 (1)第518章 假像 (1)第339章 交易第326章 投效 (1)第546章 軍歌 (1)第185章 心路 (2)第535章 換帥 (2)第565章 突擊 (2)第343章 矛盾第115章 閱兵 (1)第462章 國卿第528章 戰機 (1)第144章 應對 (1)第98章 兵權 (2)第222章 善後 (1)第508章 動搖 (1)第467章 陽光第165章 轉變 (2)第248章 內訌 (1)第453章 選戰(上)第137章 退兵 (2)第405章 召見第137章 退兵 (2)第570章 辭職 (1)第388章 軍閥第123章 壓力 (1)第124章 壓力 (2)第439章 召集第309章 等待 (1)第83章 脫身 (2)第406章 收禮第571章 辭職 (2)第523章 見聞 (2)第159章 受降 (2)第218章 夜襲 (1)第529章 戰機 (2)第15章 死地 (2)第440章 問答 (1)第216章 劫營 (1)第414章 相負第424章 養士第289章 旁觀 (1)第244章 內憂 (1)第511章 待機 (2)第508章 動搖 (1)第102章 鷹營 (2)第482章 安慶第16章 轉折 (1)第417章 認親第135章 回憶 (2)第451章 期望第389章 時代
第310章 等待 (2)第181章 司獄 (2)第273章 相對第239章 矛盾 (2)第177章 啓蒙 (2)第534章 換帥 (1)第292章 退卻 (2)第108章 實戰 (2)第567章 論述 (2)第295章 敗像 (1)第216章 劫營 (1)第326章 投效 (1)第479章 兄妹第321章 新仇第353章 縉紳第530章 纏鬥 (1)第16章 轉折 (1)第53章 離別 (1)第402章 勸降 (2)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411章 叛離第5章 自薦 (3)第560章 組閣 (1)第414章 相負第63章 貪生 (1)第313章 犧牲 (1)第227章 默契 (2)第152章 針對 (1)第212章 譁變 (1)第8章 冒名 (1)第244章 內憂 (1)第241章 攻心 (2)第105章 孤軍 (1)第290章 旁觀 (2)第82章 脫身 (1)第51章 將門 (1)第101章 鷹營 (1)第425章 渡江第544章 口實 (1)第8章 冒名 (1)第479章 兄妹第272章 出擊 (2)第313章 犧牲 (1)第209章 大勢 (2)第348章 撈費第56章 奪印 (2)第232章 亂局 (1)第494章 一伐 (1)第246章 爭鬥 (1)第518章 假像 (1)第339章 交易第326章 投效 (1)第546章 軍歌 (1)第185章 心路 (2)第535章 換帥 (2)第565章 突擊 (2)第343章 矛盾第115章 閱兵 (1)第462章 國卿第528章 戰機 (1)第144章 應對 (1)第98章 兵權 (2)第222章 善後 (1)第508章 動搖 (1)第467章 陽光第165章 轉變 (2)第248章 內訌 (1)第453章 選戰(上)第137章 退兵 (2)第405章 召見第137章 退兵 (2)第570章 辭職 (1)第388章 軍閥第123章 壓力 (1)第124章 壓力 (2)第439章 召集第309章 等待 (1)第83章 脫身 (2)第406章 收禮第571章 辭職 (2)第523章 見聞 (2)第159章 受降 (2)第218章 夜襲 (1)第529章 戰機 (2)第15章 死地 (2)第440章 問答 (1)第216章 劫營 (1)第414章 相負第424章 養士第289章 旁觀 (1)第244章 內憂 (1)第511章 待機 (2)第508章 動搖 (1)第102章 鷹營 (2)第482章 安慶第16章 轉折 (1)第417章 認親第135章 回憶 (2)第451章 期望第389章 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