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隱情

“這是這確實是是。”

內閣成員看到奏報上的事情經過後都瞠目結舌,像許平這樣的元勳別說一般的罪行,只要不犯下十惡的頭三條都能有迴旋的餘地。

不知不覺間李建泰額頭上已經是汗珠密佈,北方同盟反逆時,他散盡家產支持朝廷,幾年來勤勤懇懇給牛金星當牛做馬,總算是混進大順朝廷的內閣了。順王雖然是開國之君,但是把內政權幾乎完全下放給丞相和內閣,現在的風光已經不在前朝之下。

從技術上許平的罪沒有什麼好討論的——這案子的難度完全不在技術上,理所當然該給許平定死罪,萬一順王不準,丞相和內閣——包括李建泰就得拒絕奉詔,以辭官不做相威脅要求主上收回赦免許平的亂命。所以看完奏報後李建泰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聯繫鍾龜年,讓他修改奏報,內閣先壓一壓。如果鍾龜年他不識相的話李建泰也沒有一丁點的辦法,他是牛金星的弟子。

“太師,許平這是反,而且還企圖挾持主上。”另外一個入閣的降官張縉彥大聲道:“如此大逆不道之舉,豈能輕赦?”

李建泰望過去的目光裡帶上了一絲敬佩:你真有種。

其他內閣的成員大多也用類似的目光看着發言者,他還在陳述自己的理由:除了這種案子是一定要有責任人的,如果許平沒錯那錯的就是山東防禦使,如果山東防禦使被處罰,那以後地方行政也就沒法幹了,不懲罰許平勢必激起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員的衆怒。

可是,許平在軍中人脈如此之廣,李建泰雖然對張縉彥說的這些很贊同,但剛纔他在一眨眼後就想到軍方的意見,南方又熱火朝天地打起來了,將來凱旋的將領在主上面前喊冤,地方上將帥呼應,李建泰自問如果是自己坐在順王的位置上,是不會捨不得拋出幾個替罪羊的來平息軍方不滿的。

“可是,”張縉彥話鋒一轉:“許平在軍中素有威望,現在干戈未休,此案又是他去劫獄救一箇舊部,如果莽撞從事吾恐那些不識大體的武夫們會口出怨言,有害於國家之事。”

李建泰默默地等着張縉彥的下文,在心裡哼了一聲:“你居然也知道這個?那剛纔你還敢說什麼治許將軍的罪?”

“那張大人以爲該如何是好?”牛金星當然不能同意處罰鍾龜年,山東經營得井井有條是模範省份,更不用說鍾龜年還是他的親信弟子,而他也無法想像不處罰許平的後果。正如張縉彥所說,百官會對這種結果失望,丞相理應秉公執法並保護勤奮工作的官吏。

“最好莫過於不公開此案,讓山東防禦使修改奏報,絕口不提許平反之事。”張縉彥接着說出的話讓牛金星聽得莫名其妙,與剛纔的建議大相徑庭,簡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可”牛金星想說,如果把許平放出來,那日後消息難免走漏、還是會讓其他官員灰心,這個武夫說不定又會看什麼不順眼去劫獄,而且山東防禦使的工作也沒法再幹下去,總之就是張縉彥剛纔那一堆理由。

“此刻是非常之時,事急從權。”李建泰突然張口附和起張縉彥來:“太師,下官也認爲此刻不是把此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好時候,下官認爲不妨讓陛下賜死。”

“賜死?”牛金星皺眉思索的時候,李建泰和張縉彥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

“將來就是有風聲傳出,大家會覺得陛下是念在許平的功勳上從輕發落,顯示了陛下的仁德。”

“早一日把此案了結,國家就節省一日的元氣,”張縉彥和李建泰一唱一和的勸說着,最末他還慨然道:“爲了有益國家,下官願意去和陛下講。”

丞相牛金星當然不能同意,接下來就是處理方案的細節討論,最後決定先模模糊糊地告訴順王許平在山東與地方官府發生了些糾紛,具體情況還在探討研究中,至於給山東防禦使的急件,內閣自然不用發,這個牛金星肯定會去私信的。

“許平下野後,糾集一些軍中舊部,利用軍隊在南京、山東等地走私,本來地方官府對此也是眼睜眼閉的,接連鬧出了幾次糾紛也裝沒看見,畢竟許將軍是元勳。這次過濟南時,幾個新來的衙役不知道這些販運私貨的軍人的身份後臺,冒冒失失地去檢查,被負責押送的高成倉殘暴殺害”

“寡人知道高成倉,”李自成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猛地一陣搖頭:“他是大將軍的親信沒錯,但大將軍不會做這種事的,一定是有人誣陷大將軍!”

“是,臣再去查,”牛金星應是後又問道:“陛下,江南戰事如何?”

在接到黃石的拒絕信後沒有幾天,浙江、湖廣就報告遭到南軍的進攻,對此李自成頗有些驚訝。許平把城外的新軍參謀司大營改成大順參謀司,現在李自成經常在那裡和劉宗敏等人討論軍情。

“殘明彈丸之地,要是堅守關隘還是件麻煩事,”李自成不以爲意地說道:“就算是突襲,也應該集中於一點兒,或浙江、或湖廣,現在他們四處出擊完全是分散浪費兵力,真不明白齊公怎麼會不智於此?難道他覺得可以用數省之人力,與中國抗衡麼?”

“七月二十七日,許平親自趕到濟南府向山東防禦使要人,鍾龜年的意思是,這次都鬧出人命來了,如果不聞不問就不好和百姓交代了,建議許平忍痛割愛,把高成倉交給官府處置。許平要人未果後,負責在山東走私的胡辰擔憂牽連自己,唆使、協助許平調動軍隊,攻打山東防禦使衙門和節度使衙門,劫走人犯。”數日後,第二份報告又送到順王御前。

“這真是一派胡言,胡辰寡人也見過,他對大將軍忠心耿耿沒錯,但怎麼可能去走私呢?”李自成生氣地反問道:“難道你們覺得寡人眼瞎了麼?”

再數日。

“陛下,這是山東節度使的親筆奏章,許平劫持陳哲,導致節度使衙門和整個濟南城防混亂數個時辰;這是山東防禦使的奏章這是濟南衙役元寶的證詞,那兩個殉職的官差是他的下屬這是亡者遺族的血書”

後面還有其他有關此事的彙報:

“山東防禦使一開始仍不願動許平,脫困後只下令擒拿胡辰歸案,許平命令這些人擅自離開軍營,自己滿不在乎地扔在濟南城中吃酒,揚言動動手指頭就能讓山東百官吃不了、兜着走。所有山東防禦使要擒拿的人犯,無一不事先得到消息逃脫,許平消息靈通,迄今爲止一個也沒能拿到。”

“那許平呢?”李自成聽得無名火起:“先把他拿下了問話!”

www•ttκΛ n•C O

“山東防禦使已經把許平請到衙門後院暫住,除了不讓許平回鳳陽外仍以禮相待,現在鍾龜年實在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請朝中示下。”

“哼。”李自成顯然也沒想好該如何處置許平,頓了一頓後問道:“太師,寡人不太懂律法,不過攻打衙門,劫持官員,這不是反麼?”

“如果許平心裡的念頭是要奪權、那是反,如果他覺得律法不公,暴力抗法、蔑視朝廷,那也是反不過以臣所見,許平只是想救他的手下,而且自覺朝廷不會把他怎麼樣,從他鬧事後還在濟南喝酒聽戲來看,臣以爲很難說他有反心。”

李自成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沉聲問道:“內閣打算怎麼處理此案?”

“人又不是許平殺的,臣覺得許平未必有反心,他早就不領俸祿了,”牛金星吞吞吐吐地說道:“臣以爲,大王賜給許平的那些宮女和御廚,不妨罰還。”

“就完了?”李自成大叫一聲,語氣裡滿是驚訝。

“是啊。”牛金星兩手一攤,顯得很無奈。

“你莫不是收了許平的賄賂?”李自成怒氣衝衝地質問道:“人命關天,這豈能就算了?”

“現在國家是用人之際,”牛金星道:“此案山東防禦使甚至不敢走漏風聲,唯恐擾亂軍心。”

李自成“嘿“了一聲也沒有了下文。

“許將軍在山東防禦使的衙門裡也說,關他也是無用,關的越久風聲走漏的可能性越大,到時候山東防禦使越沒法收場。臣深以爲然,所以懇請陛下儘快了結此案。”

“寡人知道了。”

李自成說話的聲音很平靜,不過牛金星憑藉着多年的經驗從中察覺到了殺氣。

牛金星主持的內閣散會後,李建泰慢悠悠地返回了自己的官邸,見老爺吃飯的時候顯得有些神不守舍,李夫人把圍在桌子旁的年輕妾侍們都轟走,根據她的經驗這就說明李建泰心裡有什麼緊要的話想吐露一番。

“還是大將軍的案子麼?”

“是啊,”李建泰臉上浮起了一絲微笑,許平是個很討厭的阻礙,各方面都是:“秦晉二藩乃是大將軍的好友,遼蜀二藩也是他的部將,湖廣、浙江、山東,處處都是他的故舊手握兵權,便是大將軍無爵,只要他一天不去,這削藩終究是一句空話啊。”

李夫人從李閣老的臉上讀出了得意與歡樂,李建泰估計順王爲了避免風波和議論,很可能就會給許平一個就地賜死,不過如果順王最終還是不顧醜聞外露和朝野大譁的風險要把許平送入北京的話,一個服毒畏罪自盡想來牛丞相還是能安排得很妥貼的。

只不過

“王太子也就算了,王太孫對大將軍十分敬仰,這案是必翻無疑的,只是時間問題,而我卻置身度外,完全扯不上關係。”李建泰情不自禁地呵呵笑起來,當初才一聽張縉彥的開頭,他就把對方的用意猜了個不離十,只有牛金星這樣跟隨李自成多年的重臣分量才足夠,只有他被拋出去謝罪才能讓武人心服口服;如果牛金星能夠脫身的話,那麼其他的閣員就都跑不了,即使你稱自己不同意此案的處理也未必有用。現在,則完全和內閣扯不上關係,雖然牛金星被衆人哄得去爲國設想了,但到時候大家反戈一擊翻臉不認賬,就成了他私加陷害了。

“我堂堂的進士,庶吉士,卻給牛丞相這個臭蟲一般的小舉人當了三年的狗,”忍不住吐出這句心聲時,李建泰滿面都是鄙夷之色,其中既有對牛金星的,更有對他自己的厭惡和不屑。以往每次牛金星大步走在百官之前時,李建泰不時總能從其他官員眼中察覺到同樣掩飾得很好的這種情緒。就是那兩個拜牛金星當老師的崇禎朝庶吉士也是一樣,不提牛金星,鍾龜年又是什麼東西?一個秀才居然能和狀元郎平起平坐,不,居然是爬到他們頭上去了:“牛金星見識淺薄,無才無德,等我當上了丞相,以我的才學”

“老爺,還有張縉彥呢。”李夫人提醒道。

“他一個普通進士,如何能和我庶吉士相比?”李建泰輕蔑地評價道,接着臉上有充滿了憧憬:“我必定能輔佐陛下開太平之治,青史流傳。”

晚上剛剛睡下的牛金星就被叫醒了,順王派來緊急使者召見。牛金星跟着使者出城,一路直奔狼穴,最近一段時間順王李自成一直在這裡過夜。

走進燈火通明的狼穴大廳,牛金星看到李自成、劉宗敏等人臉上都神情嚴肅,連衛兵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杭州失守了。”李自成告訴牛金星:“我們需要派遣更多的軍隊南下增援,國庫如何?”

“杭州?杭州失守了,這怎麼可能?”牛金星吃驚得叫起來,才一開始交鋒,湖廣的餘深河就報告對面至少有四萬有戰鬥力的明軍,他先左後右,一下子放棄了湖廣南部脫離了和明軍的接觸,然後就一個勁地請求援兵,要求至少立刻發給他一萬五千名精兵。

而浙江方面也報告明軍有戰鬥力的部隊超過五萬,當時牛金星和李自成都覺得前方將領是在誇大其辭,不過浙江和湖廣的戰局確實越來越不妙,南京駐軍一地開赴浙江仍無法制止明軍的推進。不久前廬州又報告明軍大概又有兩萬生力軍從江西殺出,南京西部需要援兵。

一下子動員十幾萬主力軍出境作戰,李自成、劉宗敏和牛金星雖然吃驚,但是心中也紛紛寬了一口氣,這看起來是南明的垂死掙扎,這樣窮兵黷武他們估計南明是挺不了幾個月的。

“突然有好幾千兵馬從海路而來,現在戰線在浙西,杭州猝不及防,守將鬱董生死不知。”

發現南方的戰局開始脫離控制後,李自成星夜把牛金星找來讓他立刻籌備調兵南下所需要的後勤物資。

談完這些後,李自成把牛金星叫到寂靜處,啞着嗓子說道:“許平的事,寡人主意已定”

牛金星看到李自成的獨目中滿是殺意,急忙叫道:“陛下,臣剛剛收到另外一份密報,濟南之事恐另有隱情。”

李自成聞言一愣,連忙問道:“什麼隱情?”

“還不清楚,剛剛收到的,臣已經派人連夜趕赴濟南追查,有個十五天大概就能搞清楚了。”

有個十五天,大概南方的戰局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第477章 隱情第247章 爭鬥 (2)第8章 冒名 (1)第491章 中庸第332章 重逢 (2)第132章 爭奪 (1)第141章 交易 (2)第486章 觀察第65章 罪行第167章 奔波 (2)第152章 針對 (1)第20章 軍法 (1)第475章 逆流第23章 懲罰 (2)第455章 選戰(下)第541章 缺口 (2)第153章 針對 (2)第32章 前程 (1)第539章 逃竄 (2)第533章 落馬 (2)第440章 問答 (1)第174章 新政 (1)第45章 迷惑 (2)第212章 譁變 (1)第498章 包抄第67章 自新第516章 調任 (1)第425章 渡江第275章 招搖 (2)第190章 科學第137章 退兵 (2)第145章 應對 (2)第23章 懲罰 (2)第124章 壓力 (2)第455章 選戰(下)第315章 衝鋒 (1)第178章 彷徨 (1)第377章 攤牌 (2)第249章 內訌 (2)第470章 人心第52章 將門 (2)第378章 決裂 (1)第326章 投效 (1)第282章 應對 (1)第363章 影響第227章 默契 (2)第210章 後事 (1)第54章 離別 (2)第265章 決心 (1)第375章 東征第441章 問答 (2)第408章 坦誠第166章 奔波 (1)第541章 缺口 (2)第527章 迎擊 (2)第546章 軍歌 (1)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547章 軍歌 (2)第244章 內憂 (1)第288章 喘息 (2)第232章 亂局 (1)第468章 諮詢第311章 責任 (1)第525章 界限 (2)第371章 破關 (1)第503章 義釋 (2)第414章 相負第575章 偉人 (2)第82章 脫身 (1)第333章 追擊第218章 夜襲 (1)第550章 走私 (1)第149章 行軍 (2)第355章 海盜第261章 密鼓 (1)第74章 兵賊第176章 啓蒙 (1)第428章 自保 (1)第383章 忻州 (1)第251章 入滇 (2)第583章 開始 (2)第64章 貪生 (2)第246章 爭鬥 (1)第309章 等待 (1)第118章 交易 (2)第256章 弱點 (2)第560章 組閣 (1)第318章 失敗 (2)第166章 奔波 (1)第195章 前沿第423章 奸黨第105章 孤軍 (1)第362章 威脅第580章 退位 (2)第393章 靜坐第416章 吸納第218章 夜襲 (1)第508章 動搖 (1)第457章 班師第493章 直覺
第477章 隱情第247章 爭鬥 (2)第8章 冒名 (1)第491章 中庸第332章 重逢 (2)第132章 爭奪 (1)第141章 交易 (2)第486章 觀察第65章 罪行第167章 奔波 (2)第152章 針對 (1)第20章 軍法 (1)第475章 逆流第23章 懲罰 (2)第455章 選戰(下)第541章 缺口 (2)第153章 針對 (2)第32章 前程 (1)第539章 逃竄 (2)第533章 落馬 (2)第440章 問答 (1)第174章 新政 (1)第45章 迷惑 (2)第212章 譁變 (1)第498章 包抄第67章 自新第516章 調任 (1)第425章 渡江第275章 招搖 (2)第190章 科學第137章 退兵 (2)第145章 應對 (2)第23章 懲罰 (2)第124章 壓力 (2)第455章 選戰(下)第315章 衝鋒 (1)第178章 彷徨 (1)第377章 攤牌 (2)第249章 內訌 (2)第470章 人心第52章 將門 (2)第378章 決裂 (1)第326章 投效 (1)第282章 應對 (1)第363章 影響第227章 默契 (2)第210章 後事 (1)第54章 離別 (2)第265章 決心 (1)第375章 東征第441章 問答 (2)第408章 坦誠第166章 奔波 (1)第541章 缺口 (2)第527章 迎擊 (2)第546章 軍歌 (1)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547章 軍歌 (2)第244章 內憂 (1)第288章 喘息 (2)第232章 亂局 (1)第468章 諮詢第311章 責任 (1)第525章 界限 (2)第371章 破關 (1)第503章 義釋 (2)第414章 相負第575章 偉人 (2)第82章 脫身 (1)第333章 追擊第218章 夜襲 (1)第550章 走私 (1)第149章 行軍 (2)第355章 海盜第261章 密鼓 (1)第74章 兵賊第176章 啓蒙 (1)第428章 自保 (1)第383章 忻州 (1)第251章 入滇 (2)第583章 開始 (2)第64章 貪生 (2)第246章 爭鬥 (1)第309章 等待 (1)第118章 交易 (2)第256章 弱點 (2)第560章 組閣 (1)第318章 失敗 (2)第166章 奔波 (1)第195章 前沿第423章 奸黨第105章 孤軍 (1)第362章 威脅第580章 退位 (2)第393章 靜坐第416章 吸納第218章 夜襲 (1)第508章 動搖 (1)第457章 班師第493章 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