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友軍 (1)

得知夏侯寬甫退兵的消息後,許平也是暗暗鬆了一口氣,雖然河北軍戰鬥力低下,但無論如何都是十萬大軍,只要一天河北軍不走,他就得留下一支部隊監視他們。

“闖王他們都來了,曹大王和季大王也都來了。”

“好吧,”許平需要這些友軍的密切配合,以便他能施展自己的計劃。

“新軍已經抽回三個營,隨時可能會有更多的部隊被抽調回京,我不明白爲什麼督師大人還要我們繼續進攻河南。”鬱董現在的論調與其他江北軍將領的論調沒什麼不同,得到北虜入寇的消息後,本來就對進攻河南毫無興趣的江北軍士氣變得更加消沉,繼續進攻的命令讓鬱董一肚子怨氣。

書房裡只有鬱董和師爺兩個人,所以說話也沒有什麼顧忌:“師爺說機會難得,要跟在新軍後面爭功,本將當時也確實是同意了。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新軍一下子就少了四分之一,比那許平的直屬隊伍強不了多少。要想打贏,我們至少得把闖王的直屬部隊扛下來師爺不必再說,本將不願去送死。”

鬱董越說嗓門越大,吳維仍是滿面笑容,耐心地等鬱董喊完,然後不慌不忙地問道:“東家,我軍比新軍戰力如何?”

鬱董瞪大了眼睛,看向吳維的表情就像是在看一個白癡:“這還用問麼?”

“那東家的兵,比起左帥來又如何呢?”

“也是大有不如。”鬱董面無愧色。

“既然如此,”吳維搖頭晃腦地問道:“若東家是那闖營的許平,遇到這樣的三路大軍,又會如何佈置呢?”

鬱董捻着頜下長長的黑鬚,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鬱董召集手下衆將,宣佈要響應侯洵督師的命令,立刻兵發河南,配合新軍與楚軍作戰。

此話一出,帳中頓時就是一片抱怨叫苦之聲,一個鬱董的親信將領滿臉愁容地跳出來大叫:“大帥,鎮東侯麾下第一勇將賀大帥已經調回京師,戰無不勝的救火營也跟着一起回去了;末將聽說鎮東侯的精銳騎兵盡在新軍直衛,也被朝廷調走了;那楊大帥雖然也是黃侯的親信,但聽說病得不輕,估計往日的勇武十不存一。他們新軍堅持要進攻是因爲有兄弟被圍在開封,可他們和我們非親非故啊,我們爲啥要去冒險呢?”

這位將軍說完,大家一起跟着嚷嚷,鬱董費了好大氣力才讓手下們安靜下來。他問大家道:“諸位弟兄,新軍、楚軍,還有我們江北軍,最爛的是哪一個?”

“這還用問麼?當然是我們江北軍最爛。”帳中將領們異口同聲地答道:“若是其他江北各鎮也跟着去的話,說不定我軍還不是最爛,可現在他們都不去,我們肯定是最軟的柿子。”

“這就對了!”鬱董興奮地高喊一聲,用力地一揮右臂:“我再問諸位弟兄,打垮我軍對那闖賊有何好處?”

“沒啥好處。”下面的將領紛紛搖頭:“打贏我們也不會把新軍或是楚軍嚇跑。再說我們本來就窮,絕不會帶着值錢的盔甲、兵器出兵河南,他們從我們這裡什麼也搶不到。”

“說的好啊!”鬱董高舉起雙手在頭上擺動,進一步啓發大家:“若是新軍和楚軍都被打敗了,我軍會逃跑麼?”

部下們彼此對視幾眼,不約而同地回答道:“新軍和楚軍都完蛋了,那我們不跑還等什麼?”

“不錯,不錯。我若是闖王或是那許平,我肯定不會花功夫來打我們江北軍。只要打垮新軍,這一仗就贏了大半,闖賊的主要力量肯定用來對付新軍;楚軍也是一個麻煩,闖營可能會分出一部分力量去對付楚軍。不過不管他們是先打楚軍還是先打新軍,只要這兩家還沒死,他們就絕不會分兵來打我們。”

下面的將領紛紛點頭稱是,鬱董繼續勸說道:“而且我們是在楚軍和新軍之間,只要我們不完蛋就佔着中間的道路,只要我們佔着這些道路,新軍和楚軍就用不了。我要是那許平吶,我還巴不得有一支破爛軍隊佔着中路呢,我纔不會主動去打它,萬一把它打跑了,這些道路被楚軍或新軍徵用了,豈不是更加被動?諸位兄弟啊,我們明明安全得很啊,怎麼能說是去送死呢?”

一個將領發問道:“大帥,要是楚軍和新軍決定合兵一處呢?豈不是就擠到我們中路來了嗎?”

“首先我們可以找藉口不讓他們靠過來;其次新軍和楚軍都會帶着大炮、火銃上戰場,他們不會像我們這樣兩手空空,他們需要很多道路運輸輜重,都擠到中間來道路不夠用的。再說,就算他們都從中路走,那我們就在楚軍和新軍的保護下了,我們還是很安全啊。更何況,無論誰和我們一起走,他們肯定不會放心讓我們打頭陣。我們在後面壓陣,前面由楊帥或是左帥頂着,我們又怎麼能叫不安全呢?”

衆將都覺得鬱董說得非常在理,紛紛點頭。鬱董趁熱打鐵道:“諸位兄弟,我們走中路直逼開封,闖軍主力肯定分兵兩路去打新軍和楚軍。若是我們官兵得勝,闖軍必定要掩護闖營家小撤退或是增援一線,那麼給開封解圍、給周王解圍的大功豈不是我們的囊中之物?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就能搶到頭功,這種好事哪裡去找啊?”

“若是我們官兵敗了呢?”

“那還用說麼,我們當然是立刻腳底抹油。就算闖賊打跑了新軍和楚軍,他們肯定也已經筋疲力盡,不會有心情來追我們的。此次會剿兩京動員、擾動半壁,如此一場大敗中,若是隻有我們能把軍隊安然無恙地從賊人的巢穴裡帶出來,那朝廷還不得拼命替我們吹噓以掩飾大敗,果真如此的話,恐怕比給開封解圍的功勞還要大啊。”

營帳中響起一片歡呼聲,鬱董的手下衆將摩拳擦掌,決心跟着主帥去河南大幹一場。當即衆將達成一致意見,明天就在毫州校場動員全軍,殺牛祭旗、誓師出發。

見到士氣如此高漲,鬱董心中也甚是快慰,不過他沒有忘記師爺提醒的話,等沸騰的人羣稍微冷靜一些後,鬱董又囑咐道:“諸位務必牢記,闖賊不打我們只是因爲他們懶得打,不是因爲他們打不了。他們真要是想打我們,那比捻死一條臭蟲還容易啊,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去惹他們,不要讓闖賊生出打我們的心思。”

衆人對這一番話迷惑不解,紛紛問道:“我們既不帶金銀財物去,又不會帶大炮、火銃,闖賊怎麼會生出打我們的心思呢?”

“闖王我不太清楚,但聽說許平對百姓不錯,他手下也有許多河南人,如果我們進了河南境內禍害一路,保不齊就讓他們生出打我們一頓的心思。”鬱董給部下分析道:“此次去河南,只要我們能活着回來就是大功一件,千萬不可節外生枝。”

“大帥放心吧。”營帳內的將領都是跟隨鬱董多年的老兄弟,他們一個個向鬱董拍胸脯保證,這次出兵一定嚴肅軍紀,絕不做任何惹闖賊生氣的事情。

“明天誓師出征,我們就把大旗拉起來,闖賊用的是‘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我們就用當年嶽爺爺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拿糧。”

第387章 民心 (2)第120章 摧枯 (2)第416章 吸納第340章 信念第412章 烈皇 (1)第260章 志向 (2)第398章 王牌第325章 天平 (2)第327章 投效 (2)第531章 纏鬥 (2)第544章 口實 (1)第368章 受降第383章 忻州 (1)第261章 密鼓 (1)第264章 變化 (2)第257章 密謀 (1)第41章 疑雲 (2)第12章 交兵 (1)第202章 皮影 (1)第447章 北返第120章 摧枯 (2)第182章 擾亂 (1)第436章 儲備 (2)第581章 退位 (3)第70章 意外 (2)第13章 交兵 (2)第138章 安泰 (1)第189章 清野 (2)第367章 棄軍第196章 堅守 (1)第321章 新仇第507章 協議 (2)第140章 交易 (1)第175章 新政 (2)第482章 安慶第153章 針對 (2)第573章 返京 (2)第287章 喘息 (1)第22章 懲罰 (1)第334章 斷後第547章 軍歌 (2)第168章 歸德 (1)第260章 志向 (2)第553章 勾心 (2)第479章 兄妹第338章 勸降第261章 密鼓 (1)第367章 棄軍第418章 委任第330章 反應第447章 北返第436章 儲備 (2)第66章 迷惑第234章 前路 (1)第68章 狼穴第198章 僵持 (1)第107章 實戰 (1)第213章 譁變 (2)第140章 交易 (1)第313章 犧牲 (1)第16章 轉折 (1)第533章 落馬 (2)第131章 接戰第135章 回憶 (2)第314章 犧牲 (2)第287章 喘息 (1)第376章 攤牌 (1)第544章 口實 (1)第87章 決裂第451章 期望第450章 承諾第338章 勸降第566章 論述 (1)第127章 臨戰 (1)第231章 補充 (2)第445章 倒戈第287章 喘息 (1)第381章 疑案 (1)第262章 密鼓 (2)第503章 義釋 (2)第109章 許州 (1)第301章 覆滅 (1)第136章 退兵 (1)第510章 待機 (1)第73章 山口第54章 離別 (2)第210章 後事 (1)第231章 補充 (2)第79章 落敗 (2)第284章 應對 (3)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83章 脫身 (2)第272章 出擊 (2)第166章 奔波 (1)第246章 爭鬥 (1)第59章 腐蝕 (1)第498章 包抄第98章 兵權 (2)第191章 抵抗 (1)第432章 官司 (2)
第387章 民心 (2)第120章 摧枯 (2)第416章 吸納第340章 信念第412章 烈皇 (1)第260章 志向 (2)第398章 王牌第325章 天平 (2)第327章 投效 (2)第531章 纏鬥 (2)第544章 口實 (1)第368章 受降第383章 忻州 (1)第261章 密鼓 (1)第264章 變化 (2)第257章 密謀 (1)第41章 疑雲 (2)第12章 交兵 (1)第202章 皮影 (1)第447章 北返第120章 摧枯 (2)第182章 擾亂 (1)第436章 儲備 (2)第581章 退位 (3)第70章 意外 (2)第13章 交兵 (2)第138章 安泰 (1)第189章 清野 (2)第367章 棄軍第196章 堅守 (1)第321章 新仇第507章 協議 (2)第140章 交易 (1)第175章 新政 (2)第482章 安慶第153章 針對 (2)第573章 返京 (2)第287章 喘息 (1)第22章 懲罰 (1)第334章 斷後第547章 軍歌 (2)第168章 歸德 (1)第260章 志向 (2)第553章 勾心 (2)第479章 兄妹第338章 勸降第261章 密鼓 (1)第367章 棄軍第418章 委任第330章 反應第447章 北返第436章 儲備 (2)第66章 迷惑第234章 前路 (1)第68章 狼穴第198章 僵持 (1)第107章 實戰 (1)第213章 譁變 (2)第140章 交易 (1)第313章 犧牲 (1)第16章 轉折 (1)第533章 落馬 (2)第131章 接戰第135章 回憶 (2)第314章 犧牲 (2)第287章 喘息 (1)第376章 攤牌 (1)第544章 口實 (1)第87章 決裂第451章 期望第450章 承諾第338章 勸降第566章 論述 (1)第127章 臨戰 (1)第231章 補充 (2)第445章 倒戈第287章 喘息 (1)第381章 疑案 (1)第262章 密鼓 (2)第503章 義釋 (2)第109章 許州 (1)第301章 覆滅 (1)第136章 退兵 (1)第510章 待機 (1)第73章 山口第54章 離別 (2)第210章 後事 (1)第231章 補充 (2)第79章 落敗 (2)第284章 應對 (3)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83章 脫身 (2)第272章 出擊 (2)第166章 奔波 (1)第246章 爭鬥 (1)第59章 腐蝕 (1)第498章 包抄第98章 兵權 (2)第191章 抵抗 (1)第432章 官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