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

在任城方向的蒲洪大營,主將蒲洪與二子,以及心腹將領,正在中軍大帳之中,研究雍丘方向發生的戰事,並商定何時出擊。

“報,將軍,前線斥候送回了最新的消息。”一名小校奔入中軍大帳,大聲彙報道。

蒲洪聞言,忙道:“快呈上來。”

小校聞令,立即將斥候傳回的最新消息,送到蒲洪的手中。

蒲洪接過信件,仔細的看了一眼,隨即蹙起了眉頭,過了一會兒嘴角又露出了一絲笑意。

“父親,雍丘出了何事?”蒲健開口問道。

蒲洪將信件遞給蒲健,看向大帳中的諸將,輕聲道:“據斥候彙報,姚襄這小子已經擊敗張遇、周成、魏統、樂弘四路聯軍,並奪取了魏國使團的所有物資,想必就包括傳國玉璽,另外,晉軍兩萬人馬,突然從彭城抵達雍丘。”

“父親,這個姚襄,看來還真有兩下子,居然可以擊敗張遇等人的聯軍,不過,晉軍兩萬人馬,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雍丘,他們抵達雍丘,想必也一定與傳國玉璽有關。”蒲雄大聲說道。

蒲健仔細的看了看信件,抱拳道:“父親,按照斥候信中所說,姚襄率領麾下大軍已經離開雍丘,並在返回昌邑的路上,這樣,豈不是我軍出擊的大好時機嗎?”

蒲洪聞言,思索了片刻,輕聲道:“姚襄返回昌邑。的確是我軍突襲的好機會,不過,眼下晉軍兩萬人馬突然出現。情況似乎變得複雜了,何時突襲姚襄大軍,爲父要好好想想。”說完站起身來,在中軍大帳之中踱起了步子。

此刻,蒲洪擔心的是晉軍此來的目的,他覺得晉軍兩萬人馬,突然出現在雍丘。絕非偶然,一定是特意奉命前來的。而晉軍奉命前來,最大的可能是接應魏國使團。

而晉軍兵馬的到來,不得不讓蒲洪有所顧慮,雖然他對大晉朝廷很是不滿意。是不得已而投降,但僅憑他麾下的五萬精兵,根本不足以與大晉朝廷相抗衡,爲此,他不會刻意的得罪大晉朝廷。

不過,通過晉軍兩萬人馬的突然出現,蒲洪更加肯定,傳國玉璽此刻就在姚襄的手中。

見蒲洪始終蹙着眉頭,蒲健輕聲問道:“父親有何憂慮。不妨說說。”

蒲洪看向蒲健,輕聲說道:“姚襄已經率軍返回昌邑,但晉軍兩萬人馬已經抵達雍丘。若晉軍發現姚襄搶走了傳國玉璽,多半會率軍一路追來,此時,若我軍前往與姚襄廝殺,縱然取勝,也會被隨後趕來的晉軍發現。屆時,我軍則不得不與晉軍作戰。縱然取勝,也勢必要付出慘痛的代價,而且,如今,大晉朝廷實力與日俱增,不是我們可以得罪的,那你說,我軍何必要去湊這個熱鬧呢?”

蒲健聞言,點了點頭,他完全明白了自己父親的擔憂是很有道理的。

蒲雄立即抱拳道:“父親,不如我軍繼續按兵不動,待姚襄與晉軍廝殺的你死我活之際,我軍突然殺出,如此,必能以最小的損失奪得傳國玉璽。”

“是啊!將軍,晉軍僅有兩萬人馬,而姚襄麾下有三萬精銳,所以,姚襄取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一旦姚襄取勝,我軍便可突然殺出,打姚襄一個措手不及,從而兵不血刃的奪取傳國玉璽。”一名心腹將領,抱拳說道。

蒲洪聞言,很是滿意,如此做法,不但可以以最小的損失奪取傳國玉璽,而且,還不用與晉軍直接對抗,從而避免過多的激怒大晉朝廷。

“傳令,讓前方斥候,密切關注各方的一舉一動。”蒲洪大聲下令道。

“是,父親,我親自去安排。”蒲雄抱拳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中軍大帳。

蒲洪這招以不變應萬變,可以說,不論情況如何便會,他都會立於不敗之地。

#####

雍丘方向,在王五和王六麾下大量斥候的努力下,他們終於找到了魏國使團和華安麾下的護衛人馬,並立即與他們合兵一處。

爲了搞清楚狀況,王五和王六連忙詢問發生了何事,後備軍團的一名小校,便悄悄的將華安的親筆書信,交給了王五和王六。

王五和王六接過書信,仔細的看了一遍,方得知這是華安的暗度陳倉之計,被姚襄搶走的,不過是個空箱子而已,而他們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按兵不動,以不變應萬變,坐看姚襄被羣毆的下場。

得知華安早有安排,王五和王六皆大大的鬆了口氣,並決心完全按照華安的要求,在雍丘城方向按兵不動,同時,也讓麾下的兵馬休整一下,待養足了精神,再返回彭城和下邳。

就在王五和王六麾下兵馬按兵不動的時候,張遇等四人都坐不住了,他們從斥候的話語中得知,姚襄搶走了傳國玉璽,爲此,他們聚在一起商議,準備追擊姚襄軍團,重新奪回傳國玉璽。

ωωω ●TTKдN ●co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張遇等四人決定,在麾下生力軍抵達之後,將受傷的將士換回去,而後,帶領優勢兵力,追擊姚襄軍團,奪回傳國玉璽。

一日後,張遇等麾下的兵馬皆準備完畢,並立即整頓兵馬,向姚襄軍團追擊而去。

又過了一日,姚襄與麾下的兵馬順利的抵達昌邑城,一路上並沒有遭受任何的堵截,可謂極爲順利,這讓姚襄和姚萇皆興奮不已。

由於一路上精神過於緊張,在進入昌邑城之後,姚襄感到渾身無比的疲乏,爲此,他讓貼身親兵將鍍金銅箱交給自己,而後,便將鍍金銅箱放在自己的枕頭邊,以防被人偷走。

就在姚襄極爲放鬆的進入中軍大帳歇息的時候,在任城的蒲洪大營,蒲洪正與二子密切關注各路軍團的一舉一動,並研究接下來的行動。

“父親,我們原先預計的情況似乎有誤,晉軍兩萬人馬並沒有追擊姚襄軍團,反而是張遇他們聯兵追了上來,這如何解釋?”蒲健看向自己的父親,疑惑的說道。

這個問題,蒲洪也疑惑了好久,他認爲,晉軍突然出現在雍丘方向,一定是爲了接應傳國玉璽,而如今傳國玉璽已經被姚襄搶走,晉軍不立即追擊,而是按兵不動,這似乎有些不合理。

“父親,晉軍僅有兩萬人馬,只怕不是姚襄軍團的對手,也許,晉軍是在等待援兵。”蒲雄輕聲猜測道。

蒲洪和蒲健聞言,皆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們覺得這個原因,倒還說得通,畢竟,在實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自然不能貿然追擊,否則,不但不能奪回傳國玉璽,而且,還會讓麾下的大軍陷入險境,晉軍這麼做,也算是穩妥之舉。

“父親,若是晉軍按兵不動,張遇等人根本就不足懼,我軍何須再有顧忌,不如立即做好戰鬥準備,只要姚襄一離開昌邑,我軍便可立即對其發起突襲。”蒲健大聲建議道。

蒲洪點了點頭,輕聲道:“讓大軍立即秘密備戰,一定不能讓姚襄麾下的斥候,探出我軍的異常,切記。”

“父親放心,交給孩兒好了。”蒲雄應了一聲,轉身前去準備。

蒲雄走後,蒲洪在中軍大帳中反覆設想,將戰場上出現的各種情況都考慮了一遍,在認爲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才徹底的放下心來。

第二日一早,姚襄從中軍大帳中醒來,猛地看向牀邊,見鍍金銅箱還在,便放下心來,他撫摸着鍍金銅箱,眼神裡充滿了興奮和*,彷彿天子之位已經向他招手。

“五哥,張遇、魏統幾人率領四五萬人馬,向昌邑城方向殺來,據此僅有一日的路程。”就在這時,姚萇奔入中軍大帳,大聲彙報道。

姚襄抱着手中的鍍金銅箱,從後帳走出,看向姚萇,輕聲問道:“任城方向可有動靜,蒲洪所部大軍就沒有一點異動嗎?”

姚萇立即回道:“五哥,據斥候彙報,任城方向的大軍並沒有異常的調動,蒲洪與麾下大將也都在任城的大營之中,並沒有一人離開。”

姚襄聞言,蹙起了眉頭,蒲洪是一位很厲害的人物,姚襄對其頗爲懼怕,此時,雖然蒲洪大軍毫無動作,但即便如此,姚襄仍舊很是擔心,他擔心蒲洪會突然向自己發難,若是如此,情況就極其糟糕了。

“奇怪,蒲洪是何等人物,我軍前往雍丘奪取傳國玉璽,他豈能不知,爲何不見其有動靜?”姚襄輕聲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姚萇聞言,抱拳道:“蒲洪年歲已高,人一旦老了,就缺乏進取的銳氣,獲取他對傳國玉璽,對整個天下已經失去了興趣,畢竟,是半截入土的人了。”

姚襄聞言,覺得有些道理,不過,他仍然不敢掉以輕心,況且,此刻張遇等人已經率領大軍追擊而來了,昌邑地處平原,無險可守,西邊是魏統駐守的定陶城,東面是蒲洪駐守的任城,實在不是久守之地,爲此,姚襄下定決心,立即率軍離開昌邑,前往泰山郡發展。

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七百四十四章 進攻鄴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六十九章 慕容燕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
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七百四十四章 進攻鄴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晉軍逼近易水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六十九章 慕容燕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