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

韓勇與麾下的主力大軍,在擊破阻擋的數千燕國騎兵之後,直接衝入了燕軍營地,並對慌亂的燕軍騎兵展開絞殺。≧,

“殺入敵營,一個不留。”韓勇一邊殺敵,一邊大聲喝道。

揚州軍團在殷浩執政時期,已經丟掉了太多的臉面,爲此,韓勇與麾下的將士都憋了一肚子的氣,要通過一場大的勝利,徹底扭轉世人對揚州軍團屢戰屢敗的不良印象。

交戰僅僅一刻,匆忙組織起來的燕國兵馬便付出了慘重的損失,並開始向其餘幾個方向逃竄。

“殺……”就在燕國兵馬開始逃散的時候,從金州城殺出的一萬晉軍也抵達了燕國大營,並從正南方向向燕國大營發起猛烈的進攻。

東面和南面都被晉軍兵馬堵住,混亂的燕國大軍頓時全部向西北方向逃竄,其中大部分沒有來得及騎上戰馬,還有很多士兵連兵器和鎧甲都沒有準備齊全,便跟着隊伍逃竄。

晉軍兵馬以步兵爲主,騎兵僅有數千,爲此,對於騎馬逃竄的燕國兵馬是追之不及的,不過,對於大半徒步奔跑的燕軍,他們就不會放過了,並展開了一場慘烈的追剿戰。

“將軍,燕軍大營的馬廄裡有萬餘馬匹,我們何不讓將士們騎上戰馬追追擊殘敵呢?”一名部將建議道。

韓勇愣了一下,隨即大聲下達命令,讓最後的萬餘兵馬返回燕軍大營,並騎上燕軍的戰馬,對燕軍展開更緊迫的追擊。

在燕軍大營內的一場血戰,已經讓燕軍付出了三分之一的巨大傷亡,而在追擊的過程中,又讓燕軍付出了更多的傷亡。此戰,共殲滅燕國兵馬一萬五千餘人,僅有不足五千燕軍士兵僥倖逃離,晉軍獲得了極大的勝利。

戰勝眼前的敵軍之後,金州城的一萬兵馬立即返回守城,而韓勇則統領麾下的五萬兵馬。向汶縣等四座城池奔去,由於已經得知這四座城池僅有少量燕國兵馬象徵性的防守,爲此,韓勇決定兵分四路,以儘快拿下這四座城池。

其中,兩支騎兵隊伍分別奔襲新昌和居就,而兩路兵馬較多的步兵則奔襲距離較近的汶縣和安市。

第二日一早,天剛矇矇亮,晉軍大勝燕軍的消息。很便傳到了馬右津渡口,並第一時間讓王猛得知。

這一切早就在王猛的預料之中,不過,當聽說晉軍以極其微小的損失消滅燕軍一萬五千餘兵馬的消息之後,王猛還是忍不住大笑了起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預示着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捷報。

“將軍,我軍大勝燕軍。真是可喜可賀啊!”部將也跟着高興。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怎麼。你看着別人立功不眼饞嗎?”

“哈哈哈!”部將大笑了起來。

王猛站起身來,正色道:“如今也該輪到我們立功了,傳令下去,所有兵馬立即用餐,半個時辰之後,上船離開渡口。前往帶方郡。”

“是,將軍,末將這就去準備。”部將應了一聲,轉身前去準備。

很快,王猛與麾下的三千精兵便準備就緒。並立即登上五十餘艘大船,浩浩蕩蕩的向帶方郡方向奔去,此時的帶方郡是個什麼情況,王猛還不是很清楚,不過,不論是什麼樣的情況,他都有足夠的信心應對。

在襄平城方向,王午是日日夜夜都無法入眠,麾下的將士雖然決心堅守襄平城,但心裡卻是非常的恐懼,畢竟,他們僅有不足兩萬人馬,而城外的燕國大軍已經超過十七萬,兵力遠遠超過他們。

看着燕國大軍正在加緊打造攻城器械,王午的心裡是異常焦急的,他對襄平城的防禦和燕軍的戰力都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只要燕國大軍準備了足夠多的攻城器械,並從四面發起進攻,襄平城是很難守住的,城池的陷落幾乎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將軍,燕軍足有近二十萬兵馬,而我軍卻不足兩萬,兵力相差十倍,想要守住襄平城,看樣子是很難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想好退路?”

“退路,什麼退路。”王午輕聲問道。

部將說道:“放棄襄平城,撤回馬右津渡口,並返回青州。”

“不行,這豈不是逃跑嗎?若是我軍不戰而逃,日後如何向王上交代。”王午不同意的說道。

部將急道:“將軍,敵軍勢大,我軍根本抵擋不住,撤離襄平城也是爲了保存實力,避免不必要的犧牲,這哪裡有錯。”

王午聞言,覺得部將說的是有些道理,如今燕軍兵力如此強大,他與麾下的不足兩萬兵馬根本很難守住襄平城,而萬一城池被攻破,他與麾下的兵馬一定全都無法倖免於難,所以,暫時撤離也是爲了保存實力,倒也說的過去。

“燕軍近二十萬兵馬已經將襄平城完全困住了,我軍想要撤離,只怕也沒有那麼容易了。”王午突然想到襄平城已經被燕軍包圍,爲此,無奈的說道。

“將軍,末將已經觀察了數日,東門外的燕軍兵馬是最少的,若是利用夜間撤離,一定有把握衝出燕軍的包圍圈。”部將正色說道。

王午蹙了蹙眉頭,正色道:“我軍經營襄平城一年有餘,難道就這麼放棄了嗎?本將心裡非常不甘啊!讓本將再想想吧!”

此時,燕軍兵馬仍舊在準備攻城器械,所以,短時間內是不會攻打襄平城的,王午自然也就不必急於做出決定。

其實,王午的心裡還存有一絲僥倖,他覺得謝艾麾下的兵馬衆多,如今多半已經攻破易水防線,並直逼燕國的都城薊城而去,若是燕國都城被謝艾軍團包圍,燕軍主力必然會迅速撤離,如此,襄平城的危機自然也就解除了。他若是早一步放棄襄平城,豈不虧大了。

在襄平城西南方向數裡的首山大營,燕軍主將慕容恪正在部將的陪同下,看向遠處的襄平城,通過連續數日的觀察,他已經對襄平城的防禦情況瞭如指掌。並計算出攻陷襄平城所需的兵馬和器械,並讓麾下大軍立即開始備戰,準備兩日後就發起進攻,以徹底拔除這個釘子。

“將軍,眼前的襄平城已經是我軍的囊中之物了,最多兩日,襄平城就會被我軍攻下,城內的兩萬晉軍一個都不會剩下。”部將高興的說道。

慕容恪笑着點了點頭,正色道:“只要攻下襄平城。遼東的問題便解決了大半,倒時候,我軍主力就可以揮師西進,增援京城了,只是不知道京城的情況怎麼樣了,晉軍是否已經攻破易水防線。”說完眼中有了一絲憂慮。

“將軍,將軍,大事不好了。”一名士兵匆忙的奔了過來。

“何事如此驚慌。慢慢說。”慕容恪連忙問道。

“將軍,我軍兩萬偏師在金州城下。遭到六萬晉軍的突然襲擊,損失大半,僅有不足五千兵馬逃了回來,汶縣等城池,也全都被晉軍攻破了。”士兵如實回道。

“什麼,我軍兩萬精銳損失大半?”慕容恪聞言大驚。頓了頓,疑惑的問道:“晉軍在遼東南部最多僅有兩萬兵馬,怎麼會突然冒出六萬大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士兵如實回道:“將軍,是晉軍的援兵。從裝束上看,是晉國揚州軍團的兵馬。”

“將軍,就是那支屢戰屢敗的揚州軍團。”部將連忙解釋了一句。

慕容恪點了點頭,輕聲道:“原來是揚州軍團的兵馬增援遼東了,看樣子,晉軍是打算將我大燕的主力拖在遼東,好讓他們的主力攻破薊城啊!”

“將軍,即便揚州軍團增援遼東,我軍仍舊佔據極大的優勢,只需分兵南下,便可一舉攻滅這支晉軍援兵,末將願分兵七萬南下,徹底擊潰晉軍揚州軍團。”一名部將抱拳請命道。

慕容恪輕輕搖了搖頭,輕聲道:“在遼東我軍的實力自然遠勝晉軍,即便他們有了援兵,也是如此,不過,晉軍的援兵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若要將其全部殲滅,勢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如今一來,薊城豈不就危險了,當下,既然無法迅速擊破晉軍,就應當立即返回薊城,以防止都城被晉軍攻破。”

“將軍,我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襄平城旦夕可下,難道就這麼放棄了。”部將非常不爽的說道。

“將軍,攻下襄平城再撤離不遲,末將願意領兵立即攻城。”另一名部將直接請命道。

顯然,他們已經準備了很長的時間,若是就這麼放棄攻打襄平城,錯過這個立功的機會,他們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

慕容恪自然也不希望打擊部將的積極性,於是,正色說道:“既然你們一心想要攻打襄平城,那本將就給你們兩個時辰的準備時間,兩個時辰之後立即攻城,若是不能破城就放棄吧!”

“是,將軍。”部將應了一聲,轉身前去準備。

“報,將軍,薊城送來緊急信息,晉軍已經攻破易水防線,三十萬晉軍主力正在向薊城方向步步緊逼,王上讓將軍立即解決遼東的戰事,並增援薊城,遼東會有援軍前來應對的。”一名心腹說道。

“援軍,我們還會有援軍嗎?”慕容恪疑惑的問道。

心腹說道:“將軍,王上已經決定將遼東、帶方、樂浪三郡全部割讓給三韓、沃沮和高句麗,爲此,自然會有軍隊前來遼東與晉軍廝殺的,我軍退到遼水以西便可。”

慕容恪微微鬆了口氣,點頭道:“原來如此,這樣我就放心了,就讓他們與晉軍爭奪遼東的土地吧!我們放心撤往薊城就好了。”

此時,慕容恪迫切想要統領大軍撤往薊城,以解決薊城所面臨的重大危機,不過,既然已經答應麾下兵馬進攻襄平城,他自然也不會食言,爲此,決定繼續向襄平城發起進攻,不論能否攻下襄平城,都要立即撤離。

兩個時辰之後,燕國大軍開始向襄平城發起進攻,爲了給駐守襄平城的晉軍兵馬造成最大的損失,燕國大軍將準備的所有攻城器械全都用上了,大量的石塊通過拋石機拋向襄平城的城牆,對晉軍防守兵馬進行打擊,大批重裝士兵在巨型盾牌的掩護下,懷抱攻城雲梯向襄平城衝去。

燕國大軍突然發起進攻,這讓防守襄平城的晉軍兵馬有些驚慌,不過,雙方的關係是死敵,若是襄平城被攻破,他們都逃不脫被殺戮的命運,爲此,只得奮力死守城池,以贏得生機。

“將士們,守住城池,給我守住城池。”王午大聲呼喊,讓麾下的將士全力防守城池。

晉軍將士爲了保住城池,保住自己的性命,自然全力以赴的防守城池,並對進攻的燕國大軍發起猛烈的反擊。

雖然燕軍進攻的極爲猛烈,不過,晉軍的準備也極爲充足,在城牆之上,早已準備了大量的滾木和礌石,火油和棉絮稻草之類的易燃之物也準備了很多,在燕軍蜂擁殺至城下的時候,防守城池的晉軍,首先用箭雨對攻城的燕國兵馬展開射擊,然後,大量的滾木和礌石傾瀉而下,最後將棉絮和稻草澆上火油,點燃後扔到燕軍之後,如此一來,便對進攻的燕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傷,讓燕軍不得不敗退而去。

燕軍十餘萬兵馬,一連進攻了六輪,直到天色完全黑透,也未能攻破襄平城,併爲此付出了近萬人馬的傷亡,不過,防守襄平城的晉軍也付出了同樣的傷亡,近一半的兵馬都失去了戰鬥力,防守城池的兵馬僅剩一萬餘人。

在燕國大軍瘋狂攻城的時候,燕軍主將慕容恪一直在首山觀察,看着自己麾下的兵馬不斷傷亡,慕容恪心裡非常的焦急和無奈,在第六輪攻城失敗之後,他終於下達了撤軍的命令,以免進一步損失兵馬。

“將軍,讓末將再進攻一次,這一次一定可以拿下襄平城。”部將奔上首山,大聲懇求道。

慕容恪擺了擺手,正色道:“不行,大軍立即撤離,快去執行吧!”

“是,將軍。”見慕容恪已經下決心要放棄攻城,部將只得同意。

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九百五十九章 楚王玉佩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三百八十章 戰馬都凍傷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
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九十一章 血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九百五十九章 楚王玉佩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三百八十章 戰馬都凍傷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