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遊獵

左右開弓之技,乃是騎shè之道。即便最擅長馬上作戰的突厥人,亦很少有人可以左右開弓的。這絕對是難能的本事。

到了這一步,李重九才暗暗叫屈。如此想來,當初敗給李三娘亦是不冤枉了,這李重九原本主要練的就是弓術。要一個弓箭手與人肉搏,這不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嗎?

不過想可以這麼想,話卻不能這麼說。因爲當時北地的燕趙男兒,是弓術與近身肉搏,皆需掌握的。

怎麼說,看看古代唐軍。揹負箭囊,腰挎長弓,手捉橫刀,遠戰能張弓,近身敢爭先,這纔是橫掃天下的jing銳。唐軍士兵皆是每人一弓。

《兵車行》開頭就是,車磷磷,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這就是唐軍出戰的陣勢。

故而李重九即便有一手好shè術,但是敗給李三娘,就是敗了,毫無疑問。如若狡辯太多,只是給自己找藉口而已。

不過眼下三石弓,李重九亦只能開個一小半,勉強可以shè之,但是卻不能發揮起最大威力。更別說,一口連珠箭了。

李重九惋惜地將這三石弓收入皮囊之內,轉而去取了自己ri常慣用的二石弓。這張弓自己用老了,平ri皆是用此弓來練習,上面的絲麻絞線亦有幾分失去彈xing。

不過無論如何,這亦是穿越前李重九,最適合的兵器。當下李重九將這弓掂量在手中,心道穿越之後,只是繼承了這身體,不知那先前練下的箭術,還有幾分。

於是李重九不由動了一試自己弓術的念頭。李重九想到就做,背上半壺箭,並取了一柄短刀防身,就一個人下山去了。

七千寨的大山之中,參天大樹,比目皆是。往西南而望,那猶如蒼龍一般的太行山山脈,延袤千里,百嶺互連,隔斷了東西交通。

莽莽大山之中,天穹籠罩,這纔剛剛是清晨。此時正值盛夏,鳥鳴蟲叫。地上青草剛剛沒過腳腕,晨間的露珠順着壓低的草葉,滲入褲管,浸得滿腳皆是溼漉。撥草上山,負着長弓的李重九眼前皆是一片原始的景sè。山間隱然有樵夫,獵戶出沒,放歌的山號子,不時飄蕩在山間。

李重九一路走來,開始還有一條附近樵夫踩踏而成的草徑,但隨着入山已深,草徑早已是不見。山間多有山兔跳脫,期間還有一二野豬穿梭其中。馬上進入秋季,山間的活物,都在積攢肥膘,準備過冬,若是打一隻回去,肯定能夠大飽口福。

待見到眼前一隻脫兔,從面前跳縱。李重九看準了目標,當下解開弓囊。他並未直接將二石弓取出,而是先取出一個銅扳指戴上。

此銅扳指,乃是坡形,後露出指蓋(注1)。扳指是爲了shè箭時保護拇指所用,古代扳指還有弦槽。當時的控弦之法分中國法及胡法(注2)。中國法,乃是拇指勾弓弦之控弦之術。中國法因以大拇指勾住弓弦,徒手施shè容易受傷,故而皆必須戴上扳指。

當下李重九,從背後的箭壺裡取出一支箭來掛弦。恍然之間,以往從未cāo過弓箭的李重九,在這一刻卻對弓箭,感覺分外熟悉。這一刻的感覺,就猶如久別重逢的初戀情人一般,熟悉又陌生。

只見李重九三指捻箭,加於弓,左手指受之。而李重九整個人,正是端身如干,直臂如枝,其肘可措杯水。李重九看準脫兔之後,弓弦在他手中徐徐推出,一時拉得滿弦,卻並不十分吃力,可見其臂力之強。

嗦地一聲,箭羽脫弦而出。卻shè在了那頭脫兔的一步之外,而脫兔受此驚嚇,跑得更快,一溜煙沒草叢不見了。

李重九搖了搖頭,見此一箭shè偏,他並不訝異,意識乃是千年後的意識,箭術乃是這個時代的身體,兩者的融合並非輕易。自己是不可能一步登天,這其中的融合,需要一個過程。

當下李重九將箭頭從草泥之中拔出之後,將之收入箭壺繼續上山。

一路跋涉,又翻過一個山頭。李重九路遇了數只山羊,決定追獵。追獵有幾分慌不擇路之感。李重九取了一根枯木代作爲長杖,一邊走一邊用長杖抽到兩旁的野草。因爲深入山林,身上腳上不免被草割到,刺刺生疼,山石羈絆,路遇山溪,還需跋涉而過。不過李重九卻覺得樂在其中,這其中樂趣,甚至比以往,在電腦前,手指動動,賺個幾百萬還來得高興。

穿行至正午,ri頭正好深到最高處。不知不覺一路不斷穿山爬山,漸漸已遠離了山寨甚遠。李重九一路跋涉,額頭身上皆是汗如泥漿,緊緊地貼着身上的衣服上。深入山林之中,山風襲來,李重九溼衣卻是感覺一片涼快。

待他舉頭四望,眼前嘩嘩的流水聲,一道山泉直掛於前,盡頭卻是一面高聳入雲的峭壁。只見山泉水清澈,流淌而過,李重九顯然已將獵物追丟。不過他本意不在於捕獵,而是用過遊獵這樣的手段,儘快鍛鍊自己的身體,早ri熟悉箭術,以融入這個時代。眼見泉水甚淺,李重九當下脫去衣服褲子,一頭鑽進了山泉裡面,大搓身上老泥。這一番沐浴,頓覺得痛快淋漓,雖沒有追獵成功,亦是不負此行。十分不利索地束紮上髮髻後,李重九穿上衣服,突聞到一陣輕歌笑語。

只見三名二八年華的少女,手端着一盆子衣物,來到山泉邊上。這三名少女,上穿短襦,下着長裙,雖沒有什麼豔麗的美sè,卻皆有一股樸素之意。她們顯然是本地鄉里的女子,來這裡漿洗衣服,陡然見到自己時,臉上皆抹過一絲羞sè,低垂下頭,一時難以進退。

李重九當下哈哈一笑,向幾名少女一抱拳。而這三名少女見李重九笑得坦蕩,身材挺拔,亦紛紛靦腆的還禮。

有一名少女臉頰暈紅,見李重九似大有好感,大膽相詢,言道:“這位大哥哪裡人,爲何從未見過?”

李重九回答言道:“附近之人,進山shè獵。”

對方輕輕哦地一聲。當下李重九向他們告辭,背上長弓箭袋,開始返程。身後那幾名少女看着李重九的背影,耳語了一番,發出了銀鈴一般的笑聲。那名向李重九相詢的少女,顯然被兩名女伴狹促了一番。

來時匆匆,返程卻是輕鬆多了。李重九辨路的本領,還是不錯,沿途別草刻樹做了記號,並且通過以往學來一些野外求生的知識辨識方向。而返回的沿途之上,更是繼續鍛鍊箭術。

李重九向野兔,狍子,山雞,飛鳥,接連放空了十餘箭,全部未中。眼見shè術如此,至於半路碰上的野山豬,李崇還是暫時不去招惹,躲避爲上。

穿梭在大山之中,李重九突然想起,他在書上看過所有人的祖先都是獵人,獵人是人類在這世界上扮演的第一個角sè,也是扮演時間最長的一個角sè。遊獵,既是遠古人探尋自己生存空間的過程,又是搏殺求生存的一個本能,爲人類千古傳承。李重九手持一張弓箭,于山中飛奔行獵。行到半途,李重九突然發現了目標,正是方纔他追丟的那羣山羊。

現在這五六隻山羊,將李重九兜了一圈戲耍了一番後,正在一個山谷裡,伏下快速地吃着草。

山羊是一種jing惕多疑的動物,方纔李重九早有領教。現在他所處的距離山羊有八十步遠的距離,高半個山坡,山羊貪戀這一片的嫩草沒有擡頭,故而李重九挨近了亦沒有察覺。

八十步正是二石弓的殺傷shè程之內。

此刻正值無風,李重九調勻了呼吸,將手中的二石弓置於頭頂,之後緩緩平落,漸漸與肩平行。持弓之前手以指託箭,以定獵物之位,而箭矢在於弓右,目光在於弓左。這正是shè術中所云,簇不上指,必無中矢。指不知簇,同於無目。

這一次李重九卯足了氣力,弓崩得如同滿月。箭離弦而出,咻地一聲破空而去。

伏地吃草的山羊似有所察覺,豎長了耳朵,口銜着嫩草,瞪大了眼睛,jing覺地擡起頭來。箭矢疾如閃電,倏地貫入。

呲!

無比血腥的聲音,箭矢貫通羊皮,幾乎皆沒,只餘下一個雪白sè的箭羽。待鮮血噴濺出的一刻,其餘的山羊轟然炸開,各自沒有義氣地逃命了。而那隻背上中箭的山羊,低鳴了一聲,後腿一蹬,盲不擇路的亂竄。

李重九哪裡肯,讓獵物脫手,當下背起弓,抽出短刀,快步向亂跑的山羊追去。

注1:不同於清宮劇裡看的圓筒形扳指,坡形扳指乃是我們漢人一直沿用的。

因爲扳指不同,所以漢人滿人,控弦手法亦是不同。

注2:《shè經》有云:凡控弦有二法:無名指疊小指,中指壓大指,頭指當弦直豎,中國法也;屈大指,以頭指壓勾指,此胡法也。

中國法,即現代常說的蒙古式shè法,而胡法,即地中海式shè法。

中國法利於步shè,力強,胡法,則是利於騎shè,力弱。

ps:新書期間,懇求推薦,點擊。

希望大家助本書一臂之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九十三章 反攻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