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拆臺

李奉教耐心地解釋了好半天,黃乃明完全相信他的說法,這是一起粗心疏忽造成的小事故,不過廣東總督府確實太過不小心,這種重要的報告會反覆檢查幾遍才向卿院遞交,工作人員居然這種醒目的錯誤逃過去顯然有問題。

接下來提問的還是反對派的大夫,這位站起來後不假思索地問道:“這個月一日,李總督發表報告說上個月撥款給公共衛生司十萬兩白銀,但實際上只有一萬兩,總督府聲稱是錄入錯誤,請問這確實是這麼簡單的人爲錯誤的嗎?”

諮詢日的規定是有問必答,剛剛解釋半天的李奉教只好從新開始:“確實是一萬兩,我在口述的時候說的也是一萬兩,但是錄入人員不小心寫錯了”

這個問題和前一個大同小異,李奉教把才說完的解釋又重複了一遍,並在此強調這個錯誤是總督府自己首先發現的,在卿院剛剛大鬧起來的時候就把正確的版本送到了:“總督府有很強的自我檢查能力,官員都非常辛勤努力地工作,即使是把報告交出去以後,也不會因爲這件工作完成了就此鬆懈,而是繼續積極跟進”

這一番解釋又是十幾分鍾,李奉教才說完就動手去取講臺上給他預備的水杯,在口乾舌燥的李奉教把清涼的水送進喉嚨的同時,下一個大夫又站起來提問,很不幸,這次還不是他的同黨。

“這個月一日,李總督發表報告說上個月撥款給公共衛生司十萬兩白銀,但實際上只有一萬兩”黃乃明感到自己都快能背下這句話了,但提問的大夫仍一絲不苟地把這件事從頭到尾唸了一遍:“爲什麼總督府會在給卿院的報告上出現這種錯誤?是不是蔑視卿院,蔑視選民?”

“當然不是,”李奉教放下水杯就開始第三輪的解釋:“這是口述的失誤,只是一個失誤而已,我對卿院非常非常尊敬,對卿院代表的選民更是異常尊敬。所有交給卿院的報告總督府都會仔細檢查,盡力不讓其中出現任何錯誤,這個檢查前後共有五遍,每一遍都由不同的人員來負責,總督府知道盡管如此,仍然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所以即便在送出報告後,我們還是會再次覈查”

黃乃明一邊聽着,一邊問身邊的施天羽:“每月總督府交給卿院的月初報告有多長?”

“幾萬字吧,或許,”施天羽顯得不是很確定:“以前旁觀的時候看每人要發十幾頁、幾十頁紙,反正卿院一般要看上好幾天。”

辛辛苦苦又解釋了半天的李奉教停住話語聲後,議長阻止了下一個要提問的大夫,手臂重新指向卿院大廳的另一旁,讓那裡的大夫提問,同時還安撫了那個想提問的大夫一句:“今天才剛開始,有的是時間,讓李總督喘口氣吧。”

“請問李總督,”又是一個工黨的大夫起來問問題:“這個月廣東的人口普查工作進展如何?”

“本月的進展十分可喜”黃乃明看見李奉教把面衝着旁聽席上的記者們,又開始大肆宣揚總督府是如何兢業和有效率。

一口氣回答了三個友善的問題後,李奉教知道宣傳政績告一段落,他深吸一口氣,抖擻精神再次望向那些對他滿臉不屑的大夫們。坐在李奉教背後的議長看到李奉教繃直了後背,做好了戰鬥準備後衝着一個舉手的大夫點點頭,那個人立刻站起身大聲問道:

“這個月一日,李總督發表報告說上個月撥款給公共衛生司十萬兩白銀,但實際上只有一萬兩”

那個大夫纔開了一個頭,黃乃明就小聲跟着複述起來,他開始奇怪爲什麼卿院對這個錯誤如此的樂此不疲。

“李總督說這是一個意外,但是我很懷疑,以後還會不會發生類似問題,李總督聲稱有詳細的糾錯規章,但是爲什麼這樣嚴密的規章還會讓錯誤出現呢?是不是總督府的人缺乏工作能力,總督選用的全是不能勝任工作的人?”

李奉教又開始勤勤懇懇地繼續辯解。

等聽到下一個人還在糾纏這件事時,黃乃明終於忍不住了,湊到施天羽耳邊疑惑地說道:“爲什麼他們總問這個一個問題?難道要問一天麼?”

“估計是會問一天的,”施天羽告訴黃乃明他們再聽一會兒就可以走了,等這個事情問不出什麼新意後,工黨的反對派們就會開始重複他們已經問過的話,或許有一些細微的修改,但是大同小異,總之就是往責任心、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這些方面上湊:“李總督是工黨的人,他執政對工黨競選有極大的好處,如果百姓喜歡他的話,那麼將來在卿院競選的時候工黨也會佔很大的便宜。其他小黨也就算了,這東林黨和國民黨的大夫們,估計每天鑽在被窩裡的時候都在琢磨如何把李總督轟下去。”

“我不奇怪他們爲什麼要和李總督對着幹,我是在奇怪他們爲什麼翻來覆去就問這一個問題,難道沒有其他問題好問麼?”

“最開始諮詢日的時候,總督府總是被卿院攻擊得體無完膚,不過幾年下來總督府越來越小心、仔細了,毛病就沒那麼容易抓了。不過再怎麼樣,每個月都會犯錯,從來沒聽說過哪個月總督府一個錯都不犯。”施天羽的話黃乃明覺得很正常,以一省之大、公務之衆多,一個月內是不可能不出工作失誤的,前者給他繼續解釋下去:“一度卿院的反對派還是提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是後來發現這樣效果不好。”

施天羽向黃乃明指了指周圍忙着筆錄的記者們,他們來自許多家報社,其他三省的大報有的也會派記者來:“這裡面有的是傾向工黨的,有的是反對工黨的,如果你問了很多個問題,那麼支持工黨的報紙就會挑最不起眼、最可以被選民原諒的問題來報道。”

“這是怎麼回事?”黃乃明一時有點沒有轉過彎來。

“大部分百姓看今天的報紙就是想看官府又做了什麼糊塗事,所以所有的報紙都會報道反對派的問題,假如你是一家報紙,還是總督的支持者,當然就想替總督遮掩一番。但如果不提反對派的問題,百姓看不到想看的,你的報紙就沒人買了,總督府總不能付你錢吧?那不成封口費了?再說總督府也拿不出這錢。以前問許多問題的時候,支持總督的報紙就會挑最無關痛癢的反對派問題來說,就是中立的報紙,版面有限也隨意挑幾個不會都提。”施天羽說很快反對派就總結出經驗,諮詢日前就先聚在一起商量,商量出一個這個月最讓總督府難堪的問題,然後所有的反對派大夫都圍繞着這個最能給總督府添堵的問題問,也能保證所有的報紙也都報道出這個月總督府犯下的最大的錯。

“這次還算是好的呢,上次廣東總督府對廣州新報的記者說,說什麼在李總督特別關懷民生農業,在他和總督府同僚的積極努力下,粵省的稻米畝產有望超過八百斤。”兩個人離開廣東卿院後,施天羽講在那次新聞發言後的諮詢日裡,卿院的大夫都快把房頂掀了:“先是質問李總督是不是想做徵農民的稅,是不是想壓低糧價。李總督則先說他手下講的是不是全省每個角落,然後說這不是普遍現象、最後說普遍不是這個現象,而是他聽說有些個別地區大概、也許、可能產量能提高。”

“他承認錯誤纔算完?”黃乃明知道這個數字多半還是有吹噓成份,不過他倒不是覺得這有什麼太不多的地方。

“哪能?”如果放在以前崇禎朝期間,無論是施天羽還是其他南明官民,都不會覺得偶爾吹兩句是什麼特別的大事,但這短短几年,南方百姓的脾氣就被迅速養了起來,越來越不好伺候了。黃乃明在北方呆的時間太長,和施天羽還不太一樣,只聽他說道:“大夫們繼續追問到底是什麼地方,他聽誰說的,甚至都有人提議要讓對李總督說這話的人上卿院接受質問。”

“就爲了這麼一句話麼?”黃乃明又一次覺得廣東卿院有點小題大做。

“上次廣東選總督,呼聲最高的東林黨和國民黨互相拆臺,拼盡全力把對方的競選人都成功地罵臭了,最後被李總督撿了便宜,本來就恨透了他。現在李總督想往自己臉上貼金、擴大工黨的影響,他們豈能容忍,不但要把金箔撕掉,連同總督府的麪皮都要一起扯下來。”施天羽直接引用了一些國民黨爲自己爲什麼不放過李總督做的解釋,大意就是說如果不防微杜漸,不迎頭痛擊總督府每一次吹牛的企圖,他們的膽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早晚會浮誇成風:“東林黨也說無論官府做了什麼錯,最倒黴的還是百姓,總督府的官員可能會被罵一頓、被轟走,李總督也可能會捲鋪蓋走人,但是官員只要不犯罪,這懲罰對他們也就是到頭了,而他們犯的錯可能會讓百姓出人命的。東林黨說的沒錯,就像我們行軍打仗,將官們出錯,是會讓士兵丟掉性命的。”

“是啊,”黃乃明也承認這一點:“李總督有人盯着也好,他不會犯大錯。”

“後來李總督說他手下只是爲了在報紙上鼓舞人心,八百隻是個概數,就好比說彭祖長命八百載,就是隻其長命而已。”

施天羽興致勃勃地繼續講道:“結果有大夫反駁說,那皇帝萬歲,萬也是概數,更多更好聽,質問李總督怎麼不用?”

“李總督怎麼說?”

“還能怎麼說?承認自己又失言了唄,他最後解釋說這是爲了歌頌聖明陛下監國,國公執政英明,於是全粵糧食豐收。這個理由搬出來後李總督說他感到很委屈,以前祥瑞是真要動用民脂民膏的,但是現在只是說一兩句話而已。”

“他說的到也是實話。”

“但畢竟還是承認撒謊了,反對派大造聲勢,說李總督公然撒謊,存心愚弄選民。”但施天羽說這個效果不是很好,當時廣東的百姓還不太適應這種政治景象,對比之前高高在上,令人敬畏不已的巡撫老爺,他們已經開始覺得李總督是個可憐人了:“鬧騰了整整一個月啊,下個月又有新的事出來,這樁故事就漸漸淡忘了。”

當時反對派還給李總督編了好些戲段子、評書段子,施天羽還記得其中一個:“有幾個扮農民,還有兩個扮總督府的官吏”

一開始的唱詞完就是有一個當官的在問百姓:當今聖明陛下監國,爾等過得好不好?

一個農民搭腔道:好!

那官接着唱:愛民如子李總督關懷民生,你家有沒有田?

農民說道:有!

施天羽說中間應該還有一些,但是他不記得了,只記得最後一問是:

糧食收的多不多?

農民一起答道:多!一畝有八百斤呢。

施天羽笑道:“兩個官吏模樣的人聽到後就兇相畢露:那你爲什麼不繳稅、不繳糧?你這刁民反對聖明陛下,誹謗太平盛世,忠心耿耿的李總督,須容不得爾等這幫宵小。”

這戲文聽說被東林黨傳播得很廣,好多戲班子都跑到地方上去演,搞得是人人皆知。

“本來李總督剛上臺的時候,工黨都彈冠相慶,說以前只要爲民做主,不但可以立生祠,卸任還會有上馬碑,李總督只要好好幹,這廣東以後就是工黨的天下了。結果看起來蠻不是這麼回事,李總督比以前的官辛苦多了,平心而論,大明這百年來就沒出過這麼勤懇、有度量、起早貪黑、政績不壞而且不收錢的巡撫一級高官,但是我看他是休想撈到生祠和上馬碑了。”

上次廣東省卿院選舉,工黨雖然有起色,但是也絕非之前預想的能在廣東一家獨大。

第370章 退意 (2)第425章 渡江第313章 犧牲 (1)第583章 開始 (2)第99章 募兵 (1)第526章 迎擊 (1)第550章 走私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45章 迷惑 (2)第487章 口彩第80章 隱姓 (1)第50章 條例 (3)第284章 應對 (3)第94章 救民 (2)第366章 詐敗第344章 前驅 (1)第64章 貪生 (2)第181章 司獄 (2)第137章 退兵 (2)第483章 訴苦第546章 軍歌 (1)第179章 彷徨 (2)第535章 換帥 (2)第51章 將門 (1)第200章 新年 (1)第119章 摧枯 (1)第60章 腐蝕 (2)第133章 爭奪 (2)第56章 奪印 (2)第13章 交兵 (2)第267章 賭博 (1)第539章 逃竄 (2)第31章 乾孃 (2)第421章 決心第420章 同享第149章 行軍 (2)第284章 應對 (3)第80章 隱姓 (1)第133章 爭奪 (2)第539章 逃竄 (2)第448章 定策第234章 前路 (1)第348章 撈費第257章 密謀 (1)第240章 攻心 (1)第275章 招搖 (2)第95章 闖王 (1)第580章 退位 (2)第478章 官營第299章 拐點 (1)第477章 隱情第102章 鷹營 (2)第506章 協議 (1)第319章 決鬥 (1)第553章 勾心 (2)第107章 實戰 (1)第235章 前路 (2)第105章 孤軍 (1)第582章 開始 (1)第149章 行軍 (2)第235章 前路 (2)第119章 摧枯 (1)第530章 纏鬥 (1)第545章 口實 (2)第491章 中庸第463章 遼藩第452章 導遊第403章 直隸第118章 交易 (2)第489章 潛行第344章 前驅 (1)第87章 決裂第19章 遲疑 (2)第413章 烈皇 (2)第203章 皮影 (2)第433章 糊塗 (1)第471章 孿生第571章 辭職 (2)第283章 應對 (2)第291章 退卻 (1)第467章 陽光第449章 軍校第326章 投效 (1)第473章 輪迴 (1)第55章 奪印 (1)第185章 心路 (2)第163章 總結 (2)第52章 將門 (2)第169章 歸德 (2)第415章 治國第498章 包抄第546章 軍歌 (1)第528章 戰機 (1)第551章 走私 (2)第475章 逆流第51章 將門 (1)第511章 待機 (2)第437章 內憂第363章 影響第248章 內訌 (1)
第370章 退意 (2)第425章 渡江第313章 犧牲 (1)第583章 開始 (2)第99章 募兵 (1)第526章 迎擊 (1)第550章 走私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45章 迷惑 (2)第487章 口彩第80章 隱姓 (1)第50章 條例 (3)第284章 應對 (3)第94章 救民 (2)第366章 詐敗第344章 前驅 (1)第64章 貪生 (2)第181章 司獄 (2)第137章 退兵 (2)第483章 訴苦第546章 軍歌 (1)第179章 彷徨 (2)第535章 換帥 (2)第51章 將門 (1)第200章 新年 (1)第119章 摧枯 (1)第60章 腐蝕 (2)第133章 爭奪 (2)第56章 奪印 (2)第13章 交兵 (2)第267章 賭博 (1)第539章 逃竄 (2)第31章 乾孃 (2)第421章 決心第420章 同享第149章 行軍 (2)第284章 應對 (3)第80章 隱姓 (1)第133章 爭奪 (2)第539章 逃竄 (2)第448章 定策第234章 前路 (1)第348章 撈費第257章 密謀 (1)第240章 攻心 (1)第275章 招搖 (2)第95章 闖王 (1)第580章 退位 (2)第478章 官營第299章 拐點 (1)第477章 隱情第102章 鷹營 (2)第506章 協議 (1)第319章 決鬥 (1)第553章 勾心 (2)第107章 實戰 (1)第235章 前路 (2)第105章 孤軍 (1)第582章 開始 (1)第149章 行軍 (2)第235章 前路 (2)第119章 摧枯 (1)第530章 纏鬥 (1)第545章 口實 (2)第491章 中庸第463章 遼藩第452章 導遊第403章 直隸第118章 交易 (2)第489章 潛行第344章 前驅 (1)第87章 決裂第19章 遲疑 (2)第413章 烈皇 (2)第203章 皮影 (2)第433章 糊塗 (1)第471章 孿生第571章 辭職 (2)第283章 應對 (2)第291章 退卻 (1)第467章 陽光第449章 軍校第326章 投效 (1)第473章 輪迴 (1)第55章 奪印 (1)第185章 心路 (2)第163章 總結 (2)第52章 將門 (2)第169章 歸德 (2)第415章 治國第498章 包抄第546章 軍歌 (1)第528章 戰機 (1)第551章 走私 (2)第475章 逆流第51章 將門 (1)第511章 待機 (2)第437章 內憂第363章 影響第248章 內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