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黨務 (1)

受到國民黨倒呂運動大獲成功的影響,東林黨內部對陳子壯的不滿之聲也越來越高漲。南明的憲政制度越來越變得如同商戰一樣冷酷無情,國民黨和工黨都按照利益交換的原則維持政黨,成員向黨派做出貢獻,換取各種他們所需的資源,因此呂志強在失敗後迅速被同黨拋棄。東林黨稍微好一些,相對另外兩個完全靠商業規則運作的大敵而言,陳子壯顯得非常有人情味,念舊情、看重朋友,處理黨務也不是全然一副討價還價唯利是視的模樣——這是陳子壯在敗選後沒有立刻被轟下臺的原因。

當然迫於政治x鬥爭的殘酷性,陳子壯領導的東林黨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比如之前他爲了黨派利益就毅然和老宗師錢謙益那一派劃清了界限。但這種程度的改變顯然不能滿足黨內激進派,大批東林黨員憤怒地指出,正是因爲陳子壯不能適應憲政競選的需要,沒有變得如同工黨那麼精於計算,他們纔會輸掉了這次選舉。

今天有一位客人來拜會焦頭爛額的陳子壯,他是任紅城的堂兄任伯統,經過淳化一戰後任紅城成爲東林黨內耀眼的新星,大名在南明境內幾乎無人不曉,聲望急追陳子壯。不幸的是,任紅城在敗選後態度曖昧,最近兩天竟然有向倒陳派靠攏的趨勢,公開發言說“引咎辭職”不應該僅限於政府官員,如果一個人連黨內職務都戀棧不捨的話,那麼很難想象他出任公職後會勇於承擔自己失誤的責任。

這種發言無疑於逼宮,陳子壯本來還寄希望於任紅城能出面幫自己渡過難關,要是他倒戈的話那本來就岌岌可危的黨魁位置定然不保,陳子壯苦心經營東林黨近十年,覺得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些同志的洶洶言論讓他頗感傷心。

請任伯統坐下,然後奉上茶水後,陳子壯開門見山地說道:“如果令弟一定要我這個位置,那我也只能退位讓賢,這個意思還請老兄轉告一聲。”

任伯統被許平俘虜後,幾經思想鬥爭最後還是沒有爲大明殉節,而許平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任伯統的什麼劣跡,他在歸德做官並不是很久,雖然也收儀金但是比起同行就算好官了。最後救了任伯統一命的還是因爲他上任後舉行過幾次詩會勸說歸德縉紳出力賑濟災民,任知府當然知道河南百姓過得民不聊生,但是朝廷督促的賦稅不交不行,他只能勸說縉紳們多辦幾個粥廠,歸德的縉紳不看僧面看佛面,也確實因爲任知府的面子多賑濟了幾次。

許平聽說此事後覺得任伯統還有點愛民的意思,也就因此動了惻隱之心把他放了。任伯統因爲沒有殉節被革除了功名,也被當時還沒有投降大順的士人們罵成了東林敗類。灰溜溜地逃回老家後,陳子壯倒是去看望過任伯統幾次,在前者的幫助下他漸漸重新被朋友圈所容納,說起來陳子壯對任伯統還算有恩,而任紅城也是任伯統推薦去東林黨的。

聽到陳子壯的話後,任伯統嘆了口氣,來之前他已經和他那個滿腹不滿的堂弟長談過好幾次,任紅城對陳子壯非常不滿,覺得自己大好前途被耽擱了,下次改選的時候百姓就算沒有忘記他在淳化的英勇事蹟也會大大淡化——如果陳子壯這次勝選,本來他可以當上國防部長的,那麼他就很大的機會在對順戰爭中爲自己贏得更多的榮譽。

“陳兄這話言重了,”任伯統不想一句話就被對方套出自己的底牌,但陳子壯話說得如此直接,任伯統實在無法硬下心欺騙或者嚇唬對方:“舍弟還是支持陳黨魁的。”

陳子壯一口大氣吐出,心裡頓時安穩了不少。

“但是東林黨必須改革,眼下這樣是不行的,”任伯統話題一轉,替自己的堂弟說出了激進派的要求:“現在黨內任人唯親的風氣必須改變!”

這話又讓陳子壯苦笑一聲,不錯他是有點偏心老朋友,不過也必須要有實際的功勞,尸位素餐是肯定不可能的,與崇禎朝的老東林集團相比那已經是天差地別,不然也不要想在南明的憲政制度中存活下去,而且正衝自己說這話的人,還有他的堂弟好像也都是自己照顧老朋友的受益者。

“不錯,舍弟一直很受陳兄的照顧,”不等陳子壯說話,任伯統自己就先承認了這一點:“現在非議陳兄的人大概也都受過陳兄的照顧,但現在他們的身份變了,他們不希望陳兄繼續照顧下去。”

激進派大部分都是自認爲有能力的人,他們覺得東林黨最近幾年的聲勢主要是靠他們打拼出來的,所以對陳子壯依然殘留的按資排輩思維非常反感,認爲要想扭轉不利局面就要向工黨和國民黨學習,學習他們那種裸的商家經營模式。

在陳子壯看來這簡直就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他傷心地評價道:“這不是君子所爲,我可能是因爲這個導致敗選,但”

“陳兄恕我直言,”任伯統打斷了陳子壯:“還是我剛纔說的,他們地位不同了,確實他們是依靠陳兄幫助扶持纔有了今天,但現在有人認爲陳兄擋了他們的路了。如果陳兄能夠勝選,他們是不會起來反對你的。不過他們並沒有忘記以前的恩情,所以不會要求陳兄離開,只是要求改變,如果陳兄同意的話,那他們就不會還認爲你擋路了。”

雖然知道任伯統說的是大實話,但是陳子壯聽起來還是感覺很刺耳。

“說到君子,這也是包括舍弟在內許多人不滿的地方”任伯統的大實話還在繼續。

在呂志強於倒數第二輪敗選後,繆大夫立刻如同一個沒有節操廉恥的商人那樣跑去安慰呂志強,就好像兩人前一天還不曾互相攻擊謾罵,這個舉動雖然沒有贏得呂志強的合作,但是爲繆大夫在國民黨成員面前加了不少印象分;相比繆大夫而言,陳子壯就光明磊落多了,雖然呂志強已經不在是對手,但是他做不到立刻改口去拍前一天還怒目而視的對手的馬屁,更無法像繆大夫那樣玩大變臉,公開聲稱呂志強是個可敬佩的對手,國民黨是個偉大的黨——當時陳子壯還在心裡罵他:要是你真信你說的話,你這一個月來罵他們又是爲那般?

但是更君子的陳子壯敗選了,東林黨激進派對此攻擊他的話和國民黨攻擊呂志強的差不多:陳子壯把自己的面子看的比黨派利益還重要,真不幸,我們只能希望他不會把自己的面子看的比國家利益更重要,更不幸的是我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如果他真是這樣的人並且當上首輔的話,那我們都是選民的罪人。

南明的報紙也一直是許平關心的東西,最近關於首輔的選舉讓許平看的津津有味,不過他反倒從中得出了樂觀的結論:“自古以來,黨爭就是國家大害,多有導致亡國之禍的,齊公不但不抑制黨爭,反倒慫恿鼓勵它”

陳哲和許平的看法差不多,實際上李順的官員都有類似的看法,他們的立場導致他們從南明的新聞中讀出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陳哲和許平不同點在於:“是不是齊公老糊塗了?已經完全無力掌控朝政了?”

第251章 入滇 (2)第361章 剿匪第163章 總結 (2)第282章 應對 (1)第294章 紕漏 (2)第60章 腐蝕 (2)第152章 針對 (1)第260章 志向 (2)第295章 敗像 (1)第501章 絕境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449章 軍校第281章 近戰 (2)第166章 奔波 (1)第542章 大捷 (1)第371章 破關 (1)第167章 奔波 (2)第309章 等待 (1)第56章 奪印 (2)第275章 招搖 (2)第42章 長青 (1)第43章 長青 (2)第346章 講理第164章 轉變 (1)第258章 密謀 (2)第540章 缺口 (1)第509章 動搖 (2)第164章 轉變 (1)第341章 遺產 (1)第359章 追擊第53章 離別 (1)第492章 前景第375章 東征第197章 堅守 (2)第491章 中庸第30章 乾孃 (1)第183章 擾亂 (2)第311章 責任 (1)第506章 協議 (1)第370章 退意 (2)第356章 南下第559章 上院 (2)第34章 失落 (1)第542章 大捷 (1)第177章 啓蒙 (2)第102章 鷹營 (2)第542章 大捷 (1)第149章 行軍 (2)第175章 新政 (2)第488章 擴軍第481章 曲終 (2)第477章 隱情第532章 落馬 (1)第66章 迷惑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46章 戀情 (1)第483章 訴苦第36章 敲打 (1)第107章 實戰 (1)第366章 詐敗第21章 軍法 (2)第63章 貪生 (1)第44章 迷惑 (1)第95章 闖王 (1)第509章 動搖 (2)第52章 將門 (2)第404章 禁旅第293章 紕漏 (1)第155章 對射 (2)第429章 自保 (2)第390章 對壘第243章 危難 (2)第1章 序章 (1)第403章 直隸第423章 奸黨第294章 紕漏 (2)第449章 軍校第551章 走私 (2)第186章 諒解 (1)第44章 迷惑 (1)第359章 追擊第353章 縉紳第24章 世子 (1)第31章 乾孃 (2)第170章 攻城 (1)第2章 序章 (2)第563章 黨務 (2)第487章 口彩第432章 官司 (2)第21章 軍法 (2)第542章 大捷 (1)第368章 受降第110章 許州 (2)第534章 換帥 (1)第238章 矛盾 (1)第267章 賭博 (1)第576章 偉人 (3)第574章 偉人 (1)第463章 遼藩第113章 借兵 (1)
第251章 入滇 (2)第361章 剿匪第163章 總結 (2)第282章 應對 (1)第294章 紕漏 (2)第60章 腐蝕 (2)第152章 針對 (1)第260章 志向 (2)第295章 敗像 (1)第501章 絕境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449章 軍校第281章 近戰 (2)第166章 奔波 (1)第542章 大捷 (1)第371章 破關 (1)第167章 奔波 (2)第309章 等待 (1)第56章 奪印 (2)第275章 招搖 (2)第42章 長青 (1)第43章 長青 (2)第346章 講理第164章 轉變 (1)第258章 密謀 (2)第540章 缺口 (1)第509章 動搖 (2)第164章 轉變 (1)第341章 遺產 (1)第359章 追擊第53章 離別 (1)第492章 前景第375章 東征第197章 堅守 (2)第491章 中庸第30章 乾孃 (1)第183章 擾亂 (2)第311章 責任 (1)第506章 協議 (1)第370章 退意 (2)第356章 南下第559章 上院 (2)第34章 失落 (1)第542章 大捷 (1)第177章 啓蒙 (2)第102章 鷹營 (2)第542章 大捷 (1)第149章 行軍 (2)第175章 新政 (2)第488章 擴軍第481章 曲終 (2)第477章 隱情第532章 落馬 (1)第66章 迷惑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46章 戀情 (1)第483章 訴苦第36章 敲打 (1)第107章 實戰 (1)第366章 詐敗第21章 軍法 (2)第63章 貪生 (1)第44章 迷惑 (1)第95章 闖王 (1)第509章 動搖 (2)第52章 將門 (2)第404章 禁旅第293章 紕漏 (1)第155章 對射 (2)第429章 自保 (2)第390章 對壘第243章 危難 (2)第1章 序章 (1)第403章 直隸第423章 奸黨第294章 紕漏 (2)第449章 軍校第551章 走私 (2)第186章 諒解 (1)第44章 迷惑 (1)第359章 追擊第353章 縉紳第24章 世子 (1)第31章 乾孃 (2)第170章 攻城 (1)第2章 序章 (2)第563章 黨務 (2)第487章 口彩第432章 官司 (2)第21章 軍法 (2)第542章 大捷 (1)第368章 受降第110章 許州 (2)第534章 換帥 (1)第238章 矛盾 (1)第267章 賭博 (1)第576章 偉人 (3)第574章 偉人 (1)第463章 遼藩第113章 借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