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中秋3

兩人坐在正房的廊下, 凌空一輪明月照着朱門大戶,也照着寒門小戶,無論人多人少,只要一家子人在一起, 那怕兩個人也是團圓。只是不知道這圓圓一輪明月,可也照着陳家村的山與田野, 那漫坡而下的村莊,她的小院,她的桃樹, 還有她和陳安實一起走過的,所有的路。

死去的那些先人們, 無人上香無人上供,也不知如今悽惶可憐成個什麼樣子。

隔壁不知那一家有樂聲起,是純純的雙管聲, 忽而一聲揚起,吹的婉轉悠揚。再接着樂聲急轉直下,勾心扯肺哀慼欲絕。這一聲已經將如玉和安康兩個扯到了音樂裡去, 再接着雙管幾處刻意停頓, 樂聲似斷似續, 恰似斷斷續續的抽泣與哭訴。

如玉才舉起小小的酒壺, 未及捂住嘴嘩啦一聲便哭了出來。她道:“這, 這是《江河水》,我小時候聽過瑣喇,可也沒有這樣……這樣……”

雙管本是雙音, 此時兩音忽而分開,高音激昂無比,低音淒涼悲切,樂聲急催,一聲更比一聲急。如玉轉身進了屋子,關上門窗,仍還躲不開那越來越急的樂聲,一聲聲吹到她心坎聲,失夫失家,離鄉千里的痛與心酸,並這些日子在永國府,踮着兩隻腳晃如舞於刀尖的煩難一併洶涌而來,果真是肝腸寸斷,失魂落魄,傷心欲絕。

《江河水》是一首古曲。它以全篇之樂,來講述孟江女失夫之後,哭倒長城的悲切,以及對於丈夫的愛和思念。還有她做爲一個婦人,對於整個世道無力反駁,反處傾訴,無可申冤。從頭到尾,一聲一調所訴的完全是悲憤和絕望,完全沒有一丁點的歡樂,因此曲苦極,甚少有人鳴奏。

瑣喇之聲更哀,可如玉小時候沒有經過苦難離別,騎在祖父的肩頭上,只見人人和着樂聲哭的傷心欲絕,卻不知人之哀,不由樂起,而由心起,那樂聲,不過是將人心頭的哀勾了出來,叫它有個渲泄口而已。

“嫂子!”安康敲着門,問道:“你怎麼了,嫂子?”

如玉拍打着自己的胸口,搖頭道:“沒事,沒事,我只是想你哥了。”

她想起陳安實頭一回穿上新衣,躬背站在炕沿下,等着揹她時,自己一隻腳輕輕踏他的背,要試那背穩不穩的樣子。農村孩子老實,陳安實的耳根都是紅的,背起她穩穩當當,揹着她看遍整個陳家村。

他知道她愛吃些有味道的點心,到族裡替陳貢抄完帳,大半夜的回來懷裡捂着那給宗祠裡上供的點心,要帶到她山窖外,兩人並肩坐着望星星,他看着,她吃着,嘰嘰喳喳說些有的沒的。

他纔是真正守了四五年,連她的胸都沒摸過,她的嘴都沒吃過,回回替她倒洗澡水,都是屏着息目不斜視的,將她當成月裡嫦娥,霜裡嬋娟一樣的護着。那纔是真正的愛啊,兩人一起算什麼時候能長到年齡,算成親那天要備多少刀肉,要備多少碗菜,要請多少家人。說多少沒用的,手握在一起,等的就是拜禮成親入洞房的那一天。

那樣好的人,怎麼就瘦成一把骨頭,死了呢?

愛那麼奢侈,她也不可能再求得一分愛回來,可是對於往昔被愛所圍繞的,那些歡樂歲月的貪戀,終究還是止不住的貪戀。所謂肝腸寸斷,大約就是如此。

忽而樂聲戛然而止,安康叫道:“嫂子,快開門,有人來了。”

如玉以爲是張君來了,賭氣喊道:“叫他回去!我今夜不回他家,就要睡在這裡。”

“嫂子,是我。”竟是二妮的聲音,如玉轉身一把拉開了門。

趙蕩持着方帕子,就在門上站着。如玉一聽是二妮的聲音,才拉開了門,開門見是趙蕩,這才醒悟過來,二妮住在瑞王府,她出動,趙蕩肯定會跟着的。

如玉不接趙蕩的帕子,一抽自己襟下沒有掖着帕子,手背揩過臉出了門,拉過二妮問道:“你怎麼來了?”

二妮也是握着如玉的手,掃一眼趙蕩:“我說想家,想你們了,義父便說帶我來此走一走,叫我見見安康,誰知恰好就碰上你了。”

隔壁又有樂聲起,這一回奏的卻是《春江花月夜》,溫和舒暢,和着明月清風,人隨樂境,一時之間,方纔如玉心中所有的悲涼一掃而空,哭過之後感覺心中塊壘頓消,對於趙蕩也沒了戒備,與安康兩個搬凳子出來,請他們坐下,罩好了燈四個人坐在檐下,準備重新過中秋。

*

永國府長青苑,張仕也叫母親勒逼着入了席,下面家養的樂手們也擺了上來,奏些中秋應景的曲目。老太太賀氏見大兒媳婦一病之下居然顏面頓開,也休貼她治府辛苦,見她左一杯右一杯的哄着張君喝,指着張仕道:“老四,你也陪你母親喝兩盅去!”

張仕走了過去,給區氏敬了一盅,區氏仍指着張君,叫他喝了。

區氏笑吟吟問姜璃珠:“都偷奸躲滑不肯吃,你有什麼好主意,要射覆還是猜枚?大家高高興興吃兩盅?”

姜璃珠也是一怔,她詩做的不好,在進士及第的張君面前射覆可就要露了底的。扈媽媽湊了上來,笑道:“這裡早備了擊鼓傳花的。要不要老奴吩咐她們送上來?”

區氏實則頭暈厲害,來此也不過是爲了強撐着要給張君鋪路,一聽還要擊鼓傳花,連忙擺手道:“不用那個,將桌上的松子拿來,從老夫人起,猜着了一人講個笑話兒,猜不着了罰吃酒,就這麼着來。”

兩個在家的哥哥,張仕與姐妹們還有說有笑,張君是個左性,自來不愛與她們說話。張茜先就笑了起來:“今兒我必得要聽二哥講個笑話才行。”

一桌子鬨鬧起來,大家再看張君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端端坐在那裡像個受氣小媳婦的樣子,皆是哈哈大笑起來。賀氏也道:“喝酒倒在其次,讓我的欽澤講個笑話兒,自打有他以來,我還沒見他笑過了。”

她說着便去抓松子兒,兩手倒得一倒,伸了手滿桌子叫着要猜,看究竟有幾顆。

張君終於偷閒得了空兒,回頭問站在身後兩頰醉紅的蔡香晚:“你二嫂了?如何沒跟着你一起回來?”

蔡香晚搖頭回個不知,心說她倒聰明,也知道婆婆今夜忙着要替姜璃珠搭轎子顧不得她,躲懶躲的明正言順。

張君白天受了通無妄之災,也怕如玉要生氣,這時候越發心神不定,見姜璃珠一隻手伸了過來,眉梢眼角皆是笑意,是要自己猜枚了。他豁的起身,連招呼都不打就要走。區氏一把將他拉住問道:“這是要去做什麼?”

張君無奈回道:“解溺!”

區氏聽他在一衆姑娘面前回的如此粗俗,火氣頓時就騰了起來。但自來她犟不過這兒子,又只得自己把火氣吞下去,扯了幾扯他的青衣袖子道:“橫豎猜完了枚,講個笑話兒再走。”

張君只得又坐下,那姜璃珠仍還伸着手,問道:“二哥哥,你猜我這手中究竟有幾枚!”

“空的!”張君說完也不等姜璃珠展開手,撿起酒盅一口飲盡,空杯對給區氏看了一眼,拍到桌上,隨即又起了身。

這回是周燕將他一把拉住。也知一屋子的人,就算有脾氣,張君也不能在此發出來。她道:“二哥哥還未講得笑話,怎能就走?”

姜璃珠終於伸開那隻手,手中空無一物,她道:“二哥哥果真猜中了。既是我贏了,那二哥哥這笑話若是逗不笑我,可不能算數哦。”

老太太賀氏漸漸覺得似乎有些不對,但她自來心大,好容易兒孫滿堂樂一日,也未往遠處想。蔡香晚一雙小腳還要在桌前伺候,冷眼瞧着區氏苦心替二兒子搭前程,也是笑的什麼一樣。

張君叫一桌子的小姑娘們起鬨着,轉身,鋒眉下一雙微深的眸子去看姜璃珠。

他還記得他十二歲的時候,這小丫頭不過七八歲吧,眼中就有如今的心機與老成,故作天真的笑,甜甜的叫着二哥哥,捧給他月餅,兩隻眼睛裡滿是鼓勵和讚許,他每吃一口,仿如自己也吞了一口一樣。

然後他肚子難受,爬高竄低四處亂奔的樣了,區氏看到之後仿如受到天大羞辱一般那哀其不爭,恨其不爭的眼神,他這輩子都忘不了。那是他好容易在被放逐了六年之後重新領回家,能與家人一起團聚着過日子,可一回爬高竄低上樹所出的醜,叫人人都要笑話區氏,六年時間將一個傻子養成了瘋子。

“欽澤,你可必得要逗姜姑娘笑起來,否則就不能去!”他回頭,區氏滿臉慈愛的笑意,這樣的笑,他只在她對着四弟張仕時才見過。

張君回過頭,挪凳子倚着區氏,將自己和姜璃珠之間空出一人的位子來。他自己先就一笑,再擡眉看姜璃珠一眼,伸出手,在空中虛虛劃了一道,講道:“從前……”

他手生的很好,白,纖長,骨結分明。當然,他人生的也很好,可姜璃珠未見他笑過,未見他那雙眸子裡含着莫名情愫掃自己一眼時,那含羞露怯又帶着點祈憐似的眼神。

他本是個不苟言笑,冷酷刻板的年青人,但在那一眼,彷彿將自己內心所有的不安全交付給了她。

他一笑,四時的花於一瞬間齊齊在姜璃珠的眼中開了。

張鳳窩在賀氏懷中,還有隔壁府的楊氏和胡氏幾個先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姜璃珠小臉一紅,纔要笑,周燕在後搖肘道:“快憋着,不能笑,不能笑!”

“從前,有個人,跑到人家裡去偷雞吃。一窩雞叫他偷的只剩了一隻,終於叫那主人給捉住。主人氣的報了官,將這人捉到官府。這人拒不認自己是去偷雞,於是縣令問他:那你三更半夜跑去做什麼?

這人說道:我是去給雞拜年的!”

張鳳高聲道:“二哥哥,這笑話兒不對,給雞拜年的是黃鼠狼,不是人。”

張君忽而伸手,不知從那裡抓出支白絨尾的小掛件來,在姜璃珠眼前輕輕轉得一轉,回頭說道:“小鳳兒,那人,本就是黃鼠狼變的。”

姜璃珠的鼻子幾乎叫那白絨尾掃到,捉到手中忽而就笑了起來:“燕兒,你瞧,這竟是咱們在寺裡逛時丟的小絨墜,我可找着它了。”

姑娘遺物,公子拾還的風雅事兒在寺裡未曾上演,張君撿到了這東西,一直當成個負擔,此時借笑話而還,心裡大鬆一口氣,也不管姜璃珠能否懂這黃鼠狼給雞拜年的典故,臉頓時拉了下來,起身一禮,揚長而去。

*

趙蕩自己並不喝酒,與如玉分坐左右,桌上一盞豆燈,看安康與二妮兩個猜瓜子。如玉見她兩個贏瓜子一人贏得一堆,仍還在猜,遂起身拿着盤子到屋子裡去尋瓜子。

趙蕩隨即也跟了進來,在如玉身後站着。

如玉心不在焉,回頭差點碰到趙蕩身上,他輕輕扶了一把,接過那盤子置到桌上,問道:“中秋佳節,你怎麼不在永國府中過中秋,倒跑到這兒來了?”

如玉不答他這話,隔窗看兩個孩子在燈下猜瓜子,也是拿自己當成二妮的家長來問趙蕩:“王爺對二妮,懷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心呢?”

燈在外,屋子裡唯有側側一點影子,如今趙蕩就在那點燈影裡。黑夜中,他的聲音越發溫和,醇厚。他道:“孤年已有三十,初入學堂時在夫子面前立的志向,身生爲人該盡的責任,仍還渺茫,遙不可及。若果真那一日要長辭於世,有她在,孤也算有後遺留於世。

孤所懷的,大約就是這樣的心。”

皇帝的長子,三十不婚,收養一個農家女兒做義女,無慾無求,如玉當然不信趙蕩會如此高尚。可她所見的他,終歸一直以來都是那麼溫和無害,耐心有度,並不如張君所說,是個徹頭徹尾的陰謀家。她腦子一熱,忽而就問道:“那您爲何遲遲不成親了?”

趙蕩道:“你讀過許多書,想必也知道二十五前,遼與大曆之間曾經有過永昌之盟。因孤的生母是花剌族同羅氏女子,爲能叫三國交好,永不開戰。兩國盟定結秦晉之好,孤的王妃,必得要是遼帝宮中,花剌同羅氏生的公主,纔可與之結親。”

他悠悠一笑:“所以,孤尋了這麼多年,一直在等孤的公主。”

她知道,他也知道,那個公主就是她。

如玉不敢面言,所以才讓張君將法典與那半截青銅大璽送給他。她是想以那兩樣東西,換自己一個安生。二妮兒頂替了她,無論她的心有多麼淡泊,也會時時關注着二妮,也會去幻想,若自己是二妮,是否也能擁有同樣的生活。

黑暗中,他也不逼近,離的很遠,雖看不清,如玉也能感受到他灼熱的目光,灑在她臉上。

如玉一滯,心說好端端兒的,怎麼又給他調戲了。可偏偏這人還算個君子,剋制有禮,雖時時言語挑逗,她卻偏偏還抓不到他的把柄。

她轉身出了門,將瓜子放到桌上,便聽得外面門叫人拍山響。隔壁歡快的曲聲驟停,安康與二妮兩個也站了起來。如玉一聽那猴急的拍門聲就知是張君,跳下院子才一開門,一把便叫張君扯了出去。

安康扔下瓜子踢翻凳子破門而出,見是張君,連忙高聲叫道:“喲,大哥,竟是您啊!”

張君把如玉壓在門上,脣還在她頰上貼着,聽她貓兒一樣亂哼着求饒,一把將安康的頭搡進門:“乖乖關了門睡你的覺去,我得帶你嫂子出去一趟。”

如玉叫張君扔到了馬上,還未坐穩,便見他牽繮繩的手忽而一頓:“瑞王在此?”

巷子裡並沒什麼人,但隔壁院子裡燈火輝煌。如玉挑頭便可看見,那院裡至少七八個人在演奏,不但雙管,琵琶,各類樂器都有。那是一處尋常空置的院子,如玉在此進處了一陣子也從未見有人住過,這麼來說,方纔那《江河水》也是趙蕩叫人奏的?

大悲之後大喜,他來的倒很是時候。

大十五的,如玉不想惹事情,也急於想要跟他二人一起回家,推了張君一把,問道:“長青苑的宴席可是已經結束了,不然你怎麼來了?”

張君牽馬出了巷子,自己也翻身騎了上來。中秋之夜,街上多的是往來行人,路過淺戶朱門,無一不有樂聲傳出。

如玉懶懶靠在張君懷中,聞着他身上略有些酒氣,緩緩解釋道:“是二妮兒想家了,於是趙蕩帶着她來找安康,恰好我也出府陪安康過節,就湊到了一夥兒。”

張君顧不及問這些,如玉入府之後他統共在府中呆了一天,多少亂事,他得從頭說起:“那秋迎,送了杯茶進書房,然後不知怎麼就跪在我腳下哭,哭了會兒又走了。我從未與她們說過話,所以想去找你,叫你把她帶走,概因我得籌思着給皇上寫上疏摺子。”

誰知到了長青苑便碰上張誠在臊皮她。

“嗯,我知道。我方纔已經訓過秋迎,以後咱們院裡不會再有那樣的事兒。”如玉靠到張君懷中,只覺得這一日下來睏倦無比,他的胸膛平坦,沉穩,略帶點酒氣,味道還是原來的清正,如此穩穩偎着,比躺在牀上還舒服。聽他還在說着什麼,卻撐不住睏意,慢慢閉上眼睛,漸漸打起盹來就睡着了。

等如玉再醒來,伸了伸手,仿如在被中,又不是被子,摸着像是張君的衣服。有那麼一瞬間,她不能分辯現在是白天還是黑夜,天地皆是灰白色,但又清亮之極。她仍還在馬上,遠處山巒連綿成一條線,馬跑的極快,溫溫熱熱,她仍還在張君懷裡。

有一度,如玉以爲自己是在做夢,閉上眼睛再悶了一會,白天所有的煩心事一股腦子涌了上來。她纔想起來,自己出長青苑之後,張君當是在那裡吃酒,後來一嘴的酒氣跑來尋自己的。

如玉不知張君是怎麼從那一屋子的婦人堆裡跑出來的,坐直了問張君:“酒喝的好好兒的,你怎麼就跑出來了?你娘怎麼就準你走了?”

面前是白如練的一條大道在月光下蜿蜒,四野唯有月光靜靜灑照。張君自己先下馬,握過如玉的手拉她也下了馬,又肘腰將她放在一處田梗上,接着躬了背拍了拍自己的背道:“來,爬上來,我揹你瞧瞧我小時候住過的地方,好不好?”

如玉心說怪難爲情的,不過三更半夜的,誰會看見了?

她老老實實趴到他背上。張君兩手負着,拐個彎子卻是上了山。他道:“原來,你曾說你嫁到陳家村以後,陳安實揹着你走遍村子,從此你就安生住在那裡,準備落根一生。

如今命運將你賜給了我,在府裡我無法揹你,那府也不是我的地方。如今我揹着你,帶你瞧瞧我的地方,往後,你可得落根一生,在我身邊,那裡都不能去。”

如玉莫名心中一暖,心說這廝一點家底也無,爹不疼娘不愛的,難道還掙得銀子能置得起一個大山莊,果真要與我分家單過了?

上山倒不算遠,拐了幾個彎子不過一所小院而已,也有大殿廂房,今夜中秋,寶鼎供着香與蠟燭,皆已殘熄。卻原來,張君所謂他的地方,不過是他幼年習武時所呆的五莊觀。

院子正中一棵梨樹,張君放下如玉,忽而縱步躍起,倒踏步在那棵梨樹上,蹬蹬幾腳上樹,倒翻一個跟頭,下來伸開手,裡面握着兩枚梨子。

第92章 兄弟第111章 甘爲妾第48章 小衣第128章 教子第80章 公主2第65章 中秋2第49章 又要跪第88章 逼問第133章 弟媳第6章 錦被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135章 延福宮第63章 捉弄第90章 悔第51章 如水第21章 閨房第14章 絹帕第49章 又要跪第116章 忍辱第91章 區氏第102章 合離第48章 小衣第136章 兇手第129章 秋意第54章 張登第33章第71章 對打第84章 喪事第107章 督軍第14章 絹帕第71章 對打第115章 噩夢第43章 丟物第117章 秘藥第136章 兇手第46章 入府第34章第87章 趙鈺之死第23章 首富第113章 九月第99章 大嫂再嫁第28章第1章 如玉第84章 喪事第87章 趙鈺之死第111章 甘爲妾第133章 弟媳第29章第131章 膘騎將軍第102章 合離第15章 再嫁第111章 甘爲妾第50章 夫子第109章 回京第28章第124章 和悅第45章 進退之儀第18章 銀子第133章 弟媳第94章 遊園第41章第23章 首富第105章 農夫與蛇第42章 離村第16章 西瓜第115章 噩夢第42章 離村第46章 入府第137章 登基第44章 元寶第53章 帶下醫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142章 果報第20章 山窖第15章 再嫁第96章 山歌第120章 白馬第94章 遊園第26章 節婦第19章 旖夢第72章 公斷第121章 招蜂引蝶第68章 侍疾第47章 大嫂第75章 好姝2第18章 銀子第118章 青龍第128章 教子第115章 噩夢第59章 瑞王府第14章 絹帕第87章 趙鈺之死第129章 秋意第84章 喪事第99章 大嫂再嫁第62章 拜佛第26章 節婦第136章 兇手第136章 兇手第102章 合離
第92章 兄弟第111章 甘爲妾第48章 小衣第128章 教子第80章 公主2第65章 中秋2第49章 又要跪第88章 逼問第133章 弟媳第6章 錦被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135章 延福宮第63章 捉弄第90章 悔第51章 如水第21章 閨房第14章 絹帕第49章 又要跪第116章 忍辱第91章 區氏第102章 合離第48章 小衣第136章 兇手第129章 秋意第54章 張登第33章第71章 對打第84章 喪事第107章 督軍第14章 絹帕第71章 對打第115章 噩夢第43章 丟物第117章 秘藥第136章 兇手第46章 入府第34章第87章 趙鈺之死第23章 首富第113章 九月第99章 大嫂再嫁第28章第1章 如玉第84章 喪事第87章 趙鈺之死第111章 甘爲妾第133章 弟媳第29章第131章 膘騎將軍第102章 合離第15章 再嫁第111章 甘爲妾第50章 夫子第109章 回京第28章第124章 和悅第45章 進退之儀第18章 銀子第133章 弟媳第94章 遊園第41章第23章 首富第105章 農夫與蛇第42章 離村第16章 西瓜第115章 噩夢第42章 離村第46章 入府第137章 登基第44章 元寶第53章 帶下醫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142章 果報第20章 山窖第15章 再嫁第96章 山歌第120章 白馬第94章 遊園第26章 節婦第19章 旖夢第72章 公斷第121章 招蜂引蝶第68章 侍疾第47章 大嫂第75章 好姝2第18章 銀子第118章 青龍第128章 教子第115章 噩夢第59章 瑞王府第14章 絹帕第87章 趙鈺之死第129章 秋意第84章 喪事第99章 大嫂再嫁第62章 拜佛第26章 節婦第136章 兇手第136章 兇手第102章 合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