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

“盛彥師壞孤大事!”

李世民目光閃動,眼下已不是追究軒轅關如何被攻下之事。軒轅關一丟失,趙軍在軒轅關的人馬,隨時可以北上切斷偃師退路,或者是直進洛陽。雖不清楚,趙軍在軒轅關的具體兵力,但李世民已不可能在偃師繼續據守下去了。

李世民望向虎牢關的來路,決然地道:“撤兵至洛陽城下,與齊王,屈突通大軍會師!”

既然事不可爲,那麼就乾脆退兵,絕不拖泥帶水。李世民想透了這一點,就立下做出了決斷。

“那麼困在此的鄭軍怎麼辦?” 長孫無忌問。

李世民淡淡地道:“他們是李重九棄子,殺之無益,撤圍撤軍!”

當即唐軍開始撤退,而偃師城中,縣令,縣尉見唐軍撤軍,皆是出門哀求道:“我等背鄭而降唐,此事必爲王世充所怒,眼下唐軍退兵,我等必爲王世充所戮,求秦王哀憐!”

李世民溫言言道:“縣令你們儘管放心,爾等隨我軍一同撤走即是!”

縣令,縣尉都是大喜,心道果真秦王殿下乃是寬厚之人道:“多謝秦王,可是城中鄉紳百姓……”

李世民擺了擺手道:“其餘孤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半日之後,李重九的帥旗出現在偃師城。

偃師城城頭上燃燒着熊熊大火,顯然是李唐大軍退出偃師之後,放火燒城,不留給趙軍。偃師城外都是無處可歸的難民。有數千之多,哀嚎遍野。

李重九見了當下令魏徵拿出軍糧安撫百姓,姬川道:“我軍糧船還沒有到,現在將糧食分給百姓。我軍如何進軍洛陽?”

李重九看了姬川一眼道:“朕不惜糧草,而是爲了取名望!”

說話間,王玄應,杜淹。長孫世安等人倉皇來見李重九。王玄應髮髻皆亂一見李重九即拉住李重九的馬,嚎啕大哭。

杜淹亦是垂淚道:“悔不聽陛下之言,我等幾乎不能保住性命。”

李重九道:“爾等平安無事就好,朕也沒有料到李世民會在偃師伏擊之事,說來還是朕的過失。”

王玄應,杜淹,長孫世安三人都是慚愧不說,只道李重九是安慰他們,張玄素在一旁道:“三位不必灰心。我軍已攻破了軒轅關。眼下兩路並見。洛陽之圍旦夕可解,鄭國無事了。”

三人聽後這才從大敗中的陰影稍稍恢復回來。

而偃師的百姓得到趙軍的軍糧後,數千百姓都是感激不盡。趙國大軍乘勢向洛陽而去。

過了偃師。洛陽最後一道屏障也是沒有了,下面就是寬闊的河洛平原。當年周公經營洛邑。形容此地道:“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自古興衰更替,必取決於中原。

河洛平原,處於中原腹地,有河、雒、伊三川縱橫,當年秦滅周王室後,在此置三川郡。

楊廣稱帝后,聽相士庾季才之言,將都城長安遷至洛陽。後楊廣率十幾萬驍果軍南下江南,離開洛陽時對留在洛陽宮女作詩,我夢江都好,徵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最終楊廣離東都一去不回。

而李密爲取天下,數戰王世充於洛陽城下,但最後於偃師城下功敗垂成。王世充擊敗李密後,本可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但他名望不夠,以西域胡人的軍閥身份,爲洛陽士族公卿所排斥,故而以兵奪權,強行竊據帝位。

但沒料到遭到衆叛親離,李唐大軍一出關中,洛陽諸位周邊州縣,不戰而降。李唐掃平洛陽四周後,李世民率大軍圍攻洛陽,希望一戰而克,但最後功虧一簣。

現在洛陽城雄偉的城郭,就在李重九眼見,更遠處乃是綿延起伏的邙山。洛陽城郭下,伊水流淌,這三川匯聚,伊水直通黃河,也是千里大運河的起點。往日大隋在洛陽建都時,在城東建上亭宮和華林園,但李密與王世充在此一戰後,往昔宮殿皆是成土。

李重九駐馬于山坡,伊水從旁而過,趙軍鋪路架橋直渡伊水,河洛平原上遍佈赤紅色的趙軍戰旗,趙軍士卒精神百倍,齊頭並肩,人馬好似泛起的大潮般。

李重九思緒萬千,年少之時,自己被殷開山通緝,千里流亡至洛陽,那時一文不名,只是來洛陽一睹王都氣象,而今日李重九已是一朝帝王,手提十萬大軍再至洛陽,想起往昔種種,長樂公主已爲他的嬌妻,堂堂齊王則爲他的妻兄,而當年峨冠博帶,與自己談笑古今的李密已是作古,昔年笑語嫣然的李芷婉已是永不能再見。

恰如流水迢迢,光陰荏苒,十年後的今日早已是物是人非。

“陛下,洛陽已至,圍攻洛陽城的唐軍,已是向西退走。”

“知道了,再探!”

“陛下,我們前鋒騎兵已渡過洛水,洛陽城城牆之下。”

“就地駐紮!”

“陛下,洛陽上春門緊閉。鄭軍沒有動靜。”

前方探馬一路一路回稟。

聽到洛陽上春門緊閉,李重九眉頭微微一皺,轉頭向王玄應,杜淹二人笑道:“鄭王這可並非是待客之道啊!”

杜淹尷尬地笑了笑道:“洛陽剛剛激戰,城內殘破,難以待陛下尊駕。”

李重九聞言笑了笑,沒有說什麼計較的話,而杜淹則是從額頭上抹了一把汗。

而就在洛陽城東的上春門上,王世充向城東眺望,但見趙軍前軍騎兵沿着洛,伊兩水,奔馳而進,人馬如龍,而身後趙軍主力步軍軍團更是漫山遍野而出,旗幟招展,士卒皆是鮮衣怒馬。

王世充爲將多年,最擅從一路軍隊的行進之中,看出其強弱來,但見趙軍行軍之狀,纔是真正的背後浸透了冷汗。

王世充手按在城垛上道:“都說燕趙精兵爲天下雄,今日睹之不假。有此雄兵,難怪李重九膽敢於李淵父子爭鋒!”

一旁大將段達道:“本以爲趙軍與唐軍會在虎牢關下,一拼高下,兩敗俱傷,但沒有料到李重九不戰而屈人之兵,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即令李世民讓出虎牢關,這等雄謀纔是真正可怕。陛下,趙軍不可不妨。”

王世充長嘆道:“朕擔心也是前門去虎,而後門進狼。”

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
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儲位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兩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渡江之談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五百五十一章 虎牢關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國兩制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