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歸德 (1)

片刻後孫可望就趕到許平這裡。

“啊,原來是陸老闆,久仰大名。”聽到這個名字後孫可望頓時滿面笑容,親熱地走到陸昱帆身邊,還拱手行禮:“陸老闆義薄雲天,知者無不感佩萬分,我早就想向陸老闆當面致謝,可嘆一直不得機會。”

“不敢當。”陸昱帆受寵若驚,連忙遜謝道:“小人只是求財罷了,當不得孫將軍如此稱讚。”

孫可望不以爲然地說道:“求財乃是商家本份,可闖營數萬將士、河南億萬百姓,都受陸老闆大德,我早想給陸老闆立碑,可是又擔心這會對陸老闆不利。”

“不敢當,不敢當。”陸昱帆自然是謙謝一番。

身邊的軍隊還在滾滾而過,許平生怕兩人說起來既沒完,他知道孫可望還想進口工具和工匠,便連忙打斷道:“這位陸老闆運火槍去許州,沿途關卡”許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孫可望,陸昱帆在邊上解釋說他想求一個憑證,運送藏銀糧食出境時可以不繳稅銀。

聽陸昱帆說起來意後,孫可望皺眉思索片刻,搖頭道:“此事恐怕不妥,首先,陸老闆若是暢通無阻恐怕會招人耳目;其次,各關卡的小兵怎麼能分清到底是不是我的手書?再者,若是今天我給陸老闆這個方便,日後說不定會有奸商僞造我的手書魚目混珠。”

許平覺得孫可望這番話非常有道理,陸昱帆頓時悵然若失。只是孫可望還有後文,他掉頭對許平說道:“大將軍,末將覺得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陸老闆吃虧,以陸老闆的意思,運糧出境自是上策,這一路大概又要花七、八百兩銀子,末將以爲不如多批給陸老闆一千兩好了。”

陸昱帆聽得不好意思起來:“五百兩便足矣。”

孫可望笑道:“路上難免會有損耗,陸老闆不必客氣。”

於是許平就批給陸昱帆四千兩銀子,等千恩萬謝的陸昱帆離去後,孫可望臉上的笑容也隨着他的身影消失而消失:“哼,黑心的商人。”

許平寬慰道:“總歸是於我軍有利。”

“若非如此,我豈能容他?”孫可望臉上的怒容中夾雜着鄙夷:“此人唯利是視、全無廉恥,既無愛民之心,又不能忠於君父,一杆火銃竟然賣四十兩銀子!”

許平拉着孫可望繼續和軍隊一起前行,兩側的士兵們看到兩位將領後紛紛向他們致敬,許平一面忙着回禮,一面對身旁的人說道:“剛纔我還擔心你會和陸老闆談起生意就沒完,會急着向他買工匠和器具,耽誤了行軍就不好了。”

“這個是許兄弟多慮了,我怎麼會讓一個商人掐住我們闖營的全部命脈,還洞悉我們的需求?”這幾天爲了鼓舞疲勞的部下,許平跟着軍隊一走就是一天,孫可望和他總是這樣邊走邊說:“這次拿下歸德,大將軍就該把教導隊給我了吧?”

“孫兄說了多少次了?”許平苦笑道:“自是如此。”

寧陵失守的消息傳來,歸德頓時一片大亂,知府任伯統接到的報告是隻有千多闖軍抵達,不過城內守軍毫無鬥志,見到闖軍旗號後就一鬨而散,還有人乾脆開門投降。不過不管任伯統在邸報上怎麼辯解,他知道城內明日一定會謠言滿天:不是說闖賊來了五十萬,就是來了一百萬。

“快請鬱帥。”不等那個報信人說完任伯統就急忙叫起來,因爲擔心鬱董騷擾地方所以不敢讓他的手下進城,不過既然是被河南巡撫倚爲干城、聲名赫赫的大帥,歸德知府當然也極爲重視,讓這支部隊靠着歸德駐紮。眼下事急,知府就打算從權放鬱董的部隊進城共同守禦,同時他還抱着一絲希望追問道:“這消息可否確認過了?”

“老爺,千真萬確啊。”趕來稟告緊急軍情的歸德府兵丁哀聲嘆氣,剛纔只說了個開頭就被任伯統那句去找鬱董的命令打斷,後面的還沒來得及說:“老爺有所不知,鬱帥已經跑了,早在寧陵的消息傳來前他就逃走了,當時我們還奇怪大白天的鬱帥怎麼突然拔營,說走就走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鬱帥”任伯統覺得自己腦仁開始發疼,他記得清清楚楚,就在前兩天,鬱董還信誓旦旦地告訴他什麼冬天不會有戰事,等開春了新軍的增援就會抵達河南:“鬱帥名震河南,怎麼可能臨陣脫逃?一定是去拉練部隊了吧?”

報信的歸德是士兵只剩苦笑連連,鬱董走得無影無蹤以後,寧陵那邊的消息才傳到,這時一頭霧水的守城官兵才恍然大悟:“大人啊,鬱帥這些天每天都要往開封府那邊派出三、四波探馬,不分晝夜時刻有人緊盯着闖賊的動靜。是不是許賊一進歸德府鬱帥就知道了?這個小的們不敢說,但寧陵那邊失守,鬱帥不可能不早早知道啊。”

“鬱董這廝”任伯統頓時變色,呵斥道:“爲何不早早稟告?”

“大人,這個多派探馬監視闖賊,也是鬱帥職責所在啊,當時小的們佩服還不及,哪裡會想到鬱帥是爲了趁早逃跑啊。”

任伯統也知道錯不在這些守城兵丁身上,既然最大的依靠鬱董不在了,任知府只能退而求其次,把他委任的歸德四壁指揮楊將一找來緊急議事。

聽說許平連整編都不做,不顧連戰辛苦殺奔歸德來以後,楊將一也是大驚失色,不過看到提拔重用他的知府大人那焦急的眼神後,楊將一當即拍着胸脯保證:“大人放心,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我們歸德上下萬衆一心,定能虎口震牙!”楊將一想了想,又補充道:“馬上就要到冬季了,我們堅壁不出,料想那許賊也無法長圍,再說開封巡撫大人那裡還有數萬雄師,許賊首尾難顧,定要讓他鎩羽而歸。”

雖然鬱董跑了,不過他說過的話任伯統還是記得的,見心腹大將的說法和巡撫大人口中的擎天玉x柱不謀而合,任伯統稍微安心了一些:“可現在城中兵力不足,又如何是好?”

現在歸德城內只有數千地方官兵,剩下的就只有衙役、民團了。楊將一略微思索,便再次進言道:“大人,就是末將方纔說的:強龍不壓地頭蛇。大人來歸德後善待父老、人思效報,末將保舉咱們歸德城的唐守忠唐大俠。唐大俠一身十三太保橫練,刀槍不入;手下弟子三百,個個有飛檐走壁之能,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末將以爲不妨給唐大俠一個參將、遊擊的加銜,讓唐大俠出來爲國效力,爲大人分憂吧。”

歸德大俠唐守忠綽號中原仁義,這兩年來風頭正勁,在河南綠林的名氣直追開封城的中原大俠,顧不得等匆匆趕到的唐守忠叩首完畢,任伯統就急忙喚他起來,接着就把眼下的危機形勢如實相告。

和剛纔楊將一的反應一樣,中原仁義臉色蒼白:“小人聽說,那許賊乃是黃候的得意弟子,當世虎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楊將一將唐守忠生生打斷:“唐大俠,知府大人待你如何?”

任伯統到歸德上任並不久,河南匪患嚴重,人人視爲險途,千方百計不到這裡上任,崇禎天子也不知道到底誰有治才、誰有帥才,就在朱元璋的畫像前抽籤,抽到誰那誰就是朱元璋替當今天子選拔的英才。作爲被太祖皇帝在天之靈選中的良臣,任伯統只好硬着頭皮來歸德上任,到這裡後他對綠林好漢很是優容,尤其是唐守忠這種與朝廷合作的好漢,對他經營的各種生意任伯統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唐守忠長嘆一聲,站起身向着任伯統又一次大禮跪倒:“與黃候的得意弟子爲敵,小人自知凶多吉少,不過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道理小人還是懂的,知府大人放心,小人但有一口氣在,就不會讓許賊踏上歸德城牆一步。只是只是若是小人還有小人的弟子們有所損傷的話,還請知府大人厚待他們的家人。”

任伯統連忙站起身,伸手去扶:“唐大俠放寬心,只要抱得歸德平安,捐軀的義士一定後顧無憂,本府發誓、發誓!”

唐守忠又有一聲長嘆,連謝字都沒有一個,就告辭離去:“小人本是個無賴漢,別的話也不會說,這便去召集子弟了。”

“大節大義,多託於市井之輩。”唐守忠走後,任伯統感慨不已,他看看邊上的楊將一:“兄弟記得楊老弟有三個兒子吧?”

“知府大人明見,”楊將一錯會了意,又是一通拍胸脯:“末將父子齊上陣,誓與歸德共存亡。”

“楊將一,有你守城,我心安矣~許平小兒不足爲懼!”任伯統頓了一頓,正色說道:“楊老弟的老三還未婚配,兄弟有個小女也到了該出閣的年歲了,若楊老弟不棄,兄弟倒是有意和楊老弟攀個親家。”

楊將一這一驚可是非同小可,他連忙跪下謝罪:“折殺小人了,折殺小人了。”

第49章 條例 (2)第434章 糊塗 (2)第388章 軍閥第135章 回憶 (2)第520章 架空 (1)第166章 奔波 (1)第202章 皮影 (1)第211章 後事 (2)第412章 烈皇 (1)第7章 變故 (2)第1章 序章 (1)第561章 組閣 (2)第40章 疑雲 (1)第302章 覆滅 (2)第511章 待機 (2)第530章 纏鬥 (1)第290章 旁觀 (2)第560章 組閣 (1)第477章 隱情第437章 內憂第339章 交易第303章 保守 (1)第310章 等待 (2)第56章 奪印 (2)第559章 上院 (2)第23章 懲罰 (2)第231章 補充 (2)第53章 離別 (1)第261章 密鼓 (1)第166章 奔波 (1)第571章 辭職 (2)第238章 矛盾 (1)第379章 決裂 (2)第148章 行軍 (1)第125章 算盤 (1)第555章 退縮 (2)第237章 潛流 (2)第18章 遲疑 (1)第259章 志向 (1)第440章 問答 (1)第321章 新仇第283章 應對 (2)第515章 軍種 (2)第494章 一伐 (1)第81章 隱姓 (2)第234章 前路 (1)第27章 遺物 (2)第583章 開始 (2)第151章 拖延 (2)第322章 功高 (1)第201章 新年 (2)第471章 孿生第207章 戰後 (2)第394章 決策第412章 烈皇 (1)第221章 炸營 (2)第462章 國卿第168章 歸德 (1)第478章 官營第211章 後事 (2)第566章 論述 (1)第480章 曲終 (1)第1章 序章 (1)第371章 破關 (1)第109章 許州 (1)第386章 民心 (1)第280章 近戰 (1)第129章 修正 (1)第208章 大勢 (1)第170章 攻城 (1)第405章 召見第268章 賭博 (2)第276章 朝堂 (1)第259章 志向 (1)第75章 突圍第155章 對射 (2)第20章 軍法 (1)第477章 隱情第273章 相對第572章 返京 (1)第559章 上院 (2)第9章 冒名 (2)第212章 譁變 (1)第319章 決鬥 (1)第538章 逃竄 (1)第502章 義釋 (1)第565章 突擊 (2)第558章 上院 (1)第384章 忻州 (2)第462章 國卿第270章 友軍 (2)第163章 總結 (2)第381章 疑案 (1)第204章 反擊 (1)第138章 安泰 (1)第356章 南下第485章 叛徒 (2)第204章 反擊 (1)第187章 諒解 (2)第518章 假像 (1)
第49章 條例 (2)第434章 糊塗 (2)第388章 軍閥第135章 回憶 (2)第520章 架空 (1)第166章 奔波 (1)第202章 皮影 (1)第211章 後事 (2)第412章 烈皇 (1)第7章 變故 (2)第1章 序章 (1)第561章 組閣 (2)第40章 疑雲 (1)第302章 覆滅 (2)第511章 待機 (2)第530章 纏鬥 (1)第290章 旁觀 (2)第560章 組閣 (1)第477章 隱情第437章 內憂第339章 交易第303章 保守 (1)第310章 等待 (2)第56章 奪印 (2)第559章 上院 (2)第23章 懲罰 (2)第231章 補充 (2)第53章 離別 (1)第261章 密鼓 (1)第166章 奔波 (1)第571章 辭職 (2)第238章 矛盾 (1)第379章 決裂 (2)第148章 行軍 (1)第125章 算盤 (1)第555章 退縮 (2)第237章 潛流 (2)第18章 遲疑 (1)第259章 志向 (1)第440章 問答 (1)第321章 新仇第283章 應對 (2)第515章 軍種 (2)第494章 一伐 (1)第81章 隱姓 (2)第234章 前路 (1)第27章 遺物 (2)第583章 開始 (2)第151章 拖延 (2)第322章 功高 (1)第201章 新年 (2)第471章 孿生第207章 戰後 (2)第394章 決策第412章 烈皇 (1)第221章 炸營 (2)第462章 國卿第168章 歸德 (1)第478章 官營第211章 後事 (2)第566章 論述 (1)第480章 曲終 (1)第1章 序章 (1)第371章 破關 (1)第109章 許州 (1)第386章 民心 (1)第280章 近戰 (1)第129章 修正 (1)第208章 大勢 (1)第170章 攻城 (1)第405章 召見第268章 賭博 (2)第276章 朝堂 (1)第259章 志向 (1)第75章 突圍第155章 對射 (2)第20章 軍法 (1)第477章 隱情第273章 相對第572章 返京 (1)第559章 上院 (2)第9章 冒名 (2)第212章 譁變 (1)第319章 決鬥 (1)第538章 逃竄 (1)第502章 義釋 (1)第565章 突擊 (2)第558章 上院 (1)第384章 忻州 (2)第462章 國卿第270章 友軍 (2)第163章 總結 (2)第381章 疑案 (1)第204章 反擊 (1)第138章 安泰 (1)第356章 南下第485章 叛徒 (2)第204章 反擊 (1)第187章 諒解 (2)第518章 假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