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教子

老爹頭一天立規矩, 如玉雖護短,卻也不肯叫張君在兒子面前失了威嚴, 畢竟父親是兒子的榜樣。像張登那樣一生放羊般養兒子, 能養出四個成材的兒子來,憑藉的不是他爲父的威嚴和榜樣, 全靠運氣和他家祖墳裡冒的青煙。

教育孩子, 父母始終是最好的榜樣和老師。

如玉要看張君怎麼教孩子,遂也不進屋, 仍還在外面站着。

張君將兒子肘坐在小佛桌的對面,義正言辭纔要教育。小初一屁股一挪, 兩隻小爪子連爬, 轉身就爬到了牀頭那排置物的被子處。張君再拉, 他再跑, 爬的極其利索,就是不肯在佛桌前端坐片刻。

兩爺子較上了勁兒, 初一不知父親是真的發了火,兩隻小牙齒露在外面,天不怕地不怕的笑着。

張君唬不住兒子, 低聲道:“你這個樣子, 端地是個隔壁不聽話的老三,再這樣,我就把你送給你親爹趙蕩……”

他話音才落,便見如玉走了進來。

張君本是玩笑話,打心裡也知道初一是自己的種兒, 只是如玉不在,拿虎作大旗要嚇唬兒子,遠遠見她走了進來,嚇的險險跳起來。

如玉也不拉臉,仍還柔柔的笑着,抱過兒子,將他穩穩放坐在佛桌前,自己也在一側坐了,拂着兒子一頭褐絨絨的胎毛兒道:“父親生氣了,顯然我們初一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咱們一起聽父親的訓話,好不好?”

她挑眉使個眼色給張君,自己也端端的坐着。張君方纔還在說趙蕩,心頭髮虛,裝模作樣訓了兒子幾句,說道:“天下任誰能打,父母打不得,任誰能咬,父母咬不得,可明白否?”

如玉握過兒子的手,教他作着揖:“初一明白了,往後也不敢再犯,請父親原諒了這一次,好不好?”

夫妻倆裝模作樣,小初一試着要去咬如玉的手,張君一拍桌子,怒眼盯着兒子。初一這一回總算沒敢往如玉的手上落牙齒,卻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

第一回豎立父親的威嚴,夫妻倆俱是一身的汗。如玉親自哄着餵奶,陪着初一睡着了,才拖着沉軀進門。

張君心裡有虧,作賊一樣溜進浴室,替如玉按着肩膀,諂媚之聲又起:“可覺得這裡酸否,爲夫替你揉揉……”

如玉騰的轉過身,劈手一把掌要打過來,便見張君蹭一下已是兩腿跪到了地上,歪着腦袋撇着嘴,閉上眼睛等着捱揍。如玉手掌止在半空,輕輕撫了把他的臉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你瞧着他今天傻,以爲他不懂便在他面前胡噙,且不說孩子懂不懂事,外面丫頭們聽見了算是幾說?”

張君道:“我錯了!”

如玉輕輕往身上撩着水花,又道:“再者,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說老三,他不過是小時候得了你爹更多的愛護,又不關他的事。你在孩子面前罵叔叔,往後他長大了,見了三叔不肯尊,不將他當個長輩,你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小孝治家,還講什麼大孝治國?”

張君替如玉拿了帕子過來,細細替她擦着身體,從肩到背一路擦下去,擦得片刻牙咬了上去。等那張榆木大牀咯吱咯吱半夜響完了,張君埋頭在如玉肩上,輕聲道:“如玉,謝謝你!”

“爲何?”如玉笑問道。

張君兩道眉弓在燭影下顯得略濃,長長的睫毛不停顫動着,方纔出過一身汗,臉上還透着一抹潮紅,他低聲道:“無論母親的事,還是與大哥的事,教孩子的事,我都要謝謝你。”

如玉仰面看他,見他臉上神色頗顯赧歉,笑道:“如今知道悔了?”

張君道:“姜璃珠的事情,我做的太過分了。若不爲我當時故意要扔她出府,母親就不會死,也許如今會多個弟弟或者妹妹,母親也還在。她經過大哥一事,再硬的心也會軟下來,如今我們兄弟仍還是有孃的孩子。”

如玉攬過他肩膀拍着,仰着脖子任他折騰,勸道:“直到自已成了父母,才知道爲人父母的難處。咱們如今已是父母了,無論你私底下如何,孩子面前,一定得是個君子。”

張君又道:“對不起!”

她比他還小兩歲,可遠比他更成熟,眼界也比他的更遠,更開闊。一路走來他欠她的太多,卻不知該如何嘗還,只能一遍遍的說着對不起。

*

之後不過半個月的時間,趙宣禪位於張震,舊朝廢之,重立新朝,新帝賜封趙宣洛陽侯,賜侯府在西京,南寧伯府諸人並未受到太大波及,唯獨獨殺了個宰相姜順與皇后姜映璽。

前朝公主和悅從此過上了此生都沒有過的幸福日子,早上任憑睡到日上三杆也沒有嬤嬤來催,起牀也不梳洗,溜到隔壁逗逗小初一,蹭頓早飯,回來再睡一覺,不必作針線,不必上早課,在張誠屋子裡亂翻一翻,隨便翻兩頁書,息養好身子晚上等張誠回來,倆人沒天沒地又是一夜。

張登依舊在沉沉昏迷之中,間或醒來片刻,握握鄧姨娘的手,仍舊沉沉睡去。回府眼看二十天,這二十天中,湯藥都灌不進去,更遑論吃飯。每天不過一杯生水。

鄧姨娘伺候的盡心盡力,無論任何事都不肯假她人之手。幾個兒媳婦自然也拿婆婆之禮尊她,每日都要到慎德堂與鄧姨娘閒話。

這天幾人正說着話,忽見外面跑進來個婆子,接着一羣婦人紛沓而至,爲首的圓容容的大臉,嘴角深拉向兩側,高挺挺的個頭兒,穿着一襲牡丹紫的大堆花大袖,進得門來一目掃過去,便向如玉拜禮:“見過世子妃娘娘!”

這圓容容大臉,身量極高的婦人如玉曾經見過幾回,恰是周昭孃家伯母。當初囡囡滿月時她來過,張君提議要給周昭作媒再嫁時,亦是她帶着媒婆入府,周昭當初鬧着要絞頭髮作姑子,與孃家伯母鬧翻,從那之後這周夫人便再未登過永王府的大門。

今天她來,只怕是張震請來說服周昭的。

升級爲皇親國戚,周夫人仍還性氣平穩,面上並未流露出太多壓不住的歡喜來。

她道:“皇上特意下了旨,叫我來勸勸我家雨棠,讓她奉旨入宮,替皇上料理六宮事務。我一張老臉在她那兒早賣光了,方纔叫了幾番也叫不開門,不得不來搬動世子妃,請世子妃再去請一回,請我那侄女入宮,好不好?”

半個月了,周昭閉門不出,也不肯入宮。

其實自從張震傳來死訊那時候起,周昭與永王府這一府的人就成殊路了。她獨自一人起居,不理府中諸事,偶爾有了大事纔會出來做個表率,除此之外,一直都是靜靜的呆在自己院子裡,從不出門,無人知她悲傷或者難過,再或者整日做些什麼。

蔡香晚和如玉皆是愛嘰嘰喳喳的,如今來個和悅更能說,三個年齡相當的小婦人,有着聊不完的話題。但對於周昭,她們向來都是又敬又畏,輕易不敢走動不說,如今她是當仁不讓的皇后,就更不敢有走動了。

蔡香晚自來都聽如玉的,和悅也無主見,一屋子的婦人,此時皆轉身去看如玉,當然也是想叫如玉出面去說服周昭,讓周昭入宮做皇后。

周夫人頗有些期待,輕輕搓着雙手。王妃姜璃珠被鎖起來,這一府中就是如玉最大,這件事兒拖了這麼久,大家三請四請做說客,她仍還事不關已也有點說不過去。

如玉抿了口茶道:“周家伯母,我們是大嫂的妯娌,幾個小的當然無一不盼她好。大哥做了皇帝,咱們也算雞犬升天都成了皇親國戚,可我覺得大哥無論國務如何繁忙,也該親自入府來請,纔不枉大嫂當年受的煎熬與委屈。”

他當初爲了花剌十萬兵就可以把周昭降爲妾,以後萬一再來個安九月一樣的公主,給周昭皇后之位再廢之,周昭一次兩次的作笑話,豈不可笑。

周夫人親自出動也未能搬得動如玉去相勸周昭,在靜心齋外盤桓了半天叫不開門,只得惺惺而去。

*

這夜大約張登是覺得自己大限到了,睜眼許久,不肯喝水,精神也比往日好很多,吩咐鄧姨娘道:“把我的兒孫們都叫來,我要看看他們。”

人若要死,心是知道的。鄧姨娘強忍着悲痛給秋迎使個眼色,悄聲道:“連宮裡那個也要叫來,老爺只怕是不行了。”

秋迎兩隻小腳,拐拐扭扭出了院子,又叫來幾個婆子,連迭聲的吩咐,幾路人馬頓時四散。

張登昏迷二十天,並不知道姜璃珠已經被大兒子鎖到了後院,很是納悶她不肯來看自己,心中頗有些怨言,但轉念一想,老夫少妻,自己半途將她撇棄她也十分可憐,又原諒了她。伸長脖子盼了半天,眼看兒孫個個到齊,終究沒有盼來姜璃珠。

張震住在皇宮,也離的最遠,來的最晚。既他爲帝,既便是親父,禮儀也不能廢,所以他一入慎德堂的大院,便有內侍高聲喊報:“皇上駕到!”

一聽皇上二字,張登立即便了臉色,指着張仕嘶吼道:“去,關門,將門關上。”

張仕上前一步道:“爹,我大哥來了,您怎能關門?”

張登無力說話,卻隨即閉眼。鄧姨娘道:“既他讓關,就關上。他都走到這個時候了,你們也做回孝子,順他一回。”

張仕無奈,只得將正房兩間門合上。

張登這才重又睜開眼睛,兩隻眼睛直勾勾瞅着初一,這是真正意義上他的大孫子,虎頭虎腦一身的筋骨勁兒,叫張登想起二十多年前他出徵回來,一身臭汗進了慎德堂,也不過七八個月大的大兒子張震就在檐廊下爬來爬去,爬到圍欄處扶着站起來,七八個月的孩子站不穩,隨即摔倒,又爬起來。

他將兒子扔高,接住,再扔高,再接住。區氏就在臨窗的炕上坐着,隔窗笑看他逗扔孩子。

他有一身的糟點,脾氣臭,愛吼愛叫。區氏有一腔的爆性,兩個人隨時就能爭尖對麥芒的吵起來。可只要看到那點孩子,倆個人的心又隨即會軟,彼此相讓。就這樣,他們又有了一個孩子,一個兩個三個,孩子越來越多。

那四隻眼睛看着孩子笑,看着孩子哭,看着孩子一步步學走路的日子仿如昨昔,可轉眼兒子的兒子已在向他伸着他稚嫩嫩的小手。張登擺手道:“莫叫孩子過了病氣,如玉把他抱遠點兒。”

當人要死,虛弱至極的時候,任何一丁點的聲響都能震的全身作痛。外面又有宦官高聲喊道:“皇上駕到!”他混身皮肉俱痛,壓在身上輕薄的蠶絲被重若千斤,壓的他喘不過氣來,可他連拂掉它的力量都沒有。

張登投目在張君身上,他記憶中搜尋不到他的童年,他甚至很久都不相信自己生過這樣一個孩子。可他頑強的生長者,一步步擠入他的視線,一點點擊垮他身爲父親的威嚴,平日冷漠刻板,遇事執著冷靜,用自己的行動來贏得了他的尊重。

再下來是老誠,張仕,張登貪婪的看着他的孩子們的臉,從他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到他們伢伢學語,蹣跚學步,從自己有限的記憶裡搜尋着他們小時候的影子,一個個看過去,又看過來。

他掌控不了自己的意識,要趁着清醒的時候記住孩子們的臉,牢牢的記在腦海中。

張震穿着深青色的龍袍,前胸繡盤圓之金龍,兩繡以明黃與深藍等絲線繡成五彩騰龍,他脖頸有傷,爲遮那道可怖的傷痕,衣衽做的分外高挺出幾分。

他站在慎德堂主屋的門上,屋中鴉雀無聲,院中騰騰燈火,隔壁府的張虎和張向亦在臺階下相侍。宦官三傳號令而門不開,圍在張震身邊仰頭看他,一個輕聲問道:“皇上,要不要奴婢們將門撞開?”

張震仰起脖子,那道疤痕在火光下突突的跳着。他閉眼摘冠,丟給身側的宦官,接着舒平兩臂,自己解了掖下衣帶,脫掉深青色的龍袍丟給宦官們,再接着,解了裡面明黃色的深衣,只剩裡頭白色中單時,才以平日很難得的,平穩而又磁沉的嗓音說道:“父親,兒子來看您了!”

如此連說三遍,大門咯吱一聲開啓,擠得滿屋子的兄弟弟媳們瞬時齊鴉鴉跪了一地。

張震走到父親牀前,見父親昏黃兩隻眼睛盯着自己,屈膝跪到地上,輕聲叫道:“父親!”

張登伸出瘦幹了肉的手,握過大兒子一隻充滿着力量,骨健肉勻,光滑有力的大手,記憶中他那點軟乎乎的小手兒,拿開小弓往他的馬屁股上射箭的樣子,仿如昨昔。

他道:“我要去見你母親了!”

歲月用了整整五十年磨平他尖銳的刺,他此刻平和無比,遙遙能看見區氏就站在窗前,還是初嫁過來那日的衣着,臉兒塗的紅紅白白,刻板似木樁,噘着嘴仿如受了天大的氣一般。可他如今已不厭她那幅神情,他急切的想奔向她,訴說她離去後這幾年,他那深及骨髓的痛與悔。

他已無力應付身體帶給他的傷痛,他厭倦自己的軀體,想奔向那個年青的區氏,在另一個世界裡,改掉自己曾經所犯的錯誤,包容她,體諒她,真心實意的愛她。

作者有話要說:  12點還有一更哦!

第21章 閨房第61章 畫像第56章 翰林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79章 雲臺第29章第94章 遊園第74章 好姝第60章 敬茶第11章 找雞第63章 捉弄第98章 殘屏孤宿第91章 區氏第94章 遊園第36章第119章 遭劫第118章 青龍第93章 誘餌第137章 登基第82章 議嫁第137章 登基第56章 翰林第20章 山窖第137章 登基第43章 丟物第44章 元寶第31章第46章 入府第122章 螢火蟲第42章 離村第45章 進退之儀第34章第108章 初一第71章 對打第109章 回京第124章 和悅第129章 秋意第97章 行刺第81章 和第36章第17章 往事第15章 再嫁第10章 捉弄第121章 招蜂引蝶第45章 進退之儀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11章 找雞第139章 端午第56章 翰林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43章 丟物第33章第10章 捉弄第102章 合離第131章 膘騎將軍第27章第91章 區氏第26章 節婦第127章 大孝第141章 朔方第52章 功課第107章 督軍第26章 節婦第33章第18章 銀子第30章第102章 合離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129章 秋意第21章 閨房第24章 小屋第102章 合離第116章 忍辱第47章 大嫂第7章 哥哥第72章 公斷第4章 被褥第131章 膘騎將軍第139章 端午第116章 忍辱第24章 小屋第84章 喪事第86章 少年之心第102章 合離正文快完了,不過還有孩子們的番外。第124章 和悅第142章 果報第67章 結盟第17章 往事第51章 如水第37章第36章第98章 殘屏孤宿第61章 畫像第41章第92章 兄弟第61章 畫像第115章 噩夢第75章 好姝2第91章 區氏
第21章 閨房第61章 畫像第56章 翰林第125章 父親的愛第79章 雲臺第29章第94章 遊園第74章 好姝第60章 敬茶第11章 找雞第63章 捉弄第98章 殘屏孤宿第91章 區氏第94章 遊園第36章第119章 遭劫第118章 青龍第93章 誘餌第137章 登基第82章 議嫁第137章 登基第56章 翰林第20章 山窖第137章 登基第43章 丟物第44章 元寶第31章第46章 入府第122章 螢火蟲第42章 離村第45章 進退之儀第34章第108章 初一第71章 對打第109章 回京第124章 和悅第129章 秋意第97章 行刺第81章 和第36章第17章 往事第15章 再嫁第10章 捉弄第121章 招蜂引蝶第45章 進退之儀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11章 找雞第139章 端午第56章 翰林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43章 丟物第33章第10章 捉弄第102章 合離第131章 膘騎將軍第27章第91章 區氏第26章 節婦第127章 大孝第141章 朔方第52章 功課第107章 督軍第26章 節婦第33章第18章 銀子第30章第102章 合離第134章 黃袍加身第129章 秋意第21章 閨房第24章 小屋第102章 合離第116章 忍辱第47章 大嫂第7章 哥哥第72章 公斷第4章 被褥第131章 膘騎將軍第139章 端午第116章 忍辱第24章 小屋第84章 喪事第86章 少年之心第102章 合離正文快完了,不過還有孩子們的番外。第124章 和悅第142章 果報第67章 結盟第17章 往事第51章 如水第37章第36章第98章 殘屏孤宿第61章 畫像第41章第92章 兄弟第61章 畫像第115章 噩夢第75章 好姝2第91章 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