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

李虎的來信中除了介紹七千寨的近況外,並附在信中一些消息,石艾縣縣令殷開山因爲攻打七千寨時,損兵折將遭到彈劾,被剝奪了縣令的官身。

這點倒是李重九所期望的。陡然之間李重九不由想起李芷婉來,那位在上黨郡時,對方佇立亭中的一幕來。

隋煬帝馬上就要揮師百萬征伐遼東了,這一次對於隋朝是一個沉重打擊,但對於李家而言卻是在低谷的一個轉折。

此外還有李密,翟讓,還有竇建德,他們此刻都該是正在蓄勢待起吧。

隋失其鹿,天下將共逐之,這是將來天下的格局,自己無論願意不願意,皆必須投身其中。

此乃是個人之命運,融入到天下革鼎的命運之中煎熬,不同的是,有人能迸濺出火星,有人只能沉底而去。

最後李虎信中所述,都是些叮嚀囑咐之話,信末當心李重九在外生活不易,還託人給李重九帶來一件皮衣,以及一貫錢。

信中最末寫到,爹與衆兄弟們一切安好,勿以爲念。

見李虎與衆七千寨的弟兄們過得都不錯,李重九足以欣慰,想到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以及喊小九時,那一份親切熱烈之意,李重九心底不勝涌起一份溫馨之意。雖沒有過去的記憶,但李重九亦知道,在山寨裡,李虎無暇照顧自己,所以小時候自己成長,由山寨每家每戶輪流照顧,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

所以對於李重九而言,他們都算是有一份對自己關切之情在於其中。

合上信紙,李重九覺得肚餓,當下去齋堂用飯,喝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粥之後,渾身舒暢。

這ri正是俗家弟子們一月一次返家省親之ri,故而李重九孤身居住在寺內,無事可做便動了四處走走的念頭。

李重九見外周雨霧濛濛,少室山正是一番初蔥翠景sè。他心道自己來到少林寺亦有近三個月了,少室山上下皆還未走遍,想到ri後此處因商業開發,而旅遊挖掘過度。

此刻李重九隻想看看這原sè原景。

當即他披上一件蓑衣,頭戴竹笠登五ru峰而上。

雨溼衣,遠處而望,五ru峰下遠處的山川輪廓煙煙寥寥,彷彿濃重的山水潑墨畫一般。

清新的風吹面不寒,李重九伐竹爲杖,耳聽簌簌地雨打竹葉之聲,腳踏草葉亦是沙沙作響。

待行至五ru峰將要絕頂之處,忽見有一石洞,此正乃是菩提達摩來少林寺後,面壁九年之洞。

當下李重九大步進洞,正要舉目參觀,卻不妨見到一名老僧正於一石上,盤膝而坐。

李重九還道是達摩還魂,仔細一看原來卻是覺遠頭陀。

見覺遠正在入禪,李重九不敢打擾,亦沒有舉步離去,只是負手站在原處四處打量。

只見這達摩洞內,還甚是寬敞,四周石壁之上,細細密密竟篆刻着不少梵文。

這文字一豎一豎而下,顯然是彌經歲月,不知多久,而洞內還有一大石頭,表面光滑,格外醒目,應就是達摩面壁之影石了。

“此石壁之上,乃是菩提達摩,當年手書之禪宗修行心法,易筋經與洗髓經,皆以梵文所刻,已有不少歲月了。”

李重九聽是覺遠的聲音,聽聞這牆壁之上乃是易筋經與洗髓經,不由詫異。這兩本書在後世可謂是鼎鼎大名。

相傳禪宗二祖慧可,不解其師達摩所留經書之意,後在長安大道上,遇一武藝高強之青年與之相談三天三夜,終於相互印證,悟出易筋經箇中道理。

而那個青年就是衛國公李靖。

不過李重九聽覺遠的意思,這兩本書居然皆是禪宗修行之法。當下李重九笑道:“我還以爲易筋經和洗髓經乃是達摩祖師,從天竺所攜來什麼秘傳武功呢。”

覺遠聞言一笑,言道:“此乃世人牽強附會之說,以至有所誤會。”

李重九不僅好奇地問道:“那麼達摩祖師到底會不會武術呢?”

聽李重九如此問,覺遠一頓,笑着言道:“這,這我也不知道,我入世之時,達摩祖師早已圓寂。”

“更何況達摩祖師修頭陀行,以楞伽經傳燈印心。修頭陀行之僧人,不住聚落,故而菩提達摩才孤身居石洞九年,面壁不出,如此之下外人,實難知曉達摩祖師是否身具武術。”李重九聽了點點頭,心想若是達摩祖師若是真的傳下什麼武術,那麼少林寺那幫和尚,亦不會遭遇流賊,一戰即走,全無反抗之力了,最終還要自己與曇宗來力挽狂瀾。

李重九與覺遠談了許久,之後二人一起下山。出洞之後,雨已停,路上頗有幾分溼滑。

覺遠已是年邁,步伐亦不甚穩健,路上甚至要李重九攙扶方可。

兩人將近寺時,覺遠突然停下,手持一根竹杖,望着少林寺言道:“明ri坐臘之期已盡,老僧我不ri就要遠離,繼續作苦行頭陀,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能否回到少林。”

“今ri本在達摩洞裡坐禪,雖無所得,但是遇見了你,這也算的是一段緣法。”

說到這裡,覺遠從僧袍下取出一個棉布包裹,言道:“此乃四卷楞伽經,乃本寺高僧所譯,而我手書所抄錄的,老僧身無長物,沒有他物贈你,這四卷經書亦是你我的一個紀念吧。”

李重九聞之訝然,覺遠笑道:“明ri我就要走了,這經書不可能攜帶,與其留着蛀蟲,倒不如付之有緣,望莫要推辭。”

李重九見覺遠其意甚堅,李重九當下畢恭畢敬地接過,言道:“長者賜不敢辭,大師相贈之盛情,銘感五內。”

覺遠聞之哈哈一笑,當下拂袖而去。

次ri覺遠與少林寺之內的頭陀僧人,各自下山,作自己苦行去了。

臨別時,李重九,曇宗皆準備去相送,後來方纔得知覺遠頭陀一大早就已是動身,顯然是不yu見之離別,有所牽掛。

曇宗聞之之後,當衆乃是如小兒一般嚎啕大哭,李重九立在少室山上,看着遠處的雲霧,亦是不勝感慨。

當夜僧房的油燈之下,燈火星星。

李重九盤膝而坐,將覺遠所贈的布包裹打開,包裹正中方方正正疊着四本薄薄的經書。其一本上書《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下附一行蠅頭小子,弟子覺遠謹錄。

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十章 搶婚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
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兩百一十九章 檄文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饑民流民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十章 搶婚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亂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