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天道有序 周而復始

雨至夤夜才歇,接下來兩日,天色陰沉。

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土腥味,不過,入夏的暑氣燥熱消下去不少。

成都上空,一身藍黑色冠羽的鵑隼抓着石龍子掠過烏雲,它的瞳孔收縮成了十字,下方喧鬧的市井,惹得它警惕萬分。

這隻鵑隼從南飛向西北,或許要去青城山。

一路穿城而過,見到了遠超以往的人流,靠近城北,一陣更大動靜,驚得它振翅飛向烏雲深處。

大隊人馬踏着未乾的泥水,直奔北城門口。

三大勢力掌控巴蜀,卻保留隋制,縱然無有戰事,守城兵將也每日駐守在八丈高的城樓上。

十幾騎也好,上百騎也罷。

這些天守卒們早就司空見慣,幾個持槍的守兵公事公辦,下去詰問,來人答了兩句,他們便陪上笑臉放行。

“駕、駕~!”

領頭的壯漢吆喊一聲,揚鞭就走。

他身後那些人不僅身材高大,一個個精芒內斂,眼神就和捕獵的鵑隼一樣銳利,老遠一看便知是內家高手。

“那是什麼人?”

城門附近一家打鐵鋪旁,有人沒聽清方纔守卒說話,急忙詢問。

“安修仁啊。”

“涼帝李軌手下的大將,來自涼州粟特豪商安氏家族。”

不少人恍然,這安氏家族在河西擁有巨大的財力和部族影響力。本身是昭武九姓胡人,與突厥人交好,乃是涼國最大的兩股勢力之一。

李軌手下胡漢混雜的特點比西秦那邊的薛舉更鮮明,安氏兄弟作爲粟特人後裔卻掌握兵權,與河西本地謀士集團的文人成爲對峙勢力。

成都本地人對獨尊堡內的消息也知道不少。

比如,之前涼國來此領隊之人爲李仲琰,那是涼帝之子。

現在得力大將至此,還帶來如此多高手。

時間上恰好在三家盟會之前,涼國的用意真是耐人尋味。

打鐵鋪道旁,一名擼袖至肩的漢子道:“涼國派大將來沒什麼稀罕的,昨日李閥不也來了好幾位高手,關中第一大派隴西派的刁昂,雷霆刀秦武通,還有李閥大公子手下的丘天覺.”

他連說了好些有名有姓的人物,把多名過路客都吸引過來。

比如西秦霸王薛舉的兒子薛仁越,大將張貴.

“如此多的麻煩人物,堡主卻不曾透露會支持誰,這纔是繁難的地方。”

“甭擔心,武林聖地那樣多高手在,誰敢動手?堡主恐怕也想趁此機會講清楚邪帝廟的事,爲了邪帝舍利,也不知鬥過了多少場。”

不少巴蜀本地江湖人搖頭:

“叫人費解,堡主何不直接支持江淮大都督,川幫的麻煩事,大都督一劍就平了,如此一來,與川幫巴盟也重歸和睦,豈不是皆大歡喜。”

“有理有理!”

今時不同往日,周圍八九成的人全都在附和。

隨着棺宮主人敗退,武林判官的威嚴也受到嚴重打擊,畢竟,獨尊堡沒能力解決棺宮乃是事實。

往日哪怕解暉孤注一擲,大家即使不理解,也會想着,或許堡主有高明之處自家參悟不透。

現如今,天下第一用劍高手的名頭已傳得滿城皆沸。

大都督的聲望幾乎在短時間內衝頂。

人家已是與奕劍大師論比高下的人物,又如此年輕,真不知堡主在猶豫什麼。

解暉朝三暮四,已惹得許多人不滿。

城內的輿情風色,早與之前迥異。

甚至,還有人懷疑解暉的意圖。

因爲有漠北人入了獨尊堡,加之西秦、涼國這幫人,解暉當初建立巴蜀三家盟會,一同守護巴蜀等待明主時可不是這麼說的。

打鐵鋪附近,也存在擁護獨尊堡的人。

聽着周圍的議論聲,他們已不敢像往常那般據理力爭。

川幫的事,你怎麼解釋?

棺宮主人給你面子了嗎?

一些才從外地來成都的人都有點暈。

城中竟有人聚衆暗諷獨尊堡,乃至指名道姓指責解暉,這還是蜀郡嗎?

又過兩日。

成都的氣氛愈發火熱,周圍合一派、神泉門、萬安幫,還有眉山郡的綏山派、龍遊派等等勢力,都派人來此觀禮。

巴蜀三大勢力盟會,周圍小勢力來了數十家。

這場盟會背後,還有逐鹿天下的霸主人物,以及武林聖地、邪宗魔門。

在安逸無戰火的蜀郡武林,已是許久沒有這般盛況。

故而,江湖人的眼睛,都盯上了這熾烈氣氛的中心——獨尊堡。

這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但,一定會影響巴蜀格局

天公作美,又一日後,天大晴。

聞得蟬鳴高柳,蛙噪新塘。

獨尊堡前方不遠處,有一巨大蓮池,刻下風送荷香,葉蓬招展,一派生機勃勃。

蜀郡諸多勢力,正踩碎陽光,直朝那匍匐在都城內如黑色巨獸一般的城堡而去。

獨尊堡的主體並非平地拔起,而是巧妙地依傍着山勢而建。

巨大的條石直接從山體開鑿而出,層層迭迭,與山岩融爲一體,彷彿整座山峰都被人工賦予了猙獰的棱角與鋼鐵的意志。

堡前城樓有五丈高,非是平滑牆面,而是佈滿棱角分明的凸起和深邃箭孔、瞭望口,遠望如同巨獸身上豎起的嶙峋骨刺,透着拒人千里的冷酷。

只朝外觀一看,便感受到這巴蜀第一大勢力的威風。

而此時的獨尊堡,隨便丟一塊石頭,很可能就會砸中某郡某城的大人物。

忽然

城堡大門開到極致,一個面相硬朗的漢子帶着重重心事自城堡內走出,一旁的年輕貴婦給了他一個安心眼神。

許多人側目望來,他們穿過分開的人流,迎上一陣將要靠近獨尊堡的車馬。

解文龍繼續朝前迎去,周圍人看到川幫巴盟旗幟,頓時猜到是誰這麼大面子,能讓少堡主迎出堡外。

四下傳來騷動與興奮的議論聲。

只見一衆川幫高手拱衛一架三匹駿馬拉着的豪華馬車,華蓋錦蘇,旗幟獵獵作響。

無論見沒見過,不管是看戲的江湖人,還是巴蜀有名人物,聚目瞧來。

一名飄逸儒雅的白衣青年從馬車中出現,他沒甚表情,卻讓人覺得不怒自威,跟着眼前一個恍惚,他的雙腳已踩在地上。

“大都督。”

解文龍與宋玉華一道招呼,還有一大隊獨尊堡侍衛開道。

這禮數,已是到位了。

周奕笑問:“奉盟主他們到了嗎?”

解文龍正色道:“到了,他們已在堡中鎮川樓,大都督來的時間剛好,此時入堡,嘗幾盞蒙頂石花,便會進入正題。”

“好。”

周奕應了一聲,宋玉華朝獨尊堡方向伸手示意:“大都督,請。”

跟着少堡主夫婦,周奕走在前方。

他旁邊還有侯希白與石青璇,川幫與巴盟的一些長老也隨他們一道。

範卓與奉振則帶人先行一步。

他們打算在盟會正式開始前,藉着當下風色轉變再次試探解暉態度,爭取說服他。

周奕雖知毫無希望,卻也沒有阻止。

一行人在衆人矚目下,進入獨尊堡。

此堡依山而建,內部卻平坦開闊,一眼掃過,多見鬼斧神工之處。

不過,見識了飛馬牧場這一洞天福地。

獨尊堡在他眼中,也只是個大一點,寬敞一點,充滿硬漢風格的石頭城。

可惜,堡主的氣質與這獨尊堡建築風格全然不搭。

穿過礪鋒堂、磐石林、獨尊樓等建築。

石階盡頭,豁然開朗,是一片巨大的青石廣場,地面平整如鏡,可容納數千人演武。廣場正前方,便是獨尊堡的核心——鎮川樓。

此樓並非尋常雕樑畫棟,而是形如一座倒扣的巨鼎,同樣以巨大巖塊爲主材,線條剛硬,棱角分明。

樓高六層,每一層的外圍都有寬闊無比的大露臺。樓頂飛檐如鉤,飾以猙獰的異獸吞口,這時已近山頂,時有云霧繚繞,更顯霸氣神秘。

宋玉華介紹了廣場前的刀刻石碑,一面刻有“鎮川”,一面刻有“獨尊”。

分別是解暉與宋缺刻下的。

周奕望着“鎮川”二字略有出神,宋玉華問道:“大都督何時下嶺南,家父對你多有贊言,更好奇你所說的淵源。”

周奕笑了笑:“等此間事了,我先修書一封送上拜帖。”

宋玉華點了點頭,忙又追問:“大都督可否透露一些?”

“令尊看過一柄劍,也許就明白了。”

劍?

解文龍看向宋玉華,宋玉華只是搖頭,周奕不多說,靠近鎮川樓,他們也無心再問。

青石廣場中央,此時已是擺起香壇。

還有幾個沙彌在點香。

周圍有諸多武林人,來自不同勢力。

這幫人看向周奕的眼神,自是各不相同,藏着仇視、忌憚與敵意的不在少數。

“大都督。”

守候在鎮川樓下的顏崇賢立馬上前,周奕見他衝自己搖頭,便知奉振與範卓勸說無果。

“還有哪些勢力沒到?”

顏副幫主道:“大都督沒來,這盟會自然開不了。其餘缺席的幾家,來了也只是做個見證,無關緊要。”

“不能這樣說,今次是巴蜀三大勢力盟會,我也只是一個看客。”

顏崇賢咧嘴一笑,也不反駁。

周奕瞥瞭解文龍一眼,這裡的人,唯他心事最重。

鎮川樓二樓極爲寬闊,容納千人輕輕鬆鬆。

外邊瞧着都是大石頭,裡邊卻精緻雅潔,沒有大紅大紫,色彩素淨,還懸掛山水畫卷,古典字畫,排着書架,上方不僅有武學典籍,亦有佛經禪語。

可見,解暉很懂梵清惠的喜好。

周奕一來,與鄭縱一起迎上來的,還有一名叫做解志凌的老管家。

此人一頭白髮,慈眉善目,看上去很溫善。

挺着個大肚子,還有幾分喜感。

鄭縱負責到外邊做事,這解志凌則是管理堡內雜務,二人都深得解暉信任。

Wωω¸ тt kдn¸ ¢O

這時由他開口相請:“大都督,請入坐。”

解志凌引路,周奕過了一面蓮花屏風,看到大殿一直靠着露臺,有站有坐,聚集了好些人。

左手邊,是幾位寶相莊嚴的老僧。

其中一個長眉老僧在瞧見周奕後,露出慈祥笑意,且朝他挑了挑眉。

這最不着調的,自然是道信大師。

一位聖僧的武力達不到頂尖,但四大聖僧齊聚,天下間已是罕有抗手。

周奕也不得不謹慎。

更何況,這次主事之人非是這四位。

上方還有一位俊秀女尼,想必就是武林判官的心頭好,梵清惠了。

更上方,還有一位面色嚴肅的老尼,少說有八十往上。

她出自靜齋,卻不捧劍,反倒執一拂塵,帶着一股神秘出塵的味道。

只是

在周奕露面剎那,這老尼的目光陡然深邃起來,臉上露出藏不住的嚴厲之色。

就彷彿在用正統的眼光,去看什麼倒行逆施,離經叛道的事物。

充滿疑惑,戒備,敵意。

甚至,還有一絲引而不發的殺意。

慢慢的,老尼皺起眉頭,主座上準備打招呼的解暉忽然一怔。

他身材魁碩,寬大的肩膀配上一身黑袍,坐在兩名持槍武士中間,平心靜氣地面對一衆強悍人物,頗有巴蜀第一人的霸氣。

但此時他那黝黑帶着特異形象的臉上,也露出疑惑。

而右手邊,坐在範幫主與巴盟四首領下手邊的三位氣質各異的年輕人,則在暗自冷笑中,擺出看好戲的模樣。

因爲

那位名頭甚大,被衆人忌憚的江淮大都督,正朝慈航靜齋的隱世高手走去。

他撇開解暉,這很不合禮數。

可越是如此,他們越高興。

若是打起來,那就再好不過。

李元吉、李仲琰、薛仁越這李閥、涼國、西秦的代表,都瞧見那老尼臉上的厲色越來越重。

坐在梵清惠身後的師妃暄,來不及做任何反應,已看到周奕走到一心師叔祖的面前。

兩人之間的距離,已不及半丈。

對高手來說,這是極其危險的距離。

慈航老尼不動聲色,手上悄然握緊拂塵。

本來還吵鬧的大殿,陡然安靜下來。

“師太,你想殺我?”

周奕笑望着她,一言之下,更是叫整個鎮川樓的安靜到了落針可聞的地步!

嘉祥大師、帝心尊者、智慧大師全部扭頭看來,單是他們的眼神,就非是一般人能承受。

道信大師暗自搖頭,他旁邊另外一位鬚眉俱白、透着祥和之氣的老僧,則是帶着一絲好奇。

一心師太開口了。

她的聲音乾澀,咬字像一個個石子硬邦邦地砸落下來:

“貧尼長年在終南靜心堂打坐,專司門人心性與精神修行,不提心如止水,卻絕不會對一個首次見到的人起殺心,大都督爲何有此一問?”

“在下非是冒犯,只是任何對我有殺意的人,都瞞不過我,比如這三位。”

周奕笑着指了指李元吉、李仲琰、薛仁越三人。

李元吉聽罷,桀驁的臉上出現一抹兇光,又很快藏了起來。

他這般隱藏純屬多餘,周奕壓根沒朝他看。

“師太,你給我的感覺與這三人一樣。如果你認爲我感知有誤,說明你的武功更高,那不妨與我一論武學,你若能殺我,此行豈不圓滿。”

鎮川樓中的氣氛又變了。

巴蜀諸多勢力代表第一次見這位大都督,這比傳聞中還要霸道。

但不愧是劍術第一,竟無懼這終南隱世高手的慈航劍典!

一心師太道:“你的武功確實很高,但貧尼想問,大都督爲何練武。”

“師太自己想說,何必往我身上推。”

一心師太被他戳破,並不動怒,只道:

“練武乃是爲了護道,護道統之道,更護天下之道。貧尼練心多年,於己而言對任何人都不會有殺意。

大都督感受到的殺意,只是貧尼對天下的悲憫。”

周奕被她逗笑了:“師太,難道天下事在你?”

一心師太放緩聲音:“天道有序,凡歸正統。”

“這麼說,一切都是註定好的?”

周奕饒有興趣:“你又是怎麼知道的,那誰又能做皇帝?”

一心師太的聲音忽然變得溫和:“大都督可來終南帝踏峰,貧尼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答覆。”

“沒興趣。”

周奕一擺衣袖:

“師太,你的如意算盤在我這裡打不響,企圖給我加這些想法,只能是你一廂情願。你不是問我爲何練武嗎?這就是原因之一。”

看到道信大和尚不斷眨眼,周奕折了聖地的銳氣見好就收。

一心師太又恢復嚴厲之色。

周奕掃了糾結的師妃暄一眼,梵清惠則是看向石青璇。

石青璇衝着梵清惠與師妃暄禮貌一笑,卻不打招呼,緊跟在周奕身後。

梵清惠心中一嘆。

碧秀心的女兒果然還是像碧秀心。

她朝一旁的徒兒看了一眼,又安定下來。

但在梵清惠移開目光的瞬間,聖女的眼神就變了。

“大都督。”

武林判官從主座上站了起來,彷彿沒看到方纔發生的事。

他身材高大,臉上有一絲禮貌笑意,但皮膚黝黑,笑意不是很明顯。

“堡主,叨擾了。”

“哪裡的話,大都督親身至此,鄙堡蓬蓽生輝。”

解暉擺出一番客氣話:“請坐。”

主座右手邊最前方全是川幫與巴盟的人,當然,坐着的人少,站着的更多。

按照規矩,作爲觀禮之客,本該朝後邊坐。

但是,範卓、奉盟主等人根本不講規矩。

老管家解志凌方纔引路,範卓與奉盟主等人全都起坐,將最上首位置騰出來。

周奕沒做拒絕,正好坐下來和一心老尼面對面。

石青璇與侯希白坐在周奕身後,多金公子剛一坐下,就輕拍他後背。

不用他開口,周奕也明白他要說聖女。

李閥、涼國還有西秦那幫人瞧見了巴盟與川幫的態度,面色都很差,再無方纔看戲的心情。

這兩家太堅定了。

而巴蜀的勢力反倒認爲這兩家很正確。

他們原本還沉浸在武林聖地的強大威勢中,沒想到,大都督竟如此強勢。

不少人才想起來。

大都督不僅是天下第一劍客,輕功同樣是天下第一。

沒有絕對把握,武林聖地也不敢出手。

衆人又看向解暉,從剛纔的表現來看,解暉的態度好像有些轉變。

若是他也支持大都督,巴蜀就再無爭議。

隨着周奕落座,大殿中數百人之間響起議論聲,解志凌領着堡內侍者給諸位觀禮者上茶。

方纔已喝過一輪,此時是第二輪。

衆人喝茶靜心之後,人也差不多坐滿。

見主要人物到齊,範卓知會範採琪一聲便扭項瞧着解暉:“解兄,可以開始了。”

解暉衝着他二人點頭,朝周奕看了一眼,又看向梵清惠所在。

他深吸一口氣,擺出一張肅穆面孔。

他這武林判官的名頭不是白叫的,只是一個表情,衆多巴蜀勢力齊齊噤聲。

合一派那邊,原本閉合雙目的通天神姥,此時微微眯起一道眼縫。

見解暉站到了左右席中央,揚聲道:

“諸位巴蜀朋友,自我獨尊堡、巴盟、川幫三家盟約既立,恪守成規,不僭王號,不矜霸名,只叫蜀人過得安穩。”

“洎茲以往,算是沒有辜負期許,不管是販夫走卒,黔首商賈,諸幫各派,百工技藝,鹹得安居樂業,復免兵燹(xiǎn)之患。”

“然自楊廣被刺於江都,天下板蕩,四方豪強,競窺巴蜀,遂致紛擾迭起,擾蜀人清晏。”

“今次我們重會盟誓,共議明主,以定蜀中,以杜四方覬覦之念。”

解暉的話與此前盟會時所定有所出入,所謂選擇明主,乃是等天下大勢清晰之時,此刻紛亂雜沓,也太急了些。

但考慮現今情況,衆人各都點頭。

他們提意見也沒用,三大勢力只要決定,巴蜀沒人能反對。

所以,解暉說完,觀禮者不言,唯有範卓和奉盟主說話。

二人異口同聲:“正有此意。”

範卓站起身來,繼續道:“我川幫做事素來乾脆,既然解堡主也發話商定明主,範某也就不賣關子了。”

他搶先道:“本幫上下意見一致,巴蜀應投入江淮,唯周大都督馬首是瞻。”

“幫主言之有理!”

衆多川幫長老齊聲附和。

那些與川幫關係好的勢力,全都出聲助威。

奉振跟着站起,一臉鄭重之色:“我巴盟瑤羌苗彝四大族,所有族人,都支持周大都督。”

絲娜、角羅風、川牟尋三位首領全都贊成。

頓時,這鎮川樓二樓大殿內,不只是巴盟的人,那些中立勢力也再不糾結,連連發聲支持。

合一派、龍遊派、神泉門、萬安幫這些較大的宗門,出聲支持時,也會把自己幫派的名字帶上。

喧鬧的大殿中,與李二鳳長相有幾分相似,更剽悍魁梧的李元吉露出壓抑不住的陰狠之色。

他又朝解暉看去,全指望獨尊堡了。

一旁的李仲琰、薛仁越則與他不同。

這兩人兀自對視了一眼,各有隱晦光芒閃爍。

在李仲琰背後,涼國大將安修仁看了川幫、巴盟與獨尊堡三大掌舵人後,目光落在身旁一名看上去三十許的人身上。

他高如白鶴,貌相雄奇透着一股自由神氣。

只是這時比較低調,否則定會引人矚目。

“解兄,你意下如何?!”

範卓凝視着解暉,大殿中超過七成人都已贊成。

解暉順勢而下,乃是皆大歡喜。

李元吉心中有些緊張,他身旁的秦武通、刁昂,丘天覺等高手,同樣緊張兮兮地看向解暉。

生怕這位堡主頂不住壓力。

衆人目光聚集在解暉身上,這位巴蜀武林判官反倒笑了,朝着奉振與範卓略一抱拳。

“兩位兄弟,解某恐難如願。”

奉振道:“堡主說來一聽。”

解暉的目光掃過巴盟幾大首領,又從西秦晉王薛仁越與涼國齊王李仲琰身上劃過,定格在李元吉身上。

李元吉內心狂喜。

“解某要支持關中李閥。”

周奕身後忽然傳來一道清越女聲:“堡主是要支持李淵嗎?”

梵清惠等人的目光全都朝石青璇看來。

解暉也轉過頭,他稍有遲疑,卻還是道:“自然是支持李閥閥主。”

石青璇又問:“是未來的李閥閥主還是現在的李閥閥主呢?”

李元吉皮笑肉不笑:“這有什麼區別?”

侯希白看了對面師妃暄一眼,又看了看周奕,心道一聲“師姑娘對不住了”,跟着把李元吉的話接走:

“這區別在於,堡主得了慈航前輩授意,若支持李淵,說明他就是一心師太口中的天道有序。否則,就是李淵的兒子,也可能是你李元吉。”

李元吉笑意多了一分:“這些又有何意義?”

侯希白笑道:“從元吉公子的話聽來,李閥對巴蜀一點也不關心。”

“當下支持周大都督的人佔據絕大多數,解堡主有一意孤行的嫌疑,這便不符合解堡主的身份。當初三家盟會時,爲的就是巴蜀穩定,現在,卻要自食其言,將巴蜀拖向分裂之中。”

“我想,上到巴蜀各大勢力,下到巴蜀百姓,沒有人願意接受這種結果。”

侯希白一展摺扇,彬彬有禮道:

“當然,解堡主有自己的理由與苦衷。所以懇請將這個理由說出來,也好讓蜀人解除對解堡主的誤會。”

周奕微微一笑,老侯夠朋友。

解暉知道話語有詐,他沒有猶豫,說道:“我自然支持閥主李淵。”

一心老尼一甩拂塵,接過話:

“數百年前,燕地有一方士名曰盧生,他曾受始皇之命入海求仙,回來遇始皇,獻一冊古書,書上有句話‘亡秦者,胡也’。”

“至西漢時,上林有柳樹,枯僵復起,蟲食葉成文:公孫病已當立。後來漢宣帝劉病已果稱帝。”

“這世間早有讖言,至大隋末時,衆皆聞之:‘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得天下’。”

“故解堡主所行,合乎天道。”

周奕朝老尼看了一眼,料定她沒說真話。

正待反駁。

忽然一道笑聲從屏風後傳來:

“哈哈哈,一心道友,原來你也擅長掐算。”

衆人正覺讖言玄妙,這世間信奉神鬼之道的大有人在。

這時思緒被斷,尋聲望去。

只見一位鶴骨松姿,神采英拔的老道後負長劍,撫須含笑走出。

正是道門高手,袁天罡。

他一來,便道出了一心師太的身份。

“袁道友。”

老尼也打了聲招呼,袁天罡與其餘人僅一個眼神交互,朝解暉點了點頭,便繼續道:

“貧道久治周易,略通玄黃,看得一些天文曆法。論及人面骨相,亦得人倫龜鑑賦、氣神經、骨法,今日聽得一心道友奇妙讖言,曉得原來是同道中人,心中尤甚欣喜。”

“貧道夜觀天象,見紫微星有變,拋龜打卦,也得讖言一條,恰好拿來與道友品鑑。”

“當真是天緣湊巧,妙哉妙哉。”

巴蜀之人露出異色,自然曉得袁天罡大名。

若論相算,誰能與他相比?

看他往殿中踱步,於是豎耳傾聽,以窺探些許天機。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環,周而復始。”

他悠悠唸完,看了周奕一眼。

石青璇感到熟悉。

正是當時周奕見到袁天罡時說的那句話。

卻不知,這是周奕從《推背圖》上摘來的第一象。

大殿中稍有沉默,正琢磨這句話。

合一派閉目的通天神姥睜開了眼睛,散發出一股精神銳芒。

她抖了抖渾身的寶石美玉,帶着女殭屍的表情,以低啞渾濁卻彷彿能滲入人體精神的聲音道:

“老身在與幽冥界溝通時也聽到此讖言,卻模模糊糊不得真切,今得袁道友解惑,只覺道法自然,奇妙非常,果如一心道友所言,周而復始,這便是天道有序。”

這一下可不得了。

竟連通天神姥也開了金口。

袁天罡觀星辰天象,神姥直通幽冥地府,上達九天,下至九幽,這讖言,不知比東都民謠靠譜多少萬倍。

慈航老尼皺着眉,梵清惠問:“作何解?”

侯希白很想當嘴替,這時候旁人說出來更妙。

心中縱有迴響,卻差了一些。

但沒等他操心,一旁的石師妹就開口了:

“昔武王伐紂,克商受命,肇基宗周,周天子爲天下之主。茫茫天地,無有止境。日月貞明,循環千年,又到了周而復始的時刻。”

“這個周,自然是周大都督。”

“商紂失民心,楊廣亦失民心。方今羣雄,唯大都督得民最深。”

梵清惠不及說話,又聽石青璇道:

“當年廣成子創《長生訣》,並邪帝舍利付於黃帝,後傳至周天子手中。長生訣多年無蹤,大都督蒞江都,乃耀於世。今舍利復現於巴蜀,豈不也是印證?”

“無論是江湖紛爭還是問鼎天下,都已合乎袁道長之讖言。”

“況且.”

“所謂的楊花落,李花開。李有很多,李軌、李密、李淵.也許是他們中的某一位。”

少女的聲音不大,卻有力,她將所聽所見盡數道來:

“但在這幾位李姓霸主中,李密反叛舊主,李淵貪花癡色,李軌勾結外族。”

“師太論讖言,與這些人相比,周大都督受民愛戴,在巴蜀除賊滅惡,治古寨瘟疫,呵退覬覦巴蜀之異族,更有讓巴蜀長久穩定的體恤之心。”

“難道,只因師太這一句牽強附會的讖言,解堡主就要孤行己意,枉顧無數蜀人的殷殷期待嗎?”

慈航老尼無言以對,心中懊悔,不該拿此讖言,但有些話不能當衆去說。

而一衆巴蜀勢力聽之,頓有熱血衝頭之感。

沒錯,說的對!

大殿之中,氣氛大變。

“堡主當三思~!”

有人氣憤:“這些人如何與大都督相比?!”

還有藏在人羣之後的在喊:“堡主支持李淵,難道是因爲李閥許下了高官厚祿?”

範卓與奉盟主適時勸道:

“解兄,你可曾記得我們當初立下三家盟會是爲了什麼?”

“巴蜀的安定,該在第一位,解兄!”

望着那些原本支持自己的人,這時也倒向了川幫和巴盟。

本來下定決心的解暉,這時也瞬間茫然.

……

第168章 劍斬佛魔!第71章 仙宗十友(感謝進擊的小胖墩盟主!)第四十七章:大帝的藝術第二十三章:玉花引鳳!第159章 通靈神術第十三章:太平道,仙鶴手!第160章 天人之妙第九章:練得身形似鶴形第六十五章:搬屍匠第二十章:高嶺之花第136章 起死回生 三兇戰天師!第六十章:《大禹謨》第137章 劍蕩草海 皓月山城!第166章 師父獨寵 聖極小師弟第177章 秋聲亦染故人事第96章 劍卷罡風梅花碎!(感謝若月臨春大盟第162章 天罡論道 周天子秘辛第77章 川上青苹(第八更!)第174章 開棺大典 擒龍控鶴第70章 五莊觀(求首訂!)第112章 多情自敗美周郎第102章 江都第四十一章:小試牛刀第十四章:御卷第十三部第177章 秋聲亦染故人事第108章 段氏白羽 化氣爲罡!第98章 聖帝當面第二十章:高嶺之花第81章 《太平本紀》(感謝太虛劍仙大盟!)第三十三章:血色之花第168章 劍斬佛魔!第六十四章:陰陽兩隔第73章 風神無影第160章 天人之妙第117章 道祖真傳 大都督威!第93章 《太平神劍賦》第172章 前塵往事 各有歸途第十五章:風雲變色!第十章:雞犬升天第131章 天魔妙舞星斗轉第75章 與衆不同第121章 琅琊柔情 風雲變幻第二十二章:七十二條妙計第六十七章:梅塢舊識第73章 風神無影第71章 仙宗十友(感謝進擊的小胖墩盟主!)第四十三章:再見小鳳凰第五十九章:老馬!第二十五章:君子懷德、一紙萬金第152章 江船龍女 (感謝枼落大盟!)第九章:練得身形似鶴形第139章 竟陵城夜斷義山 郢中坤登臨七望第137章 劍蕩草海 皓月山城!第109章 真魔之想 天師造化第113章 魔心連環 流刃若火!第六十四章:陰陽兩隔第六十二章:易道人第109章 真魔之想 天師造化第106章 江淮周郎 (感謝僞書迷一個大盟!)第四十九章:大河小舟第127章 多情劍客無情劍第143章 內堂煙雲 清輝灑劍第161章 峨眉劍俠第十五章:風雲變色!第132章 破掩月 闖萬軍!(端午安康!)第127章 多情劍客無情劍第142章 紅塵步法 江都生客第131章 天魔妙舞星斗轉第六十五章:搬屍匠第十九章:大賢良師?第六十六章:南陽第五十六章:平原沉雷第四十六章:漠北輕功第一第158章 問道天師第四十八章:家炸了?!第152章 江船龍女 (感謝枼落大盟!)第170章 帝廟大秘!第147章 大戰成象殿第81章 《太平本紀》(感謝太虛劍仙大盟!)第四十八章:家炸了?!第137章 劍蕩草海 皓月山城!第122章 先天箭陣 風神腿法!第163章 金蟬 悟空第六十七章:梅塢舊識第三十九章:清風明月第十章:雞犬升天第三十一章:債主第95章 燃盡薪柴 真人法目!第六十七章:梅塢舊識第二章:浮雕圖錄第127章 多情劍客無情劍第73章 風神無影第六十三章:棺材板動了第113章 魔心連環 流刃若火!第102章 江都第138章 還債之才 三寶歸一第81章 《太平本紀》(感謝太虛劍仙大盟!)第三十七章:秘中之秘!第六十八章:相戲之言
第168章 劍斬佛魔!第71章 仙宗十友(感謝進擊的小胖墩盟主!)第四十七章:大帝的藝術第二十三章:玉花引鳳!第159章 通靈神術第十三章:太平道,仙鶴手!第160章 天人之妙第九章:練得身形似鶴形第六十五章:搬屍匠第二十章:高嶺之花第136章 起死回生 三兇戰天師!第六十章:《大禹謨》第137章 劍蕩草海 皓月山城!第166章 師父獨寵 聖極小師弟第177章 秋聲亦染故人事第96章 劍卷罡風梅花碎!(感謝若月臨春大盟第162章 天罡論道 周天子秘辛第77章 川上青苹(第八更!)第174章 開棺大典 擒龍控鶴第70章 五莊觀(求首訂!)第112章 多情自敗美周郎第102章 江都第四十一章:小試牛刀第十四章:御卷第十三部第177章 秋聲亦染故人事第108章 段氏白羽 化氣爲罡!第98章 聖帝當面第二十章:高嶺之花第81章 《太平本紀》(感謝太虛劍仙大盟!)第三十三章:血色之花第168章 劍斬佛魔!第六十四章:陰陽兩隔第73章 風神無影第160章 天人之妙第117章 道祖真傳 大都督威!第93章 《太平神劍賦》第172章 前塵往事 各有歸途第十五章:風雲變色!第十章:雞犬升天第131章 天魔妙舞星斗轉第75章 與衆不同第121章 琅琊柔情 風雲變幻第二十二章:七十二條妙計第六十七章:梅塢舊識第73章 風神無影第71章 仙宗十友(感謝進擊的小胖墩盟主!)第四十三章:再見小鳳凰第五十九章:老馬!第二十五章:君子懷德、一紙萬金第152章 江船龍女 (感謝枼落大盟!)第九章:練得身形似鶴形第139章 竟陵城夜斷義山 郢中坤登臨七望第137章 劍蕩草海 皓月山城!第109章 真魔之想 天師造化第113章 魔心連環 流刃若火!第六十四章:陰陽兩隔第六十二章:易道人第109章 真魔之想 天師造化第106章 江淮周郎 (感謝僞書迷一個大盟!)第四十九章:大河小舟第127章 多情劍客無情劍第143章 內堂煙雲 清輝灑劍第161章 峨眉劍俠第十五章:風雲變色!第132章 破掩月 闖萬軍!(端午安康!)第127章 多情劍客無情劍第142章 紅塵步法 江都生客第131章 天魔妙舞星斗轉第六十五章:搬屍匠第十九章:大賢良師?第六十六章:南陽第五十六章:平原沉雷第四十六章:漠北輕功第一第158章 問道天師第四十八章:家炸了?!第152章 江船龍女 (感謝枼落大盟!)第170章 帝廟大秘!第147章 大戰成象殿第81章 《太平本紀》(感謝太虛劍仙大盟!)第四十八章:家炸了?!第137章 劍蕩草海 皓月山城!第122章 先天箭陣 風神腿法!第163章 金蟬 悟空第六十七章:梅塢舊識第三十九章:清風明月第十章:雞犬升天第三十一章:債主第95章 燃盡薪柴 真人法目!第六十七章:梅塢舊識第二章:浮雕圖錄第127章 多情劍客無情劍第73章 風神無影第六十三章:棺材板動了第113章 魔心連環 流刃若火!第102章 江都第138章 還債之才 三寶歸一第81章 《太平本紀》(感謝太虛劍仙大盟!)第三十七章:秘中之秘!第六十八章:相戲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