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潰逃

“……”

即便解忠及諸都將聽着西城深處那窸窣的動靜,心裡有着不詳的揣測,但徐懷在這一刻真正揭開事實的真相,他們又是那樣的震驚,內心的波瀾狂瀾,彷彿一萬個不可能在鑿擊他們的頭顱。

“怎麼可能?東路軍主力不是就在應州,這兩天大寒,恢河也應該已經凍結實了,數萬兵馬轉眼就至,怎麼可能這時候就丟棄大軍逃走?”

“他們身爲主將,棄四萬將卒而獨逃,就不怕朝廷抄家問斬嗎?”

然而他們的質問又是那樣的沒有底氣,甚至都不敢對視徐懷那像毒蛇一樣犀利的眼神。

解忠拽緊拳頭,狠狠的敲打桌案,臉憋得通紅,一句話卻都吐不出來,震驚、氣憤、怨恨,種種錯綜複雜的情緒,在他胸臆間翻騰。

“……”

徐懷揹着大燭,臉在陰影之中,更顯陰戾,一雙虎目灼灼盯住衆人,說道,

“不管你們現在心裡有多麼震驚,多麼困惑,多麼不解,甚至多麼的氣憤,我所說的這一切都是事實。而且接下來,我會安排你們先撤到城外佈防,到時候你們就能看明白一切。但是,你們不要以爲出城了,就逃脫昇天了。不,你們這麼想就大錯特錯。同時我要警告你們,在回到嵐州之前,你們要是誰敢不聽從我的命令行事,又或者你們無能在督戰隊的協助下約束住手下兵卒,竟使兵卒散亂潰逃,我徐懷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誓要取你們項上的人頭,將你們妻女賣入妓寨作妓,將你們的子侄閹割爲奴。我想你們這時候大概不會以爲我這只是單純的口頭威脅。你們同時也要搞清楚,你們這支兵馬能不能聽令行事,不僅關係你們當中大部分人能不能活着逃回來,也關係到我們能不能從這狗屎一樣的大同城裡救出更多的大越兵卒。你們但凡有點廉恥心,但凡有一丁點的大越男兒的氣慨,最好不要向葛懷聰這些爛狗屎學。當然,也請你們放心,我徐懷與朱沆郎君絕不會搶在你們前面先逃命!”

“……”解忠與諸都將皆默然。

潘成虎等人是賊酋出身,但很顯然徐懷作爲夜叉狐與莽虎的合體,比潘成虎這些賊酋更狡詐、兇狠、殘忍,更會言出必行。

他們對桐柏山匪亂之事知之不多,但嘯鬧牢營,又借糧谷事聚嘯黃龍坡驛,兼之這次督戰高舉屠刀約束軍紀,他們是認識到了,不會以爲徐懷此時僅僅是威脅。

“我現在說具體的作戰部署,我會盡可能簡明扼要說清楚,但你們還有什麼疑問不能理解,都給我先憋着,沒有時間跟你們解釋太細,”徐懷將堪輿圖鋪在桌上,說道,“葛懷聰夜遁,未必能瞞過敵寇,甚至敵寇此時沒有動靜,縱葛懷聰逃出,很可能是圍十闕一之計。這是很簡單的計謀,想必你們榆木疙瘩一樣的腦袋也都能理解,也更能想明白爲什麼出城之後,絕不能倉皇西逃。倉皇西逃,極有可能會遇到伏擊,我們只能儘可能將更多的人撤入北面武周山。你們要做的,就是出城之後,在這個位置結陣,攔截天亮之後有可能從北城門追殺出來的敵軍,遮閉更多的兵卒從你們身後往武周山撤離!你們有人可能會戰死,但至少死得像個爺們,比項上頭顱被我摘下來當尿壺強一百倍!好吧,你們現在定定心神,接下來監軍使院卒會暫時替你們去守街壘,你們從這條小徑往北城牆方向而去,沿途都安排人手給你們指道!”

…………

…………

拂曉時,大雪猶未停下。

在空濛的晨曦中,城牆屋檐之上的積雪最先明亮起來。

蕭林石部署在西城外的偵騎斥候,這時候也已經發現葛懷聰等人率四千多兵馬倉皇西逃。

偵騎斥候紛紛掏出號角,密集的號角聲在晨曦中急促的吹響,將那些因爲疲憊、因爲絕望或因爲欣喜若狂而稀奇古怪的夢境打碎,無數人在這一刻驚醒;成千上萬的不眠者,這一刻也驚諤的擡起茫然而疲憊的頭顱。

這一刻,城中蟄伏了一夜,心頭熱血憋得正狠的蕃民健銳,震天響的擂動戰鼓,、吹響號角,披上戰甲,拿起刀弓盾矛,嘶吼着發起比以往更兇猛的進攻。

蕃民健銳已經確知天雄軍主將已逃,他們此時也再無需作絲毫的保留,個個如狼似虎,都恨不得將吃奶勁的使出,迫不及待的要將箭囊裡的所有利簇射出,揮舞着彎刀殺出街壘,要將胸臆間的仇恨怒火,盡情的發泄到天雄軍這些肆意殺肆的兵卒頭上。

而天雄軍這邊,夜守西城牆的將卒,也在漸次清亮的晨曦裡,最先看到數千兵馬西逃在雪地上留下來的狼籍痕跡。

他們看到欣喜若狂的蕃虜斥候在打馬狂奔、瘋狂的傳訊,看到勝德門外駐守的數百敵騎這時候也都紛紛跨上戰,沿着數千兵馬西逃的痕跡追擊出去。

很顯然蕃虜認定大同城內被拋棄的兵卒,都已是甕中之鱉,他們絕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在大同城內放縱燒殺擄掠的天雄軍兵將,更不要說此前逃走的天雄軍諸多將領,必是真正的、最大的罪魁禍首。

雖說勝德門昨日就失陷蕃兵之手,但南北兩翼還有十座馬面牆戰棚在天雄軍手裡——在城頭值守這些戰棚的兵將,也能居高看見主將行轅附近的駐軍早已走得一空。

他們驚慌着、遲疑着。

等到有一人從城牆縋繩而下,成百上千兵將就頓時也都紛紛想辦法逃下城牆,丟盔棄甲,在雪地裡撒開腳丫子逃命;甚至不斷有人從城頭跳下,在雪地裡摔斷腳、摔破頭顱,或直接摔死……

城中的天雄軍兵卒看到這一幕,有人奔走着趕往葛懷聰的主將行轅求證,大多數人在這一刻還只是驚遲疑不定。

上萬蕃民健銳從南北兩翼以及勝德門同時發起最兇猛的攻勢,在對峙街壘休整半夜的天雄軍兵卒,驚疑之際,哪裡還有能力抵擋,絕大多數都是稍一接戰便撒腿後撤。

混亂就像巨石砸入平靜湖泊所蕩起的波瀾,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西城區域掀起一陣緊接一陣的漣漪。

“敲響戰鼓!”

徐懷站在北城牆上手握貫月弓,注視着城中那比瘟疫還快速百倍、千倍傳播的聲音,着牛二等人敲響戰鼓,爲混亂中茫然不知所措的天雄軍將卒指引潰逃的方向。

這一刻解忠等三個滿編營業與唐青率領的第三都隊,已經在北城牆外的東西兩側的雪地結陣峙守,拱衛從北城牆通往武周山的潰逃通道,將卒臉上多有驚惶。

解忠、潘成虎、杜仲、朱芝、呂文虎、魏大牙等人率領督戰隊,在陣列之後來回奔走,以刀矛弓|弩敲打牌盾,振作士氣。

唐盤率第一都隊,此時撤入西北角樓,不僅要增援西翼的防陣,還要儘可能限制敵軍沿着西城牆快速殺來。

殷鵬率第四都隊守北城牆第五戰棚,除了支援城北東翼防陣、抵擋敵軍沿城牆從東面進攻,還要接應這時候才從街壘後撤出的第二都隊通過繩梯撤上城牆。

當然,緊挨北城牆的西翼對峙陣地,除了解忠等部被強迫構築更結實的街壘外,內側的宅院並沒有完全拆除乾淨,留下來的一堵堵殘牆斷壁形成有如迷宮一般的小徑,方便徐心庵快速撤退到北城牆下。

同時這些街壘後也放置大量的柴木,以免必要時引燃,遲滯敵軍緊挨着北城牆往西北角追殺過來。

登城道是留給潰卒越牆逃命的通道,爲避免被潰卒衝擊到,西北角樓以及第五戰棚之間也放置拒馬。

韓奇、徐忻這時候則率工輜營通過雪地,第一批撤往武周山,他們要在武周山崎嶇山嶺的外緣,以最快速度建立接應陣地。

蘇老常艱難的縋繩攀上城頭,看到數萬兵卒在城中潰逃的情形,頓時間也是目瞪口呆。

他能想象數萬兵馬在原野挺進奔走的景象,他能想象數萬兵馬在山谷峰嶺間廝殺的情形,但數萬毫無鬥志的兵馬在狹窄的街巷,近乎本能的循着戰鼓的指引,往北城牆這邊的狂涌過來,叫他震驚了……

蕃民手持刀盾在後在後面肆無忌障的屠殺,幾乎沒有一名天雄軍將卒想着轉身抵擋,就見蕃民一個個手起刀落,頭顱橫飛、鮮血飛濺。

狹窄的街巷叫成千上萬的潰卒擁擠着踩踏着,好些人被推倒,成百上千足腳踩上去,就再也沒能起齊,甚至有些街道,倒下去就倒一片,還有人試圖騎着戰馬逃跑,倍加混亂。

擁擠、混亂,嚴重限制潰卒往北城牆這邊逃亡的速度,不過也同樣限制在城中追殺的蕃民健銳快速接近北城牆。

畢竟蕃民健銳也沒有長翅膀不是?



第二章 避禍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六章 獻策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十一章 天命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十四章 促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章 大捷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二百章 京中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八章 議和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九十章 對質第三十章 探路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三章 貴女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二十四章 南侵
第二章 避禍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將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三十三章 殊途第六章 獻策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十一章 天命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十四章 促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五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章 大捷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二百章 京中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八章 議和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九十章 對質第三十章 探路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三章 貴女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二十四章 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